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教育最重要的素质训练是什么? -- 晨枫

共:💬152 🌺519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楼主的基本想法我很赞同,不过

      我觉得,这里基础性的问题是交流能力和良好交流习惯的培养。演讲和辩论是交流的高级形式,但不是最主要的形式。当然,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时,这些是必须的。

      学会认真倾听、学会有技巧地准确表达、学会尊重他人,这应该是此项教育的主要目的。而演讲和辩论,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训练,否则很容易只注重形式与胜负而忽略实际目的。当年很火热的电视大专辩论赛,就给我华而不实的印象。

    • 家园 这个我会!

      遥想当年,最佳辩手当过N回啊,我可以从小教孩子这个了....不过,这有用吗?回想当年,可真没学到啥东西...

    • 家园 在不放弃基础训练的前提下,宜大力提倡思辨与组织能力培养

      对比中美教育,我感到在劳动者培养方面,亚洲教育模式是有可取之处的,而英美教育在统治者培养方面无疑是更胜一筹。这些教育差别的作用应该已经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验证了。鉴于教育思想与实践的长期性和滞后性,这样的格局或还将持续50年以上,所以,从教育角度看G2的概念多少有些道理。

      我自己其实是怀疑英美教育的向下渗透能力的,把精英教育模式照搬给天赋与家庭环境都很一般的孩子,是不是会因为缺乏纪律和训练,反而误人子弟。

      大牛们有必要研究下德式教育,早先影响如此巨大深远,二战后却又逐渐隐去,它在1850年后的欧洲格局变化、犹太人兴起、美国工业化及苏联兴衰中的影响究竟几何?

    • 家园 今天的教育最缺什么:缺德

      中国教育正大步流星奔GDP去呢,就像中国的衣食住行用一样。没救的。

      西式精英教育,也不适合绝大多数国内的人,因为这样教出来的大部分学生在找工作上直接输在起跑线了。

      所以中国教育最需要补的素质是什么?道德、常识,比如基本道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有时候大人也得补。这就是现在书院、私塾越来越火的原因。和他人沟通的能力,也是社会常识的一部分。

      通宝推:forger,
      • 家园 如同许多人质疑的,人的社会层次和一个人的德才识,是否一

        定是正相关的,德也要看是私德、公德,私德未必等于公德,归根结底,我觉得德是无法培养的,能培养的只是礼,德是内心的东西,用社会上的话说,是底线、良心和人味。

    • 家园 从工作和学习的角度来讲,演讲(Presentation)

      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因为是工科出身在国内和西方都上过学,可以谈点自己的体会。我自己认为西方大学教育在培养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要优于国内。

      在北美大学的第三年,几乎每门课程都有Project,需要几个人的小组合作完成。一个Project一般分为3个阶段完成。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演讲,给大家诠释你们的想法,思路和设计。第一个阶段是选题。在这一阶段的演讲,你们小组成员要分别阐述为什么选这个项目。目前市面上有那些类似产品,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你们的项目和其他产品有什么不同,你们的项目做了那些改进。再做你们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目前的技术是否能充分支持你们项目的开发。你们的项目采用什么操作系统,什么开发系统,需要什么样的硬件配置。最后还要回答教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第二个阶段的演讲要给大家展示你们项目的设计细节。比如人机界面,操作流程图,程序的模块组件和相互关系,甚至伪代码。第三个阶段的演讲要展示你们项目的演示版(Demo)。 每个阶段都需要小组成员的分工和配合。这是一个全方位的锻炼。既要独立完成分工,又要很好的合作沟通。不但能做还要会说。

      不过很遗憾,迄今为止我还没能运用过辩论技巧。

    • 家园 问题就是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死记硬背和应试教育的高考反而是相对公平的。对于升学率低的地区的学校和学生,根本不敢去赌什么考试和数理化竞赛以外的东西。

      我70年代生人,我在上海小学考中学那年,家里父母把我的课外书,三国演义全部没收,因为上海考进重点中学与否是个很重要的一步。

      中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同一所区重点,在复兴中路,因为升学率是80-90%,加上到了高中,我们高中就是重点班。其实有个语文老师,也组织过一些辩论,比如“抄作业好不好”,还组织过关系人的个性的演讲比赛,那可是八十年代末。我们高二当时,有一些同学喜欢上古典音乐,找书籍和磁带唱片。但是这是因为高考没有太大压力所致。

      80年代末在上海一所还不错的大学读大学,刚好赶上八平方。前一年此校辩论得了个什么大奖,但是似乎为了比赛而比赛,在同学中影响并不大。94年这个学校又拿了个辩论的什么奖。当时学校因为刚刚受了几年军训一年的累,所以这个很鼓舞校气,很是吹了一把。但是对于普通同学影响不大。

      虽然中国应试教育很厉害,但是很多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同学(包括农村来的同学,进大城市前没有坐过电梯)到了大学高年级仍然能够培养出严格的逻辑和思辨的能力,因为不管是做科研也好,做生意也好,都是需要这种素质的。没有一本书是能够教出百战不胜的东西。

      中国大学生到了美国,在研究生院级别,不少学生科研坚持不到底就去找工作,这个原因不是说是中国教育失败,而是因为中国学生不管对科研有没有兴趣,都往美国挤,优先目的是在美国扎下根。而美国人自己没有身份问题,这部分人不会去读研。而美国大学和教授不管他们读完不读完,也都用到了廉价劳动力。两不相欠。

      当然中国这种教育在高中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中国很多东西又不能拿来辩论。但是西方教育里面也未必好,比如西方高中就开始做Project,养成了表达的能力。但是有时候也过了。比如有的西人学生,甚至大学研究生,就算什么都没有做,也能吹出一片片漂亮的slides来,其实也是没有太多价值的。中国学生开始不太会表达,但是如果是要吃Faculty的饭,如果锻炼这方面,也能练到提高不少。

      老皇历胡诌了一些,现在不知道有所变化了没有。

    • 家园 国情决定的,真这么搞会出乱子的。

      文革和89时期不是全民演讲加辩论吗?现在的埃及街头不是到处是演讲和辩论吗?未见得如何成功。现在西方国家的戾气也在累积,不像以前那样温良恭俭让了。尊重事实,尊重对手,没那么容易,绝大多数人都不是生活在象牙塔里面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