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C919配置大量欧美关键部件,会不会被人掐脖子? -- PBS

共:💬186 🌺1011 🌵9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工业基础你以为就是机床呀,有素质的人员呢?

                  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工业化组织性纪律性的人员,这些都是前30年教育培养出来的

                  安定平稳的外部环境,也是30年战备奋斗得来的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国家更是如此

                  菲律宾也人口过亿,日韩台经验他们也在周边都看到了,咋就没搞起来?

                  难道你以为国家领导一句话,就真能地覆天翻了

                  通宝推:hullo,
                  • 家园 机床说不过了,就开始说人员素质和纪律了?

                    纪律素质:其实中国人的纪律并不好,80年代外资管理人员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中国工人不守纪律,不仅不按照规章流程作业,甚至还要往家里拿东西(现在好像没有这种现象了)。再说你想想,60、70年中国政治运动如此之多、如此狂热,怎么可能守纪律?政治运动要的就是热情和疯狂,而不是理性,更不是纪律。

                    业务素质:从实际一点例子来说,毛泽东夸奖“王洪文做过工,当过兵、种过田”。但实际上王当时每星期只在工厂干一天的活。毛泽东认为他革命和生产两不误,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到底是华为那样每天加班的,还是每天喝咖啡(或者搞政治运动)的素质好?等当王洪文当权以后,“一九六七年七月当时正值上海“八四”事件,王洪文调动三十多万工人,提了长矛、拿了短棍,出动了卡车,铲车,消防车……砸掉了反对市革命委员会和“工总司”的上海柴油机厂“联司”组织”。这可是30多万人呢,可以代表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体水平了,干的都是这些事情,而且这叫业务素质好?

                    现象总结:30年教育培养出来的,到底培养什么了,还不是从头学起。学好的慢慢发展起来了,学不好的至今破败,比如东北地区。拥有全国最强工业基础的恰恰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而不是上海,更不是其它地区。但结果如何呢?

                    而且还是那个老问题:苏联培养的工人明显知识水平更高,甚至更能吃苦,除了伏特加酗酒比较厉害以外,总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但他们的现代化到现在也仍然没有能够起飞。可见的前30年教育培养出来的“有素质有纪律的工人”也没什么用,何况还没有。

                    看到这里大家就要奇怪了,为什么当时的中国要什么没什么、一片破败(至少远不如苏联),最后却反而发展起来了?答案就是中国领导人因势利导,思想比较开放,看问题比较超前(邓江朱都是如此,连续两代英主和一个十分能干的宰相),并且抓住了当时的西方工业的转移潮,并且有一部分中国人民十分能干,迅速的抓住了此次机遇,苦干加巧干,再辅以中国的一些其它优势,比如土地公有制、人口红利、决策效率高、海外华侨人数多、政治环境比较稳定等等,总算一路走到今天,十分不容易。

                    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政党,看现在的情况的时候,不应该脱离历史,而且脱离历史既没有用也不可能(就像败家子叶利钦做的那样),但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中国如今的大多数成就真的和前30年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而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一起苦干加巧干、并努力实践和摸索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的结果,甚至可以说是开辟了人类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一条新路。

                    通宝推:普鲁托,脑袋,
                    • 家园 接接地气再说话好不?

                      你在一线混过吗?

                      纪律素质:其实中国人的纪律并不好,80年代外资管理人员最头疼的事情就是中国工人不守纪律,不仅不按照规章流程作业,甚至还要往家里拿东西(现在好像没有这种现象了)。再说你想想,60、70年中国政治运动如此之多、如此狂热,怎么可能守纪律?政治运动要的就是热情和疯狂,而不是理性,更不是纪律。
                      90年代前培养出来的国企技工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能知道“三按生产”,之后的这些技工有多少有这个意识?起码在我从事的重工装备制造业来看,有“三按生产”意识的较以前少得太多。

                      往家拿东西这个问题以前也有,现在就好了?从国企看,这个问题九十年代开始明显更厉害了,私企、合资、外企一样不能幸免。

                      还有,最早进入的开发区外资企业,初期招工时,流水线操作工的招聘标准之一是高中毕业或相当学历。

                    • 家园 你在夸王洪文是帅才吗?

