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背影-读张版钱学森传有感 -- pxpxpx

共:💬37 🌺36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背影-读张版钱学森传有感

    几年前,当张纯如女士还在世的时候,就草草的读过她写的那本钱学森的传记,书名叫<Thread of the Silkworm>。

    当时更多的是猎奇,书里的很多地方也确实是满足了自己的八卦心理,很多段落都曾经给我一种窥见真相的快感。

    之后的一些年,这本书随着我从一个地方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其间又读了几遍。慢慢的,那种新奇的感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时而清晰,时而又很模糊的背影。

    有几分相识,又有些陌生。

    -------------------

    和绝大多数同时代的留学生相比,钱学森无疑是极其出色的,运气也十分的好。

    从1935年获庚款奖学金到美国开始,到1947年在MIT成为Full

    Professor,他只用了短短的12年。

    即便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能象钱学森一样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硕士,博士,Assistant Professor,Tenure,直到最后拿到Full Professor都可以用奇迹来形容。尤其是最后一项,实在是不容易,更别说是在MIT拿的了,而且MIT当时是跳过Tenure直接给的Full Professor。要是一般人,PHD之后能在12年里拿到Full

    Professor就已经很不错了。

    说到运气好,这里有一些例子:

    比如得庚款奖学金出国的时间是35年,再晚一些的话会赶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那样钱学森要想到美国留学就更难了;

    再比如钱学森刚到MIT时由于动手能力十分差,硕士论文几乎失败,决定转学校继续读PHD。当时MIT以外唯一的选择就是CALTECH,结果就碰到了冯卡门,一谈之下给冯卡门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从此走上了航空航天理论研究的道路;

    又比如钱学森当时拿庚款奖学金,有义务在3年学成之后回国效力,结果,到40年的时候,钱学森在国内的导师王助写信给已经在外5年的他,敦促钱学森回国参加抗战。钱学森内心十分挣扎,最后求冯卡门给国内王助写信请求继续留在美国深造一年,冯卡门的信写的非常恳切,当时国内也需要美国的援助,所以就没有再催。之后,CALTECH出面给钱学森又办了两年签证,到41年夏天的时候,美国司法部又把钱学森的学生签证转成了访问学者,使得钱学森可以更方便的留在美国继续搞理论研究;

    到了41年末,美国和日本开战,冯卡门力荐美国军方和政府破例允许钱学森以外国人身份参与军方的项目研制,并得到批准,这对钱学森的职业生涯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使他有机会和"自杀小组"再度合作,并且在战争结束前后有机会全面的考察美国和德国的航空科研现状,这个经历即便是对美国科学家来讲都很难得;

    更不要说55年回国之后,当时国内急需钱学森这样对航空航天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材为国防服务,钱学森的经历和学识使当时的决策者作出了自己发展导弹的决定,从最初的完全仿制到现在的东风系列,钱学森一度是最后托底的科学家,培养了很多人才,也是很多项目的组织决策者。虽然他没有设计完成任何一款导弹,但是他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没有他,当年的决定要难下很多。

    说到熟悉,钱学森的身上有太多中国留学生所共有的东西,他的很多经历也很有代表性。

    聪明勤奋,无疑是一大特点。

    当年在国内就不提了,初到MIT的时候,有次考试太难,美国学生要找教授讲理,结果在教授的门上看到了钱学森堪称完美的答卷:工工整整,没有一点修改。这些学生看后都放弃了和教授理论的念头。

    人前风光的背后是多年如一日的辛勤劳动,钱学森的勤勉是有目共睹的,留传下来的段子很多,其中有一个很有特点,那是在MIT当教授的时候,他给一个博士生布置了一些计算,结果这个博士生算到半道去吃午饭了,被钱学森发现,非常生气,他质问那个学生"为吃饭连工作都可以放下,你将来打算当什么样的科学家呀?"

