西西河

主题:【槛外人语】面对就业:毕业生可以将学校降档考虑 -- afdsjl

共:💬4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槛外人语】面对就业:毕业生可以将学校降档考虑

    以下将高考分数作为标准。当然分数并非是一切,人都有优点,差的院校也有优秀人才,不过这里暂不讨论。

    以下假设学校或院系专业在校与校间比较,有水平高低之分;此假设成立与否暂不讨论。

    以下将大学学生的水平在同一学校内抹平。更符合现实的模型修正请自行添加。

    以下不涉及道德评价,不论公平与否,现实就是这样,至少我个人改变不了。以下所述为个人分析,如有与现实不符之处,欢迎指教。

    各省试卷难度、招生额度、录取分数线不同,因此考虑一省内人群。自治区、直辖市同上。

    以下对大学教材落后问题、实习问题、学风问题、大学门外的情侣旅馆与避孕套问题不加讨论。

    以下仅讨论受高等教育者(含大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至于被舆论遗忘的职校、技校、专科及学历更低的年轻人,这里继续遗忘,不加讨论。

    上世纪末国内大学扩招,包括并校、升级等现象,系升院,二本升一本,学院升大学,结果是高考录取率大幅提高,受高等教育人数大幅增加,然后就是年轻人就业问题。

    按分数看,现在考上某某大学的学生在扩招之前很可能本是考不上的,或者考到好院系的学生放到扩招之前很可能考不上同样的专业。

    上层的学校扩招,把中层学校中较好的生源吸收一部分,结果是上层学校学生质量冲稀,中层学校学生质量也下降;中层学校对下层学校也是如此。如985一期对985其它期、985对211非985、一本对二本、二本对三本等。

    扩招规模大的学校,学生质量下降得多一些,比如合校、并校;扩招小,或不扩招,受冲击就小一点。不过不受扩招所带来的学生质量降低的影响是不可能的,因为最顶端的北大清华也扩招,还因为港校、出国等途径的出现。下游学校不可避免地要受影响。

    当然有高分低报的,扩招对各省状元的去向也没有影响。不过这些不是主流。

    现在可以问:

    原本只能上职校、只能进工厂当工人、回家种地的年轻人扩招后成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否特别不正常?

    原本只能上三流大学,扩招后变成二流大学学生的年轻人现在找不到好工作,是否特别不正常?

    原本只能上二流大学,扩招后变成一流大学学生的年轻人现在在发达地区找不到好工作或养不起房,是否特别不正常?

    或者可以问:将生活成本折合到当时的年代:

    九十年代中期,二十岁出头的工厂青工、农民在一般城市里过比较紧的小日子,是否特别不正常?

    九十年代中期,三流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太好的工作,比如坐不进办公室,是否特别不正常?

    九十年代中期,二流大学毕业生在北京上海没法在三十岁之前有车有房,是否特别不正常?

    何况,现在的年轻人跟九十年代的年轻人相比,他们还要额外面对以下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相当财产的企业老板;

    分配制度改革,搞导弹不再比不上卖茶叶蛋的教授、工程师等高级知识分子;

    WTO以后进入中国的外企经营者;

    市场经济繁荣的其他受惠者,如报社编辑、钢琴教师、高级厨师;

    因体制不健全而产生的受益者,如部分医生、部分国企管理者、部分官员;

    黑社会等其它受益者;

    发达地区所聚集的其他同龄优秀竞争者;

    其他竞争者。

    现在的毕业生恐怕还要把眼光放得更低才行。中专生技校生至少还有社会经验,还有点手艺,还有些办事能力,也更能知足;在工作的开始阶段,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比较起来,恐怕没有太大竞争力。

    江湖就是江湖,在江湖中混得不容易,我看挺正常。

    有的毕业生在大学中想方设法为自己准备毕业履历;

    有的毕业生为了找工作或实习机会,宁可接受开始时低薪甚至无薪;

    有的毕业生自己开小店创业;

    有的毕业生到中小城市找机会;

    有的毕业生参军服兵役;

    有的毕业生当村官;

    有的毕业生回家养猪;

    有的毕业生接受了不起眼的工作岗位,时不时跑出办公室混在一线工人中间;或者夜里干完活后狂读职业培训、职场经验、成功学、心理学书籍;

    他们中注定会有许多失败者,但是那不会是最后的失败。

    在另一些人抱怨的同时,这些年轻人的路已经开始。

    • 家园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大学毕业只还是初始的笑。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您有没有过这样的幻觉:

        那些吃苦搏杀的人们未来将成为那些焦虑的人们的老板和管理者。

        对普通人,富贵险中求,或者富贵苦中求。想急切改变现状,大概免不了冒风险;想不担风险,可以吃苦拼搏,生活也能一点点变好,但是三年五年之内估计没法立竿见影。

        有种典型想法是找不到出路的年轻人在碰了一堆钉子后心灰意冷时容易考虑的:“当个公务员(或进入垄断企业、事业部门等从事类似职业),稳定下来,这辈子就有保障了”。这样的想法不能说错,不过这种生活态度不太像有成就的人所具有的吧。

        何况抱着这想法的人还没法人人都当上公务员呢。

        何况就算把福利待遇算进去,公务员也不会有太富有的生活的,如果清白工作的话。

        何况敢想敢干的公务员容易比患得患失的公务员爬得更高,生活更好。

        还有人过分注重起点的,岂不知人一辈子难免跌跟头,起点高保不了一生优越;反过来草莽也出豪杰,起点低未必以后没好生活啊。

        不是说求稳的想法有错,不过求稳,惧怕风险,那是平凡平淡的生活态度。

        平凡平淡没有错,但我们对平凡平淡的生活还能期望什么呢?既然选择了平淡,就只能赚人人都能想到的钱,过人人都能得到的生活。

        至少平庸的人在发达地区,首先就面对那么多不甘平庸的搏杀者,不会有什么优势吧。看着周围人人比自己过得好,却不敢冒风险,那大概也只能焦虑吧。

        还有看裙带富爸爸的。那就没办法了:如果认为裙带富爸爸就能左右命运,那么除了认命之外没有什么好选择。或者,揭竿而起或乘桴浮于海也可以。

        ==========

        最后,我一直想不通:形势恶化到快要令他们活不下去,找个好工作是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么那些街头卖煎饼果子的小商贩、小区保安、超市收银员、办公楼保洁员、快递员们,他们的救命稻草在哪里?是不是这些人就比前面的“他们”更低等,命更贱,不配考虑“前途”或者“边缘化”的问题?

        中国就欠两个人,而找不到前途的焦虑的人们对这个问题欠一个回答。如果这“焦虑”继续将另一群沉默的人们排除在外,那么焦虑将不会有重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