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咋搞的一些思考-前言 -- 胡一刀

共:💬48 🌺140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经济和民主不能兼得?原理给解释一下呗
          • 家园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是观察到的现象。

            其实也没几个现象,这世界上和中国人口、面积类似可比的国家毕竟也没几个: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

            1、美国 近30年的经济增长比不过中国;

            2、俄罗斯 经历了叶利钦时代的民主和普京时代的半专制。叶时代的负增长与普京时代的正增长,差别很明显;

            3、印度 近20年的增长与中国有一拼,不过它的毛病是不稳定。印度2004是36.7%!,2008是-6.5%。

            4、巴西 近20年的增长显然不如中国,而且与印度有同样的毛病,不稳定,现在。我觉得这种不稳定是因为他们制度中处理危机的能力先天不足造成的。

        • 家园 渐进式改良还可以,你这从社会主义改旗资本主义

          我不赞成

          人民对民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就当今这腐败、惰政继续恶化下去,迟早要大动荡,而要纠正这些,摆脱周期律,只能靠民主

          民主必然导致动乱,这个观点我是不赞成的。应该而且可以有序推进

          • 家园 我没说要改旗啊,甚至楼主说的要搞民主我都不太赞成。

            不管对民主的看法怎么改变,我觉得目前在中国搞民主必然要分共产党的权。不知这点你是否赞同。

            我先说说我的理由:

            中国目前是一党专政。在具备社会权力的绝大多数岗位,非中共党员莫属。其核心权力,属于那几百个中央委员,其最高权力属于几十个政治局委员乃至几个常委。

            可以看出,在中国做主的,就是这么些人。现在,突然有人说,要搞民主。人家肯定不高兴,因为人家主张的是“党主”。

            这种不高兴在工作、生活中是有体现的:有的官员公开把公民斥为“屁民”、公开斥记者“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从这些可以想象有权者内心对无权者的蔑视到了什么程度。

            还是先说这么多

            • 家园 当然,搞民主了嘛,本来当官的做主的一些事情得人民定了

              可是我们不能因为当官的反对,就不往前推进了

              毕竟周期律的前景在那里摆着,当前腐败的情况大家也都有目共睹,习主席的努力虽然初见成效,可如果没有人民的响应,确少民主监督,腐败必然回潮

              你这是不相信人民的力量,以为那些官僚就能包打天下

              还是要对人民寄予希望,要相信社会是会进步的

        • 家园 先解决温饱再说权力

          这本来就是人的自然追去过程,无可非议。

          不过现在温饱已经解决了,自然民主与否的话题就浮上来了。躲也躲不掉了。中国人穷了几辈子了,怕鸡飞蛋打也正常。一步步走就是了,胆子小点也可以理解。这也是后发优势么。

      • 家园 有民主评议和末位淘汰啊

        只不过是单位内部,范围没你说的那么广

        • 家园 单位内部恐怕难以避免老好人思想和一言堂

          让人民来民主评议从原理上讲那是无可指摘的

          实践起来效果如何,应该是需要实践-总结-再实践这个必然的过程

          说说你的体验呗,执行效果如何?是否适宜推广

      • 家园 这就是文革

        这就是文革。挂牌子游街以后还有同党救。选下,官僚集团会推出极度懒政的消耗品来对抗,并掩盖主体要做的事情。反正懒政下台又不影响捞到手的东西。

        权力的本质是能极度地伤害人,让人死。 人民和精英对权力的争夺和监督是缓和不了的。

        • 家园 我自以为是中左,你这一下把我拨拉到极左很不习惯

          文革哪里有我说得这样温良恭俭让

          左派大佬们不会同意我被划入他们的阵营的

          @老老狐狸 @熊皮帽子近卫军 @铸剑 @年青是福 @pattern @陈王奋起挥黄钺

          各位大佬,我经常批评左派长于批评,短于建设,多顾历史少顾未来,还希望各位用实际回复本楼来纠正我的错误看法嘛

    • 家园 你对“祖宗成法”的理解太过形式,没有理解其历史上的本质含

      义,因此本质上是和邓改思路是一路的——这样说,并不是贬低你,而是事实陈述就事论事。

      历史太长,不可能都说到,所以这里只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解释:

      秦的变法当然是对“祖宗陈法”的反动——革命,但是他是有前提的——革故鼎新,革除弊的,革除不好的,因为“陈法”中找不到,所以这时要找出新的办法,实事求是,解决实际问题。而并不是说,秦始皇、商鞅就是个天生的造反派,不论过去有没有,一概不论,标新立异,发扬“创新精神”,搞出只属于“自己的东西”。

