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共军跑不了那么快! -- 庄户人家

共:💬89 🌺736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共军跑不了那么快!

    最近有一个帖子《典型国共两军对比日程表》引起了一些争议。俺觉得这就是原文作者闭门造车弄出来的一个烂贴。

    感谢各位河友,特别是种植园土,提供的共军徒步行军数据。俺在下面算了一下平均时速,共有12个数据点。最高平均时速是6.3 km/h,大部分是3 到5 km/h之间。这个结果也是符合俺长跑运动经验的。注意,这些数据都是带有纪录性质的,所以一般部队行军速度还到不这么快。

    原文作者声称“把各历史原型汇总起来”,结果弄出来个共军行军8 km/h,十二小时内行军90公里的“典型”“ 日程表”。真不知道原文作者的历史原型是从哪里来的。

    原文作者所说的“团体精神、个人意志、组织能力、后勤保障”是事实,但是贯穿本文的行军8 km/h,十二小时内行军90公里的论点是一个硬伤,结果让人也不免怀疑原文作者的其他论点。

    唉,做自干五也要认真一些嘛!共党理论两大基石之首就是“实事求是”!

    根据这些数据,俺下一个结论:“共军任何连级或以上的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徒步在十二小时内行军达到90公里”

    您不同意?好,也不要在这里唧唧歪歪什么“可能”,什么“精神力量”。要驳倒这个结论也很简单,只要您能做到下面两个中的任意一个就行。做不到?那任何反驳都是苍白的。

    1. 列举一个可以验证的反例。

    2. 您自己徒步负重十公斤在十二小时内步行90公里。

    俺欢迎河友们成功的反驳。那意味着精神或身体的一个严格的锻炼。

    ============= 数据分割线 =============

    1.我军行军速度正常每小时按5公里掌握,急行军、强行军分别按6公里、7.5公里掌握。

    2.长征时期,红一军团二师4团一昼夜强行军120公里飞夺泸定桥。(平均时速 120/24= 5.0 km/h)

    3.强行军纪录,一纵一师(38军112师前身)在三下江南战斗中一昼夜行军70公里,(平均时速 70/24= 2.9 km/h)

    4 一纵二师一昼夜跑了75公里路。(平均时速 75/24= 3.1 km/h)

    5 秋季攻势中,八纵二十三师一昼夜强行军92公里。(平均时速 92/24= 3.8 km/h)

    6 六纵十六师一昼两夜机动125公里。(平均时速 125/36= 3.5 km/h)

    7 朝鲜战争,一一三师三三八团,14小时强行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平均时速 72.5/14= 5.2 km/h)

    8 汶川地震武警部队某部仍能以21小时徒步强行军90公里的速度挺进灾区。(平均时速 90/21= 4.3 km/h)

    9 陆军训练纪录,兰州军区第21集团军某团装步一连,20小时125公里。(平均时速 125/20= 6.3 km/h)

    10 空降兵曾经在近年演习中实现战术背景下一昼夜135公里的强行军速度。(平均时速 135/24= 5.6 km/h)

    11 1949.10,45军135师因为没有接到停止前进的电令,在师长丁盛和政委韦祖珍的率领下按原计划二十四小时前进八十公里,成了一支孤军. 135师炮兵骡马驮载火炮机动. (平均时速 80/24= 3.3 km/h)

    12 河里 票姚校尉 写过桂林步校毕业拉练 科目之一:28小时内行军100公里(平均时速 100/28= 3.6 km/h)

    通宝推:迷途笨狼,特里托格内亚,连续杀人,上善若水,李根,黄世仁,
    • 家园 看看美军的行军考核记录吧。

      看到这篇文章,偶然想到以前科林。鲍威尔的回忆录上好像有霉菌的行军记录,网上一搜,在《我的美国之路》第八章“加油!神枪手,加油!”,当时是1973年,鲍威尔在韩国美二师当营长,霉菌当时的考核标准是要在32分钟之内完成4英里跑,也就是6.4公里,再看看行军记录:4月份一个寒气袭人的夜里,时间大约是凌晨1时,我们营已连续行军4小时了。这时,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演练结束了,精疲力竭的士兵瘫倒在地上,等候乘卡车返回凯西兵营。营里的一位军官报告说,师部没有足够的汽油用汽车把我们接回去,我们只得再徒步行军大约30余公里返回营地。绰号“领队”的作训军官H·W·摩尔从队伍先头位置下来找我。他带着与疲惫的气氛极不协调的兴奋神情说:“长官,我们还有12英里多一点的路要走。如果我们让全营加快行进速度,便可在3小时内走完12英里,这个成绩可以用来获得特等步兵证章资格。”在队伍的前列,先是有几个人唱起乔迪之歌,然后更多的人唱起来,最后整个山上都回荡起我们营的歌声。队伍通过大门进入营区时,军士们开始整队齐步走。当我们走上水泥铺筑的路面以阅兵队形走过师部时,洪亮的歌声吵醒了埃默森将军。

