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革时期的文艺包括电影政策,不是“放”或“收”可以概括的 -- gzdcl

共:💬76 🌺509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希望报应早点到来
      • 家园 我看过小刺猬奏鸣曲,应声阿哥,虎子和仙鹤的故事?

        童年深刻的记忆。

        • 家园 中国解放以前高水平的电影也有

          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可惜风毛麟角。

          建国后到改开前虽然文化宣传领域政治斗争和运动没有停过,中国电影的水准是非常高的,体现在与时代同脉搏,坚定不移地与时代同步,作品全面地体现现实生活,‘不像今天的电影,除了胡鸟儿扯的古装戏民国剧,就是小家家,媳妇儿婆婆妯娌的三国时代美好时代,电影与现实脱节!

          至于说到改开后的四大名著,也就是八三版的《红楼梦》,其他三部好在哪里我真没看出来。

          • 家园 怎么看脸谱化

            怎么看人性

            红楼拍的过于原汁原味了,忽视了视听艺术本身的特点。看书昏昏沉沉,看电视也是昏昏沉沉,刘心武的阴谋论怪不得有市场。

            水浒改编幅度不小,尤其是潘金莲不是脸谱化的淫妇,是个正常的人。投降的宋江,也成了真心想给兄弟们找个出路的愚痴之人。杀人的李逵,突出了某种率真。尤其加戏的是苏东坡面前,高俅自以为是写单立人的俅,却说君子好逑,这样再次表现高俅不学无术自作聪明的形象,苏东坡也不是原书中看人下菜了。电视里还增加了高俅挨打,从此“醒悟”不再与市井流氓为伍,酒店“决裂”,以及干儿子的“由来”。高俅也不再是单纯的恶人脸谱。

            就是郑屠,也加了偷杀狗的情节。

            梁山整体形象是大刀阔斧有所选择的,那些赚上梁山一家老小全死的例子被大大简化回避了。九纹龙史进被“朋友”坑也略过了。

            还有林冲的吐血死、时迁等等的战死,提前立场反而避免了原作中的苍白。

            这样的二次创作是了不起的。

            我们不应当反对告别脸谱化走向人性化,从单薄的人物走向立体多层次的人物。

            应当反对的是,通过所谓的人性化,去模糊善恶是非,忽视受害者而去为加害者寻求同情。所谓“你失去的不过是一条腿,他失去的却是爱情”

            通宝推:夜雨行歌,
          • 家园 还有很多。如

            郑君里和阮玲玉合演的《人生》;

            王人美和韩兰根合演的《渔光曲》;

            电影皇帝金焰和钱壮飞之女黎莉莉合演的《大路》;

            赵丹周璇合演的《马路天使》。

            上海电影博物馆

            http://www.shfilmmuseum.com/

            通宝推:燕人,
      • 家园 说两句

        《奇袭》、《老兵新传》、《暴风骤雨》应该是文革前拍的。文革电影我能记得的还有《带响的弓箭》,《草原英雄小姐妹》,《长空雄鹰》,《碧海红波》,《激战无名川》,《侦察兵》,《节振国》,《南海风云》,《南海长城》,《半篮花生》,《阿夏河的秘密》,《黄河少年》,《征途》,《创业》,《车轮滚滚》,《反击》,等等。

        还有很多进口大片:朝鲜的《卖花姑娘》,《看不见的战线》,《摘苹果的时候》,《金姬和银姬》,《火车司机的儿子》,《一个护士的故事》,《永生的战士》。二八尼亚的《宁死不屈》,《战斗的早晨》,《第八个是铜像》。罗马尼亚的《爆炸》,《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多瑙河之波》,《巴布什卡历险记》。越南的《火》,等等。

        小说很多都是从广播里听的。楼上提到的《万山红遍》是金乃千播的,还有曹灿播讲的大部头《李自成》,还有我读的第一本小说《矿山风云》,这本书改编的小人书叫《黑子的故事》。另外《金光大道》,《艳阳天》都是先听的广播。

        矮马!不列出来都不知道当年我们的业余文娱生活这么丰富。

        通宝推:王铁墩,empire2007,柏林墙,一着,纳米小洞儿,
        • 家园 老兵新传有批评革命男主角封建思想的情节

          男主人公,老革命老战看见青年学生们跳舞,大怒制止,定性为流氓活动。一个青年女学生画张漫画贴出去,批评老战是清朝老封建,把老战气的半死————后来这个女学生成了老战的儿媳妇。

          当年电影有这种批评男主角缺点的情节可不容易。

        • 家园 《矿山风云》只出了上部,还有续集好像没出。

          《万山红遍》是讲什么故事?我怎么没有印象了?《向阳院的故事》电影和小说都不错。

        • 家园 再请您帮个忙

          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开始引进好莱坞影片,中央电视台在周日每周放一部。

          电影中文名好像是“故里",讲的是一群高中生二战中从学校走向战场的故事,电影只看了一半儿,宿舍到了11点要停电,更多好细节也想不起来了。

          您有印象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