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上古文明的遗珠——中医(兼常见病中医理论普及) -- 正炁

共:💬812 🌺3097 🌵4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是针对您的

            只是感慨中医的衰落,试图找到问题的症结而已。

            • 家园 多交流,我通过八年的努力,找到了方向和症结。

              现在很有自信的说:

              找到振兴中华文化的方向,和解决现代科学面临的瓶颈。

      • 家园 先生,不要急嘛,在下先把历史厘清,其他的慢慢来。

        不要急,任何事都要一步一步来,我才开个头,就下定义可不好。另外,在下不是所谓的“文科生”。

        在下有相当的自信,不管是中医战略角度,还是具体的医术,其理论掌握,还是了解的临床实证经验都可以让大家大开眼界的。

        何谓深坑,就是不管从事何行业的人,只要愿意用心来认真看在下的帖子,看完之后,他的思维会向前大进一步。对本专业都会有帮助。

        同时在下在谈中医的同时,也亮出了一张"孕产妇幼”的牌,为何?就是告诉大家,只要愿意交流,你们在这个帖学到的医学知识,可以随便PK一个医院的儿科主任医生。为了避免无谓的空耗时间,关于具体的医术仅限小儿。因为我不想跟半灌水的人浪费时间在辩论上。

    • 家园 二、何谓“易”

      大家不要急,即然是深坑,自然你们想要的东西都会有,而且是实实在在的,中医不是玩理论的,也不是空谈,而是实战中出来的。经过几千年检验的。

      但任何事,要知源,方能探流,不把中医的脉落源头弄清,后面的讨论格局和层次就上不去。在下在主帖已经说了,不但让大家对中医有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其优缺点和不足有哪些,而且会告诉大家方向在哪里。下个文明是中医的世界……

      回归正题,何谓“易",生生谓之易,易又是日月变化,关于易的解释很多,大家随便搜索都有一大把,就不多说了。只说在下的看法。

      易者,變化也,不管是古體的器皿倒水,還是後面的日月變化,都是指時空變化。經者徑也。 故『易經』者,突破時空,多維空間轉換之捷徑也。再陰陽循環無端,周流不息,謂之生生也。

      易所传达的信息,不仅是我们这个空间,还有他维空间。也就是易是整个宇宙信息的浓缩。有实的世界,还有虚的世界。

      先从我们这个空间来看看阴爻“- -”和阳爻“—”是怎么来的。郭沫若先生说阴爻阳爻是生殖器这种说法,只当笑谈就可以了。我们的老祖宗的智慧才不会这么肤浅,虽然阴和阳含有性别差异,但这只是众多“象”的一种而已。

      我们生存的三维空间,不管是何种多边形的,为了节约能量损耗,在岁月的漫长过程中,最后都会磨化成圆球形,所以你们看星球都是呈圆球状。三维空间再投射到二维空间,最简洁的的图形也是圆形。二维再投射为一维,就是直线,直线再投浓缩为0维,就是圆点。这个圆点就是“太极”,因为点可以存在任何时空,同时可大可小,所以太极无处不在,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点洐生出来的线,即一维,分为实线和虚线,同时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但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就是“—”“- -”,这就是阴爻阳爻的来历,就这么简单朴素。

      实线和虚线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实的世界,还有虚的世界。直线和曲线也告诉我们,空间是扭曲交织复合存在的。

      线组成面除了扭曲的圆,最简洁的就是三角形,此谓二生三,面可以组成无数的多面体,此谓三生万物。这只是从几何角度来看待的……为啥要从数学和几何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呢?因为任何自然学科,最终都要以数学作为基础计算的,不能用数学表达那说明此“文化”或者“学科”是有欠缺的。

      再举点数学的例子……

      比如,任何数的0次方,都等于1,说明只要人类能达到无我的状态,归零,入定,就能达到宇宙的源头“1”。

      阴阳是2的1次方,四象是2的2次方,八卦是2的3次方……六十四卦是2的6次方,每一次方就会增加一爻。现在明白八卦符号的来源了吧。

      上面说的,在下只是想表达,易以天地准,是内取诸身,外取诸物,类万物情,通神明德而来的。他是所有万事万物和所有行业的规范准则。也就是任何学科在此基础上洐生并发展,就不会出偏。中医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

