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哲學文,求河友打臉 -- aiguille

共:💬13 🌺3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哲學文,求河友打臉

    小弟我擅長一些草根辯證法,無聊來發文看看,可以的話希望能夠成系列。

    這是系列的第一篇,如果河友覺得邏輯有問題,歡迎狠狠的打腫我的臉。

    古道老井兄05年預言中國的經濟規模會在10年之前超越日本,09年預言15年前會超越美國,實際發生之前很多人還是不信的,現在這些預言都一一應驗了。最後一個預言是美帝撐不過2017(經濟崩潰,但滅亡還不會那麼快),現在看來也越來越少人會懷疑了。

    大陸朋友有疑慮或許是基於謹慎謙虛,不要還沒稱霸就開始驕傲。不過對我這鬼島島民來說就沒有這種束縛了,可以大方客觀的評論中國,如果基於政治原因的話我還應該同其他人一樣唱衰中國才對,哈哈哈。

    我是從不懷疑古道老井的看法,他是從數學角度來思考,我則是從哲學角度來思考。

    我的價值觀一向都是只相信最基本和恆久不變的原則,很少把注意力放在瞬息萬變的事物上。

    首先,經濟結構的先進國家不可能返老還童,無論怎樣提倡再工業化,一但結構升級後,很多成本就在經濟系統內固定下來了。剩下能作的只是開源節流的稍稍降低成本,不過西方能作中國也能作,說到底仍舊無法改變系統成本的差距。

    這就好像小日本靠貨幣貶值來增加出口,治標不治本,如果韓國貶值同樣的幅度那日本的就沒有效果了。當然實際上要考慮的事情還很多,但大原則上是如此。

    經濟結構的固定成本,最容易理解的就是整個社會生活水平的改變,比如有了汽車後沒人會回去騎馬,而有了汽車就要有基礎建設,還會帶動許多新產業生態的發展,這些也都會累積在成本上。

    經濟和社會進步了,雖然人們的收入上升了,但其實每日的開銷也是越來越大,現代很多商品,光是廣告品牌包裝加工通路什麼雜七雜八的就是一堆成本,國外的收入和物價比中國高,很多都是這樣來的。

    西方比中國進步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在生產過程中累計疊加的工序和成本永遠要比中國高,這是怎樣都無法逆轉的。一但進步後就不可能逆轉回過去的模式。

    西方的批評者主張創新是對抗中國競爭的方法,我倒是不怎麼看好。

    這又是另一個原則性的問題,創新的基礎在哪裡?

    創新的基礎一定是資本的投入,文化阿教育阿什麼的其實都是枝微末節,是資本投入的結果。當然這種資本優先於文化的說法也有很多問題,但關於人類學方面的話題就先不談了。總之中國歷史上綜合成就與西方相去不遠(俄羅斯沒文化,印度文化成就高但太多方面不行),在相近的立足點上資本更能夠解釋創新優勢。

    而不要從單一的科技創新來看待這個問題,從一個產業生態的角度來思考的話。在中國的經濟結構成本比西方低的情況下,中國永遠能有更充足的資本投注在研發中,永遠可以藉由後發的模仿學習優勢來享受西方更先進的技術。

    最後,科技的發展並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建立在現有知識技術的積累上,所以說科技的進步速度其實是可以預測的,絕對不會有美國突然有新發明新產業然後一舉超越中國的情況出現

    一但經濟結構進展到金融業的程度,系統的結構成本只會以加速度提高,所以國家是有壽命的,盛極而衰是不可逆的。

    最糟的情況下,萬一本回貨幣決戰美國贏了,又會怎樣?

    在這個情況下,美國無論工業,內需或金融市場,確實會有一定的復甦,美國霸權或許又可以延續幾十年。但如前所述,經濟結構的改變和成本疊加是不可逆的。

    美國以世界1/20的人口,在二戰後曾經占有世界一半的GDP,這顯然是不正常的情況。只要全世界19/20的人口同時與美競爭,美國生產力占世界的比率就算不會跌到1/20,也一定會持續萎縮。從普遍性的原則來看,美國崩潰的或然率只會高不會低。

    我認為今年這關美國肯定是過不了了,無論如何也得對中國交出霸權才能免於徹底崩潰的危機。如同當年大英帝國為求美國金援而拱手讓出霸主寶座一樣。

    • 家园 不打交出霸权是不可能的,大英帝国跟毛子投降后的待遇明摆着

      不打交出霸权是不可能的,大英帝国跟毛子投降后的待遇明摆着

      霉菌这么大块头不肢解谁放心?中国承诺霉菌敢信吗

      现在霉菌还有海空优势,宁可把中国沿海炸烂大家从头竞争

      再说中国这么多人,真的世界第一自己不出错若干年内欧美还有翻身的机会吗

    • 家园 用一带一路来对抗消费不足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一面是消费不足,另一面是贫富分化。两者互为因果,够成内循环。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垄断,垄断阶级把利润拿走,风险转嫁。科技创新本质是打破垄断一种方法,另一种是不断革命。当然认为科技创新本身就是一种革命的说法,逻辑上也是通的。

