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最近看了几本自传类的书,谈谈感想。 -- 猫元帅

共:💬15 🌺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原创】最近看了几本自传类的书,谈谈感想。

    一本是日本摄影家荒木经惟的访谈集《写真的话》,另一本是英若诚的自传《水流云在》,还有就是黑泽明的自传《蛤蟆的油》。

    三本自传,三个人,三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荒木经惟是日本人,1940年生于东京,1964年获得第一届太阳赏,渐渐的成为国际知名的摄影家。《写真的话》这本书是为了配合2005年在伦敦的回顾展而做。我看的这本是台湾出版,译者彭盈真。荒木经惟这个人,我以前根本不知道。因为我印象里,摄影这个东西最优秀的地方还是在欧美,尤其是人文类的题材,比之中国和日本这些地方实在是要领先太多。第一次知道这书,是在一个摄影网站上,吸引我的是《写真的话》这个书名。我觉得,相比教材类的东西,摄影师自己的文字可能更实在一些,于是就买了一本。

    看完之后有点失望。荒木经惟的作品,无论题材、手法、后期技术,都很符合六七十年代的潮流,是很好的作品。而他这个人,看得出来是个不羁的家伙,经常做一些超出常规的事情。可是不羁的时间长了,难免有点做作。他早期的作品如《阿幸》系列、《银座街头女性》系列,都是比较典型的纪实风格。哪怕是后来的《TOKYO NUDE》时代,也是如此。但是再往后,到了“捆绑”时代,我觉得就有点装了。那些穿着和服、裸露胸部和阴部、被用“绳艺”捆绑起来的女人的照片,我很早以前见过,当时是作为色情图片来看的。现在知道了是荒木经惟的作品后,我突然觉得荒木的名声可能不是那么的实在。

    这些东西在七八十年代的西方比较受欢迎,符合西方人对日本的想象。正如现在中国那些穿着京剧服装、裸露身体的作品一样,都是符合西方人的感受。我觉得这些东西实在没有什么艺术价值。这些照片本身并没有什么东西能够被称为艺术的,仅仅是一张张照片而已,甚至还不如他用POLA拍的那些东西有意思。

    当然荒木经惟不是没有实力的人,但是一个人如果装习惯了,是很难回头的。

    跑题了,说回这本书。

    这本书是荒木经惟以第一人称写的,配上照片解读当时的拍摄心理状态。但实际上更接近于照片说明。说到的大部分是时间、地点、在哪本摄影集里之类的东西,能得到的信息很少。由于荒木经惟这个人比较不羁,所以文字比较口语化,经常出现如“啊哈哈哈”“喔”“干得好呀!”这样的词,读起来倒是挺有乐趣,也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作者的性格。

    本书的翻译其实是很好的,但是日文译成中文,有时候语气语法上面总有一些怪怪的感觉。最明显的就是句末常常有“这个在美国是不能出版的吧”“预计今后会有新的冲突吧”这类语气词,使得整个句子既不像陈述又不像反问,读起来感觉很怪。所以报上的文章一看就是日本的。这本书也不例外,不过对于阅读没有什么影响。

    总之,这是一本有时间可以读的书。我把他归为“厕所休闲读物”类。

    黑泽明的《蛤蟆的油》

    “蛤蟆的油”来源于一个日本传说,说是一只蛤蟆奇丑无比,把它放在镜子前,蛤蟆看到自己的臭样子,就会吓出一身油。这种油,是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黑泽明用这个传说来比喻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感觉。

    黑泽明是谁,不用介绍了,就说这本书吧。

    这本书是国内出版,译者李正伦。首先的感觉,这本书日本味儿很淡,不知道是原书的文字如此还是译者进行了修正(对比荒木经惟那本书)。全书用现在流行的小段落排版,每一段很短。不知道原书是不是这样的风格,我觉得是。

    《蛤蟆的油》从黑泽明小时候写起,一直写到拍完《罗生门》为止。整本书给我的感觉,作者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考虑问题的角度、思维的方法都与那些科学家、经济学家有很大的不同。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感性和理性的区别。比如法拉第和歌德,莱特兄弟和尼采,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完全不同,其差别甚至大于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写这本书的时候,黑泽明六十八岁,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老艺术家在茶余饭后说说自己的经历。平实得很,毫无修饰与自傲。对比六十五岁的荒木经惟,很容易就看出两者心态上的不同。

    黑泽明这本自传的另一个优点,就是没有大段的说教。而你看完之后,却发现所有的道理其实都已经讲出来了,就隐藏在那些平实无华的语言和事情里。现在“大师”这个词似乎贬义多一些,但是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真正的大师,黑泽明就是其中之一。

    老不写东西,手都生了。

    关键词(Tags): #荒木经惟#黑泽明#英若诚#自传通宝推:本嘉明,
    • 家园 呵呵

      《梦》是在下最爱看的,有时觉得黑泽明真是个全才啊!

