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阶层固化?恐怕是想多了 -- 整合精神哲学

共:💬147 🌺1414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些文学作品

                    没有崇高的信仰,这支军队走不过长征,建立不了新中国。很不喜欢《色戒》《芳华》一类的影片,挂着反思人性的幌子,来否定我们的建国根基。没有国,何以为家。不妨看看现在的中东,难民无数,寄人篱下,没有功夫去悲风伤秋。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类似的反映难民的影片出来,体现西方的“真善美”,还一定会获奖。鳄鱼的眼泪也不过如此吧。

                  • 家园 集结号不符合您对PLA的理解

                    但它讲的事实啊,那群为阶级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真正战士----------说句真心话,我不认为解放军里有多少符合你这种定义的士兵,否则毛也不会担忧共产党和解放军变成进了北京城的闯王部队。

                    • 家园 我接触过的老革命老军人,感觉里面这种人占比很大

                      我接触过的老革命老军人,感觉里面这种人占比很大。。

                      总的数量也不算多,也只能算个例。。说说也无妨。。

                      小时候在县医院长大,记得有三个是部队下来的,两个是老八路出身,一个应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这个后来是第一任院长。。事迹不说,死后葬礼简办,也没特意通知,但他的老同事自发去了不少。。一个挽联是 献血献皮为革命啥啥啥的。。 O型血,带头学白求恩,这是献血; 献皮是抢救烧伤病人,他曾让人割了他自己的皮肤。。。。很清廉很正直一个人。

                      另一个是老八路,得肺癌去世的,病重期间我妈曾去看他,告别前,他说“小。。,我要革命到底!” 这都2000年后了,革命到底这四个字,印刻的多深呀!

                      再一个很长时间住对门,小时候经常跑他们家,医术好人品也好,唐山地震时期,他儿子就在唐山,儿子命大活下来了,但老人一家都罹难了。。这么大的事情,工作却一点不耽误。。文革时期被整过,一个胳膊留了后遗症。。我妈说别的人都低头,就他死不低头,也是给整的最狠。。。。人缘口碑很好。。

                      我记忆里,贴有老红军老八路这个标签的,在基层这个面上口碑好是大概率的事情。

                      正直清廉朴素是自己对他们的总体印象。

                      当时口头禅里,你还是党员呐或者你还是军人呐。。。就是到了八十年代,说这话就是很重的批判与讽刺了。。。暗涵的意思就是党员军人觉悟就应该比普通群众要高,风格要高才对。。至于后来逐渐实用化也人性化了,开始马列主义对外了,也有意识模糊阶级这个东西了,那是后来大时代背景演变了的结果。。

                      所以集结号上战士你觉得真实,但我自己觉得是星光里的军人更代表那支队伍,要不然你解释不了为啥国军会败的,国军是很正常的军队,和世界上大多数队伍并无本质区别,但共军很特殊,你见过有把刚抓来不久俘虏大规模发给武器参战的吗? 历史惯例是杀是关都普遍,就是用也是当苦力或者被驱赶当挡箭牌的。。怎么实现的?

                      诉苦会+白毛女过后,就敢发枪!。。不就是因为压迫太残酷,太真实,一层纸捅破,看到自己能解放的希望了吗? 压迫越深反抗越烈,你看老片子里面,共性是突出阶级教育这个东西,暴风骤雨里面,男主角土改分地后,在和土匪作战中牺牲,最后一句话是不要放下枪杆子,为啥?这个根本不需要讲大道理,活生生的,你放下枪杆子,地主还乡团就来了,分的土地啥的都会失去。。。TG不就是因为代表了这些人的意志才会被这些人当成自己人,才生存壮大起来的吗?从这个点上去理解,就好解释为啥当时那支军队不一样,当时那党很特殊了。。

                      艺术作品肯定有理想化的东西,但最基本的要素那个片子里都有;而集结号这片里,我看不到,和看老美大片的感觉基本差不多。。

                      通宝推:黄河清,红军迷,方恨少,jhjdylj,旧时月色,Ace,明心灵竹,东海后学,柴门夜归,发了胖的罗密欧,审度,天狼星,独立寒秋HK,梓童,ccceee,唐家山,pendagun,玉垒关2,故乡在喀什,wage,桥上,阴霾信仰,
                      • 家园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二年一月三十日

                        "我们现在有一千七百多万党员,这里面差不多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是建国以后入党的,五十年代入党的。建国以前入党的只占百分之二十。在这百分之二十的人里面,一九三〇年以前入党的,二十年代入党的,据前几年计算,有八百多人,这两年死了一些,恐怕只有七百多人了。不论在老的和新的党员里面,特别是在新党员里面,都有一些品质不纯和作风不纯的人。他们是个人主义者、官僚主义者、主观主义者,甚至是变了质的分子。还有些人挂着共产党员的招牌,但是并不代表工人阶级,而是代表资产阶级。党内并不纯粹,这一点必须看到,否则我们是要吃亏的。"

