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歪评《汉武大帝》中的几个人物(一)?D?D景武二帝的七宗罪 -- meteorite

共:💬11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歪评《汉武大帝》中的几个人物(一)?D?D景武二帝的七宗罪

    听朋友介绍,说是央视新拍的《汉武大帝》不错,因而借来看看。想不到还真长,总共六十几集,看得我是头晕脑胀,总算把它看完。整体感觉还不错,集数虽多,但情节较紧凑,也没有太多的情情我我的烂镜头,又相对尊重历史,难怪好评如潮,就连我这个无聊之人,也不由得想凑热闹,发上一通歪论。首先声明,在下即将胡说的是歪论,看法未必合所有人的口味,如果一言不慎,冒犯了哪位fan’s feeling to his or her idol,先行致歉。不过在下保证,所有言论,皆就事论事。诸君看者看矣,全当一家之言。如不认同,尽管炮轰,方不失百家争鸣的原则。

    要谈《汉武大帝》中的人物,最恰当莫过于从景武二帝说起。虽然此片名为汉武大帝,但他老子汉景帝的戏着实不少,况且焦晃老先生所饰的汉景帝,不可谓不传神。当然在下要探讨的不是焦晃先生的演技,而是戏中汉景帝和他儿子汉武帝的七宗罪。历史上虽有“文景之治”,“秦皇汉武”一说,可我从这部戏中实在没看出,这对父子皇帝都做了些什么好事,细想起来恶心的勾当倒没少干。

    一, 翻脸无情,六亲不认

    汉朝自流氓皇帝刘邦开国以来,实施的是诸侯分封制。据说是刘老先生,总结秦朝统一中国后,实施集权制,结果政权只传了二世,便灭亡了。反观周朝,自武王灭商,分封天下,历西周东周,共八百余年。虽说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的实际地位,已早名不副实。不管怎样,周朝的朝代延续时间,在中国历史上是最长的,这毋庸置疑。所以这位高祖皇帝登基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分封。刘邦在与项羽争天下时,有句名言“我和项羽不同,项羽分他的地,就象割他的肉;凡跟我刘邦打天下的人,都有肉吃。”也许这便是他能最终笼络住韩信,替他打下天下的原因。起初他还学周公,分封了几个非刘姓的王,象韩信就曾被封为齐王。不过韩信最终被吕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干掉了。为了防止非刘姓王侯篡夺他的江山,这位老先生在他挺脖子之前,来了个白马之盟,“非刘姓者不得封王”,真TMD绝。

    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老兄恐怕做梦也没想到,位子传到他孙子辈,便要骨肉相残了。 七国之乱中的七王,哪个不是他刘邦的血脉?一个个被他当皇帝的孙子刘启,送上屠宰场。到了他重孙,刘猪即刘彻也,更是赶尽杀绝。其实我想,刘邦“非刘姓者不得封王”的本意是管他哪个子孙当皇帝,只要江山是他姓刘的就行。不过汉景帝可不这么想,何谓汉家江山,谁做了皇帝,谁就代表江山,维护他自己就是维护江山。唯恐自己的权力控制范围不够大,千方百计地要从他堂兄堂弟,甚至亲兄弟里争利夺地。削藩削藩,其意何为?他让晁错派密探四处搜寻藩王的罪证,以便做为削藩的口实。楚王与一歌伎同寝便是大罪,景帝自己夜夜笙歌又有谁敢过问?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最终官逼民反,人为刀殂,我为鱼肉,焉得不反?Lucky 的是,他老兄最终打赢了,他的七个堂兄弟及其子孙,个个死于非命。到了武帝继位,还嫌诸王的势力削减的不够,变本加厉的推行“推恩令”,即蚕食政策,又逼死一批。正如刘猪的亲舅舅,田袜所言,“当今的天下,既不姓王,也不姓田,也不姓刘,就只是皇帝他一个人的。”真不知刘邦老先生的在天之灵,对他两位英明神武的庶系子孙屠杀他的嫡系子孙,作何感想?

