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分钱给最穷的屁民是打倒美帝的最佳武器 -- forger

共:💬50 🌺20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井大的观点很好,但是不可行。
      • 家园 分钱给屁民不拉动经济?这个思路倒是蛮新颖的,朱总理就是这

        个思路

        所以他给公务员们分钱 因为给公务员们涨工资可以拉动经济

        当然 朱总理 的经济也是搞的 最烂的几年

      • 家园 这是事实。。人做事情都会吵着最容易做的地方入手

        小白们不富裕是要看跟什么人比的。两个白领在城里,加起来一年挣十几万算正常,花多少看个人(不是刚毕业的大学,是已经工作了了几年的小白们)。跟打工的比他们相当富裕。而小白们是最不会闹事的一个阶层。有房贷压力还会加紧努力工作。

        如果我是上层,我也选择拿小白开刀。反正又不是拿自己开刀,不那么疼的。

    • 家园 正在干这事

      我老家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 每个月50块 八十岁以上另外再发60块,等于是110一个月。我奶奶83岁拿了两年了

      有残疾证的每个月也发钱,具体发多少我不清楚,好像有200左右。我舅舅不会说话,我父亲正在帮他办。另外有残疾证可以少交很多费用。

      农村低保户,每月有100左右,具体多少不是很清楚,好像过年会发的多一点

      以上所有费用都是自己办张银行卡,然后统一打到卡上,好像不过乡一级财政。

      我姐夫在农村教六年级。每月工资现在已经上了3000多,加上奖金什么的,一年能拿到四五万,他们一家一个月生活费就几百块钱。

      我家在村里有个杂货铺,四五年前买的最多的烟是三块一包的。现在基本上卖的最多的是五块的。七块的也很多人买。就记得我父亲以前只抽三块的,现在只抽七块的。这些都是留守在家的人抽得,过年的话回来的人多,烟档次直接上到20。老家在苏北很偏的农村。

      国庆回家吃饭的时候有个亲戚在医院工作。说现在医院马上要改革,动作很大。以后医院只准卖国家规定的药。价格也限定死了。国家指定的药之外的其他药不准卖。

      农村合作医疗不说了,我只知道七八年前,生病基本上没人去医院挂水,因为挂个水要好几十,农村人负担不起,一般感冒都是扛着,顶多去买点VC银翘片吃吃。现在基本上都会去医院看,因为医保可以报一部分,也因为收入上去了。

      苏南的企业在往苏北欠,这次回家发现好多的企业出现,我的表弟中专毕业之后现在在一个电子企业,一个月1500,包吃包住。但是他不满足。我表弟是那种很笨的人,脑子很不活的那种,以前教他作业能把人气死,但是这次回家发现成熟了不少,有自己的想法。想想我舅舅舅妈在苏南一个工厂打工了十年,没挪过窝。到现在也不过两个人每年过年能带个两万多回家(在外面非常非常省的情况下。大部分人想想不出来的省,我在他们打工的地方呆过几天),一年回一趟家,只待几天。我们这代人真不一样了,我表弟90年的。他可以隔几个星期就回一趟家,而且老家消费也不高。要谈吃苦耐劳肯定赶不上老一辈,但是时代不一样了,这是切实的进步。