                      • 家园

                      • 家园 《集结号》是幻想想象梦境,偏偏就不是现实

                        幻想是什么? 男人都懂,左拥右抱,三妻四妾,网上的相关资源很多,种马小说,后宫小说,日本电影,都是这类。

                        但是现实是什么? 梦醒了,你还是父亲、丈夫、儿子,家里的顶梁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努力工作,关心家人,挣钱养家。所谓幻想,无非是一个人独处时候的放松。

                        八十年代的劳动者,狠批私字一闪念还是政治正确,到了九十年代,可以发发牢骚了,“老子为国家奋斗一辈子”,我认得不少 4050,九十年代手里多少有点权,远大理想破灭,但是对社会主义还是有感情的,这个国家终究还是他们胼手胝足建立起来的,当时抓的不少贪官,其实还是很有分寸,那个金额放到新世纪,算是清官了。

                        《集结号》的问题在于,把幻想和现实搞混了,相当于公然上映三级片,这个对于社会风气的打击,当然是巨大的。

                        再后来,色戒这种真·三级片都招摇过市,大家也就分不清现实和幻想了。

                        有个笑话怎么说来着? 日本的酒家女不喜欢接待中国客人,倒不是因为民族歧视,而是不少中国客人看了太多日本电影,“以为那是真的”(酒家女原话)。

                      • 家园 土改--你说的核心还是利益而不是主义啊
                        • 家园 没错呀,核心就是利益

                          没错呀,核心就是利益,老电影里也不否认这点,不过当时强调的是阶级利益。。

                          口号是: 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愿意牺牲一切。。

                          延伸出去就是总理戴在胸前的徽章和中南海入口的标语 “为人民服务”

                          什么是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说俗点就是主义落在利益上,这才会有支撑的力量吧,TG多年的革命历史,要害不就是围绕在土地上吗?而到解放战争后才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靠啥?最主要的就是嬴的了最广大农民的支持,而这一过程的革命红利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果年龄大一点的人,一定会记得过去各种机构单位一定要附上“人民”这个前缀的,人民军队,人民警察,人民银行,人民医院,人民学校 等等等等。。

                          到现在了,实际上还被广泛认可的,只剩下人民军队与人民政府(这个也是还要打折扣的)了。。。。

                          里面的变化是什么呐? 代表的利益主体演变了。。。

                          这个不多说了。。

                          人民是什么?你可以查查当时的宪法是有明确定义的,主体就是工农。。

                          土改改变了什么? 改变了土地这个资源被极少数人垄断的结构,使得与土地有最直 接的生产关系的农民获得了直接的权利。。

                          解放战争改变了什么? 通过土地革命与解放战争,瓦解了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的基础,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重新实现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与直接行政管理的体制,最广泛意义上使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嬴得了利益与尊严。。简说就是推翻了三座大山,打倒了四大家族,砸碎了四大链锁。。

                          你从利益与主义不一样的角度去考虑,也确实可从一个侧面理解后来的文革与改革的演变的。。。

                          这也是有些老革命老战士到了晚年依然保持其理想对现实有抵触的原因,比较典型的就是魏巍还有洋革命阳早和寒春,找找看看他们晚年的事情,会理解当年那支队伍是一个为什么样的理想而奋斗的群体的。。。

                          通宝推:李根,尚儒,独立寒秋HK,梓童,明心灵竹,发了胖的罗密欧,ccceee,燕人,桥上,审度,
                          • 家园 阶级利益是TG的宣传卖点

                            但是对于没文化的农民不是这么理解的

                            • 家园 是宣传也是事实上的改变命运

                              是宣传也是事实上的命运改变。

                              还有以我妈家庭命运的变化来说吧,我姥爷是文盲,很少说话,人很老实也很怯懦,怯懦到什么程度,有次去求亲戚办事被人骂,喊他滚出去,他就真滚着出去了。。老实呐,有次给地质队的出工,人家让他挖个坑就走开了,他就一直挖,挖到土都扔不出来了还在卖力挖。。有次生病,大夫开了三天的药,他一次就吃光了,差点死掉,问他,他说是想病好的快点,就一次吃完了。。。就这么个人,一辈子没离开过土地,到老舅舅接他去城里住,住了几天就跑回去,离开土地就不舒服。。

                              姥姥姥爷这辈子头上,有了土地,他们曾经被组织移民到青海,干了几年后又回了河南老家,他们命运的最大改变就是有土地这个退路,不管到青海还是回河南,靠种田维持一家生计,虽然很苦很艰辛,但一个儿子四个女儿的吃饭读书都维持了。。

                              舅舅读书比较好,后来当了干部,曾当过当地造纸厂的厂长;

                              妈妈后来进了护士学校,后来毕业后留在青海成了护士;

                              三个姨妈,一个招工成了铁路职工,一个去了防疫站,还有一个进了厂矿;

                              你看看,这是多大的变化呀!