      3小时内走完12英里,就是19.2公里,平均每小时6.4公里,考虑到当时和平环境下,霉菌这些老爷兵已经走了4小时,继续走了20多公里后完成了这项任务,再联系土共,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负重十公斤在十二小时内步行90公里,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家园 武警官兵12小时内在复杂山地急行军90公里,奔赴交通中断

        看看当时的新闻吧:2008年05月15日 09:48中国青年报,汶川,5月12日14时28分以后,成了无数双眼睛注视的焦点。13日23时15分左右,武警某机动师先头部队200名官兵,强行军90公里,终于进入处于震中的汶川县城。

      • 家园 国军行军速度也是很牛逼的。

        37年9月23日刘峙第二集团军从保定急行军200多里,24日就到达石家庄,日军追之不及。(长脚将军名不虚传)

    • 家园 飞夺泸定桥可不光是走路

      中间还打仗和架桥来滴

      猛虎岗是一座上三、四十里下三、四十里的险恶高山,右傍大渡河,左面是更高酌山峰,中间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这是从安顺场到沪定桥的咽喉,山顶的隘口上有一个营的敌人扼守。这时候,正是大雾迷蒙,五步以外什么也看不见。敌人看不清我们在哪里,只是在工事里恐慌地、盲目地向我们前进方向乱放枪。我们利用大雾掩护着,组织部队摸上山去,并命令他们:不许放一枪,接近敌人后,用刺刀、手榴弹解决敌人。不多时,只听得“轰隆、轰隆……”一连串的手榴弹爆炸声,接着便杀声四起。吓破了胆的敌人,只好向后溃逃了。我先头营即向溃敌猛追,一直追击到接近摩西面村时,又同驻在该村的敌人一个营和一个团部遭遇。在我胜利矛头的冲击下,又把敌人打垮了,我们又占领了摩西面村。可恶的敌人又将村东河上的大桥破坏了,这使我们的行动增加了新的困难,耽误了两小时才架起桥。

      而且后来还是雨夜走山路

      困难一个接一个地来了。天不由人,突然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在这伸手不见掌的黑夜里,怎能走完这泥泞油滑的一百一十里路呢?。。。暴雨冲打着战士,山洪从峰顶宜泻大渡河,本来已经难走的羊肠小道,此刻被雨水冲洗得象浇上了一层油,滑的实在厉害。拐杖也不灵了,一不留神就来个倒栽葱,真说得上是三步一摔,五步一跌,队伍简直是在滚进。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距离和速度之间还有个时间。
    • 家园 再来一段实证的吧

      我舅舅年轻时卖过蔬菜,从农村要推到县里,都是早上3点左右出门,步行大概3小时20公里到县里,买完菜再回家吃午饭。来回40公里,虽然比不了红军的速度,但是从这个例子上来说,当年解放军的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不要拿我们的承受力和当年的人来比。也不要拿一些不行的例子来认定全部不行。

    • 家园 赞同,共产党人就应该较真。文献中应该是旧制华里。
    • 家园 看这个行军速度不由得想起粟裕大将的“趣事“

      庄户兄这句话“共军任何连级或以上的部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徒步在十二小时内行军达到90公里”。我所知有限,不知道有没有单位干过。但个人中粟大将干过这个。还巧了,1天1夜跑了180公里(当然,不纯粹是步行,也用了多种交通工具。这点要注明)。解放战争初期苏中战役,因重大决定,需要与180公里外的华中局商议,于是:

      “粟裕带着一名警卫员即刻上路,他使用了一切可能利用的交通工具:先骑摩托车经盐城到湖垛镇,然后在水网纵横的乡间小路上跑步前进,半途弄了一辆自行车,但不久自行车就散了架,又雇了一辆黄包车,黄包车跑到一条河边,河上的桥断了,又被迫改乘小船,船无法行进的时候,上岸继续跑,一天一夜跑了一百八十多公里,居然到达了淮安。经过商量,华中局和军区领导认可了粟裕的意见:在适当的时机撤出海安是必要的。“

      那时候哪来的路,其他的交通工具估计占到一半路程左右?苏中河网纵横,有一半能用到交通工具就不错了。剩下的那就用脚了。90公里/12小时,马马虎虎刚刚好。

      更牛的是一句不起眼的话:“第二天,粟裕返回海安前线。“

      你还真搞不准这样带的部队会有什么样的速度。应往高点估计妥当阿。尤其有老百姓支持的情况下,估计兔子要谨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