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姜维传 孤独的北伐―人多吃得也多 -- 陈不到底

共:💬14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姜维传 孤独的北伐―人多吃得也多

    孤独的北伐

    人多吃得也多

    前任费掉的突然遇刺,使姜维措手不及的站到蜀汉军政的前台,于成都政事一窍不通的卫将军姜维只接掌了外围的军队。对军事兴趣不大的刘禅只想在倍受压抑的成都解放自己,既然诸葛亮遗命接班的蒋琬、费掉相继故去,之后也无人被指定接班,这蜀汉政令就可以彻底归我阿斗;军队嘛,卫将军指挥就是了。

    在没有记载的怀念前费大将军的哀痛中,姜维收到了吴国太傅的消息。吴国使节李衡带来诸葛恪的书信,姜维一看,嗬!太傅好文!“若大举伐之,使吴攻其东,汉入其西,彼救西则东虚,重东则西轻,以练实之军,乘虚轻之敌,破之必矣。”(*注二十七)看到诸葛恪将兴兵伐魏,化悲痛为力量的姜维也要起大军开始‘真正’的北伐了。

    253年夏,52岁的姜维率数万人出石营(属雍州南安郡,今甘肃武山县南),经董亭(在石营北),围攻南安郡(南安治所?x道?)。

    雍州刺史陈泰闻讯率援军解围,当行至洛门(天水境内靠近南安处)时,那边姜维就因为粮尽退兵了。

    魏蜀两军还没有交战,此次陈泰出援军的事太小都没有记于陈泰传中。姜维则带着蜀军像(数个)马拉松往返跑一样,几乎足不停地的在南安绕了个圈就回来了:可能姜维忘了这次是数万大军,往常在羌戎老乡那里白吃白拿的招数也撑不住了,再加上后方根本无人料理后援问题。初掌数万大军的姜维兴高采烈的想一施拳脚,却没想到这么多人吃起饭来也是生龙活虎,结果使得这次北伐雷声大,雨点小。

    《汉晋春秋》的关于此战的记载却和《三国志姜维传》不同:这时(诸葛恪出兵淮南)姜维出兵围狄道(在雍州陇西郡北,今甘肃临洮),司马师向虞松询问,“现在东西有事,二方皆急,该怎么办呢?”虞松是魏晋时期的大儒,曾任过中书令,他回答说,“以前周亚夫坚守昌邑而吴楚自败,(*注二十八)可见事有似弱而强,或似强而弱。现在诸葛恪集大军攻新城,是想围城打援。倘若吴军即攻不下新城,也得不到和我军主力决战的机会,到时诸葛恪师老众疲,必定撤军。而姜维此时出兵响应吴国,只是想趁机抢食我方的熟麦(投食我麦),并没有真正的攻取目标。而且蜀国肯定认为我方全力对付吴军,才敢大举侵犯陇西。如果派遣关中诸军出其不意的迅速突击蜀军,姜维必定大败而逃。”司马师听取这个建议,就让??丘俭学周亚夫先置新城与敌围而不顾。另一方面,派遣郭淮、陈泰如计行事。姜维听说郭淮的援军来了,加上缺少军粮,就退往陇西(郡)边界。

    裴松之注引的这段《汉晋春秋》演完哥哥司马师的从善如流,《晋书》又开始讲起了弟弟司马昭的精彩论断。

    《晋书》说,“蜀将姜维又寇陇右,扬声欲攻狄道”,“以帝行征西将军,次长安。”以司马昭为代征西将军(郭淮250年时已升任车骑将军)驻在长安。

    当时雍州刺史陈泰想抢在姜维之前赶到狄道守备,司马昭说道,

    “以前姜维利用羌戎,以羌谷作为军队粮资。如果这时姜维到此地就是想再找塞外诸羌,为下次的军粮筹备。倘若真是如此,又怎么能扬言叫外人得知呢?陈刺史你不要忙了,姜维这么声张要去狄道,肯定已做好后退的打算了。”(姜维攻羌,收其质任,聚谷作邸阁讫,而复转行至此,正欲了塞外诸羌,为后年之资耳。若实向狄道,安肯宣露,令外人知?今扬声言出,此欲归也)