      我们的历史书上告诉我们,易是由渔猎经济生活中“画卦结绳”而逐渐演变出来的,这只能是观察和经验的结晶,它本身不可能有理论基础。“仰观天象,俯察物形”,“近取诸身,远到诸物”,即是总结出“易”的途径,同时也是方法。初民画卦,研究对象是万物变化,生物运动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而人的活动又是生物运动的顶峰,从“诸身”出发研究“诸物”,把人放在“天象”和“物形”之间加以考察,方法奇绝,结论就具有本质性。所以“易”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

      任何学科,不管是哪个民族或者哪个国家创造出来的科技、文化,如果能可持续发展,必然符合易。所以我们就能明白,马列毛思想的矛盾论,计算机的二进制……等等能取得成功,皆因符合易的。

      下章,我们重点说一下,易的“太极”思维。先把思维厘清,也就是道明白,后面的术,在下一提大家就明白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一、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的吗?

      现在的自然生命科学,都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的,虽然西方有很多争论,但是国人好像很认同,认为人和猿的是同一个祖宗。在下认为猴子再怎么进化,也是猴子。进化只在本物质种中进行,猴子是不可能进化成人的。在陆地哺乳动物当中,马和人是没有阴茎骨的,但在中华文化的卦象里,马代表乾卦,男人也为亁道。作为传宗接代最重要的工具,为啥猿和人差别这么大?很多人没有思考过?

      其实关于物种之间,中华文化里面早有禅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谭子化书》,也就是一个物种朝另外一个物种,除了“化生”不可能“进化”而成。

      蛇化为龟,雀化为蛤。彼忽然忘曲屈之状,而得蹒跚之质;此倏然失飞鸣之态,而得介甲之体。斫削不能加其功,绳尺不能定其象,何化之速也。且夫当空团塊,见塊而不见空;粉塊求空,见空而不见塊。形无妨而人自妨之,物无滞而人自滞之,悲哉!

      如果按照进化论,蛇和龟,雀和蛤是不同的物种,不可能相生的,当然,可能很多人会说,你没有证据,请拿出证据来。在下只能无能为力。如果非要较真的朋友,可以花一二十年的时间作个验证,就是以现代科技跟踪麻雀,不是病死也不是被捕食的麻雀,最后是老死的呢,还是一下钻到水里,化成蚧类。

      老祖宗是惜字如金的,生怕误人子弟,非得道之人是不能立书传著的,大家想过没有?为啥各家经典几千年无任何改动,而能传承。不像现在人写文章是不负责任,信口开河,过几年就是垃圾书了。西方的理论也是过一段时间就推翻。而我们医家的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金匮》经上千年,无一字改动,治病依然效如桴鼓。

      西方的思维是直线性的、累加性质的,从记数中就可以看出,比如纪年就是累加的,现在是公元2014年,而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从来没有说伏羲多少年,黄帝多少年。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循环的,如冬去春来,白日黑夜是轮换的,所以我们的纪年也是一定规律的循环,而不是单纯的累加。

      看一段西游记的开篇: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

      《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

      可以看出,祖先们对宇宙的了解,是很详细清晰的,几千年只不过是浮眼一眨而已。因为我们的历史深厚,文化博大精深,历史上像耶稣这样的德高有神通的人无数,所以我们没必要特别的把某人供奉。我们只供奉那种“立德、立言、立功”之人,如果按中华文化来说,耶稣只是做到了“立德、立言”,还有不足的。

      世界不是纯粹物种进化的,也不是一个数无限累加而来的。那是怎么来的呢?其实,我们只要观察一下身边的事物就明白了。 比如观察鸡蛋,鸡生蛋,蛋生鸡,宇宙的真相就如此,循环无端,生生不息。也就是宇宙最开始就始鸡蛋一样,混沌为一体,然后分为天地,蛋黄为地,蛋清为天,所以《内经》中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就告诉大家,地球和人类是悬在空中的,大气举之也。就如蛋黄在中,蛋清举之一样。蛋黄蛋清相合,而生鸡,天地相合而生“人”,“人”不独指人类,是指万物。比如鸡羽毛就像森林树木,骨骼就如高山,血脉就如河流,肠胃就如海。看到这里,大家也明白“盘古开天”的神话寓意了吧。同样,我们再把宇宙拉小,地球就如人身上的一个“精气”而已,所以我们老祖宗才有“太极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的说话。现在科学不是把一个物体无限放大,或把定宙无限缩小,发下他们呈现的状态都是一样的吗?

