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1) -- 忘情

共:💬32 🌺60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1)

     1979年12月27日,苏军悍然入侵阿富汗,扶植建立了卡尔迈勒傀儡政权。苏联占领军及伪军立即成为阿富汗各派游击队的共同敌人。

    阿富汗国内无铁路,空中航线有限,水运也不发达,公路是沟通各主要城镇的主要命脉。主要公路干线环绕全国,联结喀布尔、坎大哈、赫拉特、马扎里沙里等交通枢纽和重要城镇,全长3000多公里,这一环形公路与通往苏、巴、伊边境主要通道的很多支线相联结,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苏军入侵后,公路成为城市赖以生存、苏军维持补给的重要生命线,同时也是苏军地面部队实施战场机动,对游击根据地发动围剿和扫荡的必经之路。阿富汗游击队不断加强公路沿线的武装斗争,打击苏军的过往车队。双方围绕着交通线展开了近十年的反复较量,公路上的伏击与反伏击是阿富汗游击战的重要作战样式。

    一、 阿富汗游击队的伏击战术特点

    阿富汗游击队在实力和武器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凭借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勇敢精神同苏军战斗。在经历过一些挫折后,游击队很快接受了初期的失利教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战术,在公路沿线群众的积极支援下,灵活运用各种方式不断打击和杀伤敌人。其主要战术特点如下:

    1、游击队通过各种侦察手段,掌握苏军兵力变化及部署情况及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行动,因而许多行动取得良好的结果。如在萨曼甘省查普勒山口对苏军一个师的伏击战,就是因为事先了解了苏军的意图和行军路线,预先在该山口两侧悬崖上埋设大量炸药,并设了伏兵,待苏军先头部队经过时,炸裂山石,砸坏大量苏军坦克和车辆。

    2、利用有利地形,控制山垭口、隘路和重要通道,封锁险要路段。阿富汗境内多山和沙漠,山地和高原占全境的五分之四。阿东部、东北部、北部和中部山区,地形复杂,公路崎岖。阿富汗的主要公路线上都有一些高山险阻地段,如喀布尔-贾拉拉巴德公路西部24至43公路一段公路,两面山高坡陡,地形险要;喀布尔-萨朗隧道-多席公路上粟布赛拉吉至欣强一段87公路为山路,隧道附近路段海拔3000多米,地形险要,冬季常有雪崩,影响通行;多席-巴格兰-希尔汗河港公路自多席起有100多公里为山地丘陵;普勒胡姆里-马扎里沙里夫公路上塔希库尔甘以东为山地丘陵;喀布尔-坎大哈公路加兹尼以北路段为山地;赫拉特以北有99公里一段为山地。此外,横贯中部山区的喀布尔-赫拉特公路,全长800公里,沿科伊巴巴山和赫里河修筑,路面坎坷,通行不畅。很多支线都在山区,山高坡陡。这些路段的两侧高地经常为游击队所控制,阻击苏军过往车队,有时有些路段被破坏,使交通长时间中断。

    3、埋雷、炸桥、设障、断路,阻挠并限制敌人在公路上的活动。游击队经常在公路、急造军路或山间道路上敷设简易地雷,开沟渠,挖陷阱,拆毁桥梁、涵洞和沿线有关设施,炸毁山石,制造障碍和破坏地段,阻塞和中断公路交通,迟滞苏军的行动。在初期,游击队对付苏军坦克、步兵战车和装甲车,主要不是用制式的反坦克武器(此类武器游击队也很少),而是利用山区有利地形结合进行地雷战、伏击和奇袭苏军。这种斗争形式比较普遍,也取得一定效果。苏军坦克、装甲车和军用卡车被地雷炸毁者不在少数。

    4、沿途伏击苏军车队。公路沿线的游击队经常利用道路两侧的村庄、树林、壕沟、丘陵起伏地,隐蔽设伏,袭击道路上的游动巡逻车,过往车队和护送车队的警戒部队。在具体伏击目标上,游击队主要打弱敌和孤立分散之敌。有利就打,不利就撤,积小胜为大胜。游击队设伏时通常先打掉苏军装甲纵队的头车和尾车,然后向整个纵队中选定的目标射击。

