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课堂闲侃(续一)—不要抱怨! -- 王小棉她妈

共:💬98 🌺954 🌵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举例是不妥

                我想说的是:我觉得企业的工程师去当技校的老师,行;老师再去当工程师,恐怕鸭子上不了架。一方面是教育工作者的知识与实际生产脱节,一方面是放不下架子再从基础学起,你一个讲师去跟着学徒学?

                但这个架子不放下来,主席那时候就头疼的“娇骄二气”(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其实没有根治。这个不治好,大学改型,成功不了,最后就是虎头蛇尾。

      • 家园 学习意愿低也不能全怪扩招

        这一篇我都是同意的,只是想说说学习意愿的事情。中国的高等教育成为最合格的高等教育,源于高等教育体制的优越,而体制不好处理的那些,学习意愿低这种事情,也不能简单地说扩招导致学生素质变低了

        国外大学生比例更高,但是在欧美大多数地方,本来混日子的中学生,进了大学以后就开始努力学习。相对来说,中国的中小学生都拼命,但是到了大学就比较混日子。一开始基础课的时候还累一点,到后来就各种放羊,学习基本靠自觉,老师也不会费劲去管,高年级的时候甚至可以用90%的精力去准备申请出国,最后一年连课都要没了。每个学分的工作量也是很低,一个学分基本就需要每周一小时的听讲,最轻松的那些课程,文科的,读写任务很少,有的课程甚至只需要一篇论文

        国外大学多,什么级别的都有,但是大家都很认真,至少会做做认真的样子。一个学分,不仅是一小时听讲,还会附赠等量时间的实践,以及大量的作业习题和阅读任务,一学期十几个学分就要累死个人。教授在自己的科研之外要努力准备各种课业内容,助教不停地改作业和答疑,学生赶各种截止日期,整个课就是折磨他人与被他人折磨,每个人都辛苦,却都不放松,一旦有人水了一点,其他人马上就会觉得不对劲。即使基础最差的学生,小学数学都不好的那种,在巨大的工作量下,也有可能基本达到要求,甚至可以出些实践成果

        在中国,当年的大学是就业保险箱,自然会出现一些混日子的个人和思想。人们还是更愿意享乐的,今天大学这个保险箱已经不那么保险,混日子的潮流却还很流行,学生讲究自由,老师也不愿意出力不讨好去严管学生。在不错的高等教育基础上,还要引导和塑造一种专业精神的氛围,把认真和专业当作一种值得尊敬的价值,让老师愿意用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生愿意用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种氛围还需要长时间的积淀,也需要向别人学习学习

        • 家园 孩子哭,慢慢哄!

          不能因为生个孩子要哭就不生孩子了。

          扩招以后有很多问题,但这需要扩招以后再慢慢解决。

          凭空是无法解决具体问题的。

          通宝推:武工队,
      • 家园 不能保证教师和入学者起码的质量就发证纯属祸国殃民

        扩招是好事,但不能保证教师和入学者起码的质量就发证纯属祸国殃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产业化后高校教师专业水平和人品,比以前差得更多

        现在素质教育什么不说,打电子游戏等居然也成了专业

        还有所谓“三本”,高考连一半分数都考不到的花钱也能上,浪费教育资源事小,毕业后依托上代资源浪费社会资源挤占平民子弟危害更大

        教育产业化初起,原先品学兼优上中专还有技校好专业的悲催就不说了

        • 家园 扩招是好事,但作为产业搞就荒唐了

          扩招过快,摊子铺得太大,功利性导向,产生的问题多多。这个过程中学术风气败坏严重,扎实学问凭良心做事的人少了,追名逐利投机取巧的人多了,大学成了名利场,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教出来的学生有样学样,而这些风气不是一两代可以扭转的。

          • 家园 产业化就是收买教育界的败类放松舆论监管,扩招是附带

            产业化就是收买教育界的败类放松舆论监管,扩招是附带

            坑钱同时缓解就业压力,还为既得利益者子弟敞开大门

            那些实际花钱买的所谓三本等还不是为政府部门准备的,以前又不是没有自考(全职住校)

        • 家园 想想发生在大学课堂里的一段对话场景

          你们是最爱劳动的人,你们是喜欢大家都做跟你们一样爱劳动的好人还是喜欢做看不起你们的坏人?

          (学生:好人!)

          再说你们笨,你们认吗?(学生:不认)。对了,要是认了就是说你们自己笨。

          老师是苦口婆心。

      • 家园 以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印象很深:每个民国大师背后,都有

        无数个不被注意的文盲作为背景。

        现代教育特别是普及高等教育本身就不仅仅是培养精英或者创造传播知识,而是同时要消灭知识和信息鸿沟,达到真正的平等。有的人双标真的很可笑:我就记得某高级记者一方面痛批体育上的举国体制只是给了国家和少数运动员虚假的荣耀,不如全民健身重要;另一方面又感叹没有炸药奖,再多的大学生有什么用?正好两个极端啊。其实呀,不论体育还是教育,从来都是金字塔顶端重要,但是底下基础更重要的。现在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不是没有问题,但是大势是对的。90后零零后人数因为计划生育是在减少的,但是相信普及高等教育带来的素质提高完全能弥补数量的下降。有了足够高素质人才,完全不担心以后中国没有真正的大师,而且不是民国那样的基本集中在文科

        通宝推:蓝鸟,王小棉她妈,
        • 家园 前面是同意的

          但是后面说到大学扩招,则不敢苟同。教育为需求服务,我们国家的人口结构,在世界经济中的位置,并不是美国那种可以大部分人靠磨嘴皮子混饭吃的情况。所以我个人觉得,大学维持扩招前的规模,把原来义务教育后不再受教育那一大批人给足够的技术、专业教育反而更合国情。也就是中专、技校、职高这一层级,来培养技术工人,士兵,保洁、淘宝小老板、基层文员、饭店服务员等等。

          现在中国制造的部分恶名就是一大批技术过硬的国企在私企的“灵活销售”攻击下倒台,而私企雇佣的都是半文盲工人,技术力量不行的那个阶段造下的。

          • 家园 现阶段扩招大学生收学费

            您呼吁的技校类凡属劳动部门的学校和厂办学校都是免费招农村学生,好的学校还给学生发生活费。几乎都是敞口。

            • 家园 有这事?真不知道。
              • 家园 我老家黑龙江大庆就是。

                各种定向劳务培训招生。

                我去过广东的惠州技术师范学院,也是这样。他们说广东也有好多这样的技校和技师学院。所以我以为全国差不多。其他地区我真不知道,有人反驳,我没敢回。

                • 家园 如果是企业搞的

                  短期的送人到学校进行专门培训,这个的确存在。但不是系统的政府行为。

                  一般是企业新招工人,或者在职要培养晋升的骨干或基层干部,放到学校去进行短时间的专业知识培训。一般一到三个月为多。类容偏重于系统基础知道。具体操作规范操作技能,还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循序渐进。

                  这是我知道的情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