    此外,这两个皇帝还做了一件同样的事情,就是活活逼死了自己的太子。俗话说“虎毒尚不食子”。他们的行为,只能用六亲不认来解释。当然从古至今,也不独独只他们两个帝王杀过自己的儿子。最是无情帝王家,看来一点没错。

    二, 贪财好色,挥霍无度

    两位皇帝皆好色,这是不争的事实。景帝时期,他的妹妹长公主,便是皮条客,找了两个千娇百媚的狐狸精,讨好她当皇帝的哥哥,结果是从此君王不早朝。更何况,他身边已有个绝色美人-栗妃,难怪他老兄二十几岁登基,四十岁不到便玩完。武帝更不用说,年少时期,与阿娇恐怕就不清不白,刚做皇帝,便把太后派来的侍女搞上了,不久又看上了歌女卫子夫,李夫人,老的不行了,还能宠幸钩弋夫人。还是窦老太后厉害,一语道破“父子俩怎都这个毛病。”

    除好色外,武帝还贪财,好挥霍。刚刚继位,便嫌自己的座骑不够威风,宫殿不够气派,文武百官的朝服不够鲜艳整齐,府邸不够体现档次,等等。当着文物百官面说“以前高祖文景时期不讲究,是因为没钱。现在有钱了,我不用给谁用?”活脱脱败家子之言,难怪百官都私下议论“儿子卖老子的地,不心疼。”一天到晚,就知道向财政部长桑弘扬要钱,说什么“你好好替朕把钱管着,每个子儿我都替你派上用场。”钱不够了,就加税,向各藩王逼捐,甚至鬻官卖爵。靠,想钱都想疯了,美其名曰“打匈奴”。在快蹬腿之前,才明白国库已被他老人家折腾得空虚超前。难怪自他以后,西汉就没一个有脾气的皇帝,敢情他老人家一个人就用了好几代人的钱,子孙后代兜里没钱了,怎能挺起腰杆?

    三, 穷兵黩武,民不聊生

    穷兵黩武,不用我说了吧。这部戏给我的感觉是,这两位皇帝,除了打仗,似乎没干什么正事。事实上整个西汉二百余年,除刘邦东征西讨建国外,剩下的仗几乎都让这两位皇帝打光了。何谓打仗?无非就是劳民伤财。先有七国之乱,后有烽火狼烟,连年征伐,民不聊生。无论是七国之乱中的成者为王败者寇,还是所谓的不灭匈奴誓不休,全是拿老百姓不当人,当炮灰而已。古人云:“一将成名万骨枯”。那么一帝成名呢?

    四, 心口不一,口蜜腹剑

    淮南王刘安久有不臣之心,早在汉武帝刚继位,朝廷上下因传统黄老治国学说与新兴儒家学说之争时,其献《淮南王书》时便已显露。汉武帝非但不及时制止,反而赐其免年年朝觐的金仗,将姐姐金俗之女嫁与淮南王太子,助长其气焰。不由得令我想起<<左传中>>的开首篇《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同出一辙,口蜜腹剑,欲擒故纵。

    五, 暴戾成性,草菅人命

    汉景帝尚为东宫太子时,因一盘棋的输赢之争,便抡起棋盘把吴国太子的脑袋砸了个粉碎,其性格暴虐可见一斑。

    禁军统领只因报告未找到武帝幻觉中的刺客,便被立即处死。而后的整蛊之祸,被汉武帝满门抄斩,又有多少人?简直不胜枚举,连太子和他的两个女儿也不放过。

    董仲舒本是其老师,武帝变法,以儒家学说治国的国策,基本上都是出自董老夫子。起先董公还是畅所欲言,后来索性隐居起来,不肯出山,因何?那时的汉武帝,何其刚愎自用,哪还听得进他人半点不同的意见。一言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果不其然,董老夫子只因对时政稍加了点个人评论,触犯龙颜,便被收之入狱,差点就脑袋搬家。

    博士狄山是太子刘据的陪读,太子刘据生性仁厚,不喜战争。身边结交的人,自然也都是和平人士。他只因为太子辩护几句,便被武帝斥为腐儒,贬到边关哨卡,结果在巡查中丢了性命,反被武帝定论为夸夸其谈,误国亡身。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其人自言不善为官,也算有自知之明。非要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去卫戍边关,除了有意让其送死,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用意。况且其人既然能入宫侍读于太子身边,必有其学识过人之处,总比那些目不识丁的人强的多。就这么白白的送死,不是草菅人命是什么?

