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另一角度看公务员热 -- 小山头

共:💬30 🌺24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从另一角度看公务员热

    近年公务员很热,对此很多人持抨击态度,认为人才都奔向公务员对社会发展不利,是社会发展的倒退。我倒不这么认为。至少不完全是这么认为。

    认为公务员热不好,主要是以西方社会为标准考量中国社会。西方社会是小政府、大社会,这是人家的传统,要说起他们这个传统来话就长了,不从希腊、罗马说起也得从蛮族入侵说起,我在这就不班门弄斧了。小政府、大社会这种形式好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这也不评论,在这我要说的是,人家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政府管的事情少(虽然近些年也是越来越多),社会服务机构完善,民间组织发达。很多咱们中国这需要政府管的事情人家那都不是政府管。所以,如果在人家那个地方,出现了公务员热,那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优秀人才全都集中到政府,真正办事的机构人才匮乏, 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不利。

    但目前中国实际情况和西方不同。我们这是大政府、小社会,其好坏也暂且不论,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格局不会变化。社会的各项事务,都要由公务员来办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公务员素质是高一些更好,还是低一些更好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公务员队伍怎么能够提高素质?必须要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才行。公务员待遇不高,凭什么吸引高素质人才?

    其实公务员待遇高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儿,想当年,我大学毕业那会儿,凡是有点儿本事的或者是自觉有点本事的人,都是不屑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当时最热门的是外企,外企那种平时穿西装、用笔记本电脑(那时这玩意儿还是奢侈品)出差坐飞机、住“高级”宾馆的情调还是让广大有志青年魂牵梦已的。

    当年公务员队伍,尤其是基层公务员队伍素质那是一个惨不忍睹。别说什么硕士、博士、海龟,连本科以上学历的都少,半点什么事情,沟通起来那叫一个费劲。

    最近外企不行了,就业压力大了,公务员待遇相对提高了,愿意当公务员的人多了,尤其基层,能屈尊去基层的高学历的人多了,公务员的受教育程度提高,素质明显提高了,办事的时候沟通起来方便多了。这难道不是好事情么?

    敝人总觉得,在科学方面评判先进落后容易,在社会方面评判先进落后并不是那么容易,再说社会制度上的事情也不是“先进”的就一定是好的。举个例子,不知诸位所在的公司采取何种考核方法,敝人供职的企业采用的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平衡计分卡”考核方法,光这个方法的说明就是一本书,除了人力资源部门估计没人全能搞清楚,但是大概的意思就是按照工作量和完成情况给每个人打分。这方法大家看着是不是眼熟啊?对!咱们联产承包之前,都用这个方法考核,不过那时候叫“记工分”。没想到咱们的工分让洋人学去了,又回流回流,就成了“国际最先进的”了。

    • 家园 过来看看诸位网评员的功力。

      恩,业务水平都不错

      嘿嘿,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现在真不是个问题。

      表扬一下

    • 家园 说到外企

      最近的《杜拉拉升职记》就是这种“外企崇拜”的最后一曲挽歌。

      我身边的不少人都在后悔当初门槛甚低的时候没能跨进公务员阶层。过去说三十年河东,我看现在是三年一河东,三年一河西。

    • 家园 早几年福利真是很差。
      • 家园 公务员哪几年福利真差了?

        如果需要,找个对照组:教师。

        请解释下,公务员福利是怎么样差的。

        考公务员热至少有15年了吧,无非是现在大学毕业生多了,数百万对20年前的数十万(当时可能还不叫公务员),参加考试的人多了而已。到政府部门工作一直就是热门就业取向。很多人是没有门路进,而被迫不选择这个职业。

        • 家园 用教师做对照组意思不大

          以前公务员叫国家干部属于政府机关编制,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新闻出版业之类也属于事业编制,统称机关事业单位,除了个别部门外,一般待遇分别不太大,工资更是统一按级别年资给的,如果是大学生毕业生,只要知道你是那年毕业的,同年的大家都差不多(个别飞黄腾达的除外)。

        • 家园 其实直到现在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公务员待遇都一般

          公务员热类似于考研热,考的人期望值比较高,但是实际结果并不好。(题外话,我们部门有几个近几年参加工作的同事,他们工作的时候,有的同学去考研了,三年以后研究生毕业再找的工作,找到的还不如当年本科毕业的同学呢)

          我就是坚定的不当公务员派,根本就不去考公务员。我同学里(各个阶段的同学)当公务员的有一些,我还是比较了解他们的情况的,和在大企业的同学比起来,收入至少差了一半。北京的公务员同学收入才四五千块。当然北京的公务员可以“集资建房”以市场价格一半的价格买房,不过北京享受这种待遇的不仅仅是公务员,像你说的教师以及大企业员工都有这个待遇。在我所在的城市当公务员的待遇就更差了,有很多已经辞职不干了,还继续坚持的也是感叹入错了行。传说中的灰色收入不是所有的部门所有级别的公务员都能拿到的。当然了,我所了解的是大城市的情况,小城市和乡镇的情况我不了解。不过我估计更惨,能横行乡里的毕竟只是少数“领导”,在公务员队伍里,流动性比较差,没有特殊情况,混个领导不容易。

          再说说老师吧,我们这老师待遇也是不同学校不太相同,总体来说不是很高,但和同级别公务员基本差不多。

          另外,一直有“很多人”想当公务员和有很多“符合公务员条件”(比如学历)的人想当公务员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务员的收入应该比一些小企业员工,普通非技术工人要高。这些人应该什么时候都希望当公务员。但是如果公务员的待遇比他们还低,那真就合理了么?

          在我的印象里20年前还没有公务员考试吧,那时候进政府机关不考试,都是分配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