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另一角度看公务员热 -- 小山头

共:💬30 🌺24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另一角度看公务员热

近年公务员很热,对此很多人持抨击态度,认为人才都奔向公务员对社会发展不利,是社会发展的倒退。我倒不这么认为。至少不完全是这么认为。

认为公务员热不好,主要是以西方社会为标准考量中国社会。西方社会是小政府、大社会,这是人家的传统,要说起他们这个传统来话就长了,不从希腊、罗马说起也得从蛮族入侵说起,我在这就不班门弄斧了。小政府、大社会这种形式好不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这也不评论,在这我要说的是,人家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政府管的事情少(虽然近些年也是越来越多),社会服务机构完善,民间组织发达。很多咱们中国这需要政府管的事情人家那都不是政府管。所以,如果在人家那个地方,出现了公务员热,那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优秀人才全都集中到政府,真正办事的机构人才匮乏, 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不利。

但目前中国实际情况和西方不同。我们这是大政府、小社会,其好坏也暂且不论,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格局不会变化。社会的各项事务,都要由公务员来办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公务员素质是高一些更好,还是低一些更好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公务员队伍怎么能够提高素质?必须要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才行。公务员待遇不高,凭什么吸引高素质人才?

其实公务员待遇高也就是这几年的事儿,想当年,我大学毕业那会儿,凡是有点儿本事的或者是自觉有点本事的人,都是不屑于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当时最热门的是外企,外企那种平时穿西装、用笔记本电脑(那时这玩意儿还是奢侈品)出差坐飞机、住“高级”宾馆的情调还是让广大有志青年魂牵梦已的。

当年公务员队伍,尤其是基层公务员队伍素质那是一个惨不忍睹。别说什么硕士、博士、海龟,连本科以上学历的都少,半点什么事情,沟通起来那叫一个费劲。

最近外企不行了,就业压力大了,公务员待遇相对提高了,愿意当公务员的人多了,尤其基层,能屈尊去基层的高学历的人多了,公务员的受教育程度提高,素质明显提高了,办事的时候沟通起来方便多了。这难道不是好事情么?

敝人总觉得,在科学方面评判先进落后容易,在社会方面评判先进落后并不是那么容易,再说社会制度上的事情也不是“先进”的就一定是好的。举个例子,不知诸位所在的公司采取何种考核方法,敝人供职的企业采用的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平衡计分卡”考核方法,光这个方法的说明就是一本书,除了人力资源部门估计没人全能搞清楚,但是大概的意思就是按照工作量和完成情况给每个人打分。这方法大家看着是不是眼熟啊?对!咱们联产承包之前,都用这个方法考核,不过那时候叫“记工分”。没想到咱们的工分让洋人学去了,又回流回流,就成了“国际最先进的”了。

家园 早几年福利真是很差。
家园 公务员哪几年福利真差了?

如果需要,找个对照组:教师。

请解释下,公务员福利是怎么样差的。

考公务员热至少有15年了吧,无非是现在大学毕业生多了,数百万对20年前的数十万(当时可能还不叫公务员),参加考试的人多了而已。到政府部门工作一直就是热门就业取向。很多人是没有门路进,而被迫不选择这个职业。

家园 90年代末到06、07

教师的工资一直是不低于公务员工资的,教师法规定的。

福建公务员科员转正工资大概就是从500提高到1500元。

家园 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公务员,那教师高多少呢?

如果没记错的话,工资并不等于收入(此处仅指完全合法的收入),教师的工资高于公务员是指其基本工资,不是总的收入(比如各单位的奖金、津贴等)。

“福建公务员科员转正工资大概就是从500提高到1500元”指的哪年的事,还是整个“90年代末到06、07”期间的事?能否用也列下同时期的教师工资的变化做对比?

家园 其实直到现在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公务员待遇都一般

公务员热类似于考研热,考的人期望值比较高,但是实际结果并不好。(题外话,我们部门有几个近几年参加工作的同事,他们工作的时候,有的同学去考研了,三年以后研究生毕业再找的工作,找到的还不如当年本科毕业的同学呢)

我就是坚定的不当公务员派,根本就不去考公务员。我同学里(各个阶段的同学)当公务员的有一些,我还是比较了解他们的情况的,和在大企业的同学比起来,收入至少差了一半。北京的公务员同学收入才四五千块。当然北京的公务员可以“集资建房”以市场价格一半的价格买房,不过北京享受这种待遇的不仅仅是公务员,像你说的教师以及大企业员工都有这个待遇。在我所在的城市当公务员的待遇就更差了,有很多已经辞职不干了,还继续坚持的也是感叹入错了行。传说中的灰色收入不是所有的部门所有级别的公务员都能拿到的。当然了,我所了解的是大城市的情况,小城市和乡镇的情况我不了解。不过我估计更惨,能横行乡里的毕竟只是少数“领导”,在公务员队伍里,流动性比较差,没有特殊情况,混个领导不容易。

再说说老师吧,我们这老师待遇也是不同学校不太相同,总体来说不是很高,但和同级别公务员基本差不多。

另外,一直有“很多人”想当公务员和有很多“符合公务员条件”(比如学历)的人想当公务员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务员的收入应该比一些小企业员工,普通非技术工人要高。这些人应该什么时候都希望当公务员。但是如果公务员的待遇比他们还低,那真就合理了么?