      联想到前些日子去山西出差的时候火车上碰到的一个87年的重庆男孩。聊起来他是开挖掘机的,带过不少三四十岁的徒弟。说在苏州开挖掘机,一个月低于四千不干(后来我在给我师弟说的,一开始工资低没关系,但是如果积累了一段时间收入没这个开挖掘机的高,那就没必要干,发现很多大学生守着及其无聊的工作拿着两千左右的工资却从未去想一想自己的职业发展,一声叹息),因为他在重庆老家开挖掘机也能挣个两千多。跟我讲曾经有老板拖他们工资没按时发,好像是周转不开,他们也不闹,直接七八个人商量一下不上班了,然后老板借的钱发给他们。想想时代真的不一样了。我舅舅舅妈他们打工的时候,钱都是年末才结的,真正的“年薪”啊,而这一代以后恐怕不会被哪个老板忽悠了,因为他们不怕失业,大不了换个老板继续,上一代人门路少,有份工作不容易,所以才出了那么多讨薪的事情。我们这代人,不会再受这个约束了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高中同学中上大学的,只有一个女同学回老家市里工作。因为市里根本没什么企业。这次回家到市里跟同学见面,发现在外面闯荡之后回到老家市里的同学竟然有十来个了,一聊之下,原来企业也蛮多的,家里消费又低,离家也近。这些人,曾经都是一二级城市买房子的刚需,到如今,回到市里。这些刚需就撤回去了。就如同我上半年说的。解决房价问题最根本的还是把落后地区经济发展起来。中西部如果发展起来,大学生都不挤在环渤海,长三甲,珠三角这几块地方的话。房价的刚需问题就不会这么严重了。以前大家都挤在这里是因为在老家根本没有出路。如果在老家可以过的很舒适,谁愿意在外面飘着。有激情有梦想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是被环境逼着呆着这些大城市蜗居着。类似我们这些农村人在城市里的,炒的沸腾的蚁族中大部分人老家房子都不会小的,只是环境所逼,不得不在北京上海猫着。想想中国十三亿人,如果有10%的人要在东部买房子猫着,就这么十几个二十个城市。如果这些城市房价不涨,那到奇怪了。一个多亿抵上欧洲多少国家人口了。网上老有帖子说美国哪哪哪别墅多便宜之类的。如果中国也发达到美国那程度,什么地方都能让人呆的舒服活的体面地话,比如你到我们镇上去买套几百平的别墅只要十几万。自己每天开30分钟车去市里上班,这能比么。

      一不小心说的偏题了。就此打住吧,楼主继续讨论

      通宝推:神仙驴,钱二,kmy1810,aqu,愚弟,
      • 家园 先给花,同时商榷

        苏北接受了苏南的产业转移到是名正言顺,但是内地更广大地区仍然是缺少产业支撑,只能靠国家的转移支付混日子,大片的地区仍然是非常的潦倒。地区间的极大差异一直是中国最现实的经济困难。为此,中部西部数亿人这辈子仍然要过苏北十年前的日子。

        • 家园 别一刀切的说中西部数亿人这辈子都啥啥。。。

          “中部西部数亿人这辈子仍然要过苏北十年前的日子。”这句话稍微有点“西部都在吃草”的腔调。

          不能一刀切的说中西部数亿人都啥啥。。。比如四川这个落后内地省,整个平原地带的城市群以及农村过的还行,成都,城乡差别不大,这边农村老的种菜,年轻的打工或者高点副业,甚至还比城市普通家庭过的滋润。但整个四川山区尤其边远山区还是满穷的,年纯收入才2000左右的都有,请区别的看。

        • 家园 之所以举苏北为例子

          一方面是因为是我家乡,我自己的感受有切实说服力

          另一方面也就是你说的,西部数亿人这辈子能要过苏北十年前的日子。

          这一点,是没有办法的,产业转移总是一级一级的转移

          就如同整个世界,先是由美国转移到日本,然后由日本转移到四小龙,四小虎,然后转移到中国一样。

          值得期待的是,最终他转移到了中国

          所以由东部转移到中部再到西部也是可以期待的。

          只是这需要时间更需要中西部观念的解放

          如今我经常在中部几个省出差,所见所闻让我很是感慨,中部很多人的思维跟苏北十年前很相似。

          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思维,不仅保守,用封建都可以形容

          只是大趋势之下,总是会改变

          到如今,江苏是往苏北转移产业。苏北也总有一天会被逼的继续往更穷的地方转移。

          中西部所需要做的,首先是思维转变,其次是交通。

          其他的都会跟着顺理成章的过来

          今天又重温了一下《血钻》这部电影,非洲大陆上那蒙昧混乱的状态看下来,发现中国的问题终将不是问题。

          • 家园 希望清风在思想转变上展开来说。

            中西部所需要做的,首先是思维转变,其次是交通。

            其他的都会跟着顺理成章的过来

            这个说到点子上来了,但是这个思维的核心是什么,沿海和内地的区别这个非常值得好好的说说,不把这个弄清楚,很多事情就是一团浆糊。现在看新闻节目对地方上很多事情的描述就是这样。思维混乱。