    5、以小群活动为主,注意适时集中与快速分散,伏击规模一般不大,持续时间较短,但能消耗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对敌威胁较大。苏军的车队要护送,行军要警戒,沿线要设据点,定期要组织巡逻,这都牵制了苏军不少兵力。如果苏军出去大部队增援,因为游击队的伏击分队建制小,装备轻,在山区或崎岖地形上可脱离道路运动和转移,有利于及时摆脱苏军大部队的纠缠。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2)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3)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4)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5)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6)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7)

    元宝推荐:MacArthur,萨苏, 通宝推:玉垒关2,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7)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1)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2)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3)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4)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5)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6)

      战例二:苏军山地反伏击作战(附图六)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这场战斗发现在1988年,某伞兵连得到1个迫击炮班和1个自动榴弹发射器班的加强,奉命隐蔽前出到2400高地,封锁基什拉克村附近守敌之退路。

      连长根据地图对地形作了判断,标出了敌可能设伏的地点并特别强调行军时要保持高度警惕。

      伞兵1排担任前方侦察群。任务是沿指定路线侦察敌情和地形,保障连主力顺利到达指定地域。排长根据上述任务决定沿左山坡运动,为防止敌人对翼侧实施突袭,排长指定1班为侦察班,在右山坡行进。

      前方侦察群前出到2100高地南坡后,开始减慢运动速度,再往前走就是羊肠小道了,左侧是高耸的悬崖陡壁,右侧是深谷。要通过此地,只能把身子紧贴着悬崖,从仅有两台阶宽的岩石突出部上走过去。

      排长立即向连长做了报告,连长决定连主力在适当地点下山,沿峡谷抄近路前出到2400高地南坡的指定地区。前方侦察群继续沿指定路线前出到1800高地东坡,从左侧保障连主力免遭敌突袭。

      侦察班通过悬崖登上了1800高地,走在最前面的班长突然发现前方约300米处有游击队阵地。8名游击队员和数挺机枪藏在大岩石后面等待着伞兵连的出现。

      连长接到报告后命令:见机行事,消灭伏敌。并指示连主力停止下山,在1500高地北坡原地隐蔽。

      一切都很顺利,侦察班摸到敌翼侧。四周依然一片寂静,这正是打敌一个措手不及的机会,但这是不是游击队设的圈套呢?伞兵1排排长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一遍1800高地的整个情况,结果发现左上方约200米处有3个石洞。如果有游击队员在那里射击,前方侦察群将腹背受敌。排长命令侦察班监视石洞,必要时从后面实施火力掩护,其余兵力对付大岩石后面的伏兵。

      伞兵们在原地选好了有利的射击位置,做好了战斗准备。为确保成功,排长给每个人规定了一个具体目标,各负其责。正当伞兵们向游击队设伏阵地猛烈射击时,从背后的石洞里射来猛烈的枪弹。负责监视石洞的1班班长迅速投出一个发烟罐,阵地上顿时浓烟滚滚。这一招十分及时,否则前方侦察群将无法摆脱敌交叉火力的压制。

      连长当机立断决定以连主力实施佯攻,吸引游击队的暗火力点。当峡谷里一响起密集枪声和呐喊声时,隐蔽在石洞里的游击队机枪便调转火力,向1500高地方向扫射。1班班长和另一名士兵乘机跃起,避开游击队的视线,迅速迂回到暗火力点背后。现在,石洞已在他们下方约20米处。但石洞和他们之间还有一道峭壁相隔。他们把两枚手榴弹捆在一起,拉开导火索,迅速放下去,自己则躲到岩石后面,手榴弹正好在石洞上爆炸。敌机枪顿时哑了。这时,侦察班也击溃了岩石后的伏兵,通向2400高地的道路打开了。

      (完)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6)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1)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2)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3)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4)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5)

      附:战例一:苏军小分队的山地设伏

      根据情况得知,游击队一汽车纵队将于9月3日至6日抵达库拉里古,车上载有轻武器、迫击炮、火箭筒、弹药和地雷。

      林科夫上尉奉命带领自己的小分队进行设伏。由于设伏地点在游击区的核心区域,林科夫不可能进行现地勘察,就是乘直升机进行现地勘察也容易引起游击队的警觉,影响任务的完成。林科夫在地图和沙盘上确定了行军路线、设伏地点和撤出路线。

