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未来十年之中国房地产(一) -- 老钟之

共:💬30 🌺9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温州炒房团在纽约、洛杉矶都炒,

        当然他们在美国获利没有在中国那么爽,他们也主要是在华人聚集的社区最容易得手。

        • 家园 【原创】未来十年之中国房地产(三)

          三、房地产的两个核心因素

          我们来分析。一是供给与需求。从供应方面来说,中国土地就这么多,为确保合理的耕地面积,房地产土地供应数量只有这么多;从需求方面来说,每年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特别是年青人,他们受过教育,向往城市更好的生活、教育、医疗条件,向往城市开放的思想,就业的机会。无数来自农村的年青人必然梦想在城市拥有一个家,这是一个无法阻挡的过程,在未来十年,需求大于供应的矛盾仍然是铁的现实。

          二是资本数量。房地产业是一个资本高度集中的产业,从征地、拍地、拿地、建筑、出售,其中有天量的资金在运转,一旦离开资金的转动,房地产就会象自行车一样,立即倒下来。换句话说,就是要有钱,房地产才能运转。

          目前在房地产业中的资金主要来处四个方面:银行贷款、个人储蓄、民间资本、境外热钱。尤其是民间资本与境外热钱,民间资本过度入市,必然导致制造业萎缩、产业空心化;境外资本更是1000%的投机资金,随时准备大捞一笔,然后外逃回窜。

          楼市易产生泡沫,中外都是如此,当年日本东京的地价可以买下美国,香港、曼谷、莫斯科的楼市泡沫仍然历历在目。楼市泡沫看起来欣欣向荣,一片生机,但是是泡沫一旦破裂,必然导致银行坏帐,民众观望,楼市萧条,经济硬着陆,后果不堪设想。

          • 家园 中国的农村还有人要进城吗?

            经济上合算吗?反过来说,为什么不能出城?不工作或者不需要驻在近处的,为何不能出城?关键是投资不足,实际上,人何房地产泡沫,都与公共服务的不公平和低效率有根本的关系。房地产泡沫,反映的是政府服务供给的无效。

          • 家园 中国可以说前5个城市可能洗稀缺,剩下的地方绝对不缺土地

            城市住房和耕地相争,肯定是有人故意闹出的笑话了。

            • 家园 【原创】未来十年之中国房地产(四)

              四、中央政府的意图

              中国是个政策市,由政府主导经济发展。那现在我们要分析一下,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业的态度是什么呢。当然,宣传的口号是大家都能住上房子。不过,实际的调控目标,我认为就两条:

              一是楼市必须繁荣。房地产业必须繁荣,不能萧条。在未来十年,房地产仍是经济发展中最稳定、最可靠的增长力量,而且必将是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国城镇化道路不可逆转,房地产产业的发展也不可能停滞。在房地产业上游,是水泥、钢铁、运输等行业;在房地产下游,是电器、家具、装修等行业;房地产本身又是消费又是投资,其间吸纳着大量的资金,大量的就业,必然是经济的主要引擎和增长点,成为推动GDP与解决就业的关键因素。楼市一旦萧条或者崩溃,就不是经济放缓多少的问题,而是经济硬着陆,会动摇国本哪。

              二是泡沫必须遏制。可以有适当泡沫,但必须遏制。房地产有适当泡沫,就象温和的通货膨胀,好处甚至大于坏处。换一个角度来说,繁荣就会有泡沫,没泡沫怎么会有繁荣呢。但是绝对不允许过分吹大泡沫,这个道理很简单,就不用详细解释了。

              简单说起来,中央政府是在走平衡钢丝,既要适度的繁荣,又要避免吹大泡沫,关键就是把握个度的问题。

              好了,房地产问题的症节有了,调控的目标也有了,那么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对策,效果怎么样呢。

              • 家园 对家电现在完全是抑制作用因为自从房价开始

                天价后,大型家电如冰箱彩电空调的更新换代就停滞,因为没几个人会为自己租的房子更新这些,你要是租过房子就会发现这些的电器都是n年前的。所以你看现在家电企业居然都盼着下乡来生存,毕竟农村盖房子几乎只有建筑成本,不能贷款,盖完房子后挣得钱还有点消费能力

              • 家园 大部分房子卖给刚需是底线,不猛跌不可能实现
              • 家园 这个想法是不成立的

                一是楼市必须繁荣。房地产业必须繁荣,不能萧条。在未来十年,房地产仍是经济发展中最稳定、最可靠的增长力量,而且必将是经济的中流砥柱

                -----------------------------

                这种说法只是建立在健康没有泡沫的情况下,当房地产泡沫形成后,只会大量吸取其他行业的血,令到到其他产业失去血死亡.

                二是泡沫必须遏制。可以有适当泡沫,但必须遏制。

                -------------------------------

                这个是对市场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如果可以做的到,美国就没有次贷危机了.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收到干预市场,但对于市场周期,政府只能是尽量延长其周期.

                所以我觉得政府的意图是,等其他产业能够替代房地产的时候,就会把这泡沫踢爆.另外改变房地产税收政策,来从房地产吸血,即使房产税

              • 家园 调控目标应该主要是控制金融风险吧?泡泡应该从来不是目标
          • 家园 呵呵,西西河果然是高手多。

            呵呵,西西河果然是高手多。我在天涯发帖时,没见过这么有质量的回帖。欢迎各位多讨论交流。

            我在列举这几个数据时,主要是为了说明各个角色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付出与所得的相对比例,确实没有仔细推敲。另外为让模型简化,我省略了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支付的税费等费用,不然5000拿地,8000出售,开发商把底裤输的光光。

            在我居住的城市,上个月刚拍的一块地(在郊外),开发商以楼面价6000拿下,而周边的房价是8000。如果开发商拿到地后立即开发出售,根本就是赔钱。开发商的意图显然是拖延时间,分期开发,赌的是几年后房价上升,能好好的赚上一笔。

            总而言之,房地产销售中,利润的大头是被政府拿走的,这点不用质疑。

      • 家园 我过去大大低估了炒房团的能量

        仅仅一个人啊,只是从2008年入市啊,

        潘:我的确是白手起家。2008年6月28日我从上海回温州,当时只有信用卡套现的6万元。开始做信用卡发卡业务,大半年时间赚了二三十万元。2009年,表弟介绍给我一套房子。我把全部身家,20多万元付了订金。没想到,一个星期后有人外加50万元买下。这是我赚到的第一个50万元。

        我感觉,哎,这个钱非常好赚。这50万又让我在短短两个月里赚到近300万。有了这300万元后,温州正好有个新盘开盘,30万元一个名号。我运气比较好,一下又摇中了好几个号。我又以每套外加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的价格转让出去,又在一个星期左右赚了几百万元。

        这样,我手头一下就有了五六百万元的资金。

        2009年7月以后,雪球越滚越大,我开始想买写字楼。2010年9月,我看中了温州一栋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大楼。当时有人说,你是蛇吞象。我说我是蟒蛇,我就是要吞下。后来,这栋楼也拿下来了,除了自用的办公区域将近4000平方米,其他全部转租。到2010年,我已经是超过几个亿的身家。

      • 家园 静候高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