                              别忘了起点是啥? 就是1942那片里遇到灾荒洪水随时会没命的农民,吃野菜的命,直到有了土地后,一切都变了。。而这个不是个例,是很多家庭的巨变。。

                              我家很特殊的,我妈是这种,我爸家恰恰是地主出身,这里就不多说了。。

                              他们的起点就是逃荒的,没有解放战争没有土改,能不能存活都是问号的,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妈一直对毛很感恩,你看多少年了,天安门广场上毛纪念堂门前的排队的队伍都不少,原因何在? 我想里面相当部分的人的命运与我妈家庭一样被彻底改变了。。。姥爷不可能懂多少革命道理,但他所在的阶层因为那场革命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通宝推:猪啊猪,尚儒,桥上,独立寒秋HK,审度,
                              • 家园 TG宣传的革命道理确实没错

                                但是在底层农民那里的理解完全和中国历史上的历次改朝换代没区别

                                这样的士兵在解放军里数目并不是少数,集结号里的士兵那么讲可能在你看来是没觉悟,但这就是实情。

                                • 家园 有区别,而且是本质上的区别,其意义和影响会一直延续下去的

                                  有区别,而且是本质上的区别,其意义和影响会一直延续下去的。

                                  这个区别是什么呐?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也好改朝换代也好外来入侵也好,其涉及到的主要层面,只是统治阶级是谁这个层面,而最根本的根基制度,土地制度和伦理制度,是没有被改变过的。。出身小官僚的刘邦也好,出身乞丐的朱元璋也好,没有成功的李自成也好。。。其造反起义啥的,最终建立政权之后,随后就是加固完善两个根基,从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上强化土地私有制度与伦理纲常制度。。到清朝时完善到僵化。

                                  解放战争之前的政权更迭的版本基本可视为循环,体系头重脚轻过头了,颠覆重来过,但主要调整的是谁当主子的争夺,是狼和狼的争夺,而对于底层都是差不多的日子,总体上开始负担会相对小些,越往后越艰难。。

                                  但解放战争是不同的,直接摧毁了这两个千年封建制度的总根基,土地第一次全国范围内回到直接劳动者的手里,而伴随的是一场观念大变革,伴随GMD政权的垮台,族权制度被抛弃,意味着地方豪绅失去了控制地方的管理特权,夫权制度被抛弃,意味着广大的妇女阶层有了独立自主参与社会变革的平等权利,神权制度被抛弃,意味着愚昧麻木民众的信仰体系被动摇。。。。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出现的奇迹,以往的人下人第一次被教育他们才是社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与天经地义合理合法的拥有者,第一次被普遍教育劳动才是最光荣的事情,第一次被普遍教育剥削有罪,造反有理的理念,也是第一次被普遍教育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也是第一次实现了从上直通基层民众的组织结构。。

                                  影响之深远看今日中国之优势就可见一斑

                                  比如高铁,为啥中国会起步晚发展却如此之快,土地成本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比较香港和美国,其难度最大的就是土地成本。。而中国呐,土地所有制公有制,这个就保证了成本有很大的优势。。这个底子就要追源到解放战争;

                                  再比如劳动力成本与素质的优势,人口高峰期就是毛时代,而且这个时代里,建立了遍布基层的中小学教育框架,还有对妇女的解放也是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加上后来的公社制度下发展工业留下的经验积累。。这些优势的底子也要追源到解放战争;

                                  最重要的一点是深入骨髓的思想观念与抗争意识和平等理念,正常教育下的国人观念里,天生就有股子不信邪的傲骨,而正常的精英呐,天生会对底层有敬畏感。。。这就注定了后面改革进程中,一方面不信邪敢打敢冲的人不少,另一方面呐,在高位的制定政策不会太出格,会注意及时调整。。你看现在熬出来的那些企业家里,不少自己就爱捧毛选,而现在执行的政策里面,精准脱贫也是个重点。。。

                                  这些追源还是要追到伟大解放战争的。。

                                  解放两个字,对于我母亲这样的家庭是确确实实的,即使如我姥爷那样懦弱愚昧的农民也一样,是解放。。因为从那天起,其命运就彻底变了。。。即使最悲观的估计,未来重新出现极少数人控制垄断资源并建立了新的伦理纲常的严森等级制度。。

                                  那如毛生前所预言的,新的变革也仍将以“解放”的名义而出现的。。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的权利,从解放战争起,就被注入了中华文明的基因里了。。

                                  通宝推:崇山彩云,燕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