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毛主席否认写过“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看打压彭德怀 -- mcpssx

共:💬22 🌺100 🌵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毛主席否认写过“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看打压彭德怀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句诗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建国后毛主席否认写过这首诗。

    在东方编辑部咨询毛主席要求发表这首诗的时候,毛主席回信

    编辑部同志们:

    记不起了,似乎不像。拉(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东海》收到,甚谢!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五日

    这首诗直到1986年,经过刘邓派的杨尚昆等人确定后,才收入了毛主席诗词。

    东海编辑部给毛主席写信时,描述的背景可能有错,但是毛主席是不是真不记得了还是别有其他原因呢?

    这首诗曾两次公开发表,一次是1947年,彭德怀刚刚以弱胜强对付了胡宗南保卫了党中央,一次是1954年,彭德怀刚刚抗美援朝归来,风头正盛。

    等到了1957年就不记得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结合一下历史事实

    1、彭德怀在中央会议,赞成由刘少奇主持中央工作,反对轮流主持。

    1953年12月,正在召开军队系统的高干会议期间,我参加了由主席在颐年堂召开的一次会议。主席在会上提出,他外出后谁人主持日常工作?少奇同志首先提出:“主席外出后的日常工作由书记处同志轮流主持。”并提议由周恩来同志主持。周恩来同志再三推辞。高岗赞成“由书记处同志轮流主持”。朱德同志也说“由书记处同志轮流主持”。我第五个发言,当时我很激动,心里想:就是轮流的话,轮到你朱总司令或高岗时,就敢肯定不出问题吗?所以我当时说:我不赞成日常工作轮流主持,因为日常工作事情多,如果没有一个同志认真来研究是不行的,日常工作仍应由少奇同志来主持。主席当时说:“怎么样?还是少奇同志主持吧。”当时少奇同志仍在推辞。我说,这又不是写文章有稿费,还有什么推辞的呢?最后,少奇同志同意自己来主持了。

    2、八大,提议从党章中删掉毛泽东思想的是彭德怀,赞成删掉的是刘少奇、邓小平。

    正式提出删除毛泽东思想是彭德怀同志。会议研究需要提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提案正规程序应该是中央书记处根据各位委员的提议,收集整理后报党的主席、副主席审定后才能上会研究。在党章中删除毛泽东思想的提案非常敏感,中央书记处一般不会纳入,党的几个副主席也不会签字同意,所以这个提议应该是走的非正规渠道,也就是在会上突然抛出,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一九五六年党的“八大”第一次会议上,心直口快的彭德怀提议从党章中删掉毛泽东思想。彭总的思想很简单,既然毛提出反对个人崇拜,提倡集体领导,提出退居二线,那么首先就应该在党章中删除毛泽东思想。难以理解的是,身为党中央第一副主席的刘少奇,毛泽东选定的接班人,毛泽东思想的创始人,却没有对毛泽东的内心世界洞察入微,刘少奇、邓小平等人竟表态赞成。因而,在“八大”通过的党章里,“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被删除了。

    彭德怀突然出击,删除掉了毛主席思想,毛主席真么想,可想而知,也就可以看出毛彭矛盾之大。

    在八大前后,庐山会议之前还发生了很多事情体现了双方矛盾。

    1956年11月,彭到某部视察,看到墙上《军人誓词》第1条是“我们要在毛主席领导下……”,他说:“这个写法有毛病,现在的军队是国家的,不能只说在哪一个人领导之下。我们是唯物主义者,毛主席死了谁领导?今后要修改。”

    3、文革直接起因就是为彭德怀翻案。毛主席前脚说“真理在你那一边”,彭德怀刚到西南,就发表了凭海瑞罢官。

    刘少奇被打倒后,彭德怀被从四川揪了回来,毛泽东一面授意发表8 年前的八届八中全会决议,一面将刘少奇和彭德怀捆绑起来,让全国人民怒声批斗。请看当时主流媒体发表的主题内容——

      《人民日报》社论:《彭德怀及其后台罪责难逃!》

      《红旗》杂志社论:《从彭德怀的失败到中国赫鲁晓夫的破产》

      新华社评论:“彭德怀一系列反党篡军活动,都是得到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积极支持的,是同他的反革命阴谋密切配合的。公开发表庐山会议关于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的决议,是对资产阶级司令部(指刘邓)的又一次毁灭性打击……”