      好像杂七杂八的扯了很多,在下只想告诉大家。世界的发展都是相似的,就像阴阳一样,是循环转换的,是一个圆,如我们的太极图。人有生老病死,万物一样,文明也如此,也就是在地球存在的几亿万年,已经存在无数个文明。他们都是阴阳交替中生生灭灭。而在上个文明消失之后,中华民族是维一保留了此文明的民族。也就是5000年前是原始社会,不代表一万年前就是原始社会。大家的知识比在下多,你们在网上都可以搜到无数上古文明的遗迹。现在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的文化这么成熟,而经几千年不改运用都是那么神奇。而且现代科技越发达,越是在证明老祖宗的伟大。

      所以中华儿女不要妄直菲薄,要用心的来了解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中医。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达尔文根本不能解释6000多万年前的地球物种大爆发

        倒是地球上大的物种类越来越少了,因为不少灭绝了.

      • 家园 【蛇变鳖】真实与否自己看吧

        〝那年我正好15岁,学校里大多数同学都还留守学校停课闹革命,我却提着个鳖篓,拿着根鳝鱼钩子到乡下去钓鳝鱼,当我来到一个叫庙台子的湾子,湾子旁边有一条废弃了的老河,老河两岸的柳树也有些年头了,依然长得很茂盛。我记得那天的太阳很大,天气也很热,我到那条老河边钓鳝鱼时,觉得树下蛮凉快,而且河边的鳝鱼也蛮多,我在树下聚精会神钓鳝鱼时,就听见头顶上有轻微的响声,我抬头看时,立刻就傻眼了,只见头顶的树枝上挂着一条酒杯粗,两三米长的大乌梢蛇,那蛇双眼紧盯着我,嘴里吐分了叉的血红舌头。我站在那里一点也不敢动,双眼死死地盯住那条蛇,就在我不敢眨眼时,那条乌梢蛇猛地掉在河滩上变成了一只大脚鱼,(鳖)那只大脚鱼白色的肚皮朝上,四只脚不停地扒拉着想翻身,我就呆在那儿看着它,不敢上前去捉它。〞讲到这里,我停下来歇口气。

          〝那后来的结果是么事呢?〞他姑爷迫不及待地问我。〝后来我回到家,我钓的鳝鱼被对门的朱伯伯全部买走,在他买我的鳝鱼时,我把看见乌梢蛇从树上掉下来变成脚鱼(甲鱼)的事讲给了他听,他听后直埋怨我,当时为什么没有把那只脚鱼捉住,他告诉我,这是千载难逢的好事。他给我讲了他祖上遇到过这样的事。他家原本是中医世家,他的太爷爷就是方圆十里有名的郎中。有一天他太爷爷在给别人看病时,有个放牛娃提一只脚鱼很便宜地卖给了他太爷爷,他太爷爷把脚鱼放在一只瓦罐里熬,煮熟后,正准备吃的时候,有人来请他的太爷爷看病,没吃成。连续二、三次都是这样没吃成。他太爷爷的一个朋友是做生姜生意的,那天牵着驮生姜的马从他太爷爷家门过,他太爷爷请那位朋友吃脚鱼,那位朋友从马背上掏出一块浸透马汗的生姜丢进了瓦罐里,这时又有人请太爷爷看病,等病人走后,他太爷爷才和那位朋友把脚鱼吃了。

          半月以后,那卖脚鱼的放牛娃,隔三差五的跑到他太爷店前去瞄,他太爷爷感到十分奇怪,就问那放牛娃是回么事,放牛娃就问他太爷爷为什么吃了那只脚鱼没有死,而且人越活越精神。最后,放牛娃把蛇变脚鱼的经过详细地讲给了他太爷爷听,他太爷爷听后也感到很奇怪,事后查遍祖上留下的药书,最后在一本古典药籍上找到了﹕(蛇变鳖,配马汗姜,三滚之后食之,则大补。)功效胜过人参、鹿茸。

