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们何时才有科学大师 -- 青颍路

共:💬147 🌺3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们何时才有科学大师

    我们何时才有科学大师》是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写的评论。问题是:“改革开放30年了,为什么我们期望的科学大师迟迟难以出现?”

    白的看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循规蹈矩,中庸保守的因素,禁锢了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科学大师”和领军人才。外链出处

    白认为“科学大师的出现源于重大的创新成果,而大成果产出必须要有一个学术气氛浓厚、宽松的环境,有一个静心搞学问的氛围。”

    怎样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创新之才?白的主张:“最重要的应该是改革教育。当前的中国,最让人诟病的是应试教育,重视知识灌输,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人才的个性发展,没有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方面更显不足。”

    白的结论:“教育的基本目标不仅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通才,还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专才。"

    -------------------------------------------

    白的问题,论点,结论,都是大家都知道的理论。白举例说“蔡元培当年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以“兼容并包”的胸怀对待人才,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大师级人才,铸就了北京大学的金字招牌。”,(是可忍,孰不可忍。当代中国,还不如北洋政府,不能有“”一个学术气氛浓厚、宽松的环境,有一个静心搞学问的氛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专才。“掌嘴!不许搞文字狱!

    ----------------------------------------------

    我的问题是:”有一个学术气氛浓厚、宽松的环境,有一个静心搞学问的氛围。。。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专才。“ 就能产生科学大师吗?

    ---------------------------------------------

    首先“大师”这个称呼有点晕,气功大师我们见多了,围棋大师那我是非常相当的钦佩。科学大师么,好像也见过,但不敢肯定。

    既然中国没有科学大师,我就在美国的老师里找。读书时的老板非常向往诺贝尔,可现在还没混上院士。再后来的头开创了新领域,院士当了几十年了,可是没和诺贝尔沾边,所以我不敢肯定他是大师。但是硬要找大师,就算是他了!可这老头,二战末时当过兵,酒吧餐馆弹钢琴混过饭,年轻时肯定没有”静心搞学问的氛围“,也没受过”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开创了新领域也没费事,弄个弹簧模型模拟分子结构,开始也就那么回事,可后来竟成了气候!正应了: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科学的发展,有整体学科积累到需要突破的”临界点“的制约。整体学科需要变革的时候,顺势而为,一呼百应。上世纪的量子力学发展,现在的生物基因和系统大概如此。虽说天时可遇不可求,但不在成熟的学科里打转确实有利于”创新“。和平与战争与天时无关。数理逻辑学家维特根斯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濠里和在战俘营里,总结长期酝酿的思想,完成了《逻辑哲学论》。

    地利:”创新“就是要抢地,圈地。当年日本一降,八路轻装飞奔东北可有一比,黑土地再次成就了林彪的英名。当今生物世界的窗口已开,虽有基因专利的已占之地 (链接出处),但生物现象有宇宙之深邃,遍地都是宝。有钱砸钱,没钱动脑筋,弄个自己的小院,当不当大师无所谓。若要当大农场主,就得大规模去圈地,像华大基因(Beijing Genomics Institute)那样,也许能成气候。

    人”和“:大师不是培养出来的。人就是”贱“,非得有挑战,去争去抢,争名夺利,生存危机,必不可少。当然,必须以学术成果为基础。从这点讲,国内学术环境对大师“候选人”有点太”宽松“了。大师更不能转移压力。要为手下的人提供“宽松的环境”。不能自己宽松,别人卖命。

    乱弹几句,”大师“称号太玄,”科学大师“比诺贝尔奖还难得。可这没什么,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通宝推:盲人摸象,梓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北大这两年好像确实有点浮躁,

      似乎还是应重提象牙之塔,提倡做学问来北大。

    • 家园 我怎么觉得中科院有甩锅的嫌疑呢?

      中科院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把锅甩给了传统文化,这个中科院副院长,有点不称职啊。国家把刚毕业的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交给中科院,不说是白纸一张吧,基本就是你想怎么培养就可以怎么培养的。中科院不出大师,那是你中科院的土壤不够创新啊,难道不应该是你们自己想办法打造适合培养大师的土壤吗?

      J20的总设计师杨伟算一个大师了吧,我们看看611是怎么培养杨伟的。年纪轻轻就做了项目负责人研发电传飞控,本来按照惯例安排了一个老同志做组长,杨伟做副组长。杨伟跟领导说,你要用我怎么不信任我呢?领导听了,说:对呀,那你当组长吧。中科院的白院长,你有这魄力与胸襟吗?