    • 家园 【原创】“水流云在”

      这是一本很标准的自传,既没有正襟危坐,又没有高高在上,更没有忧国忧民。

      英若诚,这个名字听得次数多了,造成了时空混乱。

      我实在是想不起来第一次听到英若诚这三个字是什么时候了。是《茶馆》里的刘麻子么?不是,那太早了。是《白求恩》里面的翻译么?不是,还是太早。是《围城》里的高松年么?嗯,时间上差不多,但又有点晚。那是什么时候?

      算了,不想了,反正是很多次了。

      《水流云在》这本书比较特殊,他的原稿是英文的,由英若诚口述,由美国杜克大学戏剧系教授康开丽(Claire Conceison)记录并成书,中文本的译者是张放。英达可能对书稿进行了梳理。

      说实话,这是我看过的国内这一级别人物的自传或回忆录中第一流的。由于英若诚是第一流的艺术家,又具有很好的性格,所以你看到书中无处不充满了轻松、幽默的氛围,即使是描写监狱生活,也让你觉得妙趣横生。令观者的大脑中不由自主的就蹦出了“乐观向上”四个字。

      别小看这四个字,以英若诚这样的家庭、经历,做到“乐观向上”,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遍目所及,我们亲眼看到有的人在回忆录里大谈执政党的种种失误,有的人喋喋不休自己的宝贵青春不再,有的人干脆就是连声大叫冤枉,还有的人像个破落户一样不停的念叨当年也曾阔过(这个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用得太多了,从小学造句就开始用,滥了,以后要改。)。而英若诚没有这么做。他谈到了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人生。他几乎是出自本能的,用那一件一件的小事,把自己最应该留给世人的东西留了下来。

      我们一直说,评价一个人,一定要把重点放在他对这个社会最重要的影响上。然而很多传记作者往往在这上面做的很差,不是夸大了影响,就是模糊了重点。这一点上,康开丽做的却很好,也许这得益于她从事戏剧研究的背景。她能很敏锐的从众多事件中提炼出最能表现英若诚性格的东西,比如他童年的那些趣事,监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有助于我们还原一个活生生的英若诚。他和她,心灵上是相通的。

      “高山仰止,水流云在”,英若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没词儿了。抄一段康开丽写的前言作为结尾吧:

      “英若诚除了有个好记性,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就是他对生活永远保持乐观态度。他鄙视绝望,拥抱希望,在最没有幽默感、没有尊严的情况下找到幽默感和尊严——无论是在监狱的铁栏杆后,还是中国现代最动荡不安的政治历史的后台上。”

      • 家园 NY的人文学会有个关于英若诚的讲座,

        康开丽(Claire Conceison)主讲,

        时间:Saturday, December 4, 2010, 2:30-4:30 pm

        地点:华美协进社 China Institute, 125 East 65th Street, New York, NY 10065

        费用:free for Renwen members and $5 for non-members

        注册:外链出处

      • 家园 大智者若愚

        大装者莫过于13.

        是艺术家就不要做官,做了官就不要演戏,尤其是演小布达啥的。

        做人,首先是要做人。

      • 家园 很可惜,没有读过全书

        不过从英达给写的序来看,似乎传主的陈述应该是平和而世俗的

        附上豆瓣上的英达的序文

        • 家园 “世俗”这个词不准确。

          虽然写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由于英若诚本身的学养,写出来既不世俗也不市井。

          我觉得用“平实”比较好。

    • 家园 蛤蟆的油貌似不错

      这本自传的另一个优点,就是没有大段的说教。而你看完之后,却发现所有的道理其实都已经讲出来了,就隐藏在那些平实无华的语言和事情里。

      冲着这句话,俺打算买本来看看

      • 家园 我觉得看了不会后悔

        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文风。

        其实我买这本书是很偶然的事情。那天去三联,是为了买杂志。偶然看到了,以为是黑泽明讲述他的创作思想和具体过程,结果一看内容就不想放下了。他那个水平的人,看人生比较深入,所谓大雅大俗,或许更接近人生的本质吧。

    • 家园 感谢猫帅送宝,蛤蟆的油真是一个回味无穷的名字

      史学家周銮书先生生前曾对农狗说:我这一生,千疮百孔,前面是不断的运动,后面是文山会海。

      想到先生的业绩和胸怀真令人汗颜。

      在网上找到一些《蛤蟆的油》的内容,看了,很美很好

    • 家园 英若诚的自传《水流云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