          朱伯伯讲完他太爷爷的奇遇后,对我失去了这样的良机感到十分的遗憾。〞

        我的那些真实经历…… http://bbs.tianya.cn/post-16-696644-28.shtml

        这是牛爬坡老师傅自己的一些回忆和人生感悟,看看很有收获。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蛇变鳖】真实与否自己看吧

        〝那年我正好15岁,学校里大多数同学都还留守学校停课闹革命,我却提着个鳖篓,拿着根鳝鱼钩子到乡下去钓鳝鱼,当我来到一个叫庙台子的湾子,湾子旁边有一条废弃了的老河,老河两岸的柳树也有些年头了,依然长得很茂盛。我记得那天的太阳很大,天气也很热,我到那条老河边钓鳝鱼时,觉得树下蛮凉快,而且河边的鳝鱼也蛮多,我在树下聚精会神钓鳝鱼时,就听见头顶上有轻微的响声,我抬头看时,立刻就傻眼了,只见头顶的树枝上挂着一条酒杯粗,两三米长的大乌梢蛇,那蛇双眼紧盯着我,嘴里吐分了叉的血红舌头。我站在那里一点也不敢动,双眼死死地盯住那条蛇,就在我不敢眨眼时,那条乌梢蛇猛地掉在河滩上变成了一只大脚鱼,(鳖)那只大脚鱼白色的肚皮朝上,四只脚不停地扒拉着想翻身,我就呆在那儿看着它,不敢上前去捉它。〞讲到这里,我停下来歇口气。

          〝那后来的结果是么事呢?〞他姑爷迫不及待地问我。〝后来我回到家,我钓的鳝鱼被对门的朱伯伯全部买走,在他买我的鳝鱼时,我把看见乌梢蛇从树上掉下来变成脚鱼(甲鱼)的事讲给了他听,他听后直埋怨我,当时为什么没有把那只脚鱼捉住,他告诉我,这是千载难逢的好事。他给我讲了他祖上遇到过这样的事。他家原本是中医世家,他的太爷爷就是方圆十里有名的郎中。有一天他太爷爷在给别人看病时,有个放牛娃提一只脚鱼很便宜地卖给了他太爷爷,他太爷爷把脚鱼放在一只瓦罐里熬,煮熟后,正准备吃的时候,有人来请他的太爷爷看病,没吃成。连续二、三次都是这样没吃成。他太爷爷的一个朋友是做生姜生意的,那天牵着驮生姜的马从他太爷爷家门过,他太爷爷请那位朋友吃脚鱼,那位朋友从马背上掏出一块浸透马汗的生姜丢进了瓦罐里,这时又有人请太爷爷看病,等病人走后,他太爷爷才和那位朋友把脚鱼吃了。

          半月以后,那卖脚鱼的放牛娃,隔三差五的跑到他太爷店前去瞄,他太爷爷感到十分奇怪,就问那放牛娃是回么事,放牛娃就问他太爷爷为什么吃了那只脚鱼没有死,而且人越活越精神。最后,放牛娃把蛇变脚鱼的经过详细地讲给了他太爷爷听,他太爷爷听后也感到很奇怪,事后查遍祖上留下的药书,最后在一本古典药籍上找到了﹕(蛇变鳖,配马汗姜,三滚之后食之,则大补。)功效胜过人参、鹿茸。

          朱伯伯讲完他太爷爷的奇遇后,对我失去了这样的良机感到十分的遗憾。〞

        我的那些真实经历…… http://bbs.tianya.cn/post-16-696644-28.shtml

        这是牛爬坡老师傅自己的一些回忆和人生感悟,看看很有收获。

      • 家园 【蛇变鳖】真实与否自己看吧

        〝那年我正好15岁,学校里大多数同学都还留守学校停课闹革命,我却提着个鳖篓,拿着根鳝鱼钩子到乡下去钓鳝鱼,当我来到一个叫庙台子的湾子,湾子旁边有一条废弃了的老河,老河两岸的柳树也有些年头了,依然长得很茂盛。我记得那天的太阳很大,天气也很热,我到那条老河边钓鳝鱼时,觉得树下蛮凉快,而且河边的鳝鱼也蛮多,我在树下聚精会神钓鳝鱼时,就听见头顶上有轻微的响声,我抬头看时,立刻就傻眼了,只见头顶的树枝上挂着一条酒杯粗,两三米长的大乌梢蛇,那蛇双眼紧盯着我,嘴里吐分了叉的血红舌头。我站在那里一点也不敢动,双眼死死地盯住那条蛇,就在我不敢眨眼时,那条乌梢蛇猛地掉在河滩上变成了一只大脚鱼,(鳖)那只大脚鱼白色的肚皮朝上,四只脚不停地扒拉着想翻身,我就呆在那儿看着它,不敢上前去捉它。〞讲到这里,我停下来歇口气。