      电传飞控研发成功后杨伟的小组人员被打散了,他有点泄气,想去日本留学,领导也批准了。这时候611的总师宋文骢说,别走了,我派你作为我的代表在外面执行任务,20多岁的小年轻就代表总师出去工作,这种信任与鼓励使杨伟放弃了去日本留学,并在后面的工作中发挥了非常大的潜力。从枭龙总师到J10总师再到J20总师,这是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有个人的天赋能力因素,更有单位的信任,鼓励,培养与全力配合。

      大师,不是教育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这个培养,就是充分的信任,放手,给他们发挥的空间,帮他们解决个人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中科院是否做好了这些,如果没有做好,不出大师就是你中科院自己的问题,这个锅,谁都替你背不了。

      通宝推:dzhao,青颍路,
      • 家园 白确实有点在其位谋其政的自觉,

        类似的还有科学院的一群所长,也是发了类似的牢骚,可您几位想想,您已经身居高位了,这不应该是您几位的责任吗?难道不该下决心趟趟着这潭浑水,为何在这里如此爱惜羽毛呢?

    • 家园 现在看很多事都和统计学有关系

      民国时代有很多大师,什么大师呢?国学大师。为什么国学大师多呢?从晚清教育体系继承来的,所谓数千年文脉之余波。马马虎虎,也算是厚积薄发了。从统计学上来说,就是大量的样本数量和优良的样本质量培养出了一定比例的特别优秀的拔尖人才。

      同时,民国时代也有一部分自然科学大师,数量很少,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在更早的清末和更晚的共和国时代才闪光的。当然,民国时代也有很多闪光的。

      然而民国时代的自然科学大师与国学大师比起来,数量就很不足了。当然,质量还是有一点的。比如钱学森,在当时的世界上也算是一个后起之秀了,然而也止步于此。

      从统计学上来看,这倒也很正常。钱学森他们,本身就是从中国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然后进入到了世界科技前沿,然后跟上潮流的少数几个人。

      50年代回国的科技人才,对中国科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领军作用,但是数量很少。这个数量很少,就是民国留给共和国的科技人才基础了。

      一般科技发达的国家,其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形式的,加上吸收外来拔尖人才,金字塔结构的顶端坡度可以陡峭一点,比标准金字塔顶端更粗一点。而中国的建国时的人才结构,则是顶端是个宽大的珠子,其下则是细长婉约的长条,就是个豆芽菜,也像是个电视塔。

      然后建国后不断加大基础教育力度,大规模培养人才,先是达到每年五百万初中生,再是五百万高中生,到2002年开始,才能做到每年录用五百万大学生(现在是九百多万,一度超过一千万)。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中国的人才结构就像一个随着时间不断上升的电视塔,顶端到了寿命极限逐渐变成细细的塔尖,最后就消失了。这个电视塔一点一点上升,到了2002年以后,大概要到2005年、2006年“五百万”大学生毕业,才开始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才有一个金字塔塔基,一个高达广阔的高台,之上则是一个细小的电视塔。

      以前有过钱学森之问,问中国为什么在建国初以后的高端人才之后就后继无人,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一个人才结构问题。

      这种体现在人才年龄分布上的结构问题,其实就是个统计问题。

      而且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科技发展有一个巨大的不同。中国长期处于封锁状态,特别是在学术上也长期受到封锁。这导致中国的科技发展困难重重。可是在竞争时,就又不封锁了。动不动就是诺贝尔奖的获奖数,这个时候一看,呦,中国没拿什么奖嘛。这个时候就不谈封锁了,就把封锁的事情忘掉了,好像中国是和西方在一个平等的起跑线上比赛一样。

      而且西方还有一个优势,他们是一个极其临近的文化圈,相互交流极其频繁。稍微远一点,交流效果就差很多。比如说美国,当年交通没发展起来的时候,与欧洲隔绝较远,早年也是个科技沙漠。后来美国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欧洲打得太激烈,狗脑子都打出来了,没办法很多人都跑到了美国,科技上这才有了质的提升。

      中国没这个基础。中国距离欧美科技中心太远,同时又受到重重封锁,很难引进高科技人才。

      这样就必然导致中国科技在发展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改开初期的人才流失,又进一步迟滞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这一切,都要等到现在,雄厚的基础具备了,才能改变。

      通宝推:青颍路,桥上,
      • 家园 民国出大师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碰撞

        即使国学大师,也是睁眼看世界之后才成为大师的。如果没有睁眼看世界,未必有大师的眼界与成就。中国现在都全面西化了,国学领域想出大师就没那么容易了。科学领域中,目前的分析科学是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西方出大师很正常。等到复杂科学发展,中国文化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未来在复杂科学领域中国出大师就很容易了。

        • 家园 小学生都是知识分子的年代,有中学学历就能成大师的

          尤其是学生较多的教师,找人相互捧下,就是大师了。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鬼子来了投敌倒是很快。偶尔几个没投敌的,也是汉奸养成俱乐部(低调俱乐部)骨干成员。这种大师,要来何用?