    4、文革期间,913后,为稳定局势。毛主席恋恋不忘给贺龙平反,陈毅平反,却大力打压彭德怀。

    江青扬言,林彪叛逃广州,第一个要平反的就是彭德怀。

    5、毛彭矛盾由来已久,建国后彭七次辞职国防部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毛主席赏罚不明,竭力提拔林彪,只是因为抗美援朝功劳太大,毛主席也没办法,连庐山会议的决议都是文革才公开的。

    大家都知道,彭德怀在井冈山是入股,资历远高于林彪。红军时期是副总司令,林彪当初会理回忆写信就是要毛把指挥权交给彭德怀。抗战时期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实际上的总司令,此时林彪在苏联养病。抗美援朝更是林彪推托不去,毅然前往挑起重担。

    可是毛主席在不得不任命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时候,却竭力提拔一个当时还在养病的人当中央副主席,打压彭德怀意图明显。

    现在有一些人,摄于彭德怀抗美援朝的重大功劳,不好直接污蔑彭德怀同志,就开始大造彭德怀是打击刘少奇的谣,这就是胡说八道。

    文革期间,刘少奇死都死了,毛主席为何还迫害彭德怀不放?早在庐山会议之前,双方的矛盾就已显现。

    1956年,彭德怀在八大提议党章删除毛泽东思想并获得通过

    1956.11月,彭提议修改军人誓词中第一条我们要在毛主席领导下

    1957年,毛主席说不记得写过“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58年5月6日,毛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讲话,提出“要准备对付党的分裂”,就是针对彭说的。

    5.25日,中共中央八届五中全会上,毛泽东提议养病几年的林彪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位居彭之上。彭处于一个尴尬地位,他向中央提出不再担任国防部长的请求。

    6月9日,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召开常委会,当年1月在南宁会议上因“反冒进”受到毛严厉批评的周恩来提出辞去总理职务,彭提出辞去国防部长职务。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后,决定“他们应当继续担任现在的工作,没有必要加以改变”。情况不同的是,周是被迫提出的,彭是主动提出的。这使毛感到彭是在以辞职对他表示不满。

    1959年1月30日彭在后勤学院学员毕业大会上讲话说:“躯壳都是要死的,人家说万岁,那是捧的,是个假话。没有哪个人真正活一万岁。”

    1959年3月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当彭再次向毛提出不再担任下一届国防部长时,毛严厉地说:“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还不够吗?”彭“噤然无语”。

    就在上海会议上,毛在批评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工作时,突然话题一转,对在场的彭说:“彭德怀同志,你是恨死我了的,因为我批评过你。批评你是为你好,我没有偏心。”还说:“你彭德怀是一贯反对我的。我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年纪大了,要办后事,也是为了挽救你。”

    通宝推:9411004,
    • 家园 现在有空了,抽抽楼主

      抓着片言只语,发挥成,准确说是歪曲成“毛主席否认写过”。楼主这种作派,说你是苍蝇,是抬举了你,说你是垃圾,是对垃圾的侮辱。

      该诗写于1935年,背景是彭德怀打了胜仗。12年后的1947年,报刊没经过认真查证,没有经过作者毛主席审核,发表了该诗。借用12年前的诗赞扬彭德怀,却把背景注释搞错了,安到另一场战斗头上,以为那是彭德怀指挥的,而实际上是林彪指挥的,然后全天下跟着错了10年,好比张冠李戴了,而人们却以为老李姓王,一笔糊涂账,也不过是鸡毛蒜皮小事。

      22年前的作品,带一个10年前的坑,这事要理清楚,很可能搞的更乱。往日也就罢了,现在白字黑字摆到作者本人面前。不发表,到此为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不是太正常了。

      赞扬彭德怀的诗,连着林彪指挥的战斗,肯定是差错。毛主席信中的“记不起”,指的是关于诗歌的背景介绍的错误(而不是记不起写没写过这首诗)。怎样出的错,谁搞出来的错,“记不起”相当于说,可能是编辑,也可能是我自己,把背景注释/介绍搞错了。小小的“记不起”,正正体现了伟人的宽厚和担当,因为“记不起”隐含了自己出错的可能,而不是撇清自己。