    正如司马昭所说,姜维果然是撤退了。(*注二十九)

    这三种姜维出兵的目的各有不同,但最后都是因为军粮这个大问题困扰了蜀军。

    *注二十七

    东兴之战的胜利,使胡遵、诸葛诞一路惨败,魏国另外两路攻吴的王昶、??丘俭也只好退兵。魏国朝臣看到司马师刚任大将军就有这样的败仗,就提议要贬黜败军之将。没想到司马师却承认是自己没有听从手下的劝阻,贸然出兵,将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三路败退的魏将没有受到责备,反而是大将军的弟弟,时任监军的司马昭被削掉爵位作为此战失败的苦肉。随后以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

    与司马师的自我批评形成鲜明对照,洋洋得意的诸葛恪在第二年253春天决定再次出兵东兴。这个建议却招来吴国上下一致反对,诸葛恪为了给自己造舆论声势,特地著文给吴国群臣,堂而皇之的将伐魏的大计揽于自身,希望能够继承叔父诸葛亮的精神(后世质疑颇多的后出师表,有被认为是这时诸葛恪的伪作),51岁的诸葛恪把小自己5岁的司马师称作“其子幼弱,而专彼大任”,又说魏国军队衰竭“操时兵众,于今适尽,而后生者未及长大”。这样专断独行、目空一切的言论,使得吴国群臣“皆以恪此论欲必为之辞,然莫敢复难”。三月,吴太傅诸葛恪率二十万大军奔淮南而来。

    *注二十八

    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番,诸侯王纷纷惊恐。由吴王挑起,联系七国造反,仅吴王就有二十万大军。景帝以周亚夫为太尉阻挡吴楚方向叛军,当时周亚夫提议说,“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食道,乃可制也。”打算以梁地作为诱饵牵制住叛军。随后周亚夫急行军到昌邑,连续拒绝梁的求援,却另外派军绝吴、楚兵后,断其粮道。吴、楚既攻不下城,军粮也告罄,左右不得,最后吴、楚士卒多饥死叛散,开始退兵。却被周亚夫起精兵追击,吴王抛弃大军只带数千人逃走,楚王戊自杀。

    *注二十九

    到这个时候,不得不说一说我对《汉晋春秋》和《晋书》的看法:

    《汉晋春秋》是东晋人习凿齿所著,习本人博学多闻,以能文著称。他做桓温的幕僚时很受器重,但这时的桓温(火焰塔五胡录里的步兵高手,呵呵)似乎有非分之想,《汉晋春秋》就是习凿齿写来给恒温矫正思想错误的。该书上起东汉光武帝刘秀,下迄西晋近三百年,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三国这段纷争的历史中,习独开先河的以蜀汉为正统,魏为篡逆。这固然是因为矫正恒温的原因,但当时就有人质疑如果魏是篡逆,那受魏禅的晋岂不是更非正点了。对此,习有一套道理,认为正是魏为篡逆,自曹丕篡汉(魏武既亡),宣皇帝就解放啦,开始了晋的丰功伟绩:“始南擒孟达,东荡海隅,西抑劲蜀,旋抚诸夏,摧吴人入侵之锋,扫曹爽见忌之党”,司马懿一生作为使“命世之志既恢,非常之业亦固”,随后景、文二帝(师、昭)更是“灵武冠世,克伐贰违”,而武帝炎“遂并强吴,混一宇宙,?V清四海,同轨二汉。除三国之大害,静汉末之交争”。这么一来,晋承继的是汉统,才是绝对的正点。习凿齿这样把魏晋两世的禅代轻轻带了过去,希望桓温也不要去注意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习凿齿即对晋有了新的诠释,而他所赞扬的蜀汉正统,尤其是对诸葛亮,在习的文字里,不时突出他公正无私,执法严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习凿齿想塑造一个恒温学习的楷模。我们现在看到质疑颇多的《后出师表》就是习凿齿收录的(习称“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习凿齿多次探访蜀汉故地襄阳、成都等处,专程去隆中凭吊唁诸葛故宅,并写了《诸葛武侯宅铭》。

