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BBC主持人暗示叶诗文服药 -- 一着

共:💬38 🌺139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BBC主持人暗示叶诗文服药

    中国游泳小将叶诗文出色发挥引起一些西方媒体和评论员质疑后,中国羽毛球选手被指消极比赛有成了热门话题。看到电视上许多信誓旦旦要捍卫所谓奥林匹克精神纯洁性的人,很容易令人想起那些一边高喊捍卫人权,一边支持干涉北非中东主权国家对无辜人民狂轰乱炸的装B犯们。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看看奥运会,除了孤注一掷地争取奖牌,把举办奥运变成无限商机和国家宣传,还有什么其它的精神?

    难怪有网友抱怨说,国际羽联自己弄个小组第一打小组第一的愚蠢规则,然后却来处罚合理利用规则争取更好成绩的运动员,这不是无耻吗?这和中国官员一出事,就把责任推给基层甚至临时工,有什么区别?

    体育和政治一样,国内公知喊起口号往往比洋人更激愤。网上不少人借此讽刺和否定中国为奥运金牌所作的努力。所以著名的博客作者孔庆东打骂中国无耻学者可恨,因为他们竟然因此辱骂中国运动员没有人格国格。

    叶诗文

    16岁的游泳小将叶诗文7月29日凌晨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的金牌,但她的出色表现却引来西方媒体一片致以声。在比赛现场英国BBC电视台现场女主持人克莱尔巴尔汀(Clare Balding)的公开质疑,尽管巴尔汀的言论随即引起网民愤怒反应,但巴尔汀的雇主BBC并没有就此事向叶诗文道歉的打算,而是选择支持巴尔汀,并且说"这是她的职责!"

    其实BBC在2009年曾经为巴尔汀的不当言论道歉过一次。当时巴尔汀现场主持英国全国障碍大赛马(Grand National)的实况转播,她在采访得奖骑师连姆(Liam Treadwell )时嘲笑过他歪七歪八的牙齿。赛马师被马踢,甚至牙齿被马踢并非罕见事故。当时巴尔汀面对全国数百万电视观众取笑骑师说: " 连姆,请对镜头笑笑。让我们看看你的牙齿。他的牙齿绝不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现在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去整整牙齿了"('Liam, just give us a big grin to the camera. No, no, let's see your teeth. He hasn't got the best teeth in the world, but you can afford to go and get them done now if you like.' )

    在英国牙齿整形很贵,她的意思是现在骑师得了大奖就有钱去修整牙齿了。咱还记得当时的场面,小伙子被窘得无言以对。后来巴尔汀本人和BBC都为其不当言论道歉。其实那次冒犯远没有这次质疑叶诗文的性质严重,这次并非取笑选手的外貌,而是毫无根据地暗指中国选手服药作弊。奥运会有严格的药检机构,体育节目主持人对药检妄加评论不仅不负责任,而且明显有越权和失职之过。彼时道歉,此时不道歉,BBC的立场和标准并不一致。

    巴尔汀

    在转播叶诗文比赛的现场,巴尔汀的主持搭档是前英国游泳名将马克福斯特。她在目睹叶诗文最后冲刺创世界记录时,稍作迟疑,随即满脸狐疑地对福斯特说:"马克,一个人突然能游出比自己最好成绩快出很多的成绩,这得涌现出多少怀疑啊?" (How many questions will there be, Mark, about somebody who can suddenly swim so much faster than she has ever swum before?)。但福斯特并没有附和她的质疑:"这的确是5秒的进步,而且这也是她在比赛中所实现的。记住,对于只有16岁的的她而言,当你年轻气盛的时候你能做出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来……所以这是有可能发生的。"

    巴尔汀并没有一般女主持人漂亮和性感的外表。她高耸的鼻梁有几分男性的刚阳,下巴孔武有力,令人想起法国影星杰哈德巴狄厄(人称“大鼻子情圣”)。巴尔汀本人是同性恋者,她的“妻子”也在BBC做主持人。两年前英国星期天泰晤士报的专栏对巴尔汀的性取向和外貌做过评论,被巴尔汀告到“新闻投诉委员会”,后来该委员会作出有利于巴尔汀的裁决。

    巴尔汀毕业于剑桥大学,在BBC的主持生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数度被不同机构评为年度最佳主持人。在英国这个崇尚乡绅和贵族的等级社会,BBC报道赛马记者和骑马/赛马一样,是个“高尚”的行当。她1994年进BBC电台实习,很快就接替了BBC的老牌赛马记者Julian Wilson。