                      "一九六七年七月当时正值上海“八四”事件,王洪文调动三十多万工人,提了长矛、拿了短棍,出动了卡车,铲车,消防车……砸掉了反对市革命委员会和“工总司”的上海柴油机厂“联司”组织”

                      >>>看好了,要组织调动三十多万人,各种物资组织分配,仅汽车就达千辆,这得需要多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参加的工人又要有怎样的组织纪律性才不变成乌合之众(从八四武斗的描述来看,进攻一方的组织是非常有章法的).这不叫素质好什么叫素质好?你在夸王洪文是帅才吧?

                      至于结果么,根据四人帮的判罪书,这应该是最权威的资料吧,八四武斗作为王洪文的主要罪状被指控后果为"关押和伤残650人".嗯嗯.

                    • 家园 朱镕基,敢笑叶利钦?

                      事实上 春夏之交的风波,是强行压下去了,引起风波的官倒、腐败、物价上涨,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在接下来几年中继续放大。(这就是你的邓“英主”的功绩。)

                      所以国民经济那几年非常困难(西方封锁,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毛时代),人心浮动,对执政党没什么信心。

                      朱大刀阔斧的改革政策是什么,大下岗!而且是近乎惨无人道的大下岗,这个我见过的例子太多了。东北的形势如此之坏,以至于有万人围攻中南海。

                      我不知道朱的“地雷阵”指什么,事实上,很有可能把中国炸得粉身碎骨。如果过几年,揭发出来朱是美帝深海,对共产党有刻骨仇恨,我不会惊讶。

                      最后怎么解套的?嗯,我们的深海,共产主义战士小布什。

                      通宝推:雄阔天,
                      • 家园 论某公,何新

                        某公已去职,其主持枢机宰辅之位将近十年。海外炒作者或誉之曰“经济沙皇”,然今日实可为其政迹作一总结。

                        某公于90年代初叶即已入主中枢主持经济,初以“改制”为已任,慨然有天下之志。所图之改制者方向,乃因十几年来,中国政坛及一部分知识界人中始终有三大情结,一曰平反XX。二曰改革经体(彻底私有化之市场经济)。三曰改革政体(搞多党及直选总统制)。内外均有一股强大势力,互相呼应,故有意制造对某公的新偶象崇拜,实欲哄抬某公黄袍加身作中国“改革”之父也。

                        某公执政以来,其施政重点似在如下几方面:

                        (1)不顾中国自身国情全力推动与国际接轨,以致不惜牺牲一切以求加入WTO,实际是欲以国际规则约束国内体制,借外力以促内变。

                        (2)切断国企金融支援(“停奶断血”),将银行资本转入股市。以此推动国企“转制”即私有化。以为国企问题根源在于所有制及冗员(此皆源于极错误之经济学观念,1993年某公上台之初,何新曾上书邓大人,直言某公并不真懂经济,即指此。),遂大力推行转制以及大规模失业政策,其名言是“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但此举是在事先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支持的背景上实施,其政策后果即造成流民遍野的大失业局面,酿成严重社会不安定因素。

                        (3)在加入WTO条件上对农业及农产品方面让步甚大,牺牲农民利益甚多。又将地方税负(行政开支来源)的重头放于农民头上,导致农业税负高昂,农民负担增重。大量农民为谋取现金,弃本失业盲目外流,田地荒芜,社会呈现不安定。

                        (4)以股市金融运作作为银行营利手段。银行乃与大庄家联手操作从股市中圈钱。形成具中国特色的金融泡沫经济。而中国的超级金融富豪(“新阶层”)亦一批批从股市圈钱中诞生。

                        (5)当今中国豪富者富可敌国田连阡陌,而贫穷者无立锥之地。而某公犹认为两极分化并不严重。(2000年3月新闻会)

                        (6)谓改革必有牺牲,要求失业者忍耐、承受之,其左右鼓手甚至公然在媒体鼓吹“不惜牺牲一至二代人”。

                        (7)本欲使金融市场直接与西方并轨,终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及为江李牵制未果。

                        (8)本欲大力引入西方会计、证券、金融机构使之监理甚至主导中国经济管理层。因美国安达信等丑闻频发未果。

                        (9)实施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政策,使毛时代遗留之全民免费(低费)普及教育及全民卫生体系完全崩溃。