      林科夫决定把小分队分成袭击组、火力保障组和观察组,各组在4时30分以前占领阵地,做好战斗准备。尔后林科夫向各组明确了行动方案,规定了联络信号,指定了代理人,规定了后送方式。

      夜幕降临后,小分队乘车出发,按预定路线前进,进至距设伏地域20公里处,短暂休息后,人员下车,向库拉里古村方向隐蔽运动。装甲输送车向相反方向驶去,以迷惑游击队。40分钟后,装甲输送车停在预定地点,准备在必要时支援设伏人员。林科夫带领各小组(每组6至7人)沿山间小路前进。

      经过近一整夜的行军,小分队到达通往库拉里古村的岔路口,小分队在此停下,原地休息。林科夫带领各组组长进行现地勘察。

      设伏点选在一个既便于伪装又便于观察的地点,左右两面都有适于建立观察哨的高地,前方不远处的高地适于配置火力保障组。各组明确任务后,开始构筑射击阵地,机枪掩体位于两翼,狙击手、火箭筒手和自动榴弹发射器配置在中央。

      黎明前,各组工事构筑完毕。离开了阵地隐蔽待机。高地上只留下观察员

      经过一天的休息,小分队恢复了体力。当夜幕降临时,他们回到了各自的阵地,进行战前准备。

      1小时后,观察员发现了3个骑马人向库拉里古村方向疾驶而去。又过了1小时,发现了一支驮运队。4匹骆驼驮着货包吃力地走着。林科夫指示各组放过这支驮运队。

      各组焦急地等待着敌汽车纵队的出现。但它一点影子也没有,第二夜也未出现。第三夜夜间,从观察哨传来了预先规定的信号。几分钟后,道路转弯方向出现了第一辆货物汽车,尔后是第二辆,第三辆。。。。。汽车闭灯行驶。当最后一辆货车驶出道路转弯处时,林科夫下达了射击口令。

      狙击手向最后一辆车射击,火箭筒手向第一辆车射击。第一和最后一辆车被击中,燃烧起火。整个车队瘫痪了。各种武器向汽车纵队猛烈开火。

      战斗持续了10多分钟,村中的游击队援兵即将赶到。林科夫命令火力保障组阻击援兵,袭击组从未燃烧的车上取下文件和武器样品,然后放火点燃车辆。袭击组完成任务后,林科夫下令撤退。撤退的顺序为:袭击组、观察组、火力保障组。

      鉴于战斗打响后游击队会在来路上布雷,林科夫带领各组奔向另一个方向,绕路返回。经过一天的跋涉,小分队终于和前来接应的装甲输送车会合。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7)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卡尔迈勒傀儡政权大概是阿富汗迄今最进步的

      自那以后,一蟹不如一蟹。

    • 家园 【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5)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1)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2)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3)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4)

      五、 阿富汗游击队的战术应对

      针对苏军护卫车队加强了工兵探雷装备,游击队在埋设地雷方面作出了一些巧妙的改进,并且学会了用火力掩护布雷区。在阿富汗山区,公路常需要跨越河流和山溪,或沿着河流或山溪行进。游击队常常将地雷沿着车辙埋设。这样的话在通过数辆车辆,上面的保护层被碾碎之后,地雷才会爆炸。在水中或岸边则使用意大利制造的TS6.1和TS2.5型漂浮式塑料雷。英制MK7反坦克地雷则布设在山溪里。它有金属外壳,很重,因此不会轻易被水流冲走。如果在它上面覆盖一层薄薄的碎石,它们就不会被苏军车队的观察员发现。

      针对苏军的反伏击措施,游击队针锋相对地采用了多种多样的伏击方法,从而使对方的反伏击更加困难和冒险。游击队的设伏点经常选在峡谷道路的拐弯处或桥梁附近,突然向行进间的敌车队开火。游击队通常以30至40人为单位作战,他们也常常集结成一支大部队,摧毁桥梁或设置路障,然后居高临下开火。当苏军护卫车队规模较大时,游击队通常放过苏军侦察和战斗小队,突然以猛烈的火力向居中或殿后的车辆射击,之后便迅速撤离。

      例如,当苏军逼近小城镇帕克蒂亚时,伊斯兰党的一支游击队将队伍分成三股:一股监视苏军,一股埋雷,第三股设伏。苏军损失了五辆坦克并在夜间撤退。退却的苏军后来又遭到在山上执行监视任务的游击队袭击。游击队使用的另一种方法是围困一个据点或一支小规模驻军,然后伏击援军。