      这个事,如果当事人不是毛主席,也就是个历史花絮,人人都增光添彩。楼主这种货,就这点能耐,只要能诬蔑伟人,捞点什么如获至宝,煞有介事,所以呢,说你是苍蝇真是抬举了你,因为你就一坨X,所以,该文往下一堆堆的也无须看了,都是渣渣。

      资料来源,不是给楼主看的,他没资格。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7-11/24/content_7132344.htm

      楼主:

      --------------------------------------------------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句诗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建国后毛主席否认写过这首诗。

      在东方编辑部咨询毛主席要求发表这首诗的时候,毛主席回信

      编辑部同志们:

      记不起了,似乎不像。拉(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东海》收到,甚谢!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五日

      东海编辑部给毛主席写信时,描述的背景可能有错,但是毛主席是不是真不记得了还是别有其他原因呢?

      这首诗曾两次公开发表,一次是1947年,彭德怀刚刚以弱胜强对付了胡宗南保卫了党中央,一次是1954年,彭德怀刚刚抗美援朝归来,风头正盛。

      等到了1957年就不记得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结合一下历史事实

      ------------------------------------------------

      通宝推:黑色眼睛,
      • 家园 毛主席说了不宜发表,当然是“记不起”写过这首诗

        主席信中的“记不起”,指的是关于诗歌的背景介绍的错误(而不是记不起写没写过这首诗)

        当然不是了,看毛主席的回信

        编辑部同志们:

        记不起了,似乎不像。拉(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东海》收到,甚谢!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五日

        如果仅仅是背景错误,毛主席理应纠正背景,而不是说不宜发表了。

        难道说人家写错了背景,这首诗就不宜发表了?没有这样的道理。毛主席著作里错误批注多得是,比如“托派是日本特务”之类的。

        毛主席其实记忆力很好,你参考一下庐山会议,历史问题,一直扯到会理会议啊什么的。毛主席正确做法纠正这个批注的错误,同意发表。

        • 家园 毛主席的“记不起了”前面总该有个问题或者前提

          毛主席的“记不起了”前面总该有个问题或者前提,“记不起了”什么

          你的主帖杰作中的说的是,“在东方编辑部咨询毛主席要求发表这首诗的时候,毛主席回信...”

          毛主席回信说“记不起了...”

          这就说明毛主席的意思是记不起写没写过那首诗?

          你的语文能力太跳跃,太强大了吧

          “记不起了”,显然是回答某个具体问题。那个出版社这样问毛主席,“这诗是不是你写的?”,可能么?可能么?可能么?

          除了“这首诗是不是你写的?”,另外还可以有许多其它问题,诸如,什么时候写的,什么背景,是第一稿么,后来有没有修改,上一次发表有没有稿费,多少钱。。。回答“记不起了”,都显得通顺。 

          毛主席认为不合适发表的东西,肯定不止这一次。但凡写东西的人,认为自己的东西不合适发表,不愿意发表,也是经常的事,需要很充足强大的理由么?

          “毛主席否认写过这首诗”,根本就是卑鄙公知小人牵强附会歪曲造谣又一个例子。

          ------------------------------------------

          “主席,你的诗我们可以发表吗?”,主席回信说“我记不起了”。你自己看看这是不是你所表达的意思。

          • 家园 毛主席又健忘了,为打压彭德怀修改党的决议

            这样我再说一个事,1959年的决议为《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七年后在人民日报公开时删去了“同志”、“的错误”五个字,把原有的“鉴于彭德怀同志过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作过一些有益于革命的工作”的话也删去了。

            你总不能又说毛主席记不清了吧?这不明显为了打击彭德怀,串改历史,未经组织批准就修改党的决议,这是不是事实?

          • 家园 这样,你的理解就是毛主席记起来写了那首诗

            但是不宜发表?

            ok,我无所谓,这和我后面的推理是一回事,就是打压彭德怀。毛主席就是因为要打压彭德怀,所以记不起来了,他是真记不起来还是假的,他大可去找秘书查查。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应该去问彭德怀,他是当事人啊。为什么不去问就要求不宜发表了。

            总之,要不是邓小平胡耀邦给他平反,你永远不可能知道这首陈赞彭德怀的诗?这是偶然吗?

