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看见贴西安小吃的了,来个天津卫的! -- 格瓦拉

共:💬45 🌺2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同意
          家园 狗不理现在衰落的根源还是在原料上面

          据老人们说,几十年前狗不理的招牌就在于用料实诚,原先都狗不理用料极其讲究,一头猪身上只有不多的几块儿肉有资格入料,而且过去的肉猪那都是潲水养出来的,一斤肉下锅能熬三四两油出来,那叫一个香!现在国内市场上的猪肉,都是饲料养出来的不说,而且还注水,远的不说,跟我小时候吃的猪肉相比,那都相差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的。所以嘛,这个狗不理就没法儿玩儿转了,它现在扩大规模,猪肉消费量急剧增高,市场上的猪肉质量下降又非常厉害,没办法啊,只好想些歪门邪道来在口味上胡弄,现在的狗不理馅儿,猪肉原本的香味儿已经根本达不到标准了,为了让馅儿好歹不那么味同嚼蜡,只好可了劲儿的往馅儿里掺香油,使劲儿加啊使劲儿加,可香油那味儿能跟原先的老狗不理相比吗?根本就不行!所以现在的狗不理给一般的食客的印象就是俩字儿:油腻!已经堕落到胡弄胡弄旅游者和老外的大路货档次了。

          关键词(Tags): #狗不理#馅儿
        • 同意
          家园 以前学校食堂的冬菜包子也挺不错

          可以说是除了酱肘子以外那个食堂唯一做的还不错的东西,可惜当时没有好好珍惜

      • 家园 瞎说

        各具风味。吃在于品,品出内里的味道,品出后面的文化。带一颗“现代”的心,先贬后吃,能品出个甚来?

      • 家园 狗不理吃两个尝尝味道就算了

        千万别进去堂吃,服务那个差劲。

        而且开发半天新品种,还就是猪肉白菜最香。当然香也吃不了几个,肚皮接受不了大油喽。

        • 家园 还是觉得以前家门外街上那个豫渝食店的酱肉大葱包子最香

          一点都不腻,而且肉是切出来的小丁,价格也不贵,小时候才2毛一个,现在的包子做的那个叫缺德哦……

      • 家园 唉,昨天还在和朋友说,国内的牌子都完蛋了

        我就不明白这些老字号的管理者是怎么想的?脑子都进水了?

        就这牌子,不说别的,就是买石头,都能赚钱啊,怎么到了他们的手里就啥动静都没有呢?

        看看电视上,现在动不动就是啥双立人的刀,这王麻子,张小泉都哪去了啊~~~

        • 家园 肉包子当年缺油少肉年代的珍品,现在能靠名号赚旅游者的钱不错了

          民间小吃到底从饮食文化,技术角度讲不如名菜大菜,新鲜劲过去就没他们的事了,而且口味一般过于地方化,想作大更是难上加难。

          • 家园 很多老牌子有很悠久的历史,可不是一句“缺油少盐年代产物”能概括的

            我看根本上还是一个品牌和文化意识的问题。我十年前去春熙路总店吃的夫妻肺片就比现在任何一家的好多了。现在川菜馆几块钱一碗的担担面,吃着就是没有以前街边卖的好,更不用提很多小吃伴随的文化味道。

            • 家园 能追朔到鸦片战争以前就算历史悠久了

              汉唐宋明都有当时流行的美食,现在大多就剩个名字了,可能还有不少连名字都失传的民间美食。这肯定不是由于文化上的原因,还是因为大家口味变了,不接受了。

              还有饭菜的感觉由很多因素决定。你想担担面好吃,很简单,先吃三天白水煮菜,再饿上一天,然后去吃,肯定感觉不错

              • 家园 我只想说的是,过去的品牌美食决不只是“油大肉多”什么可以概括的

                至于担担面,十年前我肯定不是缺吃少穿,天天饿肚子的,倒是后来去京师求学,每天都觉得很饿。你这样说纯属抬杠了,可以肯定你不是四川人,不了解担担面为何物担担面都是小碗的,吃的是那个味道,是不能“饿三天再去吃”的,那样你估计要狂吃二十碗以后喝水至死。我最讨厌的就是现在在饭馆要担担面,给你端上来一大海碗,什么啊那是

    • 家园 附~~天津小吃三绝

      十八街的麻花

      狗不理的包子

      耳朵眼的炸糕~~

      馋啊~~~

      早餐:嘎巴菜~~煎饼果子~~~豆浆火烧~~

      • 家园 天津的回民开的小馆子里

        尤其是河北区红桥区那些不怎么起眼的,甚至是破烂的小馆里,真正有一些让人闻了味站不住的美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