      文革同样如此,毛时代的造反精神,绝对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概革除,这是有毛选做依据的——关于历史遗产的继承方法有关论述。至于说实际社会活动中有很多不符合这种精神的现象,显然要归类于至少没有真正理解上述精神的一类。

      所以WG结束后,经过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一个大讨论,TG其实就没有啥动不得的”祖宗成法”了

      客观地理解这段历史,当时大部分底层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个决议的知识分子和官僚本质是不同的:官僚、知识分子是这个决议的甲方,其目的是为了否定马列毛,尤其是否定毛,他们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新”,只有自己心目中反对的“旧”。而底层大量群众对决议的态度不过是交头接耳——上面对毛主席的态度变了,要变天了——其实就这么简单。然后,得到适当的即时甜头,就说句好话表示赞成。仅此而已。

      刚才说了,得势的官僚、知识分子么有什么新的主张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又革了“故”,怎么办呢?只能从故纸堆中找寻适合自己的东西——邓改后的立场、路线、“民主、法制”……有新的东西吗?没有,我们都可以从蒋家王朝、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那里找到,不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没有新的东西,当然,有些东西还得到封建时代去找。

      结论就是:

      更改的“故”是离邓改时代最近的故,邓改的“新”是毛时代之前的故。

      改革的积极意义应该是用真正的新解决故所不能解决的时代问题。

      那么,邓改时代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整个中国社会乃至第三世界的生存发展问题呢?还是官僚知识分子这样一部分人的问题呢?历史实践很显然:他们的问题是后者,所以,不需要真正的新,只要搬出被毛时代的新革除的故就可以解决了。这样的故,就被他们自称为“新”,这样的反动,就被他们命名为“改革”。

    • 家园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咋搞的想法--2:好民主的标准

      我这是想到哪儿写哪儿,车轱辘话难免,请各位看官原谅。

      民主的作用,毛主席寄希望于利用民主来避免周期律,能够监督政府,约束有自我膨胀本性的官僚集团,逐步实现政府for the people,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民主的背后是平等,大家都有相同的选举权被选举权,都有相同的发言资格。当然不公平是绝对的,总有人有金喇叭声音大,但一般人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的合法权利都得到尊重。

      什么是好的民主?现在都讲量化标准,量化比较费劲,标准还是可以说说的:最基本的人民要能够自主选择参与或不参与,当然自愿参与度越高越好。常凯申那会儿肯定是想参与也参与不了的,萨达姆的做法是想不参与也不行

      人民民主满意度越高越好,越能参与发挥作用越好。当前人大代表选举,大家都没有感觉,就是因为觉得没有用。

      人民能够获得足够有效信息来做出正确判断。如今有钱人能做广告覆盖,能有媒体加持,互联网曾被视为是人民的救星,可门户网站就那几个,很容易被垄断,再搞搞海量信息淹没,水军推波助澜,人民要找到真相越发不易。葡萄的圈子圈养说还是有道理的。

      最重要的是最后结果是否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否能凝结全社会共识,同心同德一起干。这个最后其实还是落实到人民的切实感受上。当然这种发展有时候不好说,塞翁失马,福祸相依。希特勒也是民主投票上台的,刚上台一两年似乎干得也不错。我们作为局外人从眼前的事情来看,泰国红黄衫军折腾,我们的台湾地区选举乱象,对当地当时人民来说都显然都不是好事。

      标准说完了,说说上次说的不可行的办法

      首先,一人一票选举制我们当前行不通。为啥?直接和党的底线冲突了

      党的底线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他3个: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虚的,无非是在纸上,大家不一直说打左灯向右转么。可党的领导这个是实实在在的,要党放弃一个个具体的领导职位空谈党的领导?做梦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前有车后有辙,TG才不干哪

      毛主席教导我们:手里没有一把米,连鸡都招不来.....

      村主任的一人一票选举实践完全失败了,有人说是地方太小,那从稍微大点的开始,从县长来?这个县长要是不服从县委书记等集体决策,跟叶利钦对付戈尔巴乔夫一样咋搞,其实我一直觉得地方选举和中央集权就是个潜在矛盾,当然现阶段属于彻底的次要矛盾

      一人一票选举制确实厉害,在满足人民当家作主虚荣心方面西方实在是做得漂亮,当然历史上对社会发展和推动的功绩也是实实在在的,当前沦为做戏那不是人民不行,实在是资产阶级太狡猾。就靠这一手生生把“民主”大旗楞是从社会主义阵营抢了过来,再加上苏式社会主义弄得跟照着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演出一样,社会主义这可就翻不了身了。从苏联到中国到古巴越南,没有一个能搞这个,实在是有困难