          〝那后来的结果是么事呢?〞他姑爷迫不及待地问我。〝后来我回到家,我钓的鳝鱼被对门的朱伯伯全部买走,在他买我的鳝鱼时,我把看见乌梢蛇从树上掉下来变成脚鱼(甲鱼)的事讲给了他听,他听后直埋怨我,当时为什么没有把那只脚鱼捉住,他告诉我,这是千载难逢的好事。他给我讲了他祖上遇到过这样的事。他家原本是中医世家,他的太爷爷就是方圆十里有名的郎中。有一天他太爷爷在给别人看病时,有个放牛娃提一只脚鱼很便宜地卖给了他太爷爷,他太爷爷把脚鱼放在一只瓦罐里熬,煮熟后,正准备吃的时候,有人来请他的太爷爷看病,没吃成。连续二、三次都是这样没吃成。他太爷爷的一个朋友是做生姜生意的,那天牵着驮生姜的马从他太爷爷家门过,他太爷爷请那位朋友吃脚鱼,那位朋友从马背上掏出一块浸透马汗的生姜丢进了瓦罐里,这时又有人请太爷爷看病,等病人走后,他太爷爷才和那位朋友把脚鱼吃了。

          半月以后,那卖脚鱼的放牛娃,隔三差五的跑到他太爷店前去瞄,他太爷爷感到十分奇怪,就问那放牛娃是回么事,放牛娃就问他太爷爷为什么吃了那只脚鱼没有死,而且人越活越精神。最后,放牛娃把蛇变脚鱼的经过详细地讲给了他太爷爷听,他太爷爷听后也感到很奇怪,事后查遍祖上留下的药书,最后在一本古典药籍上找到了﹕(蛇变鳖,配马汗姜,三滚之后食之,则大补。)功效胜过人参、鹿茸。

          朱伯伯讲完他太爷爷的奇遇后,对我失去了这样的良机感到十分的遗憾。〞

        我的那些真实经历…… http://bbs.tianya.cn/post-16-696644-28.shtml

        这是牛爬坡老师傅自己的一些回忆和人生感悟,看看很有收获。

      • 家园 【蛇变鳖】真实与否自己看吧

        〝那年我正好15岁,学校里大多数同学都还留守学校停课闹革命,我却提着个鳖篓,拿着根鳝鱼钩子到乡下去钓鳝鱼,当我来到一个叫庙台子的湾子,湾子旁边有一条废弃了的老河,老河两岸的柳树也有些年头了,依然长得很茂盛。我记得那天的太阳很大,天气也很热,我到那条老河边钓鳝鱼时,觉得树下蛮凉快,而且河边的鳝鱼也蛮多,我在树下聚精会神钓鳝鱼时,就听见头顶上有轻微的响声,我抬头看时,立刻就傻眼了,只见头顶的树枝上挂着一条酒杯粗,两三米长的大乌梢蛇,那蛇双眼紧盯着我,嘴里吐分了叉的血红舌头。我站在那里一点也不敢动,双眼死死地盯住那条蛇,就在我不敢眨眼时,那条乌梢蛇猛地掉在河滩上变成了一只大脚鱼,(鳖)那只大脚鱼白色的肚皮朝上,四只脚不停地扒拉着想翻身,我就呆在那儿看着它,不敢上前去捉它。〞讲到这里,我停下来歇口气。

