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们何时才有科学大师 -- 青颍路

共:💬147 🌺3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种开宗立派的祖师爷级人物,本来就没有多少

      何谓创新,以何为创新,别人搞了三百年资本主义底蕴深厚,物质丰富,白兔这才刚刚打工挣了点钱就得陇望蜀了,人力资本还得靠时间的积淀,别拿日本韩国再来比较了,那种模式不适合的,知识创新还得有钱才行,白兔才啃了几年胡萝卜

    • 家园 你这个系列写完了吗?
    • 家园 教育资源的问题

      现在是把教育资源"平分"给了每个中国人。

      解放前是把教育资源集中给了少数人,那少数人当然能得到更好的成为大师的机会。

      • 家园 同意!

        “大师”几个,不如“民工”一群!

        以鲁迅为代表的纯思想、文化类暂时不计--不客气的说,那就是“国家不幸诗人幸”的杯具而已。

        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高还是现在?

        就是解放前流血的那群后来取得很高成就的,也是在美国的取得学术成就,在国内搞“两弹一星”等大项目的取得工程成就!

        按这个标准,航天口和搞丝带、高铁、三峡等项目的领头人只要好好宣传也能算“大师”了。只不过他们还没有脱离一线,可能有保密要求不能大肆宣传而已。等他们退出一线了,他们就是“大师”了。

        学术理论领域的可能还得等一段时间。

      • 家园 有新意
    • 家园 科学大师评判的标准是啥呢?

      诺贝尔奖?

    • 家园 可能永远不会有了

      国外也一样,现在单打独斗的年代过去了。而且媒体太多,信息太乱,众星捧月般的捧出大师的年代已一去而不复返了。

      以爱因斯坦为例,如果生活在当今时代,他很可能先因婚外情和间谍案而出名,科学成就反倒没那么多人关心。可这世上有完人吗?

      • 家园 “媒体时代无圣人”--任何一个名人都要被放到显微镜下

        自然离常人不远。没被八卦算他幸运,被八卦使他出名的对价。

        就是诺奖获得者,想被尊称“大师”也难了。

    • 家园 【原创】金:解读袁隆平之二,绿色革命的举"一" 反"三"

      杂种优势是对理解生命繁衍的挑战性课题,常规科学研究孕育将来的科学革命?

      库恩提出的科学发展的模式: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 能不能同样适应于上世纪60年代的农业绿色革命?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怎样定义这场“土地” 革命。

      上世纪,西方国家大规模投资农业科学研究,现代化种植模式、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产量突破。在上世纪下半叶,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消除了饥饿的威 胁。而后,美国把目光转向饥饿动荡的亚洲拉丁美洲前殖民国家地国家,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建立了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帮助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农业研究组织,研究发展中国家两种最 重要的农作物:水稻和小麦。一个是设在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另一个是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他们所育品种在发展中国家迅速推广开来,产生了巨大效益。

      中国人民独立的进行了自己的绿色革命,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农业科学家,用汗水,智慧,和生命,孕育了众多系列良种,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享誉世界。中国的绿色革命,改变了中国和世界。

      可见,良种选育是绿色革命的中心。如果以遗传学家摩尔根193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和 医学奖作为遗传学的革命发展,再到当今人类和水稻基因组的全部破解作为两场科学革命标杆,60年以来代的良种选育似乎就是两场科学革命之间的常规植物科学研究。但是对生命的揭秘不是一两场革命所能完成的。现代科学也从来就不是为现有规范添砖加瓦。60年代以来的水稻选育就触及了一个生命遗传的重要现象:杂种优势。 其重要性,不光体现在粮食产量与人类生存,它也是对理解生命繁衍的重大挑战。今天,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依旧充满谜团。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利用作物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是二十世纪农业科学的重大创举。(唐永政 冀德伟 车育,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那么,现在或将来回头看那段历史和成果,也许孕含着当初“孟德尔豌豆实验“的天机。创新,有时要在理解过去中发现的。