    简单地“人肉”了一下发现,巴尔汀在英国赛马行当是个响当当的姓氏。巴尔汀的父亲和弟弟都是有名的驯马师,培训出不少获得平地赛马冠军的名马。她的祖父也是著名的驯马师,舅舅是世袭伯爵,曾经做过英国女王的御前驯马师。她的外祖父是德比(Derby)伯爵的后裔。

    彼德拉

    最能说明西方舆论对中国体育成绩微妙心理的是英国《每日邮报》上的文章:打造中国的美人鱼--中国儿童如何被从家中带走进行残酷训练。文章中先贴出叶诗文的照片,然后是许多中国儿童在训练场上刻苦训练的照片。我怀疑里面不少照片是从中国地方杂技学习拍来的。最后一张照片是前东德运动员彼德拉(Petra Schneider),70-80年代混合泳和自由泳的奥运金牌获得者。她因为服药提高成绩失去了女性特征,身体受到了长期伤害,现在追悔莫及。

    记者在文章最后说,彼德拉的下巴像男性一样孔武有力,肌肉发达,心率不齐。她对记者说,她愿意用获得的所有金牌换回失去的女性身体。记者最后假惺惺地说,让我们希望中国的美人鱼别重演彼德拉的悲剧。

    其实西方媒体酸溜溜的报道并不代表普通民众的看法。在这家倾向报社的报纸上,大部分读者评论十分公允,同媒体导向形成对比。有读者说,别的国家从小花力气培养运动员,我们不这么做,为什么就说那些国家做错了?

    还有读者说,这种心态说明了西方国家的没落。我们总想不吃苦不奉献,轻而易举地获胜,等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那些没有我们幸运的人们已经把我们甩到后面,我们成了体重过重,就知道缅怀过去辉煌,除了怨天尤人,已经忘记了人类在生存中需要的奋斗精神和技能。

    关键词(Tags): #叶诗文#BBC#奥运会#伦敦
    • 家园 俩老美的评论

      头一个老美: How can she is faster than the fastest?! (她怎么能比最快的人还快呢?!)

      二一个老美: Uh, isn't this what the race for? (哦,比赛不就是为了这个嘛?)

    • 家园 有时候美国人的评论真有意思

      xrocketCollapse

      the technology was invented by americans...thats why so many american athletes passed the test. lol

      兴奋剂测试的技术是美国人发明的,所以很多美国运动员都能顺利“通过”测试。

      pmichnerCollapse

      The drug testing equipment was made in China.

      药检设备都是中国制造的。

    • 家园 女子800米自由泳,比第二名居然快了4秒多

      伦敦奥运会游泳比赛,女子800米自由泳,美国新秀莱德克伊以8分14秒63夺冠。西班牙选手贝尔蒙特-加西亚游出8分18秒76获得亚军,卫冕冠军、英国名将阿德林顿只以8分20秒32获得铜牌。

        在今天的游泳比赛中,美国“梦十队”也来到现场助威,在梦十巨星科比、詹姆斯等球员的注视下,美国人获得了3枚金牌。除了菲尔普斯获得100米蝶泳金牌外,富兰克林获得女子200米仰泳金牌,勒德基获得了女子800米自由泳。值得一提的是,得到女子800米自由泳金牌的勒德基今年仅年仅15岁,此前在泳坛名气不算高的她在这场比赛之后也算一战成名。

        在今天比赛中她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卫冕冠军阿德林顿和西班牙选手加西亚只能为第二名而战。在前750米,勒德基的速度一直领先于世界纪录,最终拿下冠军,她也得到了美国助威团的大声喝彩。

        这个Ledecky ,年仅15岁,之前没怎么露面,一出就这么好的成绩,比第二名居然快了4秒多,不禁让我们有一个大大的疑问:怎么做到的?”

    • 家园 体育毒瘤:兴奋剂检测的驴车远赶不上研发的火箭

      奥运精神是另一个西方社会老百姓仍在迷恋中的神话。上一个被戳穿的神话是华尔街。

      导 语

      迄今为止,在兴奋剂和兴奋剂检测的竞赛中,检测全面落于下风。而在可预期的将来,随着更多的技术应用,面对新型兴奋剂,检测的劣势还会进一步扩大。

      兴奋剂是现代奥运会都要严加防范的。本届奥运会也一样,这次伦敦奥运坏被称为对兴奋剂检测最严的奥运会。共有150名专家和1000名专业人员参与到检测当中,可以检测出240多种违禁物质。虽然武装到了牙齿,但不得不为世界反兴奋剂组织泼上一喷冷水,因为伦敦看似严不透风的兴奋剂检测其实也只是马后炮。

