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革时期的文艺包括电影政策,不是“放”或“收”可以概括的 -- gzdcl

共:💬76 🌺509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革时期的文艺包括电影政策,不是“放”或“收”可以概括的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六、在文艺工作中,不论是领导人员,还是创作人员,都要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提倡“群言堂”,反对“一言堂”,要走群众路线。过去有些人搞出一个作品,就逼着领导人鼓掌、点头,这是一种很坏的作风。至于抓创作的干部,对待文艺创作,应该经常记住这两点:第一,要善于倾听广大群众的意见;第二,要善于分析这些意见,好的就吸收,不好的就不吸收。完全没有缺点的作品是没有的,只要基调还好,要指出其缺点错误,把它改好。坏作品不要藏起来,要拿出来交给群众去评论。我们不要怕群众,要坚决地相信群众,群众会给我们提出许多宝贵意见的。另外,对一些思想糊涂的群众,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摄制一部电影要花费几十万元或者上百万元,把坏片子藏起来,白白地浪费掉了,为什么不拿出来放映,从而教育创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又可以弥补国家经济上的损失,做到思想、经济双丰收呢?影片《兵临城下》演了好久,也没有人批评,《解放军报》是否可以写篇文章批评一下。

    第一、强调群言堂,说明当时文艺领导或者创作者“比较牛逼”,缺乏民主精神。

    第二、搞出作品的人就能逼着领导人鼓掌、点头,表明当时创作员“很牛逼”,纪要说是一种“很坏的作风”,表明不是个别现象,虽然前面说了“有些人”。

    第三、对抓创作的干部的要求,表明当时的文艺政策是不带虚假的很“人性”很客观的,但是也表明社会主义文艺的标准是比较高的,是很难避免被批评的。

    第四、关于群众的评论,表明当时对群众认识的态度是一贯的:一方面要相信,一方面要教育提高。

    第五、已经制作出来的电影,不论“好坏”,反对捂着盖着,提倡从正面或者反面充分利用,避免“不自信”带来的浪费。

    这第五条,可不可以理解为,文革时期的电影政策,正好和灯改后“揭批四人帮只有八个样板戏”相反?是不是表明灯改时代对文革时期文艺政策舆论都是造谣污蔑?而这个要求反而正好表明了之前有较极端官员在指导和执行类似今天雪藏《抗美援朝》这样的现象,只是内容是相反的,可能是反动的。

    当年经济不发达,所以电影总量上无法和今天相比,但是,不能因此就造谣说“只有八个样板戏”而且在八九十年代几乎家喻户晓都以为是真的。

    通宝推:empire2007,老老狐狸,一着,
    • 家园 改革开放前的文艺政策与经济政策一样

      过于强调公有化。

      经济政策限制私人做生意,怕私人一做生意就成为资本家。

      文艺政策也差不多,传播的主要是爱国,革命,而没有私人的感受。

      私人的爱情,孤独,迷惘,热情,快乐等等表现得太少。

      结果邓丽君一来,就像是泉水来到沙漠,一下子就风靡了。

      电影我不太了解,至少流行音乐是这样的。

      当然了改革开放以后,某些方面又走向了反面。

      以电影电视剧而言,现在的战争题材的作品有效的实在太少。

      毛泽东的文艺政策,文艺要服务于时代的主旋律,这个观点依然是正确的。

      但另一方面,表现个人的情感,尽管与时代看起来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也应该有。

      就像邓丽君所开启的流行音乐,金庸的小说以及相关影视作品等等与时代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可以让受众放纵自己与时代没有什么关系的英雄情感,也是很不错的。

      否则天天都是革命,天天都是可爱的中国,人也太累了。

      一张一弛,艺术也需要。

      就样板戏以及八零年代以前的电影而言,绝大部分都是杰作,这点可以肯定。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邓丽君的流行不是艺术性有多高

        而是迎合了城市绝大部分青少年青春期蒙胧的性幻想,现在看这就是个经过精心包装的亦商亦政的文化渗透事件而已,她也迎合了大陆开始对前三十年怀疑和否定的浪潮。邓丽君的歌开始流行的时候,绝大部分中老年是无感甚至反感的,与现在这里的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现在的狂热追星一族一模一样,斥其为靡靡之音,中央乐团李谷一海政苏小明都因此遭到过舆论批评。当时跟邓丽君的歌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烫头喇叭裤和录音机,我就亲眼看到过愤怒的父亲当街剪掉自己儿子的喇叭裤的。当然,相当多的一批人认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最高水平的性暗示,直击人性中最普遍最持久的那一部分嘛。显然,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生活不只有性。后来我接触到同时代日本美国的流行音乐时,马上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通宝推:落木千山,
        • 家园 不能把爱情简单的理解成性

