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探究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 qhdmanda

共:💬193 🌺1583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暗流涌动啊

        不知道这场金融暗战的后果会不会是有史以来最惨烈的呢?!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人品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楼主是老三彪哥么?

      原帖在这里, 每日评析--纵观国内外宏观热点

      四月里也有啊四月青年闲人老三

      • 家园 不是

        他的博客文章我没全转.

        取的是中美欧的经济政策,斗争手段的解读.其中大部或是绝大部兄弟我很认同.

        小部分不认同,也谈了一些看法.

        总之,他的文字非常简洁,透彻.不妄言.逻辑清楚.

        翻看其他的经济领域的认知,最大的缺陷就是逻辑不清,如果你较真,强追几句,那就开始狡辩.

        还有的解读虚浮,用模糊,自造词语,等等等等让人认知混乱的东西,滥竽充数.

        我之所以转来,就是希望河里的众友能够自醒,不要蒙人,不要被蒙.

        古语云:真传半张纸,假传万卷书.

        凡是讲的云山雾罩的,都是没有底气的.

        最后,还说那句:都是"盲人摸象",认识的都是局部.

        朋友如果有好的文章,也请赐教.

    • 家园 基本可以肯定是第二种了
    • 家园 俺现在送花上瘾

      送花 关闭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1通宝=16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楼主高见呀

      现在看来,大家都撕破脸了,美欧中看谁先倒下

      不过要是TG握着银子先倒下,那太没水平了。美国手里握着枪,欧洲握着什么

      从比烂的游戏规则看,欧洲的可能性最大呀

      不过会不会演变成这样:

      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的结果哪

      希望10年后再看,南海已成为中国的内海

    • 家园 9日-11日演绎

      9日-----【标普下调房地美和房利美信用评级至AA+】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如何把纷繁的信息综合起来,梳理出背后的真相,或许是值得我们一辈子孜孜以求的游戏。

      今天,咱们试着玩一把解谜游戏,先看事实:

      1,美国评级下调,风险资产暴跌,美元和美债不跌反涨;

      2,欧洲评级下调,风险资产下跌,欧元和欧债暴跌;

      3,美国评级下调,欧洲央行立即停止争论,拍板动手购买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

      事实2很容易理解,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属于定向爆破,债券和货币这种基于主权信用的咚咚暴跌才正常,至于风险资产,那是路过围观被波及的,也很正常。

      事实3很费解,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对意大利和西班牙来说是好事啊。你想,美元越烂,欧元显得的越好。在这场烂苹果大赛里,只有两个选手,美元和欧元。现在美元评级下调,意大利和西班牙发行的国债是不是应该吸引力上升呢?从理论上看,明明有问题向好的方向发展,欧洲央行为啥火烧了屁股一样蹦起来入市买债券?

      事实2很费解,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基于美国主权信用的美元和美国国债不跌反涨,路过打酱油的风险资产却跌得连他妈都不认识?

      只有一种解释,可以把1、2、3号事实串起来,并且得出逻辑上讲得通的推演。这个推演很简单:之所以风险资产暴跌,是因为预期欧债危机会升级,危机会蔓延至意大利、西班牙这欧元区第三和第四大国。之所以美国避险资产上涨,是因为资金认为下调评级后的美元依然比欧元安全,为何会有这种认识?很简单,因为预期欧债危机会升级。

      【欧央行拟购买意大利西班牙国债或达1.2万亿美元】

      看到这则新闻,俺会心一笑:

      第一,如同俺们第一时间指出的那样,意大利和西班牙一旦出问题,就超出欧洲稳定机制和IMF能力范围,需要欧洲央行出马。

      第二,如同俺们第一时间估摸的那样,意大利和西班牙出问题,所需救助资金将高达5000-10000亿欧元。

      但是,更有趣的是,欧洲央行决定购买意大利、西班牙国债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恰好和标普调降美国AAA主权评级重合。是巧合么?这世界哪有那么多巧合!

