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说我对“文革期间”高等教育的看法(1) -- 达雅

共:💬165 🌺847 🌵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说说我对“文革期间”高等教育的看法(1)

    写这个帖子支持天棒和蛭石粉子。再次声明,我写帖子第一是满足自己的胡说八道欲,第二是娱乐看了会高兴的人,第三是气那些看了会生气的人。你生气我就赚到了。恩,现在我是不是应该应该考虑请秋原先生授予我一个“西西河的达达分子”这样的头衔,ZB一把?

    上大学之前我记不清楚了。从上大学起,我对“工农兵学员”的印象就不坏。原因在于,开学第一学期,我们学线性代数。教授很努力的讲,但是我们都听不懂,搞得他很有挫败感。后来我们发现讲的似乎变容易了,能听懂一些了。然后某次课堂上,教授突然感慨了一把,说你们这个班啊,实在让我失望。我把讲义换了又换,最后拿出了“文革”期间给工农兵学员的讲义,还专门找容易的讲,你们才能部分听懂了。我就知道了,工农兵学员水平比我高,因为我当时在班里属于落后的。事实上这教授的课我是基本没听懂,后来线性代数的内容是考研前自学一遍,上了研究生再学一遍搞明白的。

    从此我就有了一个印象,一流大学工农兵学员的水平,大致相当于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同等大学新生的水平。当然你可以argue说可能就是你们那个班特别差,所以显得工农兵学员水平不坏。但是呢,就是该教授,在我们学完了该课程以后又说,你们现在全班(这门课)的总体水平,应该不逊色于除本校数学系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内数学系了。所以可见我们班的水平至少没有差到不具有代表性的程度。事实上就我们后来自己去找同学了解情况看,该教授的评价应该是准确的,我们讲的东西很多数学系都不讲,而且数学系也是大部分学生不懂教授在讲什么。

    现在有一个现象,一谈到“文革”中的高等教育,那就是一团漆黑,只能讲坏处不能讲好处。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坏处当然有,例如一刀切取消高考,以后再说。但是至少“工农兵学员”这个东西,是个大大的好处,是超前了而不是落后的。这一点在我去美国转了一圈以后感触尤其深刻。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是会越来越普及的。大多数人会从相对简单的农业工业手工业中间解放出来,去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那就得通过高等教育对他们进行训练。而高等教育一普及,就必然带来入学人员资质的下降,这一点在九十年代扩招以后尤其明显。本来是只有最厉害的3%的学生可以上你这个大学的,现在成15%厉害的了。而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就是要把入学人员的资质下降给兑消掉。打个比方,把高等教育看做往水桶里加水,本来水桶里水面在100cm,高等教育给加到200cm;现在水桶水面只有85cm了,你只给加到185cm,那高等教育就没有发展,你得加到200cm甚至以上,才能说跟得上社会发展了。而工农兵学员这事,就是强行把水面给降到85cm了,然后要求当时的高等教育尽量加水。结果教授们不乐意了,就赖工农兵学员水平低,老毛搞工农兵学员是胡搞,就这么回事情。

    通宝推:ifuleu,侧翼,
    • 家园 你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啊

      说你们这个班啊,实在让我失望。我把讲义换了又换,最后拿出了“文革”期间给工农兵学员的讲义,还专门找容易的讲,你们才能部分听懂了

      你的教授开学时说你们比工农兵学员还差,是想用激将法。

      你们现在全班(这门课)的总体水平,应该不逊色于除本校数学系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内数学系了
      学完后,当然是总结并带鼓励。

      被用来做激将法的工农兵学员在你的教授心里的地位如何,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 家园 魔鬼就在细节中--关于线性代数

      我把讲义换了又换,最后拿出了“文革”期间给工农兵学员的讲义,还专门找容易的讲,你们才能部分听懂了

      达雅能说一说开始时怎么教的, 后来的讲义怎么讲的吗?

