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民主和专制概念对立的陷阱 -- 慧诚

共:💬196 🌺170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党卫军和冲锋队不是一码事吧?

                        冲锋队简称SA,党卫军简称SS。党卫军和盖世太保后来还清洗了冲锋队,把希特勒的老朋友罗姆给毙了。

                        • 家园 你是对的,有一些差别.党卫军曾经是冲锋队的一部分

                          不过都是在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执政前成立的。后来党卫军取代了冲锋队。

                          Sturmabteilung, SA 德国纳粹党的法西斯武装恐怖组织。因队员穿褐色制服,又名褐衫队。1921年 8月由A.希特勒创建。慕尼黑陆军第七军区参谋E.罗姆上尉任参谋长,1934年起为党卫军所取代。

                          冲锋队最初主要从事破坏革命运动、冲击其他党派群众集会及街头殴斗等活动。后参加1923年的希特勒暴动。 1924年 12月希特勒出狱后,委托罗姆重建冲锋队,但两人在冲锋队的性质及与纳粹党的关系上发生争吵,1925年罗姆与希特勒闹翻,后参加玻利维亚军队。1930年底罗姆重被委任为冲锋队头目,H.希姆莱的党卫军隶属于冲锋队。希特勒执政后,H.戈林宣布冲锋队为“辅助警察”,冲锋队员人数不断膨胀。1930年为10万人,1933年增至50万人,1934年已达 250余万人。由于冲锋队与德国国防军矛盾的加剧,1934年 2月28日希特勒召集国防军和冲锋队首脑会谈,议定国防军是第三帝国唯一的武器持有者,冲锋队则负责入伍前的青年和退伍军人的军事训练。但以罗姆为代表的冲锋队上层企图取代国防军,主张实行“第二次革命”,全面实施《二十五点纲领》。柏林、汉堡、埃森、弗赖堡等地的冲锋队员发生骚动。1934年 6月,希特勒在戈林和希姆莱协助下,将罗姆开除出德国军官联合会。6月30日夜,戈林的特别警察和希姆莱的党卫军对冲锋队大肆镇压,枪决了罗姆和150多名冲锋队头目,包括其他反对派人士在内,被杀被捕在千人以上。7月26日,党卫军因执行处决有功,脱离冲锋队而独立。

                          (2) 党卫军 Schutzstaffel

                          德国纳粹党的法西斯特务组织和军事组织。因队员穿黑色制服,又称黑衫队。简称SS。1925年 4月成立。1946年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党卫军成立初期仅为A.希特勒的卫队和对付政敌的工具,隶属于E.罗姆领导的冲锋队,规模很小。1929 年 1月起由H.希姆莱领导,党卫军有很大发展。1931年6 月建立情报机关党卫军安全处。次年1月设党卫军种族局。1933 年初,其成员已发展至5万余人。1934年7月,罗姆被处死以后,党卫军取代冲锋队在纳粹恐怖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由希特勒直接掌管。

                          党卫军的嫡系部队是以预备队和百人留守队为核心扩建的武装党卫队,人数最多时达50余万人,此外有看守集中营的特殊部队骷髅队,包括盖世太保在内的整个警察部门也由党卫军领导。党卫军名义上受内政部长领导,实际直接归希特勒指挥。党卫军的各级组织布满全国,指挥各地的警察和情报机构。党卫军直接参加法西斯侵略战争,以残酷的手段迫害和屠杀犹太人、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士、被占区居民及战俘。达豪和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的惨绝人寰的屠杀暴行,都是由党卫军的骷髅队进行的。

    • 家园 有个地方有不同意见,

      “欧洲的贵族制是封建制度(这里又是一个翻译埋下的超级大坑——封建是非专制的,封建的制度是权力分散),这个制度与中国古代的皇权制度完全不同”

      -----------------------------------------------------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确实是中央集权制,但是经济上,完全还是基于农业的封建经济制度。大地主们确实没有欧洲贵族那样几乎自成一国的政治特权,但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实质是掌握在这些大地主手里。皇帝有什么?每年盈利上万亿的100家帝企?进入官僚集团做官的是佃农的子弟多,还是这些土地所有者的子弟多?个人的官位不可世袭,莫非整个官僚集团的构成也呈现出极大地流动性,而不是一个阶级总体上霸占的结果?就算官僚阶级的构成整体上有很大的流动性,莫非土地也是如此?地主死了土地充公,不留给儿子?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官僚阶级这个阶级本身呈现出极大地整体上的阶级世袭特征;一代代官僚们表面上在皇帝面前万岁喊得山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喊得山响,实质上一代代做的事只有一件:以公谋私。

      所以中国实质上是中央集权制掩盖下的封建制度;科举制度掩盖下的世袭制度。

      楼主同学,你还是书生气太重啊~~~

      • 家园 封建不是经济制度

        封建的核心并不是经济制度,而是权力制度。

        中国古代国家的税收以人头税为主,大地主对国家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上面有人当官”,否则他的地根本保不住。红楼梦里面的大地主一旦失去上层的保护,随时都可能家破人亡。官府捏死一个地主,就像捏死一个蚂蚁那么简单。