      兴奋剂有超过2500年历史,期间一度被当做提高运动成绩的良方

      和只有几十年历史的兴奋剂检测不一样,兴奋剂并不是新鲜的东西:人类在运动中使用兴奋剂的历史超过了2500年,最开始,药物甚至被当做了运动员提高成绩的标准配备。

      根据《德国时代周报》整理的资料,在公元前668年,当时的古代奥运会的跑步冠军Charmis就使用一种包含无花果干和湿奶酪等材料混合制成的特殊食物增强体力,而那之后,古代的运动员们更是大肆使用牛鞭,即最早的睾丸酮类兴奋剂。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后,兴奋剂同样“大放异彩”。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三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比赛中第一个冲过终点的是美国人Fred Lorz,他在比赛中靠机械“兴奋剂”——汽车完成了多半程比赛,因而被取消成绩。在他之后抵达终点的是美籍英国人Thomas J. Hicks。在Hicks比赛全程,他的教练Charles Lucas一直跟在他身后。当Hicks精疲力竭之时,卢卡斯就会给他注射一针士的宁(Strychnine),并给他喝下一大杯烈酒威士忌,在终点前6公里处,Hicks又被打了一针士的宁。而在那个年代,奥运官方甚至鼓励这种行为,官方在赛后的报道里称道:“马拉松比赛的冠军获得者,从医学角度充分证明了药物对于长跑选手的重要性。”

      1924年的环法自行车赛中,一名环法选手甚至把兴奋剂当做了一种值得骄傲的装备向记者炫耀:“这是可卡因,有益眼睛有好处。氯仿,可以保护牙齿。这个,是搽剂,能让我们的膝盖保持状态。说实话,我们是靠着炸药(硝酸甘油)骑车的。”而环法组织者依然默许了这些行为,在1930年,环法比赛的参赛手册上明确指出,组织方不负责各支车队的“药物”费用,言下之意就是参赛者只要自己付钱买“兴奋剂”即符合规则。

      在冷战期间,研发兴奋剂甚至成为了一些国家的国家项目。最大规模的兴奋剂事件就是于近年曝光的前东德运动员大规模使用禁药事件,在上世纪70-80年代,有上万名运动员参与了Komplex 08的计划,他们都服用了据称是维生素的合成类固醇类药物。而且在东德科学家的帮助下,苏联也一度把兴奋剂作为一种大型的国家项目来发展。

      兴奋剂检测历史却仅有50年,兴奋剂的开发一直领先于检测技术

      1968年,国际奥委会开始在第十九届东京奥运会中开展兴奋剂检测,当时的检测技术对惯用的合成类固醇毫无办法。整个东京奥运会期间,仅检出一例违禁药物事件:瑞典现代五项选手利延沃尔Hans-Gunnar Liljenwall因服用过量的酒精被查,就此成为奥运史上兴奋剂检测出的第一人。

      虽然在那之后,兴奋剂检测检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兴奋剂的研发的进步要更快。EPO(Erythropoietin)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治疗贫血等血液疾病的药物,由于能促进红细胞生成,提高身体的耐力,被很多耐力项目选手用作兴奋剂。在上世纪90年代,EPO就被列入禁药名单,但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人们都无法检测这种兴奋剂。

      2003年10月美国反兴奋剂局在接到了一名田径教练交来的残留着ZMA的注射器后,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合成类固醇THG,它的全名为四氢孕三烯酮Tetrahydrogestrinone,这种精心设计的兴奋剂可以躲过此前所有的检测手段。由美国BALCO实验室研发出的THG,甚至一直被这家机构作为一种叫做ZMA的营养品出售,包括女子百米飞人琼斯、欧洲百米冠军钱伯斯、奥运百米冠军科林斯都曾使用过这种兴奋剂。在1984年的奥运会上,科林斯甚至在夺冠后还对着摄像机镜头说:“谢谢你,ZMA!”

      2008的北京奥运会也没能免俗,08年10月,德国自行车选手斯特凡·舒马赫被检测出了在环法赛中使用了名叫CERA的新型的兴奋剂。 随后,国际奥委会在48小时之内就宣布重新检测北京奥运会样品。CERA,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新一代产品。经过对北京奥运会运动员的1000份血样和4000份尿样的检查,最终共发现了9名违规者。

      不过,即便是可以检测出的兴奋剂,通过奥运会兴奋剂检查也不代表运动员就没有服用过。南非开普敦大学的运动生理学家Tucker在最近接受《自然》杂志的采访时说道:“过了奥运会药检,也不能代表运动员就没有服用兴奋剂,更多的运动员喜欢在训练时用兴奋剂,因为训练时的药检很松。而比赛时的药检很严,运动员就不会使用。”

