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谈书和出版社:写在前面 -- GPRS

共:💬156 🌺95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译林出版社最近的一个笑话是……

          所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遭到乐全体福迷批判……

          请看目录:

          第四卷目录t+6Q

              

          鞠躬尽瘁前言/3 ?s^a

              义士追杀暴君案/4 $|

              情杀盒寄人耳案/37 W4'"

              黑手党徒覆灭案/60 sRB;

              新型潜艇图纸案/81 #qEN

              临终侦探诱敌案/113jg

              单身女士失踪案/131 Pcz$8

              魔鬼脚根毒人案/153 $l

              福尔摩斯鞠躬尽瘁收场案/179 PK=5[u

              

              歇洛克·福尔摩斯探案续辑rub

              序言/199 sM^

              劫色恶狼报应案/202 ?^

              军人归来斑面案/230 RZH'8

              宝石上门回归案/251 7Y6 #n

              交际名花隐私案/270 !65tNn

              吸血鬼母蒙冤案/290 FBv

              稀有同姓横财案/309 5

              夫人横尸桥头案/328a

              教授壮阳爬行案/355 rz

              狮子鬃毛杀人案/376 mxz\w

              女客孤居蒙面案/396 ^]'p N

              借尸还魂赌马案/409 y_cn

              老夫杀少妻反诬私奔案/428

          还有译文:

          译林版:"我们有我们的事要忙呢,谁还管他来着,"警察说.口气里非常讨厌."我担保,他归家路,准摸不掉,不用管."

              

               "我是个讲实际的人,"他说,"要我在这乡村里到处去寻找左撇子,右撇腿,不干.这不成笑柄,给苏格兰警场笑掉大牙!"

              

              "是吗!"我叫道,"要是真的想找人合住,一起分摊房钱,我倒是愿意的,跟这个人合一合好了.我正嫌一个人孤单,找个伴只有好呢."

              

              

               第2卷 第397页

              

              "他生于一八四五年___ 年龄五十岁,是个猎海豹.鲸鱼的老猎手,勇敢,有经验.一八八三年,当'独角海兽号'轮船的船长,是丹迪港的一艘捕海豹船.那以前多次出海,几次都满载而归.第二年,一八八四年,就退休."

          谷歌翻译的也比他强啊!

      • 家园 译林的出版物不敢买

        曾经在书店翻过几本他家出的名著再译本,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感觉是用机器译的.

        前几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了几个大家文集类,不知道老兄有没有看过?对这家了解吗?

        • 家园 倒还不如西西河的诸位搞个翻译社算了

          一本书,找两三个人翻译,有兴趣的话也不慢。就是怎么出版是个难题。

        • 家园 译林有个《译林》杂志

          主要译介欧美通俗小说的,译林相对其他出版社不怎么注重书的品质,连带着翻译水准也差一筹。我对译林印象最好的是托尔金的《魔戒》系列,这套书译林做的很认真,请的人也很好,译文竟颇有古意,算得上是文学类翻译的佳作了。

      • 家园 对上海译文印象最深的是

        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的世界文学名著普及本,小字排印,价钱便宜,封面大都是根据改编电影的剧照所画的油画。

      • 家园 基本感觉还是人民文学的翻译版本读起来好

        在书店,把不同出版社的同一种译著都拿来,然后翻到相同的地方,读一两页,高下立判。从知道这个方法之后,俺再也没买到过味同嚼蜡的外国文学名著。

    •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齐鲁书社

      这是我要谈的前两个地方性出版社。

      山东不愧是孔圣人家乡,还颇有几家像样的出版社。相形之下,文星繁盛的苏浙一代,出版社的水准却不如人意。

      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排行榜很盛行,音乐有排行榜,专门杀猪的富豪排行榜好像也开始了,同样图书排行榜也出现了。那个时候的排行榜(好像是登在《南方周末》上还是《读书》上?),曾经有一本书长期占据头名,那就是山东画报的《老照片》,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认识山东画报的,直到今天。