      美国及东南亚水稻良种选育的举“一”

      水稻良种选育长采取人工杂交、理化诱变、组织培养等手段,从水稻的分离世代 或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性状稳定的新品系进行纯化。通过遗传基因的重组或导入,从中选出经济性状比原种优越的个体。这种良种选育的过程即使利用杂交过程,但最后几经回合得到的是已经“纯化”的杂种后代。

      国际水稻研究所在Henry M. Beachell领导下成功地将台湾省的“低脚乌尖”品种具有的矮秆基因,导入高产的印度尼西亚品种 “皮泰”中,培养出第一个半矮秆、高产、耐肥、抗倒伏、穗大、粒多的“国际稻8号(IR8)”品种。摩稻由此得名。但是,在Beachell也注意到IR8的缺点:抗病害性差,不好吃。于是他的学生Dr. Gurdev Singh Khush又继续培养“国际稻”系列良种,并在抗病害、适应性等方 面有了改进。Henry M. Beachell 和 Dr. Gurdev Singh Khush同获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只是“国际稻”系列良种是纯化后的单交育种,不是现代意义的杂交稻。纯化后的“国际稻”系列已不是继续利用杂种优势。

      当一次“杂种”并不难,难的是一代代都是“杂种“

      1926年,美国琼斯(JWJones)首次报道水稻具有杂种优势水稻杂种优势(见:杨峰谭学林陈丽娟水稻生殖障碍及杂种劣势研究综述,分子植物育种,2005 年,第3 卷,第1 期,第94-98 页 )。但是,水稻杂种优势的潜力只是用于上述的先杂交再纯化的育种过程。对于水稻来说,“当一次“杂种”并不难,难的是一代代都是“杂种“”为使水稻一直具有杂种优势。中日两国进行了各自的早期研究(应是研究独立, 没有资料证明起初有交流)。汤述翥写道:“日本对杂交粳稻的研究起步较早。1958 年日本东北大学胜尾清用中国红芒野生稻与日本粳稻“藤坂5 号”杂交,经连续回交后,育成了中国红芒野生稻细胞质的藤坂5 号不育系; 1966 年日本琉球大学新城长友用印度春籼“Chinsurah B oroⅡ”与中国粳稻“台中65”杂交,育成了“Chinsurah B oroⅡ”细胞质的台中65 不育系; 1968 年日本农业技术研究所渡道用缅甸籼稻“Lead rice”与日本粳稻“藤坂5 号”杂交,育成了“Lead rice”细胞质的藤坂5 号不育系。这些粳稻不育系由于未找到恢复系或虽三系配套、但遗传背景太近、无杂种优势,因此未能应用于生产。(汤述翥:2008 年3 月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and Life Science Edition))

      慧眼识“杂种“

      1964年,袁隆平率先在我国开展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所以,这是伟人的慧眼认准了方向。1964年也被公认为国际上第一次展开杂交水稻研究。

      国际水稻研究所:杂交水稻发展史:Brief history of hybrid rice

      1926 - Heterosis in rice reported

      1964 - China started hybrid rice research

      1970 - China discovered a commercially usable genetic tool for hybrid rice。

      1973 - PTGMS rice was found in China

      1974 - First commercial three-line rice hybrid released in China

      1976 - Large scale hybrid rice commercialization began in China

      1979 - IRRI revived research on hybrid rice

      。。。

      伟人的慧眼开始大海捞针,其对应的西方说法是“草堆里捞针“(find a needle in a haystack). 对袁隆平更贴切。为寻找不育系,从1964年的六七月问到1965年的六七月间,袁隆平与妻子邓哲在安江农校四周的稻田里寻觅,先后共勘查了14万余株正在扬花的稻穗,总共找 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他们采收了第一代雄性不育植株的种子。通过两个春秋的试验,袁隆平提出通过选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