    习凿之本人非常感性,他曾经给好友去信说,“我每次从襄阳北门穿过时,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注),一想起这些往事,就忍不住整日徘徊,心下惆怅极多,想起前人的经历,慨尔而泣。”

    *注:习后面还怀念邓艾?(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以及羊祜(只有羊公可确定),还有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又是诸葛?还是崔州平徐庶二人?或是刘备?!“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却不知指谁。哪位达人清楚,相烦指点。

    习凿之对诸葛亮的推崇,使得后人在成都的武侯祠留下这样一副对联: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

    我觉得习凿之挺像现在坛子里很多人一样(包括我),内心以蜀汉为正统,眷顾蜀汉君臣,这样做人未尝不可,但做史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就使后人难以分辨历史真伪了。

    而且习凿之还是两头兼顾:蜀汉和司马

    此文第一次引用《汉晋春秋》就是,诸葛病逝后,说姜维令杨仪将旗号逆转,同时擂鼓号令,做出要进击的样子,司马懿担心有伏兵,就没有再行追击。我认为这里多少有些抬高姜维的地位,杨仪这时已俨然以丞相继承人身份自居,又怎会听姜维令?《晋书》的记载类似,但没有“姜维令”。

    兴势之战,费??在三岭拦截曹爽、夏侯玄的退军时,《汉晋春秋》说,“爽争?M苦战,仅乃得过。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右悉虚耗矣”。这里既抬高蜀汉,又贬低了曹爽,此战的后果(关右悉虚耗)我觉得有些过于夸大,写此文的时候没敢引用。

    后来王凌造反,联系洛阳的儿子。《汉晋春秋》也记载了王凌之子的一番言论:“今懿情虽难量,事未有逆,而擢用贤能,广树胜己,修先朝之政令,副众心之所求。爽之所以为恶者,彼莫不必改,夙夜匪解,以恤民为先。”说明司马氏比曹爽一派更得人心。裴松之就在这里注说,“疑悉凿齿所自造者也”。

    这一小节司马师向虞松询问如何应付吴蜀同时进攻的局势,我也很怀疑,司马师周围那么多能人参谋,为什么非要去问“考证五经”的大儒虞松?

    但是当司马和诸葛碰头时,习凿之照顾谁呢?

    我在前文说:

    231年,二月,51岁的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出祁山,用木牛运粮。魏方面则由53岁的司马懿代替养病的曹真进驻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这是司马宣王和忠武侯的第一次交手。三月,曹真病死。诸葛亮在前期连战连胜,司马懿转入防守。六月,诸葛亮粮尽退兵,在木门设伏击杀了奉司马懿命令追击的张嗔。

    因为此处不涉及姜维,所以我只几句概括,糅合裴注《汉晋春秋》、《晋书》、《魏略》三处记载。

    实在是因为这次的“上??”之战的记载《汉晋春秋》和《晋书》差异很大:

    《汉晋春秋》: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於是魏大司马曹真有疾,司马宣王自荆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长安,督张嗔、费曜、戴陵、郭淮等。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馀众悉出,西救祁山。嗔欲分兵驻雍、噤,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张嗔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浚?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嗔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晋书宣帝纪》:诸葛亮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嗔、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张嗔劝帝分军往雍、噤为后镇,帝曰:“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军??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如果细观此二文,会发现《汉》记载前期司马懿没有听取张嗔设奇兵的建议,而是寻找蜀军主力对峙而不接战,被属下等人“数请战”、“诸将咸请战”。才在五月遣张嗔攻打王平,而诸葛亮使魏延、高翔、吴班增援,取得胜利。习凿之详细地记录了诸葛丞相的战果(如此详细,恐怕也有水分)。另一面,司马懿让迫不及待的属下吃了眼前亏,教训了他们知道这位蜀汉丞相不是好惹的,遂名正言顺的转入防守。(以前陆逊在夷陵对峙刘备时,也是如此对付急于求战的属下)