      10日---【温家宝:采取综合措施维护经济和金融安全】

      俺提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仅仅因为各国股市暴跌,温总就会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国际金融稳定?

      俺跟踪国际国内要闻两年多了吧,期间无数次遇见全球股市齐暴跌。但,这是第一次,国务院层面召开常务会议郑重其事应对。

      接下来,我们把视野从国内拉至国际:

      8月4日,针对全球金融市场当天出现的剧烈动荡,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4日呼吁拉美国家做好充分准备,防止发达国家将金融危机的严重后果转嫁给包括拉美地区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

      8月8日,二十国集团和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8日分别发表联合公报称,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

      8月8日,巴西总统罗塞夫8日在首都巴西利亚表示,巴西经济是强大的,拥有稳固的银行系统、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充沛的银行储备,因此巴西不惧怕可能出现的新的国际金融危机。

      8月9日,中国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国际金融稳定问题。

      8月9日,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表示,俄罗斯财政部和央行准备在必要时为国内市场注入额外流动性。

      原来,早在美国主权评级下调引发全球股市暴跌之前,就有发展中国家发出“金融危机”的警报。评级调整后,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轮警报潮。

      到底是什么令全球各大经济体惶惶如惊弓之鸟?

      表演重于实质的债限之争?导致美债吃了药似暴涨的主权评级下调?还是引而不发的欧债危机?

      毫无疑问,能引爆全球性金融动荡,只有两个源头。要么是美国,要么在欧洲。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我们没有看到警报解除的迹象!

      最后,提示一句:黄金是动荡和混乱最灵敏的温度计。

      ------【美韩两国或出台政策以稳定金融市场】

      周一早间,为确保美国股市顺利开盘,纽约证券交易所启动了“第48条规定”(Rule 48)。 据悉,该规定将禁止指定做市商在盘前散布价格信号。此举为使股市在出现极大波动的交易日中,开盘能够更为顺利、迅速。

        韩国监管当局8月9日称,周三(8月10)起三个月内,将禁止股票卖空,并且放宽对每日股票回购限额的规定。裸卖空交易禁令在韩国此前仅适用于金融类股票。韩国监管机构于2009年6月份解除了对其他股票的卖空禁令。

      点评:新一轮全球性的注水行动,逐渐显露雏形:

      8月4日,日本央行宣布将进一步采取宽松政策;

      8月8日,特里谢证明,欧洲央行已经启动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购买计划,虽然规模尚无定论,毫无疑问,欧洲新一轮的量化宽松已经启动;

      8月9日,美联储宣布至少延长超低利率至2013年。经济调查显示,最快8月底美联储可能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

      8月9日,俄罗斯政府总理普京表示,俄罗斯财政部和央行准备在必要时为国内市场注入额外流动性。

      毫无疑问,大宗商品目前处于调整期,而且这个调整期可能会持续数月。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一点,比如说明年。您有没有感受到新一轮通胀上行的脚步?

      如果有人跟我说“xx股票不错”,我一定会问:“多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任何判断都需要加一个期限。关于通胀的判断,至此逐渐清晰:年内,下行。明年,快速上行。

      11日----【穆迪标普重申法国AAA评级稳定】

      三A俱乐部的成员们,日子不好过呢。

      仅仅是因为传闻要下调法国评级,萨科奇总统紧急结束休假,要求内阁周一前制定新的减赤计划,同时法国财政部出面辟谣。套用一句台词,不管旁人信不信,反正法国人是真相信。为什么?

      很简单,自从美国评级下调后,全欧洲就风声鹤唳人人自危,谁都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为啥他们这么紧张?一种可能呢,是大家杞人忧天。但是更大的一种可能,是评级公司真的可能动手。

      ----【仓国家队出手:社保基金已投至少百亿进场护盘】

      社保基金入市不是新闻,社保基金前脚入市,后脚新浪头条开始播报,这才是新闻。

      请大家注意这句话“据接近社保基金权威人士证实,社保基金已经进场抄底”。俺不排除这是记者在故弄玄虚,但正常来说,这篇文章能公开,至少要过编辑那关吧。瞎编的概率并不大,俺不是啥权威人士,俺和媒体记者打交道的时候,都很清楚有的东西说出来是要捅娄子的。“权威人士”心里会不知道么?