                        某公为政之初,接连引爆反腐大案,矛头指向高层人事。一度几乎造成大局振荡之势。(并非谓腐败不应当反。盖反腐有真反及假反之别,有以反腐为手段或为目的之别也)。

                        直到2001年前后江XX亲自数度主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破产失业严重,已影响大局稳定,确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确定开发西部搞基础建设的新方针,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等等。因此,迫使某公后来不得不对其施政重点有所转变,政治方向亦不得不有明显之转变。故以上“改制”均未能走到底。

                        特别是由于近一年来社会失业已呈危机,各方压力呼吁不可置之不理。其改制及失业政策不得不收敛,社会保障体系之构建也方得大力拨款提上日程。然而其几年来所行诸“新政”之后果,已导致社会中失业无业者众多,各地社保金额随低保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以几何级数递增,对国家财政形成沉重负担,实难为久远之计。

                        综观某公去任后之国民经济隐忧深重。(尤其国有工业体系),财政入不敷出(6年赤字累翻5倍)。草民流

                        第2页 /(共2页)

                        离失所众多。结队抗议者有之,打家劫舍者有之,自杀爆炸者有之,投环跳河自焚者有之,社会不安之象日显。其幸佞者仍大肆鼓噪“软着陆”已获成功、“三年国企改革目标大见成效”云云。其诸多政策,利近害远,竭译而渔,遗患将来。

                        后任面对之担子与难题殊为沉重矣!

                        美国余英时氏论某公认为其行迹近于王安石。王安石号称“拗相公”。然某公有王氏之执拗,而并无王安石之品格,其矫情似则过之。

                        明人张燧以八个字论王安石:“虚名,实行,强辩,执拗。”又云其所行新法,“任用多小人。不察时宜,不恤人言,刚愎自用,征利害民。”(《千百年眼》,张燧著)此诚入木三分之论。

                        王安石改革启北宋亡国之祸于身后。时人喜颂扬王安石,殊不知《水浒传》中官逼民反之赵佶(宋徽宗)、蔡京、童贯辈皆为王氏“新党”一派之徒。故清人论王安石常引《诗经》 “戎狄是迎,荆舒是逞”以为先兆。认为金元戎狄祸华,根源即在于王安石(号荆公、舒公)遗留之弊政。然而王安石个人只求事功而并无私人之政治野心。其心愿是好的。某公则似未必然。故某公入阁之初,海内外即有舆论为其造势云:“某公只可作一把手,不可作二把手。”并伪称此乃邓公遗言。此至少表明有一股势力欲推动某公出任一把手,而某公当时之态势亦咄咄逼人,一副领袖群伦之势,毫不谦让。

                        某公就任之初,豪言“赴汤蹈火,欲下刀山火海”,哗众取宠。闻某公观“商鞅”话剧而流涕作秀,或以商君为自况也。然商鞅入秦之初,“是时河山以东强国六,诸国以夷狄视秦,排斥之不得与中国会盟”。秦孝公用商鞅谋议励行新法,发愤图强,历二十年,变法矫俗,富国强兵。使僻处西隅之秦戎,雄霸天下。虽身遭车裂,然业绩不磨。而司马光犹讥诮之,以为商君为人“自逞聪明,为政刻薄。用法严酷,蓄怨百姓。”

                        某公之变法多取虚名而收实害,业绩无争议而可流传者很难指陈。近五年来中国经济迅猛腾飞,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民之伟力及十几年改革开放所奠定之基础。其他人主政于此十年表现也未必会太差。并非某公个人之特别伟大也!岂可贪天之功以为已功?

                        某公下台之际,似呈现一副失意英雄之态,似乎壮志未酬,都是由于多方掣肘,所以未达抱负。实际上,的确正是由于江李体制之牵制,故某公未能畅行其志,而中国方有今日喜忧参半之局。否则,如以上数点全付诸彻底实施,再打开政改自由化、平反XX之门,今日中国必已沦入群雄并起,动乱烽火之中矣!

                        某公去职,舆情鼎沸,而某公心亦似怏怏。呜呼,某公未得其志,实正国家之大幸!亦是某公自身之幸运也。历史创造了一些条件,使得本无英雄色彩之人物,被一时时势拥戴而出扮演了时代“英雄”的角色。此正某公之谓也。

                        • 家园 都批臭了的文章还好意思贴出来?