            这样,你对彭德怀要求删除毛主席思想,军人誓词去掉毛主席领导,有何看法,这你总没有任何历史疑问吧?说说你的看法

    • 家园 很奇怪,毛左们都干嘛去了

      正常来说,你这个帖子早就应该得十多颗草了。

      • 家园 这个帖子实在是水平太低了。剪裁史料也太明显了。

        拿彭建议党章删去毛泽东思想作为毛泽东和彭德怀有矛盾的证据,这还真是智商为负才说得出来。

        不提毛泽东思想这事,就是毛主席本人提出来的。这事毛主席从解放前一直说到解放后。《毛选》第三卷中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字句还是主席亲笔删除的。正是因为毛泽东本人一再反对,中共中央终于做出了正式决定并通知全党。1954年1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中央书记处的指示,起草了《关于毛泽东思想应如何解释的通知》。这个通知可是党内外都传遍了。

        至于那诗记不住很正常,注释写的是腊子口战役,那当然对不上。

      • 家园 如果我算毛左

        的话,我想告诉你,我已经懒得给这种人这种贴子投草了。让他们自己玩儿去吧。

      • 家园 LZ这篇又是垃圾
    • 家园 最好有准确的证据。

      关于建国以来的党史,可谓众说纷纭,让人看花了眼,对层出不穷的各种“翻案”,也不敢再轻易相信。总之,证据越具体详细的,越能说服人吧。

      例如上文的一个细节

      在东方编辑部咨询毛主席要求发表这首诗的时候,毛主席回信

      编辑部同志们:

      记不起了,似乎不像。拉(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东海》收到,甚谢!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五日

      这首诗直到1986年,经过刘邓派的杨尚昆等人确定后,才收入了毛主席诗词。

      东海编辑部给毛主席写信时,描述的背景可能有错,但是毛主席是不是真不记得了还是别有其他原因呢?

      这首诗曾两次公开发表,一次是1947年,彭德怀刚刚以弱胜强对付了胡宗南保卫了党中央,一次是1954年,彭德怀刚刚抗美援朝归来,风头正盛。

      等到了1957年就不记得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简单用百度搜了一下,找到下面一篇文章:

      毛泽东诗词发表时序及简要过程

      1947年8月1日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战友报》发表《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编者误以为是毛泽东在腊子口战斗时写的,所以把标题拟为:《腊子口之战留下的一个电报》(实际为1935年10月吴起镇战斗)。1957年《东海》文艺月刊准备发表此诗,编辑部致信毛泽东请他校阅并准予发表。毛泽东回信说“不记得了”,“不宜发表”。但1957年4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不败的花”专栏仍然予以发表,使之在社会上流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查证,此诗确为毛泽东所写,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将此诗收入。

      俺对党史没有研究,也辨识不出那些材料更真,仅对照来看,下面这个材料里面解释了毛的疑问也是合理的:

      似乎不像。拉(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

      因为

      编者误以为是毛泽东在腊子口战斗时写的,所以把标题拟为:《腊子口之战留下的一个电报》(实际为1935年10月吴起镇战斗)。

      注意毛的疑问的应该主要在诗名上,诗名与他的记忆不合:

      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

      但是他并没有完全否认自己写这几句,只是说:

      那几句不宜发表。

      为什么不宜发表,是否有什么阴谋?我们暂时放放,后面再分析。另外就是,虽然1957年《东海》杂志没有发表,

      但1957年4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不败的花”专栏仍然予以发表,使之在社会上流传。
      就是说,没有人传达毛主席的“最高指示”:那几句不宜发表。最后还是有人发了,不过还是1957年发的,而不是

      一次是1954年,彭德怀刚刚抗美援朝归来,风头正盛。

      1954年是否也发过,这点再没有见到确凿的证据前,俺不敢确认。

      无从知道1957年的《解放军文艺》在发表前是否请过毛校阅,只能猜测似乎是没有,否则应该得到和《东海》杂志一样的回答。那么1947年8月1日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战友报》发表此诗的时候请毛校阅了吗?又无从得知,个人猜测还是没有。