      霸权不是权杖,没有实物,美国就是想交,他也拿不出来。王道,霸道其实都是组织能力表现。 美国想建北约对抗苏联,他能建起来。苏联建华约针锋相对,也能建起来。这都是组织能力。 美国靠马歇尔计划,靠西欧对共产主义的恐惧;苏联靠意识形态,靠陆军和海军两个盟友,都能成事。

      组织能力的崩解是另一种模式,苏联倒了,北约东扩。俄罗斯自然也想找人要说法,当初说好的人,就都打哈哈了。反正没有了对共产主义的恐惧,西欧和东欧还有对俄罗斯的恐惧。

      同样在东亚,美国也是把对共产主义的恐惧,转换成对中国的恐惧来维持他的组织能力。这种组织能力最大弱点就是,没事时你怎么说都行,但有事光喊“兄弟们你们上”领导力瞬间瓦解。

      美国在全球的组织能力(公信力)的瓦解,必然是长期和缓慢的。就是纸老虎,你不打,它也不会自己倒掉。而新旧霸主的直接战争爆发不起来,势力范围边界的代理人战争不会少,民族内部矛盾激发成内战也会很频繁,新常态。

      • 家园 回三力思兄:資本主義的危機不是消費不足

        而是生產不足

        我做個假設,如果中國生產美國消費的關係倒過來了,等到中國面臨了今天美國的危機,要叫美國在把生產關係換回來,美國肯嗎?美國的態度肯定是那是你家的事情

        全球危機的真正原因,是歐美國家生產力不足卻過度消費,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應該是歐美國家要提振生產力,沒道理要發展中國家犧牲就業機會和經濟來幫助西方解決危機,咱們可還沒過上白人的生活咧

        當然啦,要西方國家重建生產力那極端困難,所以若真要替換生產關係,那前提條件就是要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像美元一樣有國際上不得不使用的特權

        別忘了,中國儲蓄過剩而西方儲蓄不足,這個理論本身就是西方規避自身責任的藉口,千萬不要被西方忽悠了,除非美國交出貨幣霸權,否則一切免談

      • 家园 用一带一路对抗消费不足是没有收益的。

        一带一路经过的地方,要么一旦基础设施好了直接就和中国竞争,比如东南亚;要么就目前而言并不具备生产性文化,比如伊斯兰国家。总之能和中国形成互补的可能不大。按说中国的问题不是消费不足,而是收入分配问题。如果真把一带一路看得太重,怕是要走火入魔的。

        • 家园 从长远看中国出现结构性外贸逆差是必然趋势

          因为人民币国际化,只有用贸易逆差来为全世界提供人民币流动性。

        • 家园 基础设施好了直接就和中国竞争

          理论上正确,但实践上很困难。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和长三角,珠三角比也没差到哪去。陕甘宁有望成为下个经济增长热点吗?一带一路能成就几个城邦就很好了,基础设施会让城市有更大的人口吸附力,影响力扩展不了多远。工业化不是光有人口吸附力就行的,还要有人才滞留,资本倍增反应。人才和资本偏偏就是流动性最大的生产元素。一带一路最大作用其实是解放伊朗。

          • 家园 本来确实不容易吸引人才和资本。

            但是基础设施改善后自然加大了对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

            中国西部如果确实有和东部一样好的基础设施,再假如有比较好的自然条件,没有理由,从中长期来看,比东部差。当然,存在着地方一级的公共治理体系如何公平对待新加入者的问题。

            但自然条件和公共治理,在亚洲一些国家,不能指望这些方面都差。反过来说,如果确实不容易发展起来,亚洲发展之梦岂非成了忽悠,而资本输出如果没有回报,最终会以危机的形式反啮。

            • 家园 自力更生,和借鸡下蛋的两条路线

              你觉得一带一路上有国家里有一代能忍得住寂寞,国家为重,无私奉献的群体,那中修确实是在帮助,教育自己的掘墓人。忍不住寂寞的,只会占领广场的年轻人,等他们不再年轻时,才会意识到不过是小资的狂热性。小资是最依附全球资本主义网络的群体,革命叫得最响,就是一革到自身,也是哭得最响的。现代帝国不和蛮族作战,不过是把蛮族换个名字叫极端主义者而已。中修到今天这地步,帝国主义化只能一直走下去,和蛮族作战也是迟早的事。直道,大运河都是为对外和蛮族作战,对内镇压革命准备的。两千年的大陆攻略史早就都写好在那里,不需要有人专门再写本《我的奋斗》出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