      袁隆平与他的弟子尹华奇、李必湖在6年的时间内,转战湖南,云南和海南岛,他们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不育株及其后 代进行了3000多个测定和回交试验,始终没有找到一个能使他们的雄性不育后代保持100%的不育率的理想品种。似乎得到的唯一不育后代是“失败”。1970年,伟人的慧眼转向野生稻。1970年11月中旬,袁隆平安排李必湖和尹华奇除经营他们的杂交稻试验田外,还要继续寻找野生稻。而后,他独自北上进京查阅资料。1970年11月23日的上午,李必湖发现了一株长得很异常的野生稻,当李必湖断定这是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株后,给正在北京作理论探讨的袁隆平发去了一封报喜的电报。袁隆平连夜乘火车南下赶赴海南岛。袁隆平鉴定确认后当即为这棵野生雄性不育株命名为“野败”,其含意就是野生的雄性败育稻。历史从此改变。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反“三”

      1972 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才在Virmani 领导下开始杂交水稻研究。可是,他遭遇到巨大的阻力,其他科学家广泛怀疑,1973年,Virmani杂交水稻项目下马。 直到1979年,由于袁隆平的成功,国际水稻研究所才又恢复了杂交水稻研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野败的发现和文革对杂交水稻的影响过程耐人寻味,

        下面是引用新浪上的一篇介绍文章:

         

        随着湖南各地科技人员的加入,袁隆平的队伍逐渐壮大了,最多的时候竟有50多人。他们在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2190个日日夜夜,这群“候鸟”先后用了1000多个水稻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实验,但最终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原本就不被看好的“水稻杂交”更是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反对,而此时的袁隆平,已经进入了不惑之年。

          湖南省领导顶着压力,依然把袁隆平请到1970全省农业科技大会的主席台,这样的雪中送炭,让孤独前行的袁隆平团队,在一片阴霾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力量,并迅速调整了研究方案,提出了“把杂交育种材料亲缘关系尽量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新思路。

          天道酬勤。1970年11月23日,正在北京查阅资料的袁隆平惊喜地收到两个助手从海南南红农场发来的电报:“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他来不及买车票,连夜挤上火车,直奔海南岛,一到农场,就来到实验田边,看到了那株比金子还要贵重的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正是在袁隆平关于“远缘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构想指导下,由李必湖和南红农场的技术员冯克珊发现的。

          袁隆平来不及休息,他立即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又采集了稻花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最终确认,这确实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鉴于它是一株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当即高兴地命名为“野败”。

        链接:外链出处

        很显然, 袁的实验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项目,袁既不是理论的发明者,也不是杂交稻的实验先行者, 实际上他只是一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毫无疑问,袁对这个项目的成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杂交水稻的成功是建立在文革时期的举国支持上的。然而袁是反毛的,在文中文革对他实验的破坏之处详细描写,甚至夸大, 对他的支持和上千农技员以及后面上万农民的协助轻描淡写或避而不谈。假设袁晚生30年, 他还有可能发明杂交水稻吗?

        我的答案很清晰, 不能。

        袁为了自己的政治倾向或自己的私利, 歪曲历史的本来面貌, 让人对他的私德不得不打上问号。

        • 家园 现在中国的所谓大师有几个不是搞管理的

          没有管理能力你能拉来课题吗?

        • 家园 呵呵,要理解袁隆平

          如果现在有个人把一个教授研究到一半的东西给毁了,这个教授会对这个人是啥态度。

          至于1970年的时候湖南的省委书记是谁,又是怎么上台的。这才是历史掩藏起来的东西。

          • 家园 以进展论袁在1966年才开始了十分之一不到

            后面的文革发动举国之力帮他, 袁为什么避而不谈?

            关键的是袁的成功是靠人海战术外加运气,但袁独得荣誉。中国人讲究对别人宽容, 对自己严格,在袁这儿完全相反。再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难道这个主持制定政策让袁开始大范围的实验杂交稻,发动上万人协助的人比毛泽东还不能说? 比“沅江的饿殍”还不能说?

            袁是能人, 与国家民族有功,但没有操守,不得不说于私德有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