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私人订制》 -- gb2312

共:💬24 🌺7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说说《私人订制》

    刚看了冯导的新书《不省心》,感觉这书不错,即坦率又有趣。

    这本书让我对冯导充满期待,就是把《不省心》好玩的段子攒起来,也不错了。

    特别是看到冯导的围脖:

    《私》这部电影就电影的完整性来说,我给它打5分;就娱乐性来说,我给它打6分,就对现实的批判性来说,我给它打9 分。反过来说,就绝大多数冒充懂电影的影评人来说,我给你们只能打3分。从一九四二到私人订制,你们的嘲笑和狂欢恰恰反映了你们的浅薄,我看不起你们,别再腆着脸引领观众了,丢人。

    "我不怕得罪你们丫的,也永远跟你们丫的势不两立。《私人订制》第二个故事就是损你们丫的这帮大尾巴狼,把电影说得神乎其神跟这儿蒙事骗人,好像你们丫的多懂似的。连他妈潜台词都听不出来,拐两弯你们丫就找不着北了,非得翻成大白话直给你们丫才听得真着,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影评人,别他妈现眼了。"

    感觉冯导真是受了天大的冤屈,一定去看看支持。

    但是看到电影,第一感觉就是“不好玩”,看到中间简直是昏昏欲睡。先别说什么突破,什么批判性,什么讽刺权力,你一个娱乐节目,拍得不好玩,就已经输了。

    前面说“对现实的批判性来说,我给它打9 分”,后面又说“把电影说得神乎其神跟这儿蒙事骗人” ,这真的是骂影评人吗?真的不是自嘲吗?难道也是一种新的营销手段?

    《私人订制》里面,能看到一些《不省心》里面的段子,但是,为什么全是里面不太好玩的段子,而且,为了凑情节,这些本来就不太好玩的段子被改的更不好玩了。

    从表现形式来看,完全是《甲方乙方》的套路,如果是旧瓶装新酒还好,但这酒也不新啊。如果说《不见不散》里面的幽默是游刃有余,那《私人订制》的幽默就颇有苦心极力之态,感觉就是一个字“累”。

    “就对现实的批判性来说,我给它打9 分。”我觉得冯导太乐观了,会用微博会上网的人都很难觉得影片是在“批判”现实,给现实挠痒痒还差不多。广大人民群众对权力的认识比影片里的段子要深刻的得多,所以“想当官”那一段最引人发困。

    最后一段“道歉”的故事,我觉得真点“装大尾巴狼”的感觉,您先别对什么山川河流之类的道歉,这也不全是你的错,但是,这样的片子拍出来,最该向观众道歉。还真别拿票房说事,《十面埋伏》那样的烂片票房都不错,我觉得《私人订制》这片的票房全靠冯导以前的信誉撑着,可是信誉这东西攒的慢,丢得快啊。

    如果说冯导的《不省心》能打8分的话,《私人订制》也就4分。

    《不省心》里面有一段,说姜文评论冯导的电影,大意是“影片开始是葡萄,最后是葡萄汁,但你没把他酿成酒啊” ,我加一句,这回的葡萄也不怎么新鲜

    • 家园 这就是一烂片,我觉得冯导自己也这么认为滴。

      之所以发这么多微博硬撑着,还是在通过造次为华谊拉票房。

      现在是烂片也能大卖的时代,冯导自己都说,认真拍的(《一九四二》)没人看,随便拍的(《私人订制》)却这么火。

      以前我一直这么个做法,冯导的片子我是必进影院的。看了死人定制后,我以后不再盲目赶冯导的热闹了。不过我还是赞同冯导对审查制度的批评,另外一个是中国未有电影分级制度。