      在战争中、后期,随着苏军车队护卫力量的加强,小规模的伏击行动有时很难取得战果,游击队根据情况灵活用兵,有时集结较多兵力,并利用山区地形构筑坚固而隐蔽的阵地,在选择好的主阵地上集中较大兵力,尽可能地装备反坦克和打直升机的武器;在道路上设置各种障碍,在这样的主阵地上经常进行激战。1981年12月底,在巴格兰市近郊公路干线上,苏军一支车队遭到游击队的伏击,护送该车队的掩护分队被歼。苏军调来摩步分队,在炮兵、武装直升机和歼击航空兵的支援下进行反扑。双方在该地段激战近一周,苏军被迫撤退。调整部署后,又对该地段游击队的伏击阵地发起进攻。这次战斗先后持续达40天。

      针对苏军在阿富汗大量使用直升机,游击队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空伏击战术:在苏军直升机可能经过的山谷中,游击队的对空伏击分队分为两组:第一组驻守山谷中的坚固阵地上,引诱直升机前来攻击;第二组配置在比第一组高约2300米的地方,装备大口径机枪和火箭筒,任务是击毁直升机。直升机飞来时,第一组在最大射程上开火,吸引驾驶员注意。当直升机飞临第一组上空实施近距离攻击时,等在山上的第二组居高临下用大口径机枪和火箭筒对直升机开火。

      为了对付苏军特种部队对游击队的伏击,游击队通常以一路纵军行军,前面为10至15人的警戒小队,主力在其后1.5公里处跟进。在警戒小队与主力纵队之间设有2至3名观察员(通信员)。

      为了保护游击队的补给车队或骡队不受伏击,游击队通常在补给分队的前方配置一支假补给队。假补给队一旦遭伏击,预有准备的游击队便从翼侧向苏军发起进攻,将苏军歼灭或击溃。

      (未完,待续)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6)

      忘情:【原创】苏阿战争中的伏击战与反伏击战术(7)


      本帖一共被 6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为什么苏联一直卡不住巴基斯坦方向的补给线?

        这点搞好了,游击队只有避战

        搞不好圣战者会源源不断

        只靠本地养活是不行的

        • 家园 与美军当前的困境一样:最后一英里问题

          美军和苏军都不得不沿整个边境和主要运输线严密设防,这本身就分散兵力,大大削弱机械化部队集中起来的拳头作用。而阿富汗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那里的公路尽头距离各班排阵地仍然较远。这就是我说的最后一英里问题:美、苏强大的火力投送与后勤补给能力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前线体现出来。实际战斗中双方的兵力、火力比较接近,必然形成对峙局面。

          • 家园 美军是劳师远征,苏军差不多家门口作战

            阿富汗北方少数民族还是苏军的得力助手

            据说,苏军占领期间反封建搞得还不错

            塔利班根据地就靠着巴基斯坦

            苏军受挫最严重的是在潘杰希尔山谷

            即使是训练有素的所谓圣战者,除了伏击小股苏军,恐怕没有几倍的兵力优势也是自找麻烦

            因此怀疑重武器是怎么运到的

            和当年苏军不同,美军现在其实只是面对小股游击队

            明显力不从心

            • 家园 不要高估苏联的能力,尤其是后勤能力

              阿富汗就在他家门口,卫勤保障也做的稀里哗啦的,记得什么地方看到苏军的肝炎发病是130%,很多人得好几次……

              说起来,出国自带后勤作战真正是考验一个大国有没帝国能力的事情,苏联还是差了一点……

              关键词(Tags): #苏联#后勤
            • 家园 苏军的作战方式和美军不同.

              苏军靠shock and awe用人,装甲和火力堆. 美军靠空军. 美军山地作战就靠特种兵,无人机和空投火力. 在阿富汗两者面对的问题都是,圣战者是杀不完的, 你最多限制他的作战能力. 就是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 你可以建几个绿区保得滴水不漏. 那你的政治目标就只能靠几个绿区实现.比如像以色列那样高墙圈民, 那你可以至少保证表面上的和平. 你的政治目标不能靠几个绿区实现, 那早点割肉, 早点解脱. 指望你的绿区会自己扩散统一全国, 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你自己说的话自己信不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