    李广利勾结刘屈?樱?苏文陷害太子事败,武帝一怒之下,便将几家全部收之入狱,处死。而其时的李广利,正帅十万大军出征匈奴。李广利固然该杀,可十万大军的将士性命,那时均掌握在李广利手中。因一己之忿,便置十万大军的将士性命于不顾,任他们无家可归,葬身于茫茫漠北草原,非草菅人命乎?

    六, 兔死狗烹,残害忠良

    最恶心的莫过于此,在我映象中,这对父子皇帝在这部戏里,杀的基本上都是忠良。晁错,郅都,周亚夫,王恢,窦婴,灌夫,主父偃,哪个不是为他父子俩拼杀的忠良?

    七, 好大喜功,嫁祸于人

    功归自己,错属他人。削藩本是景帝本意,晁错不过是秉承圣意罢了,七国之乱之初,因惧怕叛军势大,危及自身皇位,便把自己的受业恩师做替罪羊腰斩,还胡说什么天意,演出一段送师上路的秀,欺瞒天下。郅都办梁王案,拘禁前太子刘荣,谁是真正背后主谋?一旦事发,同样将罪责推给他人了事。派三十万大军伏击匈奴单于,本是武帝一锤定音。出了叛徒,计划失败,不怨自己行事草莽,却将苦心积虑为其筹划的大行令王恢赐死。说什么“朕有过,用人之误,所以现在要改正。”主父偃献推恩令,进一步削减各藩王的势力,又是谁默许的?一旦赵王告发,便将主父偃做替罪羊杀了息宁人事。这样的主子,亏得那么多人替他卖命,不是自寻死路又是干什么?

    评曰:世言景武是明君,平乱灭匈千古勋。

    贪财好色从无厌,穷兵黩武草菅民。

    暴戾多疑亲不认,兔死狗烹害忠臣。

    好大喜功善移祸,堪笑圣主是虚名。

    元宝推荐:雪个,
    • 家园 西方的查理曼大帝在位五十多年 发动了六十多次战争

      人家照样是作为有道明君载入史册

      中国好容易有个汉武帝 发动几次维护和平的反击战就被看作是穷兵黩武

      民族性真是不同阿

    • 家园 既然是基于影评,转到文化
    • 家园 “两位英明神武的庶系子孙屠杀他的嫡系子孙”,这个不对

      吕后就生了孝惠帝一个儿子,刘邦的嫡系就到此为止了(实际上刘邦本人还想废嫡立幼)。

      文帝庶出,他的王后和嫡子在他做皇帝之前都死掉了,立景帝是根据立长的原则。

      景帝的薄皇后无出,废太子刘荣也是庶出的长子;武帝本来是庶出,但在立为太子之前,其母被立为皇后,所以武帝可以算作嫡子(否则非长非嫡,立他就没有名目了)。

    • 家园 呵呵,这七宗罪哪个皇帝都差不多

      大概除了孺子婴那样的。

    • 家园 回复

      谢谢赵括兄的回复,从中我也了解到不少的史实。不过在下想说的还是一点,我只是根据《汉武大帝》这部历史剧,其中描述的情节瞎评一气,并没有象赵括兄这么引经据典。自古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海之滨,莫非王臣。”国库理论上与皇帝的私库分开,可封建王朝真正有哪个皇帝,会觉得国库不是他的。只不过英明一点的皇帝,迫于形式上的制度和舆论,不会随便伸手罢了。自古的臣子都是“食君禄,忠君事”。意思就是当臣子的拿的都是皇帝给的钱,自然要替皇帝办事,忠于皇帝。但我想各位王公大臣的俸禄,是决不会从皇帝的私库(也就是赵兄提到的少府)里出,而是从国库里出。

      此剧中有一幕,汉武帝开口便向桑弘扬要黄金一千斤。桑弘扬稍微讲述了一下国库收支情况,他便不耐烦,说道“我只问你拿的出拿不出,没问你其他的。用途你暂时不用管。”桑弘扬最后没办法,只好说道“既然皇上你要用,自然是有的。”不知彼时,汉武帝是否有概念,国库的钱,他不能说拿就拿。由此看来,无论汉武帝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把钱送到国库,甚至如赵括兄所言,自己出捐,最终的钱又是谁花掉了呢?总不会是平民百姓,还有那些臣子吧。他们有那么大的胆子和权力,花到国库里的钱?