      山东画报的《老照片》算是开了个金矿。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国家记录普通人和名人生活的照片比起西方国家来说要少得多也晚得多,但是照相术传入这么多年,民间和官方都藏有不少的珍贵历史照片。从这些照片出发,引发集体和个人的回忆,确实有不少话题可说。而且中国人好怀古,又爱借古讽今,《老照片》就又多承载了些东西。在我记忆里面,戴晴怀念黄万里以及章诒和的那些忆旧文章,就是最先在《老照片》上看见的。《老照片》好像期刊一样,每几个月出一本。我买《老照片》坚持了大概有五、六年,记得相当长一段时间每本的定价都是6.50元。价格不贵,文章轻松,颇易读。自从出国以后就没有读过了。这些年过去,好像《老照片》还在出版,那么也大概有百期了吧?近况如何,不得而知。

      山东画报如何起家的我不清楚,反正《老照片》绝对是起了很大作用。难得的是山东画报一直都还能坚持出版一些精品好书,总体品味和质量都一直保持着水准。同三联一样,山东画报走文化路子(废话,有正经出版社不走文化路子么),选材灵活广泛,特别是不限于译著(这是很偷懒的路子),在国内的作品上也很着力。既然是山东画报,出版物总离不开一个“图”字。在这个读图时代,颇受欢迎。有些模仿山东画报的出版社,甚至不惜在题材上撞车的,我以为它们的出版物都比山东画报差那么点意思。

      山东画报出版的套书不多,小品倒是颇多。大概印象中山东画报出的比较大的一套书是《剑桥插图史系列》。这套书的原书在美国市场上反响一般,好像只有《插图中国史》风评较好。我看山东画报出的里面,《天文学史》还不错。虽然翻译者江晓原近些年有些神神叨叨,但是文字还颇通畅,至于内容是否严谨,我一看热闹的外行,说不上来。当然在中国出版环境下,删改是免不了的,比如我到了国外,就特别比较了原文的《宗教史》和中文的,关于轮子功的就删掉了。不过轮子功放在邪教史比较合适些。世界知识出版社也仿照山东画报,出了些《剑桥插图德国史》之类的,相比之下,无论是装帧设计还是内文质量,都欠着火候。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山东画报的书印装都比较认真,新书书品较好。对于画书的读者来说,书品仿佛更重要些。

      山东画报还出了些古典著作的图文本。有些一般,有些还颇有些意思。山东画报在普及性的图文本出版上,绝对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齐鲁书社,我了解不多。只记得它家颇出了些古典文学评注本。但是有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样的霸王压着,一般地方出版社只能剑走偏锋。比如评注本,或者一些稀见的古本。有点值得注意,据说齐鲁书社是近几十年唯一排印出版全本《金瓶梅》的出版社(其它的全本都是影印的),那套书学术味很重,现在已经很难看到。那套书出版于1989年,说实话,1980年代确实是出版业的春天,尽管书籍装帧印刷没法同如今比,但是题材上要宽容得多。其实到了互联网泛滥的今天,再对金瓶梅这种古代小说斤斤计较,至于的么。说太远了,打住。

      感觉上齐鲁书社不像山东画报那么蒸蒸日上,有点下坡的意思。其实山东大有资源可开发。比如《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名著唯一尚存手稿的,虽然现在有出版商弄个传世珍藏本,但是一看就是没文化的人弄的。如果齐鲁书社能和上海古籍,广陵印社这些合作,利用地域优势(但是好像手稿藏在辽宁?),出版一个类似于当年台湾联经版《铸雪斋钞本聊斋志异》那样的版本,肯定是有市场的。目前齐鲁书社出版的影印本《二十四卷聊斋志异》是缩幅制作的,价格也不菲,有点鸡肋。如果是像上海古籍对待《红楼梦》那样对待《聊斋志异》,肯定能有一系列善本面世。