      所以,我猜,有可能,此文属于官泄。如果推论成立,说明管理层不希望继续下跌,这才是最值得你我关注的地方。

      通宝推:风起,
      • 家园 主楼转摘文章来自于深圳的一位证卷分析师之手

        他在网友天地上天天点评,很值的一看

      • 家园 12日看的见美国的忧虑,看不清美国的手段

        【“中国制造”在美国消费中仅占2.7%】

        美国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8月10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表示,美国人消费的“中国制造”的份额并没有人们普遍认为的那么高。

          报告称,美国家庭消费掉的货物和服务有88.5%是纯美国制造,在另外11.5%进口消费中,中国制造仅占2.7%。

          并且,经进一步计算得知,进口产品中,平均36%的收入会进入到美国企业和工人的腰包中,而对于“中国制造”,这个比重达到55%,也就是说“中国制造”的产品卖了1美元会有55美分是进了美国人口袋。考虑到这个因素,纯中国制造仅占1.9%。

        点评:旧金山联储的报告,很有意思。

        有意思的一共两点:

        第一点,结论方面,“中国制造”在美国消费中仅占2.7%。说实话,俺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201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3649亿,注意,这些都是商品,不含服务。如果你是进口商,从国外买来的东西会不会加价再卖出呢?显然会,加多少?考虑到风险和税收因素,咱们就算他翻一番吧。进口总额变成零售总额可以算7000亿美元吧。美国2010年零售总额是38895亿。怎么能算出2.7%这个比例呢?俺无法否认旧金山联储的算法,但是俺能通过简单的数据比对质疑旧金山联储的结论。问题是,旧金山联储为啥忽然开始强调美国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性很低?

        第二点,“进口产品中,平均36%的收入会进入到美国企业和工人的腰包中,而对于“中国制造”,这个比重达到55%,也就是说“中国制造”的产品卖了1美元会有55美分是进了美国人口袋。”这一点就更有趣了,旧金山联储是在强调:从中国进口比从其他地区进口更加符合美国人民的利益。

        综合起来看,俺的理解,通篇报告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美国离开中国制造日子一样过,唯一要付出代价是:可能不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

        旧金山联储还不至于闲的发慌,折腾这种文章来打发时间。俺猜,至少在美联储内部,大家已经在讨论最差的情况:随着形势的发展,如果美国必须摆脱中国制造,支付的代价是什么?看来,国际(金融、经济、政治和军事)形势恶劣的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3、 【高盛董事长:西方应为中国减压】