      皇帝贪财自然不同于臣子和小民,他们图的都是私利,而英明点的皇帝也许图的是国事。然而国事,家事对帝王来说,又有什么巨大分别?出兵匈奴,并不是大多数人都赞同,连窦老太后和王太后都发对。汉武帝不还要打,而且要打上个几十年。打仗说白了,就是花钱,大量的钱(卫青如是说),这钱又从哪里出?想必不会是少府。那么钱又从哪里来?羊毛自然是出在羊身上。当然,匈奴不是不该打。武帝也许并没把钱放入自己腰包,然而大量的钱,他总得想办法去弄。(武帝将上林苑,捐给百姓,当然是善举。不过能受益的,也只能是非常有限的几个人。这比起他增税,给全国老百姓带来的负担,算是小巫见大巫吧。)这便是我为什么说“武帝‘贪财’,美其名曰:‘打匈奴’“。也许不能算是真正通俗意义上的贪财(为个人私欲)。不过,一个事实,武帝晚年时,国库无比空虚,谁之过?

      最后再次声明一点,很多史实,我并未详细核对史书,只是就事论事,胡乱发表几点歪论,不是在评正史。诸君看则看矣,不必较汁。再次谢谢赵括兄提供的史实。

      • 回复
        家园 就是

        某位皇帝说:朕即国家。

      • 回复
        家园 欢迎光临西西河

        汉武帝本来确实不是个小话题,河里面此前就讨论过一阵子.现在论坛不太正常,等恢复后您不妨看看.

    • 家园 还有个问题,老兄这篇文章是讨论历史,还是当作影评?

      如果以电影电视剧中的情节形象来评论历史人物,这样的论证就有些离谱了吧.

    • 家园 老文章,简介一下子汉武帝的经济政策.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景帝去世后即位,在位54年.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在位期间超过50年的只有汉武帝以及清朝的康熙乾隆三人.汉武帝在位时东征西讨,扩大了汉朝领土并从根本上削弱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因此从来没有亲临战阵的他死后追谥为"武帝".然而汉武帝时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并不仅仅限于武力征服,他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措施更是引人注目.

      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那样,汉武帝登基初年汉朝既没有天灾也没有人祸,仓廪充实,府库藏钱因为贯穿铜钱的绳子腐烂而无法计算,谷物也多有腐烂以至于无法食用.以这样的富裕为背景,汉武帝开始了大规模征讨匈奴的军事行动.但在汉武帝执掌朝政的头几年,还是贯彻了文景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一直到建平六年(公元前135),汉武帝第一次朝议讨论征讨匈奴.秦汉时的制度,不经过朝议实际上君主无法将自己的意图实施.这时候主张征讨匈奴的是担任九卿之一的大行(后改为大鸿卢,负责对外关系以及安置归顺的少数民族)的王快,反对者则以三公中的御史大夫(副丞相即最高法院院长)的韩安国为首.西汉初年实行的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虽然位高但在汉武帝时代并不得志,犹如荣誉性职位,实权渐渐向御史大夫转移.在这样的情况下,第一次与匈奴开战的朝议被否决.

      第二年的元光元年(公元前134),马邑(山西省朔县)的富豪聂壹向王快献了一计,愿意以诈降引诱匈奴单于然后埋伏人马加以剿灭.以此为契机,元光二年汉武帝再次召集群臣朝议并通过了王快的建议.当年六月汉朝集中了三十万大军并任命各级统帅,确定了诱敌深入后将匈奴包围在马邑的计划.对此一无所知的匈奴单于这时也高高兴兴地带领十多万骑兵越过长城南下,前来夺取马邑.

      然而半路上单于看到原野上一个人影也没有十分疑惑,突袭了一个汉军的烽火台.审讯俘虏的结果知道了汉朝的计谋后大吃一惊,立刻全军退却.汉朝的大军虽然进行了追击,大草原上哪里跑得过匈奴的马蹄?这一战失败的直接结果就是主张动武的王快被下狱处死,并导致了汉朝匈奴关系的破裂.马邑之战虽然双方都扑了个空,但看出双方的和平相当不稳固.此后匈奴连年入寇杀略边民,汉朝也不得不走向了军事征讨之路.此后就是大家熟知的卫青霍去病的活跃.