          文艺作品中歌颂爱情的非常多,古今中外,外国的不说了,古代中国也有很多。

          外国的有诸如爱情价更高,中国古代的有诸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等

          80年代前特别是文革时期的歌唱爱情,描写爱情的文艺作品受到了抑制,这点应该可以肯定。

        • 家园 人的本性里有兽性人性与神性

          这个可以与那个自我本我超我相仿佛。艺术也可以有三种追求。追求放任兽性,解放人性,超越人性达到神性。因为三种性质都客观存在,所以三种艺术都必然有其市场与必要性。只不过要保证三者是有合理的平衡点的。

      • 家园 有个典故

        程颐当宋哲宗的老师,哲宗折了根柳枝玩,程颐就说了他一顿。后来苏轼说,就是这种人,让皇帝都不愿意亲近儒者。

    • 家园 这段讲话说明江青一派远远达不到一手遮天。

      这段讲话说明江青一派远远达不到一手遮天。网上材料说66-72,7年内除了样板戏没出一部故事片。根据楼主这段讲话,很可能是有人搞低级红高级黑,文革后再用来栽赃抹黑江青一派

      • 家园 江青这派就快一手遮天了啊。

        高三兄有空的话可以去查查这份纪要的来龙去脉。

        军队是林彪的地盘,你江青再是文艺内行,有必要跑到军队来指手划脚吗?欺我军队没文艺兵吗?

        江青一个人也确实没这胆,江青不过是代表毛主席,来请尊神去军队压压场子的。林彪无法推脱,就给总政下了指示,并让总政副主任刘志坚“带着耳朵”去。

        纪要标题里“林彪同志委托”是毛主席加的,纪要内容毛主席改了三次,而林彪一字未动。这个纪要公开后三天,林彪又给中央军委附信:“贺龙、荣臻、陈毅、伯承、剑英诸同志:送去江青同志三月十九日的信和她召开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

        江青搞到这个份上,就是告诉大家,这是有党和军队背书的。而且不久江青就被任命为文革第一副组长。

        起码江青在文艺界的权力是一手遮天的。不过,县官不如现管,在具体事务上一些人对她是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所以,到底是一手遮天呢还是一手遮天呢,要看怎么定义一手遮天了。

        =====

        毛主席要发动文革,必需要有军队的支持,江青拉上林总背书,算是完成了任务。

        • 家园 开军队文艺座谈会恰恰说明江青在非军方的文艺界说不上话

          你怎么能看出江青一手遮天来呢?其实江青自己说的很明白了,要请林彪这一尊神。为什么要请神?这是要靠着军队的排面去压不听话的文艺界。

          其实不光是文艺界,而是整个宣传系统。要知道文革开始后不久,中宣部及下属的红旗啊新华社啊人民日报啊等单位都军管了,原来的干部统统下放。

          军管什么意思?就是对整个系统都不满意了,要用军队的人去彻底改造。

          50年代江青搞武训调查,发表文章都是千难万难。这个样子能说是一手遮天?

          文艺界,以及再往上的宣传系统,领导传承来自左联,他们了解江青30年代在旧上海电影圈子里的事,而且是歧视的。江青根本差使不动他们,遑论“一手遮天”了。

          召开军队文艺座谈会,就是这个背景。这个纪要,走正规的党内渠道是根本发不出来的,周扬田汉之流能让这个发出来?只有借助军队这个平台,借助解放军和林彪的威望去打党内的文宣系统。

          这不是江青要把手伸到军队。你把意思完全理解反了。

          通宝推:一着,王铁墩,
        • 家园 韩国娱乐界那些财阀可比江青厉害多了

          对比一下看来,江这个还真算不上什么一手遮天。中国现在当然没韩国那么严重,可是大家对此也不是全无概念的,而且谁也不知道是不是还有什么普通人不知道的内幕隐藏着。

        • 家园 谢老普介绍

          江青一派,以及这一段文艺史,有一个核心中的核心,人人都不愿意提,包括铁杆粉丝,那就是改造人的精神面貌,这甚至独立于政治之外,如果认同精神面貌的改造,这一段文艺史瑕不掩瑜,作品不完美太单调人事斗争通通不是事,不认同的话,也是没啥好说的,瑜不掩瑕。