    有性格,这也是很多人身上共同的东西。

    大凡聪明而有抱负的人,一般都只愿意和自己相当的人打交道,水平越高,就越亲热,反之,就越不屑,甚至是鄙视。这样的人平时一般都很沉默寡言。

    钱学森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回国之前。

    和他走的比较近的都是非常有才华的人,这也是他误打误撞在美国参加共产主义小组的原因。对他瞧不上的人,钱学森的态度可以用冷酷和傲慢来形容,尤其是事业有了起色之后,对同事的其他教授也一样,对学生就更是不客气了,甚至可以说是故意的刁难。很多当年MIT和CALTECH的学生回忆,钱学森一般都是在上课时间过两分钟后才进教室,然后就埋头写几黑板的公式,中间几乎没有什么讲解,而且时常取消课程,还不给什么解释。他一个学生回忆说他那个班最后考试成绩MEAN都不到20。

    有一次,学生对一如既往埋头写版书,没一句讲解的钱学森提问说看不懂他的一个等式,钱学森没理他,另外一个学生提醒钱学森,结果钱学森开口了,说:

    "That was a statement of fact, not a question"

    更让人下不来台的是,钱学森听别人学术讲座的时候,如果发现有错误,他会当场打断人家,指出错误,有时甚至没听清别人意图是时候就喊停,相当的不给面子。

    再有就是对其他人针对中国的评论极其敏感。

    当年学森就因为这个和美国同学打赌,看谁的成绩好,结果自然他是赢家。

    不过,象其他人一样,钱学森也有不完美的地方。

    性格是一个方面,交际能力是另外一方面,他的口语能力也比较有限,这多少对他的早期成就有一些影响。

    张纯如书里有一段描写比较生动,她举了几个例子,比如masamatics, formwula。还捎带讲了一下冯卡门的口音,更有意思,比如:I vill now speak to you in die unifersal lankwitch: bad English。但是冯卡门个人魅力和交际能力太强了,所以口音压根就不是问题。

    当年"自杀小组"面临生死关头和后来做大的时候,出面做报告,说服军方和科学界的是Malina,而不是钱学森,虽然后者做了很多关键性的工作,不能不说这有些遗憾。再后来,Malina他们做公司,一人投了200美金,钱学森也没有参与进去,Malina的公司赢利丰厚,后来他就是靠这笔钱远走欧洲,过上了另外一种生活,也逃避了麦卡锡主义的迫害。其实这样的现象现在也不少见。

    49年,已经申请公民(当时应该已经申请了绿卡,不然应该没资格申请公民)的钱学森想在美国安家落户,到处找房子。但是麻烦却在这个时候找上了他,这一次,时间没有站在钱学森一边。

    在FBI开始调查钱学森的时候,他应该还是有机会走成的。个人觉得,在这件事情上,钱学森也许是太伤心了,所以考虑得不是很周全。

    开始,50年6月,先是FBI开始调查他共产党的历史,然后是进行国防科研的资格被剥夺。

    钱学森紧接着在7月就拿到了离境的许可,并且买好了到香港的飞机票。应该是决定要走。

    而当时CALTECH为了留住他,到处托人来解决这些问题,也安排了听证会来向政府和军方施加压力,给钱学森恢复进行国防科研的资格。

    到此为止,为题的焦点是对钱学森共产党身份的怀疑,以及因此被剥夺的参与国防科研的资格。有学校和冯卡门的力保,这些问题也许还不严重,至少钱学森应该可以走成。

    这个时候,钱学森也许是有些动摇,想争个清白,而不是一走了之。

    作为在美国呆了15年的著名科学家,曾经可以调动巨大资源的重要人物,这么不明不白的走确实很让人难以接受,尤其是对钱学森这种性格的人来讲。

    所以,可以理解钱学森为什么在决定走了之后又在学校的安排下去华盛顿见当时的海军次长Dan Kimball当面陈情。从谈话的内容来看,钱学森倒不是争取留下,而是想说个明白,所以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一向沉稳的钱学森情绪激动,一度流泪,在第二次见面时,钱学森对Dan Kimball说他去意已决。

    钱学森走后,Dan Kimball直接给司法部打电话,警告他们不要让钱学森走,结果钱学森从回家的飞机上一出来,移民局的就给他下了限制离境的通知。

    而这时,海关的也来找麻烦,因为钱学森的行李里面发现有标有机密字样的文件。

    应该说,机密资料问题和Dan Kimball限制钱学森出境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但是由于行李里面的所谓机密资料,钱学森的事情被公开了,更加糟糕的是,钱学森当时为了试图说明问题,接受了很多媒体采访,这使得事情进一步公开化了。

