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老外都那么大了,为什么吃饭时还系个“围嘴”? -- 给我打钱87405

共:💬50 🌺141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展开谈谈初级机器时代的主要特征

          如果要我用一个最简单的词汇来描述机器时代的主要特征,那么这个词就是“数量化”。

          我想,我们需要思考一下,为什么如此推崇数量化?

          我的理解是,机器与机器、机器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度无法进行自调整——当然这里面也跟材料有一定的关系,有些材料能做到自调整,譬如中式家具的制作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就得做到“分毫不差”。而部件越是多、链条越是长、结构越是复杂的机器,越是容易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情况,人也就愈发需要“精益求精”。

          但是我们显然忽视了一点,在机器的两端是人类,人类是一种依靠感受来进行自调整的生命体。这种忽视不仅是长期的,并且是大面积的,乃至是叫人无法自拔的,这一点我们随手翻开一本近现代的哲学论著,就会发现其中充满了理性、逻辑、精确、机械、结构等等相关词汇。或许我还是应该来讲故事,这样更为直观。有次我随手翻开一本菜谱,真有点不看不知道一看差点吓尿之感:鱼香肉丝,猪里脊350g,木耳4朵,冬笋1根,胡萝卜1根,食盐3茶匙……好吧,我不想再打下去了,剩下的各位自行脑补。我就想问一句,这样的菜谱究竟是给人看的,还是给机器看的?

          如果我往下继续提问,就会问:在视讯发达的今天,为什么不去看视频学习炒菜?实际上我还真就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得到的答案是:只有闲人才会这么学习。显然,在许多人看来,时间就是一切,效率永远摆第一,至于在这样的观念驱动下进行所谓 的生活,究竟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究竟什么是人?究竟人是机器的主人,还是机器是人的主人?像这样的问题,却没有多少人去关注。那么这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失去了自己。

          失去了自己,不是一个简单的情绪问题,也不仅是得不到尊重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问题,因为我们会因此失去自己的能力,我们会失去感受的能力,进一步,会失去借由感受来进行自调整的能力。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会大面积的出现阅读能力直线下降的缘由——但岂止是阅读能力出现严重滑坡呢?譬如我在前面提到的写字问题,有多少人去感受过写字呢?我想,不会太少,但恐怕也不会太多——好就好在还有人去感受。

          有一次我问女儿,“你用什么写字?”

          女儿很奇怪的看我,“当然是用笔啊!”

          “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人用同样的笔写出来的字不一样呢?”

          “那是因为人不同啊!”

          “可你刚刚不是说用笔写字吗?”

          “哦,除了笔,还有我的手。”

          “于是如果我把你的手砍下来,塞进一支笔,它就能写字了?”

          “除了笔、手,还有我的胳膊……嗯,是我整个身体。”

          “于是你睡着了我往你手中塞一支笔,你就会写字了?”

          “还有我的大脑……嗯,是我,加上笔,在写字。”

          好吧,我终于让女儿找到了“我”。

          其实我想说的是,失去了自己,失去了感受的能力,失去了依赖感受来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就会失去学习的能力。

          • 家园 再简说初级机器时代的次要特征

            还是用一个词来描述:蓝图思维。

            这个词(或许)是我自己发明的。蓝图思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凡事都要先设计好蓝图,否则就不能动手。这里的不能,是指产生了一种“干不了、没法干”的想法。

            这种思维模式自古就有,为什么到今天变得如此严重呢?行为塑造了思维。试想一下,我们有多大可能只设计出一半图纸就开始制造一台机器呢?刚开始我们就是这么干的,但是到后来就越来越不情愿了,这里面涉及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前贴提到的机器无法做到自调整,第二个问题是机器越做成本越高,第三个问题是缺少低成本的实验场所。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把跟机器打交道的经验泛化了,把一切都视为机器。它其中一个后果就是学生“高分低能”,没见过的,没有现成模板的,不敢做,直接PASS,这种情况在如今各层级都非常普遍,许多老师为此急得跳脚:“我死活想不通,这个问题哪怕就是用最笨的办法也是能解决的,可学生偏偏就是不动手”——没想通的,不妨看我这里的观点。至于说它的其它影响,几乎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譬如说,无法接受半路修改方案,如果这个方案是某领导拍板的,又非改不可,那么这领导就该去死;譬如说,连受精卵都没有就开始规划孩子的人生;譬如说,城市化的办法就是画好设计图,直接开新城;譬如说,阴谋论、大棋说满天飞,高层领导一定是算无遗策的,如果出现了吊诡的事情,那一定是背后有巨大的阴谋……我并不是反对精心准备,但再怎么准备,也总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而实际上,有太多的问题不是意想不到,而是根本就无法在事先做细致的规划,人更需要的能力是边想边做,边做边想,一边反思一边调整。如果我们人类失去了摸 着石头过河,举着火把夜行的能力,还谈什么创新发展呢?我们就只能永远生活在不断重复的历史当中,因为一切新问题都是我们无法解决的。

            • 家园 小结:《资本论》搞错了问题的关键

              不是资本万能,而是数量化至上。所以硅谷的新贵们才是谁都想巴结一下的,所以才会出现不计其数的码农大军。

    • 家园 汉字几千年都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写的好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