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未来十年之中国房地产(一) -- 老钟之

共:💬30 🌺9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未来十年之中国房地产(一)

过去十年,房地产与房价是争论最多,骂声最大的。有人将房地产看作是中国政治经济的怪胎,这个怪胎由官商勾结而生,由吸食民血而养,这个怪胎必将把中国拉入十八层地狱。我们不作这些情绪上的争论,还是从头看起来,一步步分析原因、过程,再推导个未来十年的结论出来。不管最后对不对,也给自己找个乐子不是。

一、房地产开发流程分析

中国大陆的房地产开发是从香港学来的,具体是怎么动作的,我们来分析一下。

我们搭建一个小舞台,当中的主角有地方政府、开发商、购买者、银行四位。简单的流程是这样的,地方政府拆迁获得一块地并进行一级开发后(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拍卖,开发商竞标后买下,盖起楼出售,购买者从银行贷款买下。

假设这发生在一个二线城市(此间价格仅予参照,准不准大家自己判断),地方政府通过拆迁、征用等方式获得一块地,并进行一级开发(平整、路政等),这个过程中政府付出成本是比较低廉的,不然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暴力拆迁事件。以每平米单位计算,假设政府以5000元的楼面价卖给开发商(注意是楼面价,而不是土地价),开发商盖楼的成本一般是2000元每平,再以8000元的价格出售给购买者,假设购买者首付3000元,从银行贷款5000元买下房产。至此,一个过程结束。在这当中,看看各个角色的表演。

地方政府:拆迁征用、一级开发付出成本1000元,拍卖土地收入5000元,此外政府从房产交易中收取的税收费用还没有计算(一般是房价的2-3%),地方政府纯获利4000元。不过在香港,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大部分是要投入公房建设项目,在内地,只是最近才规定10%要用于廉租房建设。

开发商:获利1000元。开发商生产销售过程中,坑蒙拐骗,无所不为,背着最大的恶名。其实获利并不象一般人想象得那么多,而且要投入大量资金,承担巨大风险,实际上获取的利润一般。上述的1000元利润不一定能拿到这么多。据报道,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主要来自囤地,即买下来的土地并不急于开发销售,而是先放着,一是控制供应量,二是推高房价,待房价进一步上涨后,再开发销售。这也是住建部屡次三番打击囤地的原因,但是说实话,基本没有什么效果。

消费者:首付3000,银行欠债5000,一共8000,换得房子。当然,部分民间资本,如山西煤老板、温州炒房团等,资金实力雄厚,可以不依靠银行贷款。另外,还要注意境外游资,由于看好人民币升值,金额巨大的境外游资亦会进入中国楼市,这是一股更危险的力量。但是一般来说,房地产市场中的主要资金来自银行贷款。

银行:发放贷款5000,主要靠存贷款利差来获利。

看出来了吗,这场游戏中地方政府风险最小,赢利最大,怪不得地方政府如此热衷于土地拍卖。

家园 【原创】未来十年之中国房地产(二)

那么,推高楼价的黑手到底是谁呢。

地方政府?可以看出,最后楼价卖到8000元的高价,直接因素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将楼面价推高到5000元。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市场的行为,而是由行政手段主导的行为,因为其中最关键的土地要素,并没有市场化,而是由政府控制的。政府依靠行政强制力介入市场,一是控制土地价格,二是控制土地供应量,导致最终房屋销售价格扭曲,房屋价格脱离其经济真实面。因此,不少学者大骂政府,是政府一手导演了高房价。

开发商?商人当然追求利润,但是前面我们已经看见,开发商是通过竞标拍下土地的,这当中固然有权力与资本的串连,但相对来说(特别是近几年来更加规范),这是一个市场化相当充分的过程。现在网上都可以查得到,开发商拿地价是多少,出售价格是多少。前面说过,开发商的利润空间主要来自囤地,但囤地一是需要资金持有成本,二是加大风险,万一资金不能周转,那就非常危险了。因此,说开发商推高房价有些勉强。

炒房团?温州炒房团恶名远扬,山西煤老板更是大闹京城,境外资本也是蠢蠢欲动,所谓空转率,三年不交电费就是他们造成的。炒房团固然可恶,但是他们怎么就热衷于炒房子呢?一旦炒砸了,那可就血本无归,海南岛的烂尾楼还一直在原地矗立着呢。

丈母娘?我忘了是哪个王八蛋专家提出来的,在此我恭敬地问候这位专家的前十八代祖宗。丈母娘理论主要说的是普通老百姓,透支一生的积蓄,背负房奴的重担,悲壮的杀入楼市,用自己的血肉为庞大的楼市垫底。

上述四个方面,许多专家都做过详细而充分的表述,可惜这些都是问题的表象,它没有回答关键的问题,房价已经那么高,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是义无反顾的冲进去呢?透过表象看本质,我认为,决定房地产的核心因素只有两条:一是供给与需求;二是资本数量。