    习凿之的笔法使司马和诸葛各受眷顾,谁的形象也没损失。由于《汉》书失传,我们也不知习对诸葛亮六月撤军如何描写,可惜,以张嗔一代名将被射杀,习凿之肯定会大书特书的。

    《晋书》的说法就过于轻佻,没有五月两军交战的记录,当诸葛亮六月撤军时,居然有“俘斩万计”的战果。以一向谨慎为主诸葛亮,这样的败绩肯定又会上表自贬了。《晋书宣帝纪》没说张嗔战死,但在《晋书*天文志》十三卷有所提及“其七月,车骑将军张嗔追诸葛亮,为亮所害”。

    至于到底是张嗔主动请战还是司马懿指派,我取了第三方《魏略》的说法:“亮军退,司马宣王使嗔追之,嗔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嗔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嗔髀。”

    综上所述(呵呵),我们在采用习凿之的史料时可真得要抱着一分为二的观点摘取才是。

    最后再说说对晋书的看法,摘引晋书介绍:

    “《晋书》一百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从受命到成书,仅历时两三年。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因此,后人批评它“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这也是《晋书》的缺点之一。”

    “贞观二十年(646年),李世民决定重修晋史。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修成了130卷的《晋书》。唐太宗亲自为书中的《宣帝纪》、《武帝纪》和《陆机陆云传》、《王羲之传》写了论赞,所以《晋书》旧题“唐太宗文皇帝御撰”。

    《晋书》有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记述西晋武帝太始元年(265年)到东晋恭帝元熙九年(420年)两朝共156年的历史。书中还追述晋的先世司马懿等自汉末以来的事迹,旁及十六国的君主和名臣,包罗的范围是很广泛的。”

    但是我也怀疑《晋书》中对司马师、司马昭的早期记载,不知道房玄龄是从哪里取材?比如姜维在249秋天,率蜀军在?L山修筑两城,由牙门将句安、李歆守卫,姜维自己率军和部分羌人进攻诸郡。由于陈泰、郭淮、邓艾等人的正确战术,使姜维不得不放弃?L山两城撤退(见前文)。可是晋书文帝纪的记载,非要插一杠子司马昭的功劳,“淮攻维别将句安于?L,久而不决。帝乃进据长城,南趣骆谷以疑之。维惧,退保南郑,安军绝援,帅众来降”,这样的记述显得郭淮等人很无能,连小小的?L山都“久而不决”,要不是司马昭的疑兵吓退姜维,牙门将句安还无法投降呢!

    到了这时,既然哥哥司马师都能在《汉晋春秋》从善如流,那弟弟司马昭也能在《晋书》从容指挥陈泰等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使我对晋书有了很大的成见……

    雍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元宝推荐:香山居士,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周勃坚守昌邑而吴楚自败??

      是周亚夫吧,文中怎么一会周勃一会周亚夫的,作者修正一下吧。

    • 家园 另外,即使真被“俘斩万计”也不一定就意味着诸葛亮必然上表自贬

      街亭兵败后诸葛亮上表自贬了,但是街亭兵败第一,一无所获,这次好歹击毙了魏车骑将军张合(这是魏国阵亡的最高将领);第二,街亭兵败很可能导致蜀汉丢失了武都阴平二郡.二郡是出祁山的必经之路,阴平郡本身就是刘禅在蜀汉建兴二年建的.而诸葛亮后来以克复两郡复职丞相,可见在第一次出祁山后一度丢失.最大的可能是街亭兵败后被魏国趁虚而入.而诸葛亮以克复两郡复职丞相,似乎表明蜀汉国防的底线是不能丢失国土.整体看,蜀军此战有战术胜利,退兵击毙了魏车骑将军,也没有丢失国土.即使人员损失大一些(也未必超过了街亭),和街亭那样一无所获的惨败是根本不一样的.不见得必然要找替罪羊整治一下.