                          莫非你们上网的水平等于我十几年前?因为我在十几年前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曾经被迷惑,但后来就全都明白了。事实上何新的很多观点很不错,我还特意买过他的两本书,但我对这篇文章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 家园 你的最后一段,自己读着不觉得别扭吗?

                      又说不该脱离历史,又说和前30年没有太大的关系

                      自相矛盾得紧

                    • 家园 中国现在的成果同前30年歪果仁的工作与关系

                      那30年歪果仁没有闲着,他们开发的技术装让给中国人就够喝一壶的了。

                      至于老毛的倒行逆施,那30年是满满的负能量。

                • 家园 基础当然很重要

                  毛子民用工业基本被冲垮了,主要是因为解体后没钱升级技术。水平跟人家差几代,很多40年代的技术还在用呢,这不是光靠一个廉价就能弥补的,价格是西方的1/3但生产效率只有人家的1/6,这样的东西谁会要,所以一冲就垮了。

                  但没基础,你怎么升级,中国70-80年代大量引进西方技术,很多行业在90年代以前升级到跟西方只差一两代的水平,低廉的成本能够弥补性能的差距,价格是西方的1/3但生产效率也可以到1/3,所以还能活下来。

                  所以啊,七个烧饼吃饱了,头三个烧饼很重要,中间三个也很重要,第七个也重要,差了哪个都吃不饱。

                  通宝推:df31,李根,
                  • 家园 你的第一句里就显示了逻辑错误,导致后面全都文不对题

                    替换毛子民用工业基本被冲垮了,主要是因为解体后没钱升级技术。

                    但是为啥没钱升级?再没钱,还能比当时的中国更没钱吗?毛子1.5亿人守着那么多的自然资源,以及比中国强得多的工业基础(对,就是你们吹嘘了很久的“基础”)。关键的原因是中国善于利用比较优势,虽然政府和民间资本,那是一分钱也没有(其实真是比毛子还要惨),但是我们提供土地,提供劳动力,提供政策,得到的却是税收,人才的培养(这两句都是邓公的原话),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对技术的理解,以及对物流体系、产业体系的完善,这个过程中中国完完全全没有出一分钱,而且中国的“基础”也要比毛子差很多,但照样发展起来了。

                    替换水平跟人家差几代,很多40年代的技术还在用呢,这不是光靠一个廉价就能弥补的,价格是西方的1/3但生产效率只有人家的1/6,这样的东西谁会要,所以一冲就垮了。

                    这个问题,你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可以努力成为事物的另一面,即功能是西方的1/2,价格却是1/6,甚至1/10,所谓中国作死了许多产业,就是指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基础”同样看不出起了决定作用。但是就靠这么简单的战术(当然背后是数不清的汗水),中国的产业就慢慢升级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功能却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

                    而且我说的是基础没有那么重要,而不是完全不重要。好歹看到新东西的时候,反应能快一点。

                    • 家园 中国靠劳动密集类的纺织品出口啃下第二个包子

                      家电类可是全靠国内二级市场拼杀淘汰,杀出来一批作代工起家才有第三个包子。第四个包子是华为,联通在国际竞争的夹缝中争取到天然垄断电信行业。第五个是民营汽车行业。最后才有电商,微信,支付宝的崛起。最终都是人海战术上升到了人海战略。俄国每个行业照着抄,照着复制试试。

                      • 家园 每个民族都要寻找自己的路,寻找自己的比较优势

                        别人没有义务帮它寻找。如果非要帮它动脑筋的话,可以从自然资源的初级加工开始,然后再慢慢升级。另外,如果与中国政治关系搞得好的话,可以请一批华工去帮忙开发和干活。

                        你的补充真的很好,比较客观,中国的第一个包子到第五个包子,都证明了所谓的“基础”其实不是那么重要,如果以此为荣证明毛时代的经济与工业成就那更是大错特错,否则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将以一个更高的起点开始,成就会更大。结果打开国门一开,还是只能从血汗工厂起步,这就是血淋漓的事实。

                        • 家园 哈哈,“比较优势”,这种哈佛经济 500 天的货色

                          已经坑死了各个国家,你还捧着呢。

                          中国的经济发展,首先就是“大而全”,然后才是“高大全”,发展比较优势,生丝茶叶,全世界赚够了银子,下场是什么,鸦片战争教训深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