      除匈奴以外,对朝鲜南越等地也进行了不间断的讨伐,并先后使其郡县化.在这些军事行动中,每次动辄动员几万十几万的士兵.如果考虑到负担后方运输的人力,实际动员的人数大大超过这个数字.军费开支以及对有功人物的封赏都耗费着财力.比如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大将军卫青以及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征归来,对士兵的赏赐就超过了五十万金,即五十亿钱.为此,中央政府不得不实行新的经济政策来支付巨大的财政开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被采用,一些有能力的官员被启用.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桑弘羊.在汉武帝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中,绝大部分为桑弘羊亲自实施.汉武帝去世后的汉昭帝初年作为御史大夫依然活跃.奇怪的是,这么重要的人物无论<<史记>><<汉书>>都没有为他作传.

      汉武帝时代实行的经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元狩四年(公元前119),盐铁专卖政策的实施;

      盐铁在汉朝为重要物资,当时的大富翁大多经营这两项业务.文景帝时期吴王刘濞的一大财政收入就是煮盐.战国以后铁器成为农具的主流,具有广大的市场.因此铁器的贩卖也具有高额利润.汉武帝为止的西汉对盐铁商人不过是收税,税金归入九卿之一的少府.这里有必要先将秦汉时的财政收入做一个简介.同为九卿之一,少府和大司农有不同的财政来源,少府的税收为皇家私有,大司农的税收为国库.比如汉朝初年实行的赋税制度,十五岁到五十六岁的人每年人头税一算(120钱,实际上多有减免),这笔钱归国库,而三岁到时十四岁的人每人每年20钱,这笔钱归少府,就是皇家的私房钱.这大概是周朝制度的残余.汉武帝为止盐铁等暴利行业的税收均为少府掌管.然而为了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在大约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不但将其移交了国库,还实行了国家专营.对于盐,西汉采取了民间生产后国家统一收购,然后国营统一贩卖的措置.对于铁,则从生产开始由国家垄断,在全国设立了五十处铁官,专门进行铁器的制造.以上的财政收入均归于大农,即国库.简单的说,原来国库没有任何的盐铁利润收入,如今不但是税收,连利润都归了国库.这当然大大增加了国库收入.这一政策实施的具体年月大约是公元前120年,正是对匈奴战争的期间.很显然,这个政策是为了支撑对外战争.

      二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开始,均输法,平准法的实施 

      和盐铁专卖制度同时而来的,是均输法平准法的实施.两条法律以国家统制物资的搬运和物价的调节来抑制大商人的利润,并试图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均输法的内容并不明确,综合<<史记>>平准书,<<盐铁论>>等文献,大概是以下的内容:政府需要的物资从民间购买,但输送到中央没有质量保证.因此在各地设立均输官专门从事物资的购买和运输.很显然,平常由商人进行运输的利润也消失了,政府开支得以削减.五年后,在这一基础上更实行了平准法.由于中央对物资需求扩大以及各个部门竞争造成了物价波动剧烈.为了防止这一现象,事实上掌握这一政策实施的桑弘羊在物价低迷时买入并储存,在物价疯涨时卖出平易,两相结合防止物价剧烈波动,并杜绝大商人投机获利的可能性.平准法实行后一年各地输送到长安的绢就达到了五百万匹.盐铁专卖,中央又有了这样的物资储备,商人们已经很难做生意发横财了.

      三 增税

      除此以外,增税计划也在实施.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把西汉初年的税收政策简单列举.对于一般的人负担的税收主要有:

      1 田租,汉高祖时代定为1/15,文帝时代再次减半达到1/30,公元前185年开始全部免除.景帝时代恢复到1/30.

      2 算赋即口赋,即人头税.算赋指15岁到56岁的人每年每人一算(120钱),实际上多有减免.汉文帝时曾经减少到40钱.这笔钱归入国库.3岁到14岁的人每人每年20钱称为口赋,这笔钱归入少府,即皇家私房钱.

      3 财产税,个人财产估算,每价值一万钱的财产收取一算的税收,即120钱.显然,这个税收仅仅针对富商豪族.一般民众的财产到不了一万钱.