          〝那后来的结果是么事呢?〞他姑爷迫不及待地问我。〝后来我回到家,我钓的鳝鱼被对门的朱伯伯全部买走,在他买我的鳝鱼时,我把看见乌梢蛇从树上掉下来变成脚鱼(甲鱼)的事讲给了他听,他听后直埋怨我,当时为什么没有把那只脚鱼捉住,他告诉我,这是千载难逢的好事。他给我讲了他祖上遇到过这样的事。他家原本是中医世家,他的太爷爷就是方圆十里有名的郎中。有一天他太爷爷在给别人看病时,有个放牛娃提一只脚鱼很便宜地卖给了他太爷爷,他太爷爷把脚鱼放在一只瓦罐里熬,煮熟后,正准备吃的时候,有人来请他的太爷爷看病,没吃成。连续二、三次都是这样没吃成。他太爷爷的一个朋友是做生姜生意的,那天牵着驮生姜的马从他太爷爷家门过,他太爷爷请那位朋友吃脚鱼,那位朋友从马背上掏出一块浸透马汗的生姜丢进了瓦罐里,这时又有人请太爷爷看病,等病人走后,他太爷爷才和那位朋友把脚鱼吃了。

          半月以后,那卖脚鱼的放牛娃,隔三差五的跑到他太爷店前去瞄,他太爷爷感到十分奇怪,就问那放牛娃是回么事,放牛娃就问他太爷爷为什么吃了那只脚鱼没有死,而且人越活越精神。最后,放牛娃把蛇变脚鱼的经过详细地讲给了他太爷爷听,他太爷爷听后也感到很奇怪,事后查遍祖上留下的药书,最后在一本古典药籍上找到了﹕(蛇变鳖,配马汗姜,三滚之后食之,则大补。)功效胜过人参、鹿茸。

          朱伯伯讲完他太爷爷的奇遇后,对我失去了这样的良机感到十分的遗憾。〞

        我的那些真实经历…… http://bbs.tianya.cn/post-16-696644-28.shtml

        这是牛爬坡老师傅自己的一些回忆和人生感悟,看看很有收获。

      • 家园 .

        〝那年我正好15岁,学校里大多数同学都还留守学校停课闹革命,我却提着个鳖篓,拿着根鳝鱼钩子到乡下去钓鳝鱼,当我来到一个叫庙台子的湾子,湾子旁边有一条废弃了的老河,老河两岸的柳树也有些年头了,依然长得很茂盛。我记得那天的太阳很大,天气也很热,我到那条老河边钓鳝鱼时,觉得树下蛮凉快,而且河边的鳝鱼也蛮多,我在树下聚精会神钓鳝鱼时,就听见头顶上有轻微的响声,我抬头看时,立刻就傻眼了,只见头顶的树枝上挂着一条酒杯粗,两三米长的大乌梢蛇,那蛇双眼紧盯着我,嘴里吐分了叉的血红舌头。我站在那里一点也不敢动,双眼死死地盯住那条蛇,就在我不敢眨眼时,那条乌梢蛇猛地掉在河滩上变成了一只大脚鱼,(鳖)那只大脚鱼白色的肚皮朝上,四只脚不停地扒拉着想翻身,我就呆在那儿看着它,不敢上前去捉它。〞讲到这里,我停下来歇口气。

          〝那后来的结果是么事呢?〞他姑爷迫不及待地问我。〝后来我回到家,我钓的鳝鱼被对门的朱伯伯全部买走,在他买我的鳝鱼时,我把看见乌梢蛇从树上掉下来变成脚鱼(甲鱼)的事讲给了他听,他听后直埋怨我,当时为什么没有把那只脚鱼捉住,他告诉我,这是千载难逢的好事。他给我讲了他祖上遇到过这样的事。他家原本是中医世家,他的太爷爷就是方圆十里有名的郎中。有一天他太爷爷在给别人看病时,有个放牛娃提一只脚鱼很便宜地卖给了他太爷爷,他太爷爷把脚鱼放在一只瓦罐里熬,煮熟后,正准备吃的时候,有人来请他的太爷爷看病,没吃成。连续二、三次都是这样没吃成。他太爷爷的一个朋友是做生姜生意的,那天牵着驮生姜的马从他太爷爷家门过,他太爷爷请那位朋友吃脚鱼,那位朋友从马背上掏出一块浸透马汗的生姜丢进了瓦罐里,这时又有人请太爷爷看病,等病人走后,他太爷爷才和那位朋友把脚鱼吃了。