    •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对于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印象的就一套丛书:《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在中华书局基本霸占了经史子三部之后,上海古籍在集部总算有一席之地,特别是文人别集。这套书在2009年的时候出版了一百种,这两年有没有接着出,不大清楚了。总的来说,如果你要找某个古人的文集的现代注释本,如《杜工部集》,《樊川集》、《东坡乐府》,这套书在国内基本是最善本。有几种可能中华书局的版本能够一争高下,但是总体来说上海古籍胜出。这套书有精装本和平装本,精装本的设计我不太喜欢,黑红二色,加白色印刷体书名,古典味道不足。平装本倒是暗花底纹,但是和中华书局一样,这套丛书制版时间前后跨越三十年,印装质量非常参差不齐。比如新版的龙榆生《东坡乐府笺》还可以,但是旧版的《文选》就很差了。精装本只是在硬封上更好,内页质量一样。如果什么时候上海古籍能够把这套书重新排印(总体来说这套书的版式一致性保持的比较好)出套装,我会考虑的。

      上海古籍原来是古典文学出版社,后来一度改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文革后独立成上海古籍。有这样一段历史,就难免和中华书局有版权上的纠纷。比如大概十多年前,中华书局出版《中华活页文选》,上海古籍就颇不高兴。

      中华书局在皇城根下,文化之都,占尽了天时地利。上海古籍在作者资源上面可能要吃些亏。但是上海古籍有个好朋友就是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有不少古籍善本。最近几年,上海古籍找到个古籍出版的新领域,就是原样复制善本书。无论是北图还是广陵书社,都复制过线装古籍善本书,但是印数都太少,价格过昂,无法推广。随着国人消费能力大大提高,上海古籍复制的这些善本书,面向的读者群就比较大了。这里面出名的有《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兵法》(陈毅题签,和他上海市长的经历有关没?)、《凌刻套板绘图西厢记》(精美!代表明代彩色套印的一流水平!)、《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特别是甲戌本石头记,就是当年胡适用以开创科学的红学的依据版本,后来流落美国,前些年被上海图书馆迎回,无论是版本上还是学术上,都有重大意义。有趣的是这书前三印用的是宣纸,后来的用的是发黄的竹纸。有人说上海古籍特意用比较廉价的竹纸,是为了更好地模仿原书,有人说纯粹是为了降低成本,这就见仁见智了。当然,这些复制的古籍善本,比起普通图书来还是贵些,主要是供人把玩的。

      这两年,上海古籍也出了些古味不足的古籍,比如这个

      [URL=]http://www.amazon.cn/%E8%AF%97%E7%BB%8F%E8%AF%91%E6%B3%A8/dp/B0011CCO3C/ref=sr_1_1?ie=UTF8&qid=1305581148&sr=8-1

      [/URL]

      这套书我有《诗经》和《世说新语》。虽说内容尚算严谨,便于初学者阅读,可是封面颜色俗艳,版式设计不合理(有的字离装订线太近无法看清),是为败笔。

      出版古籍毕竟是冷门,希望在花柳繁华地的上海古籍能够越做越好,也希望随着中国读者群的整体提升,这些善本能够逐步取代市面上那些价低质差的劣本。

    • 家园 谈谈书和出版社:三联书店

      写三联这篇之前,我想了好几次,该用什么词描述三联最合适。想来想去,还是河友的说法最合适:文化味。我这里说的是北京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没包括上海三联书店,不熟悉。

      我本来想用小资味这个词的,但是三联的文化味显然比小资味要大气很多。如果说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文学都算是术业有专攻,那么三联就是在各种题材之间游走,善于发现和制造新题材。王世襄很早就在文化界出名了,但是三联的《锦灰堆》系列显然更加普及了王世襄的名声。比如解放前的教辅读物悄悄热起来,三联再版的《国文百八课》、《文心》就出现在市面上。感觉上三联虽然采用的都是成熟的作者,但是有很敏锐的嗅觉,能在某个题材马上要红起来的时候,适时地推出新书。这一点,竭力模仿三联的一些出版社,如广西师大出版社,就显得总是慢一拍。加上三联在读书人和文化界的影响力,它加热题材的能力是其他出版社无法望其项背的。