        不少颇受尊敬的评论人士现在都开始扬言,世界即将毁灭,考虑到近来欧洲和美国同时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经济事件,这样的说法或许并不意外。眼下,信用评级被调降的美国和努力维系欧元存在的欧元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幸运的是,还有一些重要的其他大国和经济驱动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及其对通胀的担忧。如今,所谓的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需求对于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洲。本世纪头十年,金砖四国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贡献了大约8万亿美元,相当于七国集团(G7)增长总额的80%左右。未来十年,金砖四国可能将再贡献大约12万亿美元,为美国和欧元区总和的两倍。在金砖四国中,中国显然最为重要,就此而言,中国周二发布的最新通胀数据意义尤其重大。中国7月份消费价格再次略有上涨,通胀率达到6.5%。通胀问题令中国领导人担心,但这实际上很可能是一段时间内的最后一次增长。到今年年底,通胀率应该会回落至5%——甚至可能更低。到明年,应该会向4%的水平滑落。但如果这一切未能如愿,结果可能会给欧洲和美国带来更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如果其它新兴国家也出现同样情况的话。现在,中国的通胀形势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话题。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应对本国国内的挑战固然十分重要,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全面考虑任何政策改变可能给其它国家造成的后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西方各国央行肯定都在谋划出台新的货币刺激措施。但考虑到全球大环境,它们也许更应该采取行动,帮助目前及未来的出口市场减轻通胀压力。未来十年,韩国、印尼、墨西哥和土耳其等其它重要的发展中经济体也将迅速增长。但与中国的情况一样,对于所有这些国家而言,要想推动国内需求增长(进而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真正关键的是借助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减轻通胀压力。而对欧美出口的重要性要小得多。中国亦是如此,且鉴于其经济的规模,情况只会更甚。实际上,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国内经济的强大。我想这一愿望有可能实现。全球危机爆发之前,中国经济是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危机过后,中国经济将靠消费拉动。但如果中国的通胀不断加剧,这种愿景就无法实现。最新的零售指标显示,中国的消费开支可能每年增长约20%。中国目前的消费规模为2.1万亿美元。假定这一水平仅为官方GDP数据的35%,那么20%的增长相当于每年为GDP多贡献4000亿美元。金砖四国其它成员的消费增长总值也大体相当,这意味着,仅这四个国家,今年一年就将为全球增长增加约8000亿美元。果再把所有下一梯队的发展中市场的国内消费总值加起来,你会发现,世界已不再依赖美欧的领导。实际上,G7领导人现在不由得希望,当前消费的快速增长能够持续下去,因为这确实是唯一似乎能让它们摆脱当前困境的办法。由于中国及其它发展中经济体最近出现的通胀,主要都归因于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这应该会让G7政策制定者在出台任何新的货币刺激及其它形式的刺激措施之前,仔细考虑这些措施可能带来的后果。如果这些刺激措施导致美元再次走软,由此引发新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会间接让这些国家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出台一些旨在扫清本国增长障碍的更明确的政策可能更为有效,并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我们的政策目标应该简单明了:推动这些关键出口市场的经济增长——未来西方将越来越需要这些市场的帮助。

        点评:俺可以忽视第一财政部部长盖特纳先生的喊话,但是俺一定不会忽略第二财政部高盛大佬的文章。

        考虑到文章很长,俺把脉络给大家梳理一下。洋洋洒洒一千多字,其实只说了这么两件事:

        第一,未来十年,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新兴市场国家需求能否持续增长,则取决于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确切的说,取决于量化宽松的程度。如果继续放水,那么通胀上行,所有的增长都是扯淡。

        看的俺满头大汗,的确,文章采取了一个异常温和的表达方式“西方应该为中国减压”。温和背后,却是赤裸裸的直接:通胀走势就握在发达国家手里。

        从全文看,俺没找到充足的“应该为中国减压”的理由,全文重心都在“我们能够为中国减压”上。所以,俺猜,更重要的或许是他没说出口的话:发展中经济体拿什么来交换通胀下行?

        通宝推:曾自洲,清风席卷,独草,水随天去秋无际,
        • 家园 这个,我比较认可旧金山联储的算法

          比如中国向美国出口一个IPOD,他们可能只计算4美元,我认可这种算法,因为我们确实只拿到了4美元。

          • 家园 这样的话越低岂不是对我们越有利

            以世界工厂的地位仅占这一点份额,岂不是证明了我们的利润成本压得多低,将来上升空间有多高,与美国工厂的势差多大?差距越大,美国实心化回来越困难。一个699美元的ipod,如果没有中国那实业性质的4美元,里面那剩下的695美元也是拿不到哒。当然仅就一个产品他们可以通过转移产业线来规避这种劣势,但是整体来说还是成立的。

            • 家园 其实剩下的也没有那么多

              估计也就再有一两百美元从日本、南朝鲜、美国和台湾进口的元器件,其余就都作为利润被苹果吃了。苹果采取了厚利多销的经营的策略。

              对我们来说,是没有主导权,就没有利润。有了主导权,利润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 家园 从中国进口比从别处进口更有利,所以我们的出口商应该站直喽

