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计划生育问题 -- 莫问前程

共:💬69 🌺271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民族问题有解么?

      我记得过去有人说只要民族人口过千万,肯定会执行严格的计生政策。六普已经过去好久了吧,似乎某族人口已经上千万了,计划生育政策有变化了么?

    • 家园 关于目前社会问题的一点思考

      目前的国内社会的问题是什么,经济危机,生产过剩,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贫富分化严重,社会阶层固化,等等。

      我把这些都理解成分配问题,其实确切来说应该是跟深层的社会体制问题,只是我没有深层次的理论水平,只是直觉的理解成分配问题。

      这次十八大提出了一个“收入倍增”广受关注。

      什么是收入倍增?

      如果“收入倍增”是指大家的收入都增加一倍,同时商品价格也增加一倍,那就是“其实生活水平没变”, 这个口号是来骗骗大家的。

      如果“收入倍增”是指所有人的购买力增加一倍,那么就有一个直接的问题,怎么就提高社会所有人的购买力了。

      首先,明确一点,一个人的购买力是和他的收入能力直接相关的。

      1. 印钱是没有用的,只会导致通货膨胀。

      2. 在目前同样的社会体制下,提高生产力,这是个缓慢的进程,解决不了短期的问题。

      如果生产扩大一倍,那么产品自然增加一倍。但是这不是计划经济能解决的问题,事实证明,计划经济不能有效提高社会生产力,所以shopping指引我们走向商品经济。生产的产品要有需求的支持,需求是社会全体人员的有效需求,是指有购买能力支撑的需求。那归根结底还是要社会的有效需求扩大。社会的有效需求扩大,归根结底是还是要让老百姓的购买力提高。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有效需求提高 - 生产扩大 - 收入进一步提到 - 生产进一步扩大

      这个是理想的情况。

      过去三十年的情况是,shopping指引我们走向全球化,引入了美国人的需求,从而避免了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这是个创举,有利于国内先行扩大生产,提高国内的社会生产力:

      先扩大生产 - (出口)换入美元(内需)提高国内生活水平 - 扩大生产 - 出口和内需

      现在突然发现美国人突然闹危机了,所以国内扩大生产也出问题了。

      所以,政府说要扩大内需,那扩大内需的问题就是分配问题。

      但如果改善分配问题,这个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理解不了。

      这个分配问题的背后是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等复杂的问题。

      西欧的高福利的社会体制可以改善商品经济下分配问题,但现在的欧债危机说明,高福利会培育一批懒人,并且资本的逐利会将整个分配问题全球化。

      高福利有个弊端:分配不合理,没有付出有效劳动的人也因此获得了高分配。

      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按劳分配,这个老马给了方向(给出细则了吗?没有读过资本论啊,有时间都在写代码)

      那么新一届的中国政府会怎么履行他的“收入倍增”的承诺?

      • 家园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中国的问题是:占世界7%的土地资源要支撑占世界22%的人口的吃饭的不平衡困境。

        所以中国就打外部世界的脑筋,出口导向经济相当于出口人口,把别人的工作抢过来。当你把别人的工作抢完了,别人就无法有收入了,也买不起你的产品了,到头来你把自己的机会也摧毁了。

        当年华工出国做猪仔,赚钱将钱汇回来养家;而当今则是留在本土进血汗工厂当打工仔,出口换硬通货交给央行。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大区别。

        习总说我们不输出革命,你们西方人吃饱了饭为什么还要楸住我们中国人不放?中国人的确有问题,中国人的问题是不输出革命而是变相输出人口;中国每年进口的6000万吨大就相当于5亿亩农田的粮食产量,这就是中国将外国土地挪为己利用的表现。

        输出人口和进口土地必然会与外部世界发生冲突,而且比输出革命还厉害。

        中国占22%世界人口的现状不是美国人捣鬼或济世会阴谋的结果,而是中国人自己的选择。解铃还得靠系铃人,不把7%与22%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困境将永远困扰中国并困扰世界。如同拿破仑所说,这个世界22%人群还是让他睡去好了,一旦其醒过来,将震惊世界。这个震惊就是他所表现出来的胃口而不是他的贡献。