    • 家园 我是没看完离场了的

      感觉冯小刚就拍了个片花,其他的都是副导干活了,王朔也可能只是挂个牌子。

      连16年前的甲方乙方都不如。

    • 家园 我是网上下的

      感觉前两个故事还成,最后一个有些扯,道歉那个我就压根没看。

      第一个我认为不是讽刺权力,是讲的群众问题。冯自己说是人民性,但是他明显不明白群众和人民之间的区别,不过这对他也要求高了一些。

      第二个最有意思,只可惜说的有些蜻蜓点水,能明显的看出来有好些话在背后藏着没说出来。单纯就这第二个故事,就可以拍成一个完整的片子。雅和俗的问题,其实是目前的文艺界的问题,冯虽然有批判,但是没敢完全的点破,不过微博上对影评人还是比较直白和坦率的。

      我还记得以前谭盾在国内开音乐会的时候,搞了个水演奏,当时很多所谓的评论给吹上了天,什么创新、高雅之类的词不绝于耳,老百姓的看法就是瞎搞。这可以跟影片里面的弹棉花对比一下,比较有意思。

      最后一个没什么意思,冯自己也说是送的,我也认为就是一个凑时间的。

      至于电影的方式,那就看你关注的是什么了,是内容还是形式,反正这俩都有的说,没什么好坏优劣之分。

    • 家园 总有更烂的

      最近连续看了无人区、私人定制和奥林匹斯的陷落。感觉分别是还行、矫情、弱智。

    • 家园 大家都冤枉冯小刚了

      其实这部戏烂在编剧,王朔江郎才尽的结果。如果不是《一九四二》票房没达到预期,华谊逼着拍喜剧,冯导很可能不会接这部。

      • 家园 补充一个冯导和华谊的一个段子

        在《不省心》里看到的:

        冯导第一次和华谊的人一起吃饭,因为刚赚了点钱,就抢着把帐结了。

        没想到华谊的人因为这事对他印象还不错。后来有个华谊的人告诉他,这是第一次和文艺界的人一起吃饭没买单。

        冯导最后评论:“可见所谓文艺界这些人在人家心目里是个什么德行”

        我觉得这个段子都比片子里的好很多。

    • 家园 花了10块钱看这个电影

      印象里看的时候笑了好几次,这才过了10来天,已经想不起那些让人发笑情节了。从电影院出来的时候,感觉至少对得起这10块钱的票钱,在贵就不值当的了

    • 家园 刚看了,不值
    • 家园 确实不好看,不好玩

      但我同意冯对自己批判性的评价。

      不管是挠痒痒也好,至少批判现实了,我把这看做进步。

      • 家园 你说得对

        不管是挠痒痒也好,至少批判现实了,我把这看做进步。

        说得有道理,其实在这一点上我是理解冯导的痛苦的,冯导在《不省心》里面有几句话,大意是他曾经说过几句实话,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徐帆对他抹眼泪,说:“为了老婆孩子,你能少说两句吗?”老大哥陈道明更直接,对他说:“你不说实话能死啊!你得多大好跟我没关系,你倒多大霉跟我有关系!”

        冯导最后说:有鉴于此,如果他嘴里没实话,还请大家多包涵。

        我不知道文中的“那几句实话”是什么,不过他说的:“中国的审查制度逼着导演把电影往不好看了改”,确实是事实,批判力度什么的确实不宜苛责。

        • 家园 为啥人姜文就叫好又叫座呢

          把责任推给制度什么的,也太容易找借口了

          要是没有口碑,干脆当公知得了

          • 家园 姜文还没这么牛吧。

            目前姜文拍的电影就4部:《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是支持你的;《太阳照样升起》就反对你了;《鬼子来了》为啥要绕过审查直接去戛纳,还不是对审查没信心嘛。不然,国外拿完奖回来国内再拿奖的好事为啥不干。

            • 家园 1个反例证明你的说法就不成立了

              何况有两个。再加上还有那么多卖座电影,比如泰冏什么,人家都超10个亿了,也没见与审查制度有什么关系

              那有一些非常卖座的电影,其实也不错,比如张艺谋的英雄。张氏拍拍的片不那么卖座时,也没见人怪审查啊

              自己做的片子不好了,就怪审查制度,原来公知就这么容易当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