          别趴下,涨价,给工人涨工资,而不是向美国人低头,反过来压榨工人。而且我们的出口退税也应该减少一些。

        • 家园 15日欧元的应手

          【法国财长:经济增长与与赤字目标并未更改】

          周五(8月12日),法国财政部长巴胡安表示,数据显示二季度经济增长或出现停滞,但法国并未改变经济增长与赤字削减目标。

            同时,巴胡安表示,上周法国金融类股大幅动荡,但法国银行业仍为全球最为稳健的银行部门之一。

          点评:欧债危机的两条路线图,全部浮现。

          第一条:欧洲央行出马,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印钞解决问题;

          第二条:加速统一财政,发行欧洲债券,借钱解决问题;

          法德领导人拟于16日碰头,坊间传闻欧盟最早可能在下个月开始探讨推出欧元债券或建立财政联邦的问题。看到这则新闻,俺眼皮一阵猛跳。欧洲人的表现堪称生猛。在欧债危机升级的关口,你们出来搞财政统一?不知道美元最恨欧元统一进程加速么?虽然新闻说法德一致反对欧洲债券的提议,但俺猜成真的概率还真不小。欧债债券和统一财政本来就是欧元区发展的方向,更重要的是,一旦推出,欧元防线将重回第一道战壕:借钱解决问题,而不必依赖欧洲央行。要知道,印钞票解决问题,那是最后没办法的办法。至于美元怎么想,反震不管它怎么想,该来的折腾不会少。呵呵,一环扣一环。这是一场统一加速与危机拆台之间的赛跑,跑赢了,欧元凭借统一财政货币与政治凤凰涅槃。跑输了,最佳结果也是沦为二流货币。

          3、 【商务部:欧盟和美国应该严格控制债务比率】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8月12日表示,未来两个月,欧洲国家将面临的新挑战,中国对此表示关切。陈德铭称,欧盟和美国应该严格控制债务比率,承担更大的责任。陈德铭同时对全球过度的流动性表示了担忧。

            陈德铭表示,尽管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但中国将继续国内经济改革,调整经济以提振国内消费,坚持渐进稳定的汇率改革。

          点评:这炮火点的,把欧美全笼罩进去。看着有点奇怪:不符合斗争策略啊!俗话说,拉一个打一个才是王道。

          唯一的理解:这件事情很重要,属于俺们必须争取的领域。

          欧美都是欠了一屁股债的哥们,在此之前呢,欧洲人老老实实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隔三差五街头就上演游行和骚乱,没办法,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美国人则横的多,俺就是不勒紧裤腰带还钱,俺加印钞票直接赖账。所以,那时候大家一致谴责美国人不负责任。意大利、西班牙问题暴露后,欧洲人一看,麻烦,老老实实的办法好像走不通了唉。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么大块头,超出了欧洲稳定机制和IMF的救助能力。没办法,为了生存,欧洲央行学美联储印钞买国债救市。

          欧元、美元分列全球第一和第二大储备货币,是公认的全球信用货币体系两大支柱。他们要是一起放水,会创多大祸?不说别的,就说原油价格,到时候不往150赶才怪。

          大宗商品一旦疯涨,首先倒霉的还是发展中国家,而中国,恰巧是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

          您说,在这种关乎经济稳定性的问题上,咱们怎能含糊?所以,商务部出面喊话。至于人家听不听,不取决于你道理讲得多么天花乱坠,取决于手里有多少筹码。而这些,都是桌面上面的东西,咱们看不到,只能猜。

          事实上,对于欧盟而言,哪怕欧债升级,也并非只有印钞一途。如果他们狠下心,趁机统一财政,发行欧洲债券。还是有望将战线稳定在借钱还债的防线附近,毕竟,印钞票解决问题,后遗症巨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