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难道古代人的发音与现在真的有这么吗? -- 六必治

共:💬27 🌺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差距非常大

      这些人的拟音都是瞎编的。上古音韵母还可以根据诗经押韵推敲,声母几乎无法追溯,只能逐个字研究,个别字可以考证出大概。这样号称通解整句发音的,都是瞎编。

      • 家园 说瞎编有点过了。

        中古音基本还是靠谱的。除了韵母可以根据韵书推测,声母也有很多资料记载。毕竟世界语音的数量有限,也就那么多。而现代方言或多或少保留着一些痕迹。再有就是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的当年从我们这儿过去的译音词。根据这些线索,可以说中古语音(隋唐时代)中的声母韵母构拟的基本八九不离十。否则也不会那么多学者的构拟都是大同小异了。声调就稍微麻烦一些,因为它本身就是最难描述的。现代汉语的声调语音实质也是到上世纪初才真正搞清楚的。不过从类来说,平上去入四个调不会有问题。因为古诗押韵不但讲究韵母,声调也不能混。

        上古音(诗经时代)相对来说麻烦一些。但是也不能说瞎编。因为有了中古音作为基础,再往上推,可以根据一些语言演变的普遍原理,推测出来。当然可靠性显然不如中古了。

        现在学术界对古音争论最大的,其实是比诗经时代更早时候的语音。那部分的构拟有的时候真让人觉得纯粹是鬼画符。

      • 家园 我也觉得有些音太古怪了

        我对这方面不了解,现在这方面是不是各界进展怎么样,是不是已经达成共识了。像鹿MM所说的我如果穿越回唐朝会以为我回到了广东或福建,穿越回前秦会以为我到了俄罗斯

        • 家园 可能是

          秦国人被打败了往西逃到俄罗斯,唐朝人被打败了往南逃到广东福建。

            历史上哪个族群占据了全国政权,就以哪个族群的话作为标准音。

          • 家园 我觉得这个论点不大对

            “语同音”到现在这么大力的推广都没实现,更不要说古代了。

            我觉得应该是贵族、仕宦、平民、商旅等各有自己的语言和发音。

            比如赵匡胤讲什么话。我觉得应该是后周贵族的通用语言。

            比如清代皇族讲的就是北京话,但是和北京平民、下层旗人的北京话有区别。

            • 家园 后周贵族?郭雀子老赵那帮子丘八们?

              太祖夜幸后池,对新月置酒,问当直学士为谁?曰:“卢多逊。”召使赋诗,请韵,曰:“‘用些子儿。’”其诗云:“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太祖大喜,尽以坐间饮食器赐之。

              太祖将筑外城,幸朱雀门,上指门额问赵普曰:“何不祗书朱雀门,着‘之’字何用?”普曰:“语助耳。”太祖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 家园 从目前能听到的语音文献看

                有这么几种:一种是出生地口音终生不改。这个太多了。太祖老蒋那一代人很多这样的。现在很多人也这样,有的二三十岁的人也不会说普通话,甚至极粗糙的普通话也不会。

                另一种是尽力讲普通话,但是有口音。最典型的是周总理。

                第三种就是普通话讲的比较好了,口音消除的比较完全。比如今上。

                古代人讲话谁也没有听过。《说文解字》等等这种字典类的书上所记载的绝对无法反映当时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人的口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