    • 家园 现在可以说,大师就在身边

      需要发现的眼睛,好比屠呦呦。

      恐怕也不止她。

      • 家园 我不认同你的说法

        如题。

        大师不是被发现的。

        而是水到渠成被认可的。实话说,屠呦呦获奖值得高兴。但是。。。很现实的,她在生命科学,医学还有什么可以自豪地拿出来说是她,或者她领导的团队,得到的成果呢?

        这个和得诺奖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对某个人/某几个人在一项工作上的肯定。后者,是对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在学术生涯上的肯定。

        两者在很多时候可以划等号。但同时也在很多时候划不上等号。

        • 家园 现实很残酷

          不像牛顿时代,一个人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很多优秀的成果。现在的科学家单打独斗完全不够看,已经裉化成资本家了,剥削底层学生、博士后、技术人员的智力劳动结晶,大师这个词啊

        • 家园 如果这个概念

          那么大师还真不太多,不单我们这里,不单这一阵。

          • 家园 我还是不认同你的看法

            在各专业的学术领域,都有各自的,怎么说呢,大师存在。

            如果在全世界范围来看的话,因为学术研究不等同于工程研发。学术研究是需要人承认,并且追随的。

            就举一个例子而言:白内障手术后换人工晶体,里边的人工晶体设计需要用到Haggis公式。

            所有的进行过白内障手术的病人都直接,或者间接得益于这个公式。提出这个公式的,是伍兹堡的一个教授。这样的人,在白内障领域就是大师。

            所有的相关的商业公司都需要到他那里去作测试,以获得他的认同为进入这个领域的潜规则。嗯,顺便说一句,到目前为止,基本上还没有中国的产品/公司,去他那里。

            你我可以不认同他。但是他就在那里。

            其他各专业,各领域,都有这样的大师存在。只不过是你我知,或不知而已。

            同样,我们也不是没有大师。只不过,我们的很多大师都不会拿出来。这是因为建国后很多领域的自主性质。很不幸,屠呦呦,不在我们自己的大师群体里边。

            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是需要直面全球竞争的环境。

            全球竞争的环境意味着,至少在学术圈,公开,可重复,有团队,有成果,有影响力,有号召力。

            这就是大师。我们会有不少的,在未来。其实目前也已经有一些了。只不过才刚开始。

            ----------------------------

            另外,从你的思维逻辑来看,你有很典型的国人的一种思维习惯:用自我完美的逻辑,来取代对事实真理的探求。

            比如,对大师的问题。你很容易就得出结论:如果(是)这个概念。。。那就如何如何。。。

            而不是追问:可谓大师?如何定义?需要什么样的成果与什么样的承认?是哪些人来承认?会不会是骗子。。。等等的。

            换句话说,按照你所表达出来的思维习惯,你很容易自我满足。但是你已经改变了你的问题与目标。

            • 家园 优化的工艺流程可和一个公式比美

              如果伍兹堡提出Haggis公式能称为大师的话,屠呦呦首先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确定成分药效,鉴定结构等一系列贡献称为大师当之无愧,也是她获奖的依据。大海捞针,她找到了,不是凭运气,有深厚的基础,有灵感,有拼搏。就像有的文学大师,著作等身,有的也就一部传世之作;音乐家也一样。科学当然不同于艺术;但屠呦呦树立的'从古籍精华-科学验证-深入发掘-阐述机理-优化推广'的成功模式得到认可。她不是'深奥'的大师,不过我们也信'大道至简'吧!

              屠呦呦处于一个以集体为主的时代,作为一分子,她得到了集体的智慧,贡献了她的才智。在一个只认个人的时候,她被当之无愧的挑出来获奖。如要从那个集体里挑一个大师时,没人比她更合格。现在有目共睹的是,她获奖以后,确有大师的风范。

              关键词(Tags): #屠呦呦
        • 家园 这事儿吧,有点远香近臭,仆人眼中无伟人嘛

          那时候吧,上学的人少,出本书立即全国轰动,花花轿子人抬人,彼此忽悠忽悠就都大师了

          胡适新文化运动棋手,大师称号跑不了,那诗“两个蝴蝶”没法看

          鲁迅的白话文,让建国后每一代小学生痛苦不堪,和老毛的白话文一比简直就是进化的中间环节

          如今人多了,也就显不出谁大师了

          陈景润、王选,搁过去那年代也得是大师,如今似乎大家觉得一般般啦

          更何况不少人戴有色眼镜

          袁隆平有的人都觉得不是大师,不就一种地泥腿子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