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马其顿军团遭遇秦军的一点新思路-交叉比较 -- 龙眼

共:💬185 🌺1311 🌵14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3
上页 下页 末页
      • 家园 强弓硬弩加防护加地形是步兵克骑兵的必杀利器

        前面已经讲过,秦军步兵以及后来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的南军步兵,加宋军和明军的步兵,不管对付什么样的骑兵,主要的克敌法宝就是强弓硬弩,到明朝再加上火炮火枪,而自身要扎好拒马木栅、披好甲胄盾牌,或用战车防护,以抵挡对方的流箭。如果准备妥当,骑兵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就是金军的重甲铁浮屠骑兵也不敢正面硬碰以神臂弓列阵的宋军。而这时如果中原军中还有能争惯战的骑兵,可以掩杀游牧民族的骑兵,那么这仗是赢定了的。象汉军、唐军、明军和民国傅作义的部队都是如此。

        然而问题是多数南迁的中原政权都丢失了产马地,没有好的骑兵,那么步兵即便能克制骑兵,骑兵敌人也可以逃之夭夭,你步兵也追不上他,你步兵也不能总是以战斗阵型示人,总得吃饭睡觉吧,总要转移吧。而他骑兵却可以反复骚扰你,日夜不停,就总能抓住战机,给步兵以沉重一击,其实就是围猎的那一套。

        而秦军是步兵战的鼻祖,他积累了丰富的步兵战经验,又有严整的战场纪律,绝不会发生明军土木堡时为抢水而大乱的情况。比如秦在对付匈奴骑兵的时候就是一阵一阵步步紧逼,你匈奴不是能跑吗,我就稳扎稳打,打一阵扎一阵,慢慢推向你的老巢,推向你水草最肥美的生命所在,这样逼你决战,于是一战而成,然后也不恋战追击,因为这种战法过不了大漠,而是筑长城据守,筑要塞屯兵,这样你匈奴骑兵就没有便宜来占了。

        至于长平之战,是秦军充分利用晋南多山的地形,遏制了赵军的冲击和突围。前面说了,正面对阵,骑兵没有突破强弓硬弩加山寨堡垒的手段,只有在广阔平原上,靠机动迂回来寻找战机。可山西南部的千沟万壑的地形我是领教过的,能允许几匹战马并驾齐驱的道路可真不多,即使有空地也是葫芦形的,前后只有狭窄道路连接,两端一封就成闷罐了,这种地形是骑兵的死地,赵军老将廉颇刚和秦军一接战就发现自己的所谓胡服骑射难以克制秦军的强弩、战车加轻兵的复合战阵,只能据垒防守。要知道赵军是学胡人,学得再好也是学生,可秦军与西北胡人打了几百年的仗,先败后胜,拓地千里,是胡人的克星。一个是胡人的学生,一个是胡人的克星,高下立判。当年在胡服骑射最盛的时候,赵武灵王想以自己的兵威出九原,绕云中突袭秦国,可最终没有成行,以后赵国也没有靠胡服骑射大败秦军的战例,说明秦军对这种战法并不陌生,也不惧怕。

        当然,赵军也不是一无是处,据说长平战役也给了秦军很大杀伤,就是可惜主将赵括在突围时失去方寸,自己给人家的强弓硬弩(看厉害吧)给射死了,结果40万赵军因无主帅而投降了,最后被坑杀。如果有明白不胜则死的道理的主帅在,哪怕是吃己方老弱死亡士兵的尸体,大不了把主帅自己的左臂也切了作军粮,犒赏三军以悲壮鼓舞士气,也能再撑几个月,到时候缺粮的就是秦军了。

        通宝推:浣花岛主,
        • 家园 骑兵就是冷兵器时代的装甲兵,步兵不败就是胜
        • 家园 步步为营要的是国力雄厚

          时间久了对国家经济的打击很大

        • 家园 长平之战过程不是你形容的这样,

          相持阶段是这样:

          “公元前260年春夏间,廉颇在空仓岭一线布防,王龁率军于沁河沿线准备突击。战事是由赵空仓岭守军同秦前哨部队遭遇开始的,守军招架不住,秦军步步进逼。是年七月,空仓岭南北几十里防线—一西垒壁(一作西长垒)完全陷落,赵军退守丹河,秦赵隔河相峙。 赵军固守有利地形,以丹河为依托,全力加固丹河防线。此后,“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也就是说赵军防守几十里的空仓岭防线,这就说明赵军主力是步兵。后面在丹河防线坚持3年之久。这样相持的作战,双方主力对垒。已经不是野战了。

          而白起到了以后:"公元前260年8月,对秦军动态茫昧无知的赵括统率赵军主力向秦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出击。两军稍事交锋,秦军的诱敌部队即佯败后撤。鲁莽的赵括不问虚实,立即率军实施追击。当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设阵地——长壁后,即遭到了秦军主力的坚强抵抗,攻势受挫,被阻于坚壁之下。赵括欲退兵,但为时已晚,预先埋伏于两翼的秦2.5万奇兵迅速出击,及时穿插到赵军进攻部队的侧后,抢占了西壁垒(今山西高平北的韩王山高地),截断了出击赵军与其营垒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对出击赵军的包围。另外的5000秦军精骑也迅速地插到了赵军的营垒之间,牵制、监视留守营垒的那部分赵军,并切断赵军的所有粮道。与此同时,白起又下令突击部队不断出击被围困的赵军。"