      从时间上看,《战友报》的发表应该是为了纪念土共的建军节。1946年国共才翻脸,1947年8月1日,应该是自1937年国共合作以来,土共第一次纪念自己的建军,猜测会比较重视,规格应该较高。所以才会出现编辑寻找各种党的高级军事领导人诗篇文字的事情。彭作为红三军团的创始人之一,当然是重中之重。而又因为面临紧张的军事局面,所以只能是各解放区各搞各的庆祝活动,并没有也不可能有统一的安排。

      那么是否还可以理解为下面这样呢?:

      这首诗曾两次公开发表,一次是1947年,彭德怀刚刚以弱胜强对付了胡宗南保卫了党中央,一次是1954年,彭德怀刚刚抗美援朝归来,风头正盛。

      等到了1957年就不记得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内事不决问百度:

      百度百科:彭德怀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1947年3月起任西北

      彭德怀与周恩来

      彭德怀与周恩来

      野战兵团(后相继改称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仅2万余人的部队同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23万国民党军作战。在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后,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采用“蘑菇战术”,拖着敌人兜圈子,并不断进行袭扰,使其屡屡扑空,陷于十分疲劳和十分缺粮的困境。并寻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一个半月内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歼敌1.4万余人。同年8月指挥沙家店战役,歼敌两个旅,挫败国民党军对陕北地区的重点进攻,基本扭转了西北战局,保卫了中共中央机关的安全,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

      似乎是对的,然后就可以推论了:你看彭一打大胜仗,就捧他,一不用他了,就整人!

      但是,且慢,我们还是小心一点,再多辛苦一下:

      百度百科:沙家店战役

      沙家店战役经过示意图沙家店战役,是西北野战军在榆林战役之后,于1947年8月中旬进行的一次歼灭战。这次战役共歼灭敌整编第36师6000余人。由于此役的胜利,结束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改变了西北战局,从而使西北野战军由内线防御转入内线反攻。

      怎么?沙家店战役是47年8月中旬打的(1947年8月18日至20日),而诗的发表是1947年8月1日。毛难道是神人,提前半个多月知道彭肯定能打大胜仗?还特别卑贱,要上杆子的去捧预定要打胜仗的彭,特地把十多年前的旧诗找出来发表;又心理歪曲,不在自己直管的延安或党中央的报刊上发,还特别找因战争而交通不方便的冀鲁豫军区,一个政治部主办的《战友报》上发表,以达到捧彭的目的!这人还是毛泽东吗?

      单独把毛对《东海》杂志的回答拿出来,似乎可以证明毛对彭有意见。可是如果往深里想:47年如果请示毛,他是否会同意发表?个人猜测回答一样是否定的。

      读过毛选应该知道,毛泽东一贯反对突出个人,甚至在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了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防止资产阶级腐蚀的反对突出个人的6条措施:(1)不给党的领导祝寿。

      (2)不送礼。

      (3)少敬酒。

      (4)少拍掌。

      (5)不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

      (6)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

      1935年毛在吴起镇战役之后,兴之所至,写了这首《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个人猜测事后他应该意识到不妥,因为这是诗人毛泽东的冲动之作,违反了政治家毛泽东一贯反对突出个人的政治原则。纵贯毛的一生政治生涯,一贯提倡“人民”“集体”,反对突出某个人的贡献。

      吴起镇战役从军事角度远不能与沙家店战役相比,可是中国革命史上战果远大于沙家店战役的军事行动也是数以十计的,毛再也没有给那些军事行动的指挥们个人写过什么赞歌。不管是千里跃进的刘邓、七战七胜的粟裕还是决胜东北的林彪,不管是53年抗美援朝、54年抗法援越、62年对印自卫,还是69年珍宝岛、75年抗美援越,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76年毛去世,他的整个军事生涯里也只有这么一首诗是单独赞美一个战友的。而且,1935年的诗写过之后并没有公开发表这首诗,至少毛没有主动这么做过。

      因此,57年不同意发表特别突出彭个人的诗篇,应该是和毛的一贯思维相和,也是他的一贯主张(并不是自1957年始)。可是此时彭毕竟身为国防部长,可谓军中第一实权人物,不用毛来捧了,