      新型兴奋剂向自体化发展:干细胞甚至基因疗法都在被应用,检测变得越发不可能

      到了今天,除了使用自体输血,使用新型的尚未有检测方法的药物外,一些更加科幻的作弊方式也加入兴奋剂的队伍,这些技术直接取材与人体,根本无法检测。2006年,德国田径教练Thomas Springstein被警方逮捕,在此之前,他试图用基因药物Repoxygen提高运动员的成绩。Repoxygen能够提高体内携带氧气的红细胞的“产量”。虽然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人类基因疗法计划负责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顾问西奥多·弗里德曼(Theodore Friedmann)认为:“研发真正有效的技术所遭遇的难度要比人们认为的高得多。”但他也承认,假以时日,研发出基因兴奋剂(gene dop-ing)也并非不可能。

      而另一项科学进展干细胞疗法的潜力也很大,运动员可以通过干细胞疗法增强体能或者修复因比赛疲惫不堪的身体。哈佛医学院整形外科教授Chris Evans甚至信心满满的表示:“我们早已经能够让成熟的干细胞发育成肌肉。虽然如何将干细胞注入合适的肌肉,以及如何让肌肉与这些‘外来客’融为一体并获得额外机能,至今仍是一个谜。但科学家有望在几年内扫清这些障碍。”,“由于在这一过程中,你使用的实际上是自己的干细胞,因此很难进行检测。”Evans补充道。

      可见,面对新型兴奋剂时,检测方法会越发难以奏效,另一方面,世界反兴奋组织也越发不堪重负。迄今为止,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花费超过5400万美元专门用于研究可能被用于提高运动成绩的新药。而在这次伦敦奥运会上,组织者计划实施5000次兴奋剂检测———这一数量是史无前例的。参加比赛的1.4万名运动员中有近一半会被抽查,其中包括全部奖牌获得者,检测将排查超过240种违禁药物,其中包括人体生长激素、哮喘药物和尚未正式开始销售的实验药物。就算通过了这些,运动员的血检和尿检样本还要被保存8年,方便以后在发现新型兴奋剂时可以重复查验。

      但即便有这些措施,迄今为止,在兴奋剂和检测的竞赛中。检测仍然全面落于下风,而且在可预期的将来,这种劣势会进一步扩大。

    • 家园 自行车团体追逐赛英国队领先3秒多夺金,集体服药了吧?

      奥运会的追逐赛,各队之间都是0.几秒的差距,英国队比银牌澳大利亚队快了3.51秒,预赛决赛两破世界纪录,成绩可以突然这么大幅提高的吗?这服药的嫌疑太大了吧。。。新花社的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质问了吗?

    • 家园 不太理解小叶和中国游泳队的态度。

      小叶拿了200混、400混两金,尿检没任何问题。面对对待这种侮辱性的质疑,小叶和中国游泳队为什么不强硬一点,反而显得面不唧唧的? 看看孙杨砸水怒吼的样子,真痛快。

      小叶去年上海世锦赛就是200混冠军,这次400混“超过男人”。客观的说,有人怀疑小叶要么是天赋异禀的游泳材料,要么用了辅助药物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种怀疑有道理,却没根据,拿到台面上来说就是对运动员的侮辱。如果说出现A瓶掉包/B瓶丢失等药检的事故,再出来怀疑都不迟。

      小叶的成绩、药检都是硬邦邦的没问题,面对质疑的时候却显得没脾气。真是不好理解。

      如果真的用药,不是一个人能操作的,早晚是纸包不住火的。各国都有用药的传统,中国也不例外。罗雪娟在全运会上的“名言”如犹在耳:我身后的游泳池不干净,但我是干净地站起来的。

      希望小叶和中国游泳队面对媒体硬朗一点。

      • 家园 你不能要求一个16岁的小姑娘能娴熟的应对媒体

        想想我们16岁在做什么??大部分还都在高中沉浸在惨绿青春中,叶诗文挺乖的小女孩,一直在家人和教练保护下努力训练,你要她像26的女孩子一样成熟太困难了

        至于这些羡慕嫉妒恨的外国人,那有怎样,他们就剩一张嘴了

        • 家园 是的。中国很多运动员都不能像姚明那样娴熟地面对媒体,更何

          况一个16岁小姑娘。所以,我认为游泳队的教练、官员应该站出为小姑娘说句话。某种程度上,那些人侮辱的不只是小叶,还包括中国游泳队。

          看着电视画面上,中国小姑娘一个人一再面对那些不友好的提问,不禁想想中国的男人们都哪去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