      • 家园 回赵兄

        赵兄这么一分析,的确此战是有着蜀军败绩的事实。但是我想着诸葛亮损失万人,不光是上表自贬的事,以他谨慎的态度,五次北伐虽无大效果,但除了第一次,其余几次的损失都很小,以蜀汉的实力,损失一万,诸葛都要肉痛的,我是这么想。

        • 家园 这个数字本身我也认为有夸大的可能,

          但是蜀汉被追击有损失应该没什么疑问.张合被射杀在木门道,距离祁山有一定距离.张合是反对,至少是对追击持谨慎态度的将领.没有点甜头他恐怕也不会一个劲地跟下去.

          • 家园 赵兄可以看看这个

            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41215

            • 家园 这类文章,哭笑不得

              数万对数十万,这明摆着是演义说法了.这个数字仅见于郭冲数事,裴松之引用时就论证了不可信.加上曹魏人口一般认为是四百多万人,仅长安地区就有数十万士兵,这个数字和赤壁时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倒是很类似.

              诸葛亮几次北伐如果抛弃那些华丽词藻仅仅看看"干货",第一次当然成功可能性最大,但因为兵败街亭而前功尽弃;第二次渡过渭水围攻陈仓不克;上圭战争论不小,但蜀军应该未能渡过渭水;最后一次说是驻扎在五丈原,但是五丈原不过是斜谷出口,看看地图就明白蜀军实际上是被堵了个结实.而且战术上也一无所获的只有五丈原.魏军实际上是在步步扭转战局.

              #穿上马甲,到那边捣乱去也......

          • 家园 是呀,以张合的经验

            的确不容易上当,可惜碰到的是诸葛。

            这里有一个潜在的诸葛、司马、张三人的小竞争,只是不知道到底哪个史书说得准。

            咱们后人只能从不多的史料去猜测

    • 家园 《汉晋春秋》说司马昭问虞松的事没有不合理

      《汉晋春秋》说司马昭问虞松的事没有不合理,因为魏晋的中书就是一个秘书机构,负责拟文书,也负责顾问。

      汉朝以来明经就是入仕的重要途径,当时官员很多都身怀经术。经术在当时就好象诗赋之于唐朝官员一样普遍。我们不能根据虞松“考证五经”就断定他在实际政务方面无所建树,想想杜预,是个大学者(实际上他学术上的名气可比政治上名气大多了),也不妨碍他同时是个名臣。

      至于《晋书》的问题,房玄龄取材此前八家《晋书》,关于晋朝开国故事的叙述,不能怀疑他无处取材,至于取材精当与否又是另一回事了。

      “肆睇鱼梁,追二德之远”是指庞德公和司马徽,这两人住在鱼梁洲上

      • 家园 回曹兄

        关于汉晋春秋虞松的事

        虞松是魏中书令,说他本人在晋书中有传,我大概翻了翻却没找到,这个星期功课太忙,就偷了个懒。

        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说他是魏武帝时中书令,大惑!

        我写这一段的潜台词是习凿之说不定把某个军参的话安到大儒身上,从汉晋春秋的角角落落里都透漏着“军阀要听儒生”的意思,好让恒温也学着点。但是这个臆想太唐突,没敢表达出来。

        关于晋书,由于我手头资料有限,全是电子版史书,我文中说,

        “比如姜维在249秋天,率蜀军在?L山修筑两城,由牙门将句安、李歆守卫,姜维自己率军和部分羌人进攻诸郡。由于陈泰、郭淮、邓艾等人的正确战术,使姜维不得不放弃?L山两城撤退(见前文)。可是晋书文帝纪的记载,非要插一杠子司马昭的功劳,“淮攻维别将句安于?L,久而不决。帝乃进据长城,南趣骆谷以疑之。维惧,退保南郑,安军绝援,帅众来降”,这样的记述显得郭淮等人很无能,连小小的?L山都“久而不决”,要不是司马昭的疑兵吓退姜维,牙门将句安还无法投降呢!”