          电影里没有谈恋爱,女角色引不起男观众遐想,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及至全民苦行僧,连麻将都不准打,短短十几二十年,绝无仅有,之前之后都是黄赌毒美好人间,这也是改开最核心的基础,哪怕连娃都不让生,还是感谢改开小平你好。

          不用上山下乡,能上大学,其实都不是核心。三和大神啥都没有,依然庆幸生在好年代,因为30块钱可以打一炮。

          当年精神面貌的改造,对国家民族是有大功的,但太反人性,无法持久,文革之败其实是败在这一点上,改开万众拥戴也是在这一点上。薄书记不惜身家性命复辟文革,但群众“文化娱乐”这一点上还有很大距离,至少不敢取缔打麻将。

          通宝推:兰迪,燕人,纳米小洞儿,
          • 家园 今日才读到高三同学的帖子

            深表同意。

            在整理我国电影插曲那个帖子时,深感文革10年期间江青亲自抓样板戏,但是电影插曲方面除了《闪闪的红星》外竟然没有传世之作,对人世的精神改造过头了。

            除了革命和阶级斗争,人民还需要正常的生活。鲁迅当年批评创造社几位时说了一句,我以为点出了“革命”的本质:

            其实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

            通宝推:高中三年,
            • 家园 江青艺术上的长处

              是摄影,京剧电影芭蕾交响乐曲艺也有一定认识,对轻音乐尤其是流行音乐估计还没有摸着门。总之她称不上是个高明的艺术家,她参与的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集中体现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大春送面和洞中相认这两段,怎么说捏,笔墨如此之少却是相当的经典,用现在话来说这至少是个知性的女人。

            • 家园 文哥电影故事片的历史只有短短四年

              第一批故事片是七三年上演的四部:火红的年代、艳阳天、战洪图、青松岭。

              这四年拍的很多片子后来被禁演,也就失去了流传的机会。

              比如说,艳阳天里的插曲《长春归来》:燕山高又高、清泉水长流、群雁南飞头雁领、书记带人向前走......也是很好听的歌曲,在一些老人群中流传。

              青松岭的插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也有传唱的。《春苗》的插曲听起来也不错。

              文革期间电影歌曲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是纪录片,印象很深的有《志在宝岛创新业》:

              南渡江水流长

              海南一派好风光

              豪情满怀建宝岛

              喜看荒山变粮仓

              .........

              还有电影红旗渠的插曲《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旋律我现在还能哼哼。只是现在把这一类歌曲都归为红歌,而不是艺术歌曲,要是唱这些歌,往往被归为极左了

          • 家园 关于精神面貌

            如果从电影来看,文革前,人物形象普遍是这样:气色健旺,眉目舒展,声音洪亮,对白朴实。到了文革则是这样:舞台妆的红脸蛋(源于样板戏的推广),拧眉怒目,台词基本靠吼,动不动就来上一段语录。

            概括起来,文革前的电影,精神面貌虽然不无夸张,但是积极健康,近乎于人性的自然流露。文革时则处处都是人工的痕迹,把人性拔高到虚假,并且戾气很重。从观众来说,前者能够打动人,后者看了很想打人。

            至于你说的“电影里没有谈恋爱,女角色引不起男观众遐想”,好像也和我个人的感受并不符合。我记得,英雄虎胆里的女特务,王晓棠,那时的大众点评叫做“蛇蝎美人”,潜台词则是隐隐约约的“诱人犯罪”。当然,我那阵还小,犯罪是不懂的,但是看到漂亮姐姐还是很喜欢的。话说人性成分里面,最不可能抑制的就是性,不要说文革,天崩地裂肯定也挡不住男男女女卿卿我我。

            所以对于你说的“(文革对于)精神面貌的改造”,或者不如说“人性改造”,对其成效抱有过高的期待,原本就是不太现实的。归根结底,人之为人,定义我们的就是“人性”,不管这个人性有哪些缺陷,完整的人性组合起来,才是真实的人。极端一点说,即使人性本身是堕落的,我们能做的恐怕也只能是任其堕落。

            不过我始终还是相信,人性的某些缺陷虽然令人失望,但是既然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人类总是能够跌跌撞撞,穿越那些漫长的黑暗时代,我想我们至少可以轻松一点,宽容一点。

            通宝推:朴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