      虽然三联不时地出版些新题材的东西,但是三联并不冒险。相反的,它还常常出版一些已经成为热点的作品:当然是以善本的面貌出现的。以我的记忆,钱锺书在三联出版过的作品似乎只有《槐聚诗存》和《石语》:这在钱锺书的作品中算是最不起眼的小册子。但是最后是三联出版了钱锺书的作品集,我书架上就有一套。还有类似还有陈寅恪。三联无论是在装帧还是市场上,总是能把这些集子做得最有文化味。还有大名鼎鼎的三联版金庸作品集。虽然金庸在香港明河社的作品集都是自己设计封面,每张图,每颗印都意味深长,可是三联设计的独有风味,几乎在一夜之间,把武侠小说的文化味给提升了。从94年三联版金庸作品集出版之后,一时之间,模仿的各类武侠小说作者全集,很多都模仿三联的设计的,当然没有成功过。甚至盗版者,只盗三联一个版本。话怎么说来着: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后来因为金庸近乎苛刻的发行量要求,三联和金庸分道扬镳,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三联版金庸作品集,特别是一版一印的,已经被投资渠道匮乏的国人炒到天价。说句题外话,目前网上流传着1999年三联特别给金庸制作的软精装限量本《金庸作品集》,据说只做了600套,可是十多年后,市面上出现的越来越多,我有点怀疑这些书的真伪,希望方家赐教。

      三联还特别会在港台和海外寻找题材,比如蒋勋的美术史,比如钱穆的“再发现”,比如黄仁宇,这种善于放眼在华语世界寻找题材的本领,三联也是独步天下的。很多国内出版社也在寻找港台的成功作品,但是总是成不了大气候。

      要说三联有什么问题呢?我想对于普通读者,价格是个问题。在所有主流出版社里面,三联算是最勇于标价的了。比如1995年花500元人民币买一套金庸作品集,一般人家都要掂量掂量的。当然考虑到三联

      勇于开辟新题材(像中华书局哪样影印老书和三联这样不断制作新书,成本差别是有的),在印装上也不偷工减料,再考虑到大陆出版市场的微利,三联的价格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对于喜欢漂亮书的人来说。

      可能因为题材的广泛性,三联前几年还经历过内部风波。调来的主事者不受群众欢迎,颇闹了一阵子,很多文化人也发了言,有点捍卫精神家园的意思。

      下面推荐几部三联的好书。三联成系列的书不多,所以要是一一列举,是列举不穷的。下面仅是个人读过的一些书。

      《钱锺书集》和《陈寅恪集》。前者还算有可读性,后者就是给书架增加重量的压仓之宝了。但是制作上都没得说。

      《建筑二十讲/十讲》系列,比如《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外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小品建筑十讲》,《西方二十世纪别墅二十讲》等等。这里面我最喜欢陈志华的《外国古建筑二十讲》,其次是楼庆西的《中国小品建筑十讲》。这书是国内比较早使用轻质纸印刷的,在不牺牲图片质量的前提下减轻了书的重量,给我印象很深。

      《中学图书馆》系列,这些书其实是些1949之前的普及性文史读物,但是三联把它们制作在一起,也颇有可读性,特别是对于家里还有学生的家庭。

      如果要让我选一个中文书店随便逛的话,我喜欢逛三联的书店,因为不必带有什么目的,就能看见些让人心旷神怡的小书。

      最近几年,国内的新书喜欢塑封。我喜欢在书架上留一两本没有开封的三联的图书,这样总让我感觉,还有那么些有趣的,风雅的世界,仍然在书架上等待我去探险。

      通宝推:凡卡,潮起潮落,
      • 家园 三联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

        算是国内研究鸦片战争比较好的作品。考据十分严肃,可读性也好。作者还有很多清史作品,也是在三联出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1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