      4 徭役,一般男子每年服徭役30天.如果不愿服役,可以以300钱代替,称为更赋.

      以上就是西汉初年赋税的基本状况.汉武帝时代对财产税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商人每2000钱征收一算,手工业者每4000钱征收一算.简单地说,财产税一下子增加了2.5-5倍.同时对有车的人,一般的车征收一算,好一点的车征收两算,超过五丈长的船征收一算.对于一般民众,仅仅将口赋从20钱增加到了23钱.尽管口赋归入少府,多出的3钱却归入国库.

      综合汉武帝时代的经济政策,很显然对一般农民的影响不大,但无论产业政策的调整(盐铁),物价的平抑(均输平准)还是税收政策的改变(财产税的增加)对于富商豪族则是毁灭性的打击.这并不是偶然的.在中国古代史的经济制度中一直有本末之争.农战为本,商业为末.汉武帝时代前贾谊晁错等对于天下"背本逐末"就颇有微词.当财政状况吃紧时,很显然要先拿"末"开刀.汉武帝自己也以身作则,将盐铁等利润巨大的行业贡献给国库后并没有给少府另行安排财源.反过来均输平准法的实行带来的是物价的平稳,这显然有利于一般民众.

      汉武帝的经济制度依赖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就是货币的流通.这一点在现在不是问题,但汉朝初年是个大问题.汉高祖定鼎后,最初沿用了秦朝的半两钱.由于汉朝初年对民钱铸钱采取了允许至少是默认的态度,小钱逐渐出现,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十分不规范.秦半两钱重7.5克,而私人铸造的货币小到1.5克,最小地甚至仅仅0.2克.吕后二年(公元前186)西汉政府开始铸造重八铢的半两钱,不久后又铸造五分钱(八铢钱重的五分之一);汉文帝时铸造四铢钱,同时再次允许民间铸造,但规定了一定的质量标准.吴王刘濞的富庶一方面是因为煮盐,一方面是利用本身的铜矿铸币.景帝六年(前144年)再度禁止民间铸币,货币铸造状况十分混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元狩三年(前120)前后汉武帝开始废止四铢半两钱,铸造新的三铢钱,并相应制订了皮币(方一尺的白鹿皮定价四十万)以及白金货币.然而,这一政策也失败了.一系列的失败之后,诞生了五铢钱.

      五铢钱,顾名思义重量为五铢,约3.5克.五铢钱成为了后来七百多年中国货币的主体,一直到唐朝的开元通宝出现(公元621年)后才被取代.然而最初汉朝一如既往在各地铸造.虽然是官方铸造,分散的铸造使得质量无法统一,并难以防止民间的私自铸造.元鼎四年(公元前113)西汉政府痛下决心,废止各地铸造货币的权利,统一由中央铸造.各地均输官将铜矿等运来,地方铸造的五铢钱也一律回收作为原料铸造新钱.根据<<汉书 - 食货志>>记载,元狩五年(前118年)到汉平帝的元始年间(公元1-5),共铸币280亿,平均一年2.2亿,即22万贯.这一数字出现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是非常惊人的.唐朝鼎盛的天宝年间(742 - 756)平均铸币一年不过32.7万贯.中央独占铸币的权利以及货币的成功流通为汉武帝时代的经济财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大大增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 家园 汉武帝可算不上贪财.他不止要钱,自己也往外捐献

      影片中提到的盐铁专卖,盐铁原来并非政府专卖,而是一般的税收形式归于少府,即皇家私房钱.秦西汉的税收制度,少府为皇家私房钱,大司农为国库,各有各的来源互不干扰(两税归一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事).汉武帝从少府中裁撤了盐铁税收,以专卖形式捐献给了国库.盐铁之利巨大.手头虽然没有西汉的数据,按照北宋庆历年间数据做个类比,税收3680万贯,仅盐专卖收入715万贯,占到税收的大概1/5.如果西汉也是这个比例,汉武帝有多慷慨就很清楚了.另外,汉武帝增税从没有往少府,就是皇家私房钱中增加过一个子,这个曾经有拙作介绍过.说他贪财,说不通.而且影片中还提到他把上林苑的部分地方分给了农民耕种,这个也应该一同考虑再来下结论比较好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