        官僚虽有荫蔽,但是这个荫蔽是逐级降低,如果子孙不努力,多半出现的情况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除了清朝这个特殊的朝代(有个满洲贵族阶层),唐代你看到多少官员的家庭可以流传不息的?被抄家的宰相豪贵多了去了。

        中国古代的特色是,官员尤其是大官僚,流动性是比较强的,尤其是王朝的初期和中期,而地主家族一旦无法得到官员的保护,大地主是很危险的。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看看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中国真正的封建残余不是体现在官僚身上,而是体现在小吏,他们常常是家族继承的。所谓“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王朝后期,有可能出现板结现象,这样的话,王朝就危险了。

        真正要说继承,资本家才是最能够继承的。一方面继承资产,另一方面继承了保护资产神圣不受侵犯的政治制度和保护。

        资本主义社会也是有封建残余,中国唐代以后也有封建残余。但是毕竟不是一回事。

        五四以来,中国历史被系统性抹黑,并且在历史发展上,完全 以西方的标准和概念来看中国,现在要看到它的本色真不容易。

        • 家园 你说的这些都对呀,

          地主当然是“官府里有人的”,我是同意这一点的,官僚阶级和地主阶级是紧密联系的,你看到的是官府捏死地主跟捏死蚂蚁一样,我看到的是捏死地主的官僚大部分也是地主阶级出身么,你捏死我我捏死你,基本上还是内部矛盾。

          政治体制归根到底还是用来划定财富分配的,皇帝用科举的方式把社会的主要财富拥有者和知识拥有者地主阶级网络到官僚体系中,以此来实现统治,而当了官僚的地主们反过来利用权力巩固自己的财富同时打击他人的财富,在这个过程中当然有失败的地主,但是得胜的也是其他地主嘛。官僚阶级的世袭特性,并不是体现在某一个具体的家族身上,而是体现在其整个构成上的。

          我不同意那种把中国的历史说的一无是处的腔调,但我也没办法同意楼主这种对历史的解释,照楼主的说法,古人们都做到了公大于私,莫非古代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

          • 家园 你说得很对,中国明清时期科举

            入榜的不仅仅是作官,而且全家族的土地免税。这是一项重大利益。以至出现了普通农民要把土地白送给有功名的家族,然后租回自己种的荒谬事情。

            ************************************

            封建制度是个约定俗成的含义,字典里一般解释很清楚。已经和柳宗元那时候的这两个字意义脱离了。

            封建社会的中文解释:

            字典

            一种社会形态,出现在奴隶社会之后,特征是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农民或农奴只有很少土地或全无土地,只能耕种地主或领主土地,绝大部分产品被地主或领主剥夺.

            百科

            两种含义:一是分封制的国家结构,这是和西欧的中世纪和中国夏商周先秦时期的国家结构,夏商时期以中央王朝和万千方国结合的方式出现,周朝则以天子和诸侯国的形式出现;二是社会形态,指的是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为经济基础的社会形态,中世纪的欧洲和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的中国就是这种社会形态。

            在中国,“封建”的概念可以意指三个不同的对象∶第一是指中国古代的封建,如西周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第二是指中国从古代延续到近代的“封建社会”,久讼不已的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延续等问题即由此而来;第三是指欧洲中世纪的一种社会制度,它常被看作是各种封建社会的参照原型。

            我国固有的封建含义类似,即分封建国。秦朝以后基本就不是主流了,尽管汉初明初有过反复。

            • 家园 一个词指称三个完全不同的对象是不合理的

              在中国,“封建”的概念可以意指三个不同的对象∶第一是指中国古代的封建,如西周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第二是指中国从古代延续到近代的“封建社会”,久讼不已的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为何长期延续等问题即由此而来;第三是指欧洲中世纪的一种社会制度,它常被看作是各种封建社会的参照原型。

              第二个涵义完全是政治原因造成的,而不是它在词义上有什么必然性。冯天瑜的书梳理的很清楚,我就不啰嗦了。

          • 家园 官僚跟封建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封建这个概念的根本是“分封建制”,中国从唐朝以后就基本不再有封建的问题。

            如果说是其他问题,完全可以用其他术语一起谈,没有必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导致什么都说不清楚。

            世袭就是血缘的世袭,如果你说官僚阶层永远在上位。那我还不如说人类社会永远是世袭的,因为永远有上层和下层。这样就无法用概念来区分社会形态的不同了。

            把中国汉唐以后的社会定义为封建,这是中国思想史和社会史最大的灾难之一。

            • 家园 我赞同以下说法:

              “保护这种封建剥削制度的权力机关,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国家。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在封建国家中,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各地方分设官职以掌兵、刑、钱、谷等事,并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

              ---------------------------------------------------

              楼主的问题在于,把官僚阶级看成是世袭贵族的完全对立面,根本就没有看到在这中间这两者有交融的地方,这样子非此即彼的理解方式是比较典型的书生式理解方式。

              皇帝当然不允许官僚制度中出现明文规定的世袭的东西,但是皇帝不允许的,官僚就不做了么?纸面上没有的,现实中就没有么?

              归根到底,还是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问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