      不过今天大家也看得很明白,一人一票选举制很多情况下大家就是在一堆烂柿子里面挑一个不那么烂的,那说实话还不如老老实实继续让TG干呢,毕竟TG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从1921到1949到现在,这个成绩单还是非常靓丽的,有考砸了的时候也正常,学阀MD也在越南被我们好好教做人了一把嘛。谁没个走麦城的时候。

      一人一票选举制现在看问题还是容易被资本裹挟, 人民难以获得足够有效信息做出判断。

      通宝推:普鲁托,
      • 家园 你这里用引用毛主席话的形式作佐证,会引起误会:

        党的底线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他3个: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虚的,无非是在纸上,大家不一直说打左灯向右转么。可党的领导这个是实实在在的,要党放弃一个个具体的领导职位空谈党的领导?做梦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前有车后有辙,TG才不干哪

        毛主席教导我们:手里没有一把米,连鸡都招不来.....

        我以为,在毛主席那里,后3个是根本,第一个才是形式。这个实践本身就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反动。今天的中共不再是毛时代的中共——能否接近或者恢复,要看将来的历史证明了。

    • 家园 【原创】谈谈“低级趣味”

      觉得你这个题目太大太大。不妨先讨论小一点的题目:比如说,社会主义如何管理低级趣味?

      网上争吵,起因往往是对一个词定义不同。所以需要"正乎名也"。

      什么是低级趣味呢?

      我觉得Trump刚曝光的那几句话,就属于典型的低级趣味,所谓的打嘴炮。-----如果他真的动手动脚了,然后女方举报,那性质就变了,成了性骚扰,Trump就会吃不了兜着走。这是个原则问题,必须分清楚。

      所以,低级趣味的定义应该是合法的low。

      那么哪些东西算是low呢?这好像也很难说。余秋雨最红的时候,有个笑话,上海"小姐"手包里必备三件:手纸,避孕套,文化苦旅。似乎看了<<文化苦旅>>,就能让人脱离低级趣味。但要是把<<文化苦旅>>和<<莎士比亚全集>>放一起,谁高谁低又是清清楚楚。

      清楚什么是低级趣味是一回事,摆脱低级趣味又是一回事。我是90年代的大学生,全班二十几人的课外读什么?<<马恩全集>>图书馆里面有,放在书架最上面蒙尘,没有人看;要是看<<追忆似水流年>>,就比较高大上了;如果看英文版的,那比格就更高了;但是最多的人,还是到书摊上去租古龙的<<白玉老虎>>。同样,如果听理查德 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好像大家公认比格高;但是各个寝室到处听到的还是"我和你吻别...."电影院里放映<<焦裕禄>>,但是没有人会花钱去看,录像厅里放刘德华的警匪片,那倒是爆满的。

      低级趣味好像杂草,高级趣味好像庄稼,杂草的生命力更强。

      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对消除低级趣味,下了大功夫。不过效果不佳。受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民大众的低级趣味,好像不比资本主义世界的人少。就像我们这一代,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长大,平均的道德水平,也不比没学过雷锋的美国人德国人更高----当然也不见得更低。

      想到我自己的某些低级趣味已经自以为接近骨灰级了,不妨先曝光一个。

      我爱看007电影

      007电影是典型的神剧,不用麻烦大家指点,我知道。

      尽管如此,007系列我每部都看过,而且每部都看过不止一遍。当然,这部分要归功于我现在居住的德国,电视台翻来覆去地播,但是百看不厌是出于我自己的低级趣味。

      上周末二台又放了一遍黄金眼,我又津津有味地看了一遍。再一次欣赏了007开着坦克在圣彼得堡横冲直撞,当然还有那个美艳的蛇蝎女。

      邦德系列,以前在西方电影界也是low货,很多名角主动和它划清界限。现在情况变了,大牌明星也愿意出演,可能这些大牌是从小看007长大的,算是圆梦吧。

      系列中,比较喜欢的是from Russia with love,金手指,live and let die, 杀人执照,黄金眼,皇家赌场, Skyfall这几部。

      各部的主题歌中,我最爱听的是live or let die,其次是黄金眼和最新的这个writing on the wall,

      007的一大卖点是美女,众香国中,个中翘楚我觉得是carole bouquet

      点看全图

      看了for your eyes only后,即奉为女神(那时候好像还不用这个词)

      点看全图

      自古美女如名将,不能见白头,很多当初千娇百媚的bond女郎,现在都挺可怕,难得的是,carole bouquet算是个例外。

      一直觉得女性的美其实就那么几种类型,东西方的美女往往形不似而神似,皮肤和眼睛的颜色,这时候反而不重要。

      我最终没有遇到自己的carole bouquet,领导倒是有点像另外一位----还好,不是Grace Jones。

      如何能把我改造得不看007,而是爱看新闻联播,这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题目。

      通宝推:普鲁托,豪哥的江湖,胡一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