          半月以后,那卖脚鱼的放牛娃,隔三差五的跑到他太爷店前去瞄,他太爷爷感到十分奇怪,就问那放牛娃是回么事,放牛娃就问他太爷爷为什么吃了那只脚鱼没有死,而且人越活越精神。最后,放牛娃把蛇变脚鱼的经过详细地讲给了他太爷爷听,他太爷爷听后也感到很奇怪,事后查遍祖上留下的药书,最后在一本古典药籍上找到了﹕(蛇变鳖,配马汗姜,三滚之后食之,则大补。)功效胜过人参、鹿茸。

          朱伯伯讲完他太爷爷的奇遇后,对我失去了这样的良机感到十分的遗憾。〞

        我的那些真实经历…… http://bbs.tianya.cn/post-16-696644-28.shtml

        这是牛爬坡老师傅自己的一些回忆和人生感悟,看看很有收获。

      • 家园 【蛇变鳖】真实与否自己看吧

        〝那年我正好15岁,学校里大多数同学都还留守学校停课闹革命,我却提着个鳖篓,拿着根鳝鱼钩子到乡下去钓鳝鱼,当我来到一个叫庙台子的湾子,湾子旁边有一条废弃了的老河,老河两岸的柳树也有些年头了,依然长得很茂盛。我记得那天的太阳很大,天气也很热,我到那条老河边钓鳝鱼时,觉得树下蛮凉快,而且河边的鳝鱼也蛮多,我在树下聚精会神钓鳝鱼时,就听见头顶上有轻微的响声,我抬头看时,立刻就傻眼了,只见头顶的树枝上挂着一条酒杯粗,两三米长的大乌梢蛇,那蛇双眼紧盯着我,嘴里吐分了叉的血红舌头。我站在那里一点也不敢动,双眼死死地盯住那条蛇,就在我不敢眨眼时,那条乌梢蛇猛地掉在河滩上变成了一只大脚鱼,(鳖)那只大脚鱼白色的肚皮朝上,四只脚不停地扒拉着想翻身,我就呆在那儿看着它,不敢上前去捉它。〞讲到这里,我停下来歇口气。

          〝那后来的结果是么事呢?〞他姑爷迫不及待地问我。〝后来我回到家,我钓的鳝鱼被对门的朱伯伯全部买走,在他买我的鳝鱼时,我把看见乌梢蛇从树上掉下来变成脚鱼(甲鱼)的事讲给了他听,他听后直埋怨我,当时为什么没有把那只脚鱼捉住,他告诉我,这是千载难逢的好事。他给我讲了他祖上遇到过这样的事。他家原本是中医世家,他的太爷爷就是方圆十里有名的郎中。有一天他太爷爷在给别人看病时,有个放牛娃提一只脚鱼很便宜地卖给了他太爷爷,他太爷爷把脚鱼放在一只瓦罐里熬,煮熟后,正准备吃的时候,有人来请他的太爷爷看病,没吃成。连续二、三次都是这样没吃成。他太爷爷的一个朋友是做生姜生意的,那天牵着驮生姜的马从他太爷爷家门过,他太爷爷请那位朋友吃脚鱼,那位朋友从马背上掏出一块浸透马汗的生姜丢进了瓦罐里,这时又有人请太爷爷看病,等病人走后,他太爷爷才和那位朋友把脚鱼吃了。

          半月以后,那卖脚鱼的放牛娃,隔三差五的跑到他太爷店前去瞄,他太爷爷感到十分奇怪,就问那放牛娃是回么事,放牛娃就问他太爷爷为什么吃了那只脚鱼没有死,而且人越活越精神。最后,放牛娃把蛇变脚鱼的经过详细地讲给了他太爷爷听,他太爷爷听后也感到很奇怪,事后查遍祖上留下的药书,最后在一本古典药籍上找到了﹕(蛇变鳖,配马汗姜,三滚之后食之,则大补。)功效胜过人参、鹿茸。

          朱伯伯讲完他太爷爷的奇遇后,对我失去了这样的良机感到十分的遗憾。〞

        我的那些真实经历…… http://bbs.tianya.cn/post-16-696644-28.shtml

        这是牛爬坡老师傅自己的一些回忆和人生感悟,看看很有收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