        101在打辽沈战役时有个比喻:”开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目前7%和22%的关系是开了一桌饭来了三桌客了。

        有没有办法将7%增加一倍?如果没有,把22%下降一半怎样?把22%下降一半的办法多得是,最科学最和谐的办法就是计划生育,可以通过计算得知这个下降一半的站点将在什么时候到达。

        高福利有个弊端:分配不合理,没有付出有效劳动的人也因此获得了高分配。

        如果社会物质极其丰富,自动化机器取代人的大部分劳动,不会存在什么无所事事的人--人在那时就应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灵长类就是那种属于好奇的动物,就喜欢创新。

        严格讲资本主义者才是没有付出有效劳动的人,是吸血鬼--而现在这些人却被捧为精英。

    • 家园 1949年时的人口总数就是4万万
    • 家园 总人口降到4亿?那是什么人口结构?

      估计那时候国内黑人都有4亿了

      • 家园 没那么严重吧

        如果保持现有政策不变同时也不引进黑人的话,也是会下降到4亿的,只不过老龄人口比例会出奇的高而已;如果引进黑人的话么,恐怕也就不容易下降到4亿了。

      • 家园 为什么黑人有四亿,不明白你的意思

        如果是黑人来填充廉价劳动力,也未尝不可。如果当真需要黑人廉价劳动力,那结果应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非洲。

        难道是黑人是打进来了,被黑非洲侵略了

        • 家园 三元里的黑人

          |非真|所言确有夸张,但广州三元里一带的黑人问题正是日益严重。由于非法居留,一旦被他们就很可能面临强制遣返,无法查证究竟有多少黑人在南华一带生活。其后代的文化认同肯定又是另一大问题。

    • 家园 今天62岁以上的老人还是1949年前出生的

      目前的老龄化和社保基金短缺问题同计划生育无关,而是解放后大量出生的人口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资源造成的问题。

      • 家园 老龄化的人口结构怎么和计划生育无关呢?

        太相关了吧。

        1949年前出生的人口是不变的,但是之后出生的人口是可以改变的。分母大了,分子自然就小。

        正是解放后出生的大量人口在人口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人口结构才年轻化。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社会进步了,人的寿命增加都会促成老龄化社会。

        • 家园 现在老年人的问题不是问题,是6亿人口结构的产物

          目前中国感到困难,是因为年轻人都无法解决生活问题,老年人养老问题就变得更为突出了。

          • 家园 所以那些鼓吹放开计划生育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的核心不是年轻劳动力的减少。目前的年轻人都无法解决生活问题了,放开计划生育更无益了。

            关键点还是分配问题。之所以部分人喊着要放开计划生育,这些人就是想要维持大量廉价劳动力的现状。

            • 家园 没有人口数量

              连自己手上已有的东西都未必保得住,谈何分配?难道中国的人口素质已经可以以一当十,竞争得过所有对手,只需要考虑如何分大饼了吗?

              你上述观点的误区在于,孤立看待中国的人口,错误假设世界人口形势会维持不变。要知道,只有中国搞一胎化,别人是不搞的。自己的人口结构出了问题,将来别人必然来抢你的资源抢你的市场抢你的产业抢你的活命之本。到时候没有人,回天无力,你怎么办?

              我的观点一直是,宁可国力强盛了移民,也不要把自己结扎了给别人腾地儿,放开二胎是起码的要求。

              通宝推:格荧幕,bldc,戴口罩的画眉,雪之駅,
              • 家园 是的,中国的盘子如今就是给十多亿人准备的

                自己的人少了,盘子不会变少,只是这些盘子给外来的人用了。比如大规模移居到中国的黑人棒子阿三,以及不节制生育的回鹘。

                这几十年的经济兴旺发达,其实和什么鸟改开政策屁关系没有,就是劳动力人口增加了,抚养比下降了,人口红利的释放而已。搞强制计生独生政策,就是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有很多证据表明,满遗主导了这个政策并阻止改弦易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