家园 静候高见
家园 我过去大大低估了炒房团的能量

仅仅一个人啊,只是从2008年入市啊,

潘:我的确是白手起家。2008年6月28日我从上海回温州,当时只有信用卡套现的6万元。开始做信用卡发卡业务,大半年时间赚了二三十万元。2009年,表弟介绍给我一套房子。我把全部身家,20多万元付了订金。没想到,一个星期后有人外加50万元买下。这是我赚到的第一个50万元。

我感觉,哎,这个钱非常好赚。这50万又让我在短短两个月里赚到近300万。有了这300万元后,温州正好有个新盘开盘,30万元一个名号。我运气比较好,一下又摇中了好几个号。我又以每套外加5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的价格转让出去,又在一个星期左右赚了几百万元。

这样,我手头一下就有了五六百万元的资金。

2009年7月以后,雪球越滚越大,我开始想买写字楼。2010年9月,我看中了温州一栋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大楼。当时有人说,你是蛇吞象。我说我是蟒蛇,我就是要吞下。后来,这栋楼也拿下来了,除了自用的办公区域将近4000平方米,其他全部转租。到2010年,我已经是超过几个亿的身家。

家园 温州炒房团在纽约、洛杉矶都炒,

当然他们在美国获利没有在中国那么爽,他们也主要是在华人聚集的社区最容易得手。

家园 你这数字有点拍脑袋了。房价8000的地方土地楼面价不可能

你这数字有点拍脑袋了。房价8000的地块土地楼面价怎么可能卖到5000?还有开发商的毛利润率只有12.5%?不能先假设一些错误的数字,然后用这些数字来论证你的结论。

家园 建议你先查一下相关数据

关于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支,每年都是有专门报告的。

随便在网上找了一个相关报道,以此为例来看一下。外链出处

财政部《关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10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9109.94亿元(此处土地出让收入为财政部口径,与国土部统计数据略有差别),当年安排支出为26975.79亿元,这包括征地补偿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13395.6亿元、廉租住房保障支出463.62亿元、用于城市建设的支出7531.67亿元等。

这显示,2010年地方政府的成本性支出大约是当年土地出让收入的46%,高于业界的预测。

但简单计算可以得出,当年地方政府的纯收益依然在1.5万亿元左右。

从这个报道可以看出来,地方政府2010年获得的土地出让金是2.9个亿,土地出让金净值是1.5个亿。拆迁成本大概是1.3个亿,占出土出让金毛收入的46%左右,大大高于你说的20%。

土地出让金用途是有明文规定的,大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除此之外,大概还有10%左右用于农田水利和土地整理。大规模保障房建设虽然近几年才开始,但是廉租住房补贴已经运行好几年了,一般通过低保账户发放,这笔钱要从土地出让金中出。另外,土地出让金的大概10%左右,是要直接上缴中央财政的,不能算在地方政府的盘子里。

家园 新闻里最重要的一段没有转过来

就是买的900万的房子,抵押给银行后拿到1200万,然后把这个循环继续下去。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银行在推波助澜。

家园 算的好像有点不全,这里是另一个核算结果,不知是否正确

一个地方土地出让的楼面地价:4000/平,销售价格:12000/平,很多人误认为,开发商赚惨了!你看,4000+2000修建及其综合成本,每平赚6000!!!

但是,学过小学算术的我,都知道不是这样的!

4000平拍卖价格,并不是开发商土地取得价格,开放商土地取得价格为:

第一部分,土地取得成本:

1、土地出让金:4000元

2、佣金1-3%,按1.5%计算:60元

3、契税:3%:120元

4、土地使用税,各地不同,按平米征收,按3的容积率核算,10元/平米2年:约7元

5、其他杂费--诸如:办证、分户产权、划线等,按10元算:10元。

这样,综合平米楼面地价为:4197元/平

累计:4197元

第二部分:建安成本之税、行政、事业费用

1、配套费300元

2、各式检测、图审、消防、人防等,因这些各式行政手续,所导致无法市场化的增加费用:200元

3、建安成本之营业税,按8%包税制:160元

4、各项材料之增值税17%,其中建安成本中40%的材料涉及增值税,136元

小计:796元

累计:4993元

第三部分,建安成本

按2000元/平,含总平、绿化等。

小计:2000元。

累计成本:6993元

注:投资成本到此截止。

上述构成投资成本:

第四部分:销售税6%:720元 买卖双方契税6%=720元

累计成本:8433元

第四部分:土地增值税12000-8433=3567元,最低一档,30%=1070元

累计成本:9503元

第五部分:企业所得税:企业盈利:(12000-9503)=2497元,25%企业所得税:624元

累计成本:10127元

第六部分:投资业主要取得利润,20%的个人红利所得:(12000-10127)20%=375元

累计成本:10502元

最终,投资回报:1498元,两年投资回报率:1498/7552=19.85%

这个结果,还是两年实现销售,若无法实现销售,其投资回报率还得从新核算。

其中,ZF收走的钱,总计:8502元,

占房屋总成本的:70.85%

家园 【原创】未来十年之中国房地产(三)

三、房地产的两个核心因素

我们来分析。一是供给与需求。从供应方面来说,中国土地就这么多,为确保合理的耕地面积,房地产土地供应数量只有这么多;从需求方面来说,每年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特别是年青人,他们受过教育,向往城市更好的生活、教育、医疗条件,向往城市开放的思想,就业的机会。无数来自农村的年青人必然梦想在城市拥有一个家,这是一个无法阻挡的过程,在未来十年,需求大于供应的矛盾仍然是铁的现实。

二是资本数量。房地产业是一个资本高度集中的产业,从征地、拍地、拿地、建筑、出售,其中有天量的资金在运转,一旦离开资金的转动,房地产就会象自行车一样,立即倒下来。换句话说,就是要有钱,房地产才能运转。

目前在房地产业中的资金主要来处四个方面:银行贷款、个人储蓄、民间资本、境外热钱。尤其是民间资本与境外热钱,民间资本过度入市,必然导致制造业萎缩、产业空心化;境外资本更是1000%的投机资金,随时准备大捞一笔,然后外逃回窜。

楼市易产生泡沫,中外都是如此,当年日本东京的地价可以买下美国,香港、曼谷、莫斯科的楼市泡沫仍然历历在目。楼市泡沫看起来欣欣向荣,一片生机,但是是泡沫一旦破裂,必然导致银行坏帐,民众观望,楼市萧条,经济硬着陆,后果不堪设想。

家园 呵呵,西西河果然是高手多。

呵呵,西西河果然是高手多。我在天涯发帖时,没见过这么有质量的回帖。欢迎各位多讨论交流。

我在列举这几个数据时,主要是为了说明各个角色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付出与所得的相对比例,确实没有仔细推敲。另外为让模型简化,我省略了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支付的税费等费用,不然5000拿地,8000出售,开发商把底裤输的光光。

在我居住的城市,上个月刚拍的一块地(在郊外),开发商以楼面价6000拿下,而周边的房价是8000。如果开发商拿到地后立即开发出售,根本就是赔钱。开发商的意图显然是拖延时间,分期开发,赌的是几年后房价上升,能好好的赚上一笔。

总而言之,房地产销售中,利润的大头是被政府拿走的,这点不用质疑。

家园 中国可以说前5个城市可能洗稀缺,剩下的地方绝对不缺土地

城市住房和耕地相争,肯定是有人故意闹出的笑话了。

家园 【原创】未来十年之中国房地产(四)

四、中央政府的意图

中国是个政策市,由政府主导经济发展。那现在我们要分析一下,中央政府对房地产业的态度是什么呢。当然,宣传的口号是大家都能住上房子。不过,实际的调控目标,我认为就两条:

一是楼市必须繁荣。房地产业必须繁荣,不能萧条。在未来十年,房地产仍是经济发展中最稳定、最可靠的增长力量,而且必将是经济的中流砥柱。中国城镇化道路不可逆转,房地产产业的发展也不可能停滞。在房地产业上游,是水泥、钢铁、运输等行业;在房地产下游,是电器、家具、装修等行业;房地产本身又是消费又是投资,其间吸纳着大量的资金,大量的就业,必然是经济的主要引擎和增长点,成为推动GDP与解决就业的关键因素。楼市一旦萧条或者崩溃,就不是经济放缓多少的问题,而是经济硬着陆,会动摇国本哪。

二是泡沫必须遏制。可以有适当泡沫,但必须遏制。房地产有适当泡沫,就象温和的通货膨胀,好处甚至大于坏处。换一个角度来说,繁荣就会有泡沫,没泡沫怎么会有繁荣呢。但是绝对不允许过分吹大泡沫,这个道理很简单,就不用详细解释了。

简单说起来,中央政府是在走平衡钢丝,既要适度的繁荣,又要避免吹大泡沫,关键就是把握个度的问题。

好了,房地产问题的症节有了,调控的目标也有了,那么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对策,效果怎么样呢。

家园 调控目标应该主要是控制金融风险吧?泡泡应该从来不是目标
家园 房产兴,中国死.

大航海的前夜,郑和的船队行驶在茫茫大海之上,商人们把资本变成了土地.

星际航海的前夜,神舟天宫遨游天际,商人们把资本变成房产.

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中国人会不会太愚蠢?神舟会成为第二个郑和吗?

未来十年,是再来一次大清盛世,还是来一次经济危机. 中央会如何选择呢?

通宝推:流沙河,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