        晋书的记载和三国志对此战的有功者有所区别,我也没有见到其他处关于司马氏在魏朝的行事记载,所以才有这样的疑问。

        只能再多读书了。

        习凿之感慨的话,呵呵,现在知道“二德”是谁了。

        那“北临樊墟,存邓老之高”是指邓艾吗?樊墟是指樊城?

        “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到底指谁?

        我在网上搜索,还有人用习凿之这篇文章来判断诸葛隐居隆中的具体位置,

        我粗略看了一下,觉得习凿之只是为了写文章漂亮一些,用来做地理位置辩证好像不太合适:窃以为,窃以为,呵呵

        • 家园 回陈兄

          晋书里面没有虞松传,这一点可以肯定。

          查了一下,从《晋书 景帝纪》里面找出来这么一段,说司马师以“诸葛诞、??丘俭、王昶、陈泰、胡遵都督四方,王基、州泰、邓艾、石苞典州郡,卢毓、李丰裳选举,傅嘏、虞松参计谋,钟会、夏侯玄、王肃、陈本、孟康、赵酆、张缉预朝议,四海倾注,朝野肃然。”既然《晋书》有“傅嘏、虞松参计谋”这样明明白白一说,可见虞松本来就是司马师的重要谋士之一,习凿齿讲的事没有不合理。

          我觉得《晋书》说司马昭“进据长城,南趣骆谷”倒未必是假的,而说姜维就是因此被吓退的则假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史上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事实本身并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作者加入的一点理解。比如说《汉书》赵充国本传说匈奴将入侵,赵充国将兵屯边,匈奴不敢犯,引军退。而《匈奴传》则提供了另一种说法,说匈奴是因为单于重病退军,而且退军不久单于就死了。这两种说法哪种可靠呢,当然是后面一种,但你就不能说赵充国屯边然后匈奴退军这两件事是假的,问题出在作者对这两件事因果关系的理解上。再比如我们在史书上常常看说“某某将领在边几十年,外族不敢侵犯”,理解这话时就不能说外族几十年不犯边这事是假的,只是外族不犯边的原因未必是因为慑于这个将领的声威罢了。

          写史并不全是抄原始材料,不可避免的要加入作者自己的理解在里面,我们要做的事把这些理解中错误或者夸张的部分剃出来,而不应该单纯用一个“真”“假”作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

          那个“邓老之高”是不是说邓艾不清楚,至于“纵目檀溪,念崔徐之友”,我觉得“念崔徐之友”意思并不是“怀想崔州平徐庶的朋友”,实际这一句和“追二德之远”是对仗,组句方式是一样的,“友”和“远”是作形容词修饰前面“崔徐”和“二德”的,实际上这句就是怀想崔州平跟徐庶这两个人。

          你说“习凿之只是为了写文章漂亮一些,用来做地理位置辩证好像不太合适”,我认为可谓一语中的。实际上这篇文章为了讲究声律和对仗,写了很多不通顺的话,什么“崔徐之友”“二德之远”云云,都是很生僻的说法,后人读起来只好半解半猜,《文心雕龙》说“晋末文章,依稀其旨”,就是说这种以辞害意的风气的。

    • 家园 实话实说,很怀疑汉晋春秋的史学价值

      开篇就把周瑜鲁肃"臭骂"了一顿,原因不过是他们跟随了孙权而不是"应该"跟随的刘备.不少史书作者有倾向性,这个无庸讳言.但是开篇就破坏时间顺序"破口大骂",还真是汉晋春秋的专利.因此里面的纪录我都是打折扣的.

      至于上??之战本身,晋书的记载虽然有吹嘘战功之嫌,整体过程尚能自圆其说.而汉晋的记载,

      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馀众悉出,西救祁山。......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之东,

      按照这个记载,似乎是司马懿先到上??后西援,那么他应该和诸葛亮相遇在上??之西,"与宣王遇于上??之东"难以理解.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