在我的印象里20年前还没有公务员考试吧,那时候进政府机关不考试,都是分配的。

家园 用教师做对照组意思不大

以前公务员叫国家干部属于政府机关编制,教师属于事业单位编制,新闻出版业之类也属于事业编制,统称机关事业单位,除了个别部门外,一般待遇分别不太大,工资更是统一按级别年资给的,如果是大学生毕业生,只要知道你是那年毕业的,同年的大家都差不多(个别飞黄腾达的除外)。

家园 教师跟公务员待遇差不多,

公务员录取率是几千分之一(至少也几百吧),当教师也这么热么?

若都以较贫穷地区论,比如贵州和青海省,这两行业哪个收入好些?

家园 那选哪个行业做对照组更有意思?

得学历差不多的吧,医生还叫苦连天呢。

家园 公务员录取比例没那么夸张

印象和事实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举例来说: 天津市2010年公开招考公务员报名12日结束。据统计,共有41077人符合报名资格,将竞考1260个公务员职位,平均33名考生竞争1个岗位。最热门的是提供1个职位的“中国海监天津市总队”,招考比例为1:675。

原文地址:http://www.gongkaocn.com/gknews/ksxw/1041314362936.html

你看,最高比例也没有上千,而平均只有33:1

所以你说的几千分之一,只是以讹传讹而已。

老师和公务员可比性不大,首先,教师不是统一招考

其次,教师队伍的门槛理论上比公务员要高,或者师范本科以上学历,或者是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不是人人都能报名当老师的。

你要是到学校去打听一下就知道,排着队要当老师的人有很多。目前各个学校里都有很多没有编制的“临时工”老师,就盼着能够有个编制能转正呢。这种情况和政府里差不多,政府里也有很多这种“临时工”,可见教师和公务员对人们的吸引力差不多。

家园 只要是个更好的工作,大部分人都会争取。

你拿临时工转正说事有啥意思?

如果教师门槛高,是不是应该教师工资也要高点呢(以相同学历为准)?

公务员报考数千比1不是以讹传讹,是真有的事,虽然不是每次都这样。以讹传讹是指根本没有的事吧。你那个链接里也说了,以往更高。我估计比这个高得多的有得事。

家园 教师和公务员工资都是财政出,应该差不多

如果非要比的话,同一个地区的,同一级别的才有可比性。

比如青海的教师应该和青海的公务员比,不能拿青海的教师和上海的公务员比。

再有基本上小学高级教师是中级职称,相当于公务员的科级。中学高级教师应当相当于公务员的副处级。你不能拿小学初级教师的工资和科级、处级公务员比。

还有就是个别部门的公务员收入比较高也是有的,但是在实行阳光工资的地方,这种部门差距就比较小了。老师也不都是一个收入水平,重点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学老师的收入可能是一般学校老师收入的几倍。所以用比较好的部门的公务员的收入就应该和重点学校老师的收入比,才有可比性。

确切的数据我估计统计局都不一定有。

家园 说到外企

最近的《杜拉拉升职记》就是这种“外企崇拜”的最后一曲挽歌。

我身边的不少人都在后悔当初门槛甚低的时候没能跨进公务员阶层。过去说三十年河东,我看现在是三年一河东,三年一河西。

家园 说的这些都正确地令人发指啊。

没有这些参数怎么办?

目前觉得公务员待遇好的老百姓是不是占了绝对多数?这时候就不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是以讹传讹了?

家园 同学我觉得你有点偏激了

我主贴说的意思主要是近年的公务员热,公务员对高素质人才多一点吸引力,对社会来说是好事,不是坏事。我觉得后边的讨论变成公务员待遇问题,实际是有点跑偏。

既然说到了公务员待遇,我也就再说两句。

公务员的待遇也没有高到什么程度,最多处于中上等水平。现在我们国家很多普通体力劳动者收入低,缺乏社会保障,是应该解决,跟他们比公务员待遇应该算高的,但是这并不能证明公务员待遇“过高”。

所谓“以讹传讹”主要说的是公务员录取比例,你可以查一下,公务员平均录取比例基本都在几十比一,不是想象的都是千万人争抢一个职位。不知道你有没有学过统计学的知识,统计里,极端值是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个别岗位的几百甚至一千比一的录取比例有可能出现,但是并不具有普遍性。用极端值做例子探讨,是很具有煽动性,但是对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无益。

此外,说句你可能不爱听的话,群众的眼睛从来都不是雪亮的,群众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政治化的概念。所谓的群众,无论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经验、智力水平都有很大差距,有人很好忽悠,有人很冷静很清醒,究竟谁的眼睛是雪亮的?对“群众”来说,生活压力那么大,事不关己的哪有那些时间去刨根问底,关乎自己的,屁股决定脑袋,利益是第一位的,眼睛怎么雪亮?多数人办事其实就是跟风,至于跟风的原因,用句经济学上的话说,叫做信息不对称,这个话题说起来就长了。群众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提的最多的时候是镇反、反右和文革时期,现在倒是不怎么提这句话了,但是那个时候冤假错案数量现在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吧。

我的观点也都表述差不多了,我本身也不是公务员,也没有必要为公务员说话,只是忧国忧民一下而已。不过倒想给你个建议,如果你面临职业选择,建议你不要盲目跟风,很多职业并不是外人看着那么光鲜。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