    这一下,局势就失去控制了。

    之后,移民局怕钱学森跑掉,逮捕了他,并关押了他15天,很难想象钱学森的愤怒和复杂的心情,在那两个星期里,他掉了30磅的体重。

    由于CALTECH的努力,特别是及时筹集到了1万5千元的巨额保释金,钱学森被暂时保释出来。

    让很多人吃惊的是,很快,移民局作出了遣返钱学森的决定。

    之后不久,当地的检查官公布了对钱学森资料的调查结果,尽管外运技术资料是不允许的,但是检查官不认为钱学森是有意这样做的,另外,那些资料被证明不会危及国家安全,所以,作为最后的结果,检查官不会对钱学森进行任何起诉。

    也许是基于同样的原因(为了讨个说法),钱学森决定和移民局打官司,之后就是5年漫长的反复和等待。

    因为钱学森身份的敏感,他在这期间想走也不可能了。

    我相信,尽管理论上钱学森有更好的棋可以走,但是换做另外一个性格和经历与他相似的人处理这个事情,结果未必就有什么不同。这也许是知识分子特有的性格。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美国大学里的宽松气氛和对人才的重视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可怜的学生们,碰到什么希奇古怪的教授似乎都得忍着,尤其是钱学森这样的名教授。即便是现在,似乎办法也有限。

    钱学森那么较真,那么不给人留面子,似乎过得还不错,一直到出事学校都很帮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钱学森在漫长的5年等待时间里,工作是照常进行的,可以讲课,也可以做科研,收入没有受影响。当然人身自由是受限制的,也没什么隐私可言。不过很多学生甚至不太清楚他案子的一些细节。那可是麦卡锡主义最猖狂的一段时间呀!

    至少钱学森没有被学生打,更没有被学生抄家。

    回国之后,可以说钱学森的心路历程非常的有代表性。

    但是,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吧,他已经不是当年的钱学森了。

    幸运的是,十年浩劫里,他基本没有受到什么冲击。其他归国的科学家有些就没有那么幸运。被打死的,自杀的,被迫害的就不讲了。

    说说郭永怀身后事吧。当年郭永怀飞机失事遇难,临死前还不忘保护机密资料。夫人李佩讲:

    "对于这个飞机失事的事情,到底是为什么失事,那么现在谁也闹不清楚,因为我就问了这民航局的局长,他也说不出来到底是为什么,是因为飞机的故障,还是因为这个飞机驾驶员的问题。可是这次事情之后,周总理就给了他们民航局一个指示,让他们一定要培训驾驶员"

    张纯如书里倒是交代的比较清楚。

    无论谁对谁错吧,那个年代有太多不正常的事情了。

    我想,如果当年社会的气氛宽松一些,人们能以美国人的标准对待我们自己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那么至少李佩就不用在80年代还那么辛苦地帮助那么多顶尖的研究生出国留学吧。

    ...

    什么样的社会造就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造就什么样的社会。

    ------

    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张纯如女士才26/27岁,当时的钱老已经84岁了。去年,钱老去世,享年98岁。谁能想到,张纯如女士当时已经过世5年了...

    愿这两个对整个民族都有贡献的人在天堂里有机会常聊聊...

    通宝推:史文恭,七月半,桥上,
    • 家园 对他瞧不上的人,钱学森的态度可以用冷酷和傲慢来形容

      跟我的前老板一摸一样. Cruel and heartless...not like a normal human being.

      "让很多人吃惊的是,很快,移民局作出了遣返钱学森的决定"

      钱大概一生对此哏哏于怀。

    • 家园 读后感

      1.性格决定命运,钱学森在美国的遭遇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还用Malina的例子作为对比)。钱的归国并非钱的规划。

      2.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还有冯卡门对钱学森有知遇之恩,造就了一个成功的钱学森。

      3.张纯如女士对整个民族的贡献可以对比钱学森的贡献。

      但愿我的中文理解能力有问题。

      通宝推:老老狐狸,李根,
    • 家园 兼听则明

      谢谢。

    • 家园 做学问和做人的价值观是正好相反的

      一个讲究较真,另一个恰恰相反。

    • 家园 这文章写的
    • 家园 有义务在3年学成之后回国效力,当时回来的比例非常低

      回国的高潮还是TG上台之后吧。

      而且钱学森是搞理论的,当时的情况,回来他学的那些东西就成了屠龙之术了。

      可以看看当时送出去学飞机的,有谁回来了?包括去台湾。胡声求?钱学森他哥?陆孝*(那个字想不起来了)