      1957年4月号的《解放军文艺》“不败的花”专栏仍然予以发表,使之在社会上流传。

      注:查了一下《东海》,编辑是《东海》文艺杂志社,出版单位是浙江人民出版社,应该是比较纯的文学刊物,可能有发表作品前先让作者校阅的惯例。《解放军文艺》是解放军文艺社主办的,唯一面向全军和全国广大读者的军事文学期刊。

      综上所述,1957年,毛不同意发表这篇诗,不能由此证明毛开始准备整彭,也不能证明毛此时无意整彭。

      这是一个无效证据,如果不是别有有心的话。

      • 家园 难得你

        有这个心情回复了这么多。

        评价一个人,尤其是历史人物,当然首要看他做了什么影响历史的事情,对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而不是看他睡前是否洗脸刷牙洗脚丫子。

        但有些人是不一样的,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你们所谓的伟人,他没有卫生习惯,很邋遢,有时还要从裤裆里掏虱子。看到没,这就是他的真面目。

        而楼主M老师,显然就是这样的人,而且还加持了造谣技能。最起码在西西河,他,还有臭味相投的几个马甲,是已经因为造谣信用破产了的,是缺乏关注了的,让他们左手撸了右手撸,自娱自乐去吧。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

        不过,有闲心的赏几个耳光,让大家围观一下,也很好。

      • 家园 主席不止咏叹过彭一人,至少还有一句偏师借重黄公略
        • 家园 花之,补充的对

          得到老兄的提醒后,还让俺多想了一下:

          在遵义会议(1935年1月)之前的毛,应该只是土共的众多高级干部中的一员,和彭、林、黄等人虽有工作上的级别差距,但是心理上应该都是平级的同事关系。彼此之间文字来往会比较随意一些。

          遵义会议虽然奠定了毛的军事领导地位,但是这种心理上的同事关系应该并没有大的变化。吴起镇战役后,毛随兴写的这首诗,应该是这种心态的一个反应。

          从1935年长征结束,经历了抗战、延安整风等,直到1945年的七大,党内正式确定毛的领袖地位。在此期间,我个人猜想,毛自己也经历的一个破茧而出、羽化为蝶似的转变,从政治、军事、理论等各方面都成熟了,心理应该也开始从更高的层次俯视昔日的同志,在日常的接人待物等多方面也开始注意起来,不再像过往那么随性了。

          例如陈毅的感受:

          延安整风后陈毅感慨:毛泽东进步太大,我望尘莫及

          陈毅1954年还记得很清晰:

          陈毅如实地汇报了这两天的病情和心绪,毛泽东劝他说:你现在在延安,你又不能回去,横直搞不清楚。这个事情容易解决,将来你回去是可以解决的,主要是人家对你有误会,你有什么办法?越解释,误会越大。陈毅表示:本来我的气很大,你这样一讲,我也没有什么意见了。

          毛泽东的劝导,使他又有茅塞顿开之感。他结合阅读毛泽东送来的向他征求意见的《学习与时局》来检查自己的思想路线等问题,经过一昼夜的反复思考,他又给毛泽东写信,在论述经验主义问题之后,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我个人说来多年含茹于经验主义的原野之上,今后多从打开脑筋重新认识自己去着手,由己及人,变更过去及人而不由己的办法。”这大概是4月10日同毛泽东谈话之后的回声吧。就在这天,4月12日,毛泽东在高干会上作《学习与时局》的报告了。毛泽东提出:如果我们既放下了包袱,又开动了机器,既是轻装,又会思索,那我们就会胜利。陈毅听了很受鼓舞,更加自觉、自励。

          整个党在政治上日渐成熟,而陈毅也是成熟的党之中的成熟的一分子。15年前,他在闽西同毛泽东等的交往和在上海同周恩来等的讨论中,曾获得了他思想上的一次飞跃。15年后在延安,他又在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的帮助下,获得了第二次飞跃。一年以后,陈毅回到华东,有人问及他对毛泽东的印象,他说:毛泽东进步太大了,我是望尘莫及。

          建国之后,毛交接党外人士做朋友,多有亲密关怀之举,而对党内的同志只保留单纯的工作关系,绝不有特殊的亲密交往。管中一窥,看见其谨慎自守之严,不同意发表那首旧诗,应该做此类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