      我们讲的东西很多数学系都不讲,而且数学系也是大部分学生不懂教授在讲什么。

      什么是你们讲的但数学系不讲的?(怎么会有这种事!)数学系大部分学生在学到学期后面时还不懂教授在讲什么吗?数学系是怎么讲的?

      你说的这种情况我觉得有点蹊跷阿,我一直觉得中国一流大学本科生入学时的数学平均水平 是明显超过美国一流大学本科生入学时的数学平均水平的。如果你说的属实,那就感觉可能连美国都不如了。

      会不会是你为了支持主要论点而下意识的有所夸张了?

      言语有冒犯请勿怪,主要是实在有违我的经验。

    • 家园 多年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是自由思想,模仿西方是独立思考
    • 家园 工农兵学员本来就不见得差

      你看北美的老中孩子忙着各种社团活动,不就为了矫揉造作一份简历申请藤校?你说他们GPA也很高,就北美中学这种教育深度,都A+的孩子放到国内不跟非重点城乡结合部差不多?美国其实也是类似于工农兵学员的制度。

      加点理论深度的话,这是一个永恒的矛盾。德与才殊重?宋代士人就常常批评科举制度,只能选拔出一堆会考试的进士,施政、品德基本不行。当时神宗问遍群臣,要求给出改革之方。从王安石、司马光、程颢一路下来,除了苏轼想维持现状(因为他擅长诗赋)之外,都觉得要长期培养、长期观察,才能选拔人才。这可是那个时候保守改革两派唯一的共识啊!这说的简单,做起来就难了。后来南宋书院兴起也是理学家不满意考试制度,才要办私校。明初朱元璋也不重视科举,更重视学校。

      文革的政策其实是从当年王安石变法、朱元璋兴学一路下来的。具体结果也是见仁见智。(文革农村的教育大发展更是值得一书再书!)但是无论如何,那些以为高考考分高就绝对是人才、绝对会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讲法非常可笑且幼稚。

      通宝推:老虎五,
      • 家园 花这一句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

        =============================================

        但是无论如何,那些以为高考考分高就绝对是人才、绝对会对社会有更大贡献的讲法非常可笑且幼稚。

    • 家园 线性代数

      楼下有人不理解楼主为什么听不懂线性代数。我倒是能想象到楼主的经历。说点我自己的经历。

      我上的是国内最好的学校之一,具体我就不说了,跟楼主一样是工科。我的数学成绩不好,在班上算下游,最好的时候也就挣扎到中游而已。当时我们系是教学改革的小白鼠,用的教材和别系别校都不一样。第一年学线性代数,然后才学微积分。第一章先从代数结构学起,高屋建瓴。可怜我彻底听不懂。而且我观察听不懂的不止我一个。第一次上习题讨论课的时候,明显全班都懵了,不知道辅导老师在讲什么。当然后来比较聪明的同学很快就听懂并跟上了。而我却很慢很慢,到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才慢慢开窍。第二学期我的线性代数成绩才好了起来。后来我和上了其他学校的高中同学,以及来自其他学校的研究生同学说起对线性代数的畏惧,他们都很奇怪,说线代很简单啊,哪有那么难?再后来,我因为准备考试,看了其他学校的线代教材。看着看着我拍案大怒:这他妈也叫线代?早这么讲课我不早明白了?给我们的教材整那么难干什么?又过了些年,我在国外读博士,一边在实践中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一边又学了一点更高深的数学。慢慢地,我开始体会到我们当初的线代教学安排的好处。对于有真正数学能力的人,感悟那条教学思路,有利于他们为更深入地学习高等数学做铺垫。

      说这么多,回到原点。我不知道楼主当初是什么情况。但如果有人再跟我说线性代数难,我一点也不奇怪。同样一门课,从易到难有很多层次,也有很多不同的讲法。什么情况都有可能的。

      • 家园 同意

        教材的安排,真是一门学问。

        为了混学分,学过几次C++,倒是学校一个海归老师编的薄薄的一门到最后说的最清楚,不过当时学的时候真是云山雾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