          注意看奇兵迅速出击,5k秦军精骑切断粮道,突击部队。这些应该也是包涵大量骑兵在内的。白起这样伟大的军事家,对各兵种应用都是很熟练的。

          长平之战是无法作为步兵战胜骑兵的例子的,。这个战役规模时间之大,远超过同时代任何其他作战。这样考验过的指挥司令部和参谋军官们我相信远远超过任何西方将领,尤其考虑希腊和罗马指挥作战的往往是贵族执政官而不是职业军人。

          通宝推:李根,莫彷徨,ErgoSum,
            • 违规禁,【补充】可申诉或道歉来解。偏要看
          • 家园 那我就说说赵括

            对于中国的王朝历史,我喜欢大秦帝国。或者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对于我们现在可以获得信息,大多时候不会去推敲,拿来即用,悠悠两千年,没人知道什么是真相。

            赵括,绝非后人所说的那么不堪。战国纷争,哪怕是最弱的韩国也不会找一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来做六十万大军的统帅。无非是赵括长平大战打输了,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后人总不能去埋怨君王,这个过失总要有人来抗。

            如果赵括当时就是出来名的纸上谈兵之徒,赵国将士岂能容忍,他去排兵布阵如果疏漏百出,将士岂能遵从。事实是他调动了那将近六十万大军,与秦的大战也绝非不堪一击。从史料上看,秦坑杀了近四十万,那二十万哪去了,当然是拼死了。这是围歼战,如果不是如此,秦赵必将两败俱伤。

            长平大战之凶险绝非我等舞文弄字之辈可体会。

            围歼,必然从各个方向上兵力处于弱势,但是赵军没有突围成功,秦军战力,由此可见。反围歼,粮草就是头顶上的那把刀,拖而又无法突围,就是死路一条。

            我们在想,赵军被围了具体多久不知,应该是一个月以上,只有消耗,没有补给,将士没有哗变,赵括未失战心。可以说是弹尽粮绝了。为什么被围,不应该完全是策略失误,不要以为如此大战什么都是赵括一人说了算,策略是幕府共商出来的,力排众议之后才会实行。策略中不可能没有一些应变措施。但是赵军被大约等量的秦军合围了,而且只有两个方向利于突围,从之前赵奢与秦军一战可见,军士单个战力,秦赵不相上下。但是集群作战,秦占上风。既然突围无望,必然要结阵固守以待后援,大家注意长平一战,秦赵都是举国拼死一战,从史料上看,赵国援军没有与赵括汇合,而出于各种原因赵国边军好像没有参战,各位觉不觉的这是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呢,双方都知道此战之利害,但是秦国坚持住了。

            与其说长平之战错在赵括,对比一下双方的国力和决战之心。还有就是双方的长策大略。没有稳定长策大略做指引的军队,其光辉必不长久。

            所以错不全在赵括。

            • 家园 你都没分清主帅和参谋的各自作用,谈赵括就差之千里了。

              建议你看看三大战役双方的决策过程,你就知道你问题所在。

          • 家园 这里说的是最后阶段的长平之战

            就是赵括被引诱而出,前后被堵,两面无出路的绝望之战,还是我说的,这是由于那里特殊的地形决定的,后来赵括分四队反复突围可不是靠步兵。而在平原很难做到围困40万职业军人。前面的廉颇和赵括与秦军的对峙从略。

            那里的地形就决定了谁被围谁被动。而在平原上要包围对手就必须小心自己被人家分割切断。

        • 家园 河北平原适合骑兵作战,敢引秦军进去吗?

          河北平原适合骑兵作战,敢引秦军进去吗?

          上党盆地地形,google地图很清楚

          所谓“胡服骑射”,就是骑兵为主了?后勤吃得消吗

          政治表态不是军事革命,秦军在长平也动用了骑兵而且起到了关键作用

          李牧是靠诱敌深入而不是骑兵正面冲突打胜仗

          “当年在胡服骑射最盛的时候,赵武灵王想以自己的兵威出五原,绕云中突袭秦国,可最终没有成行”

          关键是补给问题难以解决

          “秦在对付匈奴骑兵的时候就是一阵一阵步步紧逼,你匈奴不是能跑吗,我就稳扎稳打,打一阵扎一阵,慢慢推向你的老巢,推向你水草最肥美的生命所在,这样逼你决战,于是一战而成,然后也不恋战追击”

          这是战略,不是战斗阵型

          “据说长平战役也给了秦军很大杀伤,就是可惜主将赵括在突围时失去方寸,自己给人家的强弓硬弩(看厉害吧)给射死了,结果40万赵军因无主帅而投降了,最后被坑杀。如果有明白不胜则死的道理的主帅在,哪怕是吃己方老弱死亡士兵的尸体,大不了把主帅自己的左臂也切了作军粮,犒赏三军以悲壮鼓舞士气,也能再撑几个月,到时候缺粮的就是秦军了。”

          投降的有40万,和秦军比,赵军就是奥特曼

        • 家园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军人的死法本应该是力战拒敌,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结果长平之战的四十万赵军是投降被俘后死于活埋,无语。哎,可见战国时代虽然以汉人的内战为主,但依然惨烈至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13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