      • 家园 不知道是不是不一样,还是您不大了解。涉农资金不过县级财政

        涉农资金不过县级财政的,都是统一由下面办理信用社或者邮政储蓄账户,由省级财政统一划拨的。还有就是现在很多资金都不会是直接拨付的,一般都是直接打入财政或某款项专用账户,如果是现金的话,比如申请某县局某笔款项,不是去某县局领钱。而是到县局办理手续,然后拿到县国库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去办理支票,然后去银行拿钱。

      • 家园 现在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也有钱拿

        lp昨天和家里聊天知道的

        她家在河北农村,今年毕业的大学生,现在没有工作的每人每月发400,发6个月。村干部暗示只要自称没工作的都能拿到钱

        • 家园 江苏启东,我有个同学

          因为南通在苏北算是比较发达的城市,他们那企业非常多,启东市的政策,大学生毕业回家乡工作的,由政府每个月发500工资,发一年。

      • 家园 说得好,花。
      • 家园 好熟悉的VC银翘片

        看到这个药名,一下就想起还是少年儿童的那个年代。VC银翘片,以前还真不少吃这药。

        花之。

    • 家园 这不是恶性通胀

      需要强调一点,就是由于需求增长带来的价格浮动和由于炒买炒卖带来的价格飙升在表现上都是物价上升,但前者,是促进需求而后者抑制需求,所以有本质的区别。

      另外,我一直讲通缩的问题,通缩乃是美国希望中国采取的措施,也符合中国政权的利益,当然了,是要有一部分人出来买单的,但买单的既不是最上层的统治阶级,也不是最底层再下一步就是饿死的底层平民,所以,这些人买单之后,至少国家不会处于崩溃的边缘。(上海小白相们泪奔……)

      现在讲真正的扩大内需,给最底层的人送日用品和食品,这个,是美国或者说金融巨鳄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或者说,是中国的对策,这个路线图的买单者,还是小白相们,(现在知道中产阶级和终惨阶级的区别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了吧),下面说说这个和炒买炒卖带来的通胀的区别。

      有钱人有钱了,就想着炒东西,把所有的某种东西都买下来,然后,认为制造紧张,涨价,最后再出货之后,就可以赚一笔,从君子兰到普洱茶等等,都是这样的。但是对于日用品,比如大蒜真正炒起来了,大家就会减少消费,从而导致需求减少。而炒卖者从其中赚到了钱又会去炒卖下一个东西,总的一句话,就是钱多了,东西少了。

      为什么不是给最穷的人发钱而是发东西呢?因为发钱的话,穷人因为缺少安全感,就会把钱都存起来,结果就被有钱人从银行弄来,继续炒买炒卖。到头来,穷人除了废纸啥都没了,而且,发钱之中的猫腻太容易,到时候真能到手的有多少就成问题了,该给穷人的钱没有被消费掉,而是变成了县里小干部在城里的房子,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发消费品给穷人,会真正把这些东西用掉,从而扩大对物质生产的需要,这样,产能过剩就得到了缓解,而钱到了借银行钱炒作的人手里,赚了是她的,而赔了,银行,也就是全体人民买单,而炒高了物价,抑制了需求,到时候产能过剩的问题就更严重了,而危机的时候,后果就更惨。

      当需要有人来买单的时候,团结大多数,利用群体的暴政来逼迫某个阶层为大家买单,是最好的选择,但如果哪个阶层都不敢得罪,到了最后,所有人一起买单的话,这个领导会被所有人唾弃的,墙倒众人推的时候就到了。

      总的而言,让小白相门来买单是最好的,无论是通缩让他们的房子变成负资产却还要勒紧裤腰带还贷款,还是让物价高升,(前提是为最底层的人买单,让他们不会饿死)让他们的现金流紧张,每个月入不敷出,到最后,得到的都是国家的稳定和政权的延续。如果他们不想买单,而大资本要买单就跑路,(留下大量失业,比如富士康如果关门,就是几十万流氓无产者上街打酱油的问题了。)平民买单就过不下去了,哪一种,对中国都是灾难性的后果。

      现总理现在不把这些小白相当肥猪杀了,后面一两年就该有报应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