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老外的口碑名校和华人圈追捧的好学校有什么差别 -- forger

共:💬208 🌺1880 🌵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纯属自我麻醉

      靠玩能玩出好成绩来,大约和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一样不靠谱。

      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天生热爱学习、对未知充满探索精神的人,这样的人,不是觉得读书不苦,而是他们能以苦为乐,能享受那种枯燥、寂寞和解开疑团后的愉悦。但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是不享受那个过程的。

      启发式教学、因人施教好不好,自然是很好的。但记住孔老夫子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独立思考是建立在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而获得基础知识的过程,一般而言,都是要通过艰苦的学习获得的。愉快的学习,只能在遇到困难就绕开或者放弃的情况下获得,这样的学习过程,效果恐怕是很难很好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欧美的学生数学很差是普遍现象,当然,如果F大师认为这个数学很差也是有点的话,那我就没话说了。

      通宝推:盲人摸象,高中三年,Rusher,pandaro,ton,
      • 家园 个人看法,对待学习的态度和兴趣,要靠从小引导培养的,

        “快乐学习”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小孩,对待学习的态度就是“遇到困难就绕开”,所能接受的学习难度心理上限当然就低了,对什么知识都是浅尝辄止。F大师小孩学小提琴,我就不信不经过长期的练习,他小孩靠玩儿能拉出个什么调调来。

        “不避坚苦学习”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小孩,所能获取到的“克服学习困难“后所能感受到的学习快乐和自信,进而转化为兴趣,这种体验,是接受“快乐学习”教育方式的小孩无法理解的。

        更不用说“不避坚苦学习”的教育方式所形成的“能接受的学习难度心理上限”高度,那简直就是碾压"快乐学习"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小孩。

        要我说啊,中美教育界所推荐的"快乐学习"方式,培养出来的人不就是“造粪机器兼生殖机器”嘛,我怀疑这大概也是顶层精英们为底层P民们量身定制的顶层设计之一。不然不能解释为什么顶层精英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子女送去接受“快乐教育”。

        通宝推:五藤高庆,盲人摸象,加东,
      • 家园 垃圾公校的自然差的没边,但好学校3年级微积分是普遍的

        学前班,妞问我,function是不是中文的方程,因为她的小朋友说他在学function,学校当然不教,人家家里找了四十一小时的私教在教,孩子喜欢,也有天分,再来名师一对一。

        学校很快乐,家里的投入,在课后才是大头,其他跳芭蕾,拉小提琴啥的,投入都不是琐男可以理解的。

        • 家园 那么这种教育私人化到底好不好?

          教育公共化本来的原因就是天赋的分布是相当独立于家庭的,现在把这些东西再私人化,是因为这个前提不对,还是再私人化本身就不对?有些艺术才能,比如小提琴演奏,可能还真是和遗传有关,或者确实必须有家庭方面特殊因素的投入。但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比如数学,私人化好不好?

          • 家园 从为国家社会选择人才的角度看当然不对

            因为这样意味着只有有金钱投入的 家庭才能提供这样的教育

            但问题是, 人才,乃至天才不仅仅出现在中产和以上的家庭

            长期来说, 肯定比不上在全社会所有阶层选拔人才的机制

          • 家园 你舍不得花钱就越走越低了

            对傻儿子,花钱买房子,

            对聪明孩子,花钱长本事,

            傻子以后有房子也会被骗走,没个房子还招惹坏人。

            聪明的挣钱自己要啥有啥。

            其实从幼儿园起,同学真的就是混圈子,本事是在圈子里不被踢出去的要素,当然,至少对妞的颜值有信心。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