      • 家园 我的外公回来了

        他在中央大学机械(航空)特别研究班第一期一九三七年毕业,抗战八年中先在汉中后到成都从事飞机修理,抗战结束后于一九四六年赴美留学,工作,一九四九年九月绕道香港,天津回到上海,参加了解放军,后来做了一位教授。

      • 家园 当年的航空工业,还是有一些从美国回来的人才

        以前查到过一些人,列在下面

        林同骅

        1934年赴美,1937年MIT航空硕士,同年回国。抗战时在后方仿制苏联飞机。抗战胜利后赴美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在加州大学任教直到退休。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林士谔

        1935年9月赴美,入MIT学航空,1939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并回国。之后一直在航空工业和院校工作,先后在厦大,清华和北航工作。陀螺仪专家。

        丁履德

        1934年赴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研究院,37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多所大学任教,解放后任山东工学院院长长达20年(52-72)。在任上去世。

        朱家仁

        1920年赴MIT学航空,1926年毕业回国,之后主要从事直升飞机的研究,解放前夕赴台。

        钱昌祚

        1919年赴MIT学航空,1924年MIT航空硕士,同年回国,曾任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厂长,中国航空工程学会会长。解放前赴台湾。

        这个单子肯定不全,有漏掉的。

        其实30年代中国的航空工业和科研是有一点规模的,出国学习航空的途径也不仅仅就是庚款,所以学制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出去以后回来的人还是有一些的,不然国内当时那几个主要的科研,制造和教育部门很难运转。

        每一个人做决定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理由,有很多时候,理由相同,决定却会不同。所以,钱学森当年决定抗战期间继续呆在美国搞研究,他的理由也许和那些毅然回国的前辈是一样的。

        为他说情的冯卡门在给王助的信里言辞恳切,不过我相信,如果钱学森当年坚持回国的话,这位极其看中钱学森的导师,这位在自己自传里专门为钱学森留出一章的航空界权威,会同样尊重钱学森的选择。

      • 家园 陆孝同?

        也是41年出去的。

        南大的,学航空的。

      • 家园 陆孝彭
        • 家园 我说的是没回来的那个,不是小强之父,前两个字一样
    • 家园 过去30年中国学生大批出国留学其实是一个历史必然

      一方面是建国30年间中国迅速地建立了培养中低级科研人才的体系,到了80年代中后期,已经是过于饱和,而高端科研体系却相当地落后。不论公派或自费,就是这样一种冲击高科技的企图。

      另一方面,高科技是工业化的终极前沿,是发达国家经历几百年逐步建立起来的,而中国当时缺乏迅速接受高科技的基本条件,主要是科研体系的结构不能匹配。现在我们回头看过去,会发现高科技需要的投入实际上远远大于建设中低级体系的投入,它需要强大且坚定的政治支持和国民经济的飞跃作为前提。

      过去30年数量巨大的留学生,是定居海外或归国并不重要。因为这些人目前形成一个重要的客观中介,覆盖了现代科学技术几乎所有的学科,使得有关的最新知识得以及时、真实地流入中国科技界。

      具体地说,现在的中国大学生如果想走学术路线,只需要对比美国名校的中国教授的成功经验即可做出比较正确地自我设计。而中国科技界也有了多得多的、可信赖的专家以为顾问。

      而当前中国在做的事情,则是试图参照这些在海外的成功人士的分布与结构,打造一个自己的体系。有强大政治、经济支持,这个过程也许不会很长。我猜大概20年以内即可大致完成,一代新人成为主力,海外学者的中介作用则终结。

      通宝推:黄土布衣,谷品三斋,
      • 家园 我一直不太理解西方为什么要接受中国留学生

        这个不是传播技术,简直是授之以渔啊!而且很多都带有奖学金,想不通啊想不通,如果站在西方立场上我觉得应该多接受东欧的留学生,而不是中国的。两弹一星功勋23人,其中22人是留学归来的。要是中国有100个钱学森,每个值5个师,那美国不是麻烦大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