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说法,其实并非是对所有人的要求 -- 回车

共:💬16 🌺5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说法,其实并非是对所有人的要求

    每次下河,在页面右边的聊天窗里,总能看到: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之所以置顶这段话,私下揣测,大概是让大伙在探讨问题时,多一些宽容。

    其实很多人未必想到,孔子对子贡说的这番话,仅仅是对子贡而言,并非要求所有人。

    我们知道孔子讲话,是非常注意讲话对象的,最著名的例子是: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比较猛,容易听风就是雨,所以,孔子让他先听听父兄的意见再向东;冉有性子慢,有拖延症,所以孔子教他要立刻行动。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

    那么,子贡是什么样的人呢?

    可以说,子贡是孔子最牛的学生,没有之一。

    司马迁在《仲尼弟子列传》里面,说了这样一件事:

    田常欲作乱於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齐国攻打鲁国,孔子对弟子们就说了,鲁国是我老家,不能不管啊,于是子路率先请缨,孔子摆了摆手,子张、子石又请命,孔子还是摇摇头,子贡说,我来吧,孔子立马点点头,就你了。

    子贡出马后,司马迁用了很长一段描述,展示了子贡超强的能力,最终事情的结果是:

    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子贡不仅圆满完成老师交办的任务,还以一己之力搅动了世界风云。

    对于这么牛的学生,孔子给他的教育就是要宽容。

    在孔子看来,只有强者才有资格谈宽容,而弱者本来就是宽容的对象。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者都不愿做的事,还能指望弱者去做吗?

    所以说,这句话是有特定对象的,并非要求所有人。

    想想也是啊,如果一个不爱学习的学渣,拿这句话来要求自己,然后去同情学霸,应该很荒唐吧。

    通宝推:大眼,pendagun,铁手,普鲁托,桥上,
    • 家园 己之所欲怎么办呢?

      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两句话的解释我没看到过特别令我中意的,我的理解是自己要站的住就要让别人也站的住,自己要达成什么目标,也要让别人也达成什么目标。简单说就是双赢。不过这样解释有些同义重复了。

      两句话有重大的区别:指向不同,一个是约束自己,一个是施于他人。

      郑家栋的书里说过:多年前(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某次国际哲学大会上各国哲学家多赞同把这两条做为国际交往的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前两年也看到过这样的报道:某次联合国人权还是什么主题的会议上西人要把“己之所欲必施与人”写入会议结果。我觉得这是中西关于交往原则的一个根本性区别。这也反映了近年来西方关于国际交流思想的倒退。

      我说的跑题了。😅😁

      • 家园 确实有区别

        如果解释成自己想站起来,也要帮助别人站起来;自己想达到目标,也要帮助别人达到目标,意思重复,都是施予;

        如果理解成自己想站起来,也让别人有站起来的空间;自己想达到目标,也和别人共同达到目标,就有递进的意思,先律己,后一起。

        回到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话的意思是,做到施予是不是就是仁了?

        孔子的回答是,做到施予何止是仁,简直称圣了,可尧舜这样的圣人都做不到施予所有天下人!

        所以,孔子对于施予是持保留的态度,认为从自己开始,推己及人比较好,所谓能近取譬,先自己打个样子。

        • 家园 我觉得下面普兄的意思

          把意愿和能力分别论好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乎意愿,

          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关乎能力和意愿,据能力则分强者弱者。有能力没有如此的意愿是强人所难,没能力有意愿则人微言轻。

          分析孔子的原文,似乎也有这个意思:“...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这是置于天子君主领袖领导的地位,“施与”有些“布施,给予”的意思,像官话说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后一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悄然将位置放低了,和对方对等了。场合也随之改变了,朋友同事间,商业对手伙伴间,国际交往等社会交往。

          • 家园 子贡是富人

            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司马迁说子贡敢为人先,既会做买卖,又会当官,家累千金,是个富人。

            作为富人,子贡问孔子,是不是富人做做慈善,就是仁了?

            我觉得,孔子是给了一个否定的答案。

            至于孔子的答案对不对,也可以拿今天的例子来思考。

            改开以来,中国出现了很多富人,有些富人在富了之后,开始做慈善,但人们并没有觉得这些做慈善的人有多好。

            但是任正非似乎是个例外,很大程度上,是任正非做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任正非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不吃独食,有钱大家赚;不坑蒙拐骗,以造福人类为价值追求。

            象任正非这样的,其实比较符合孔子所说的仁。

            大概在孔子看来,不存在先富带后富的说法,因为该说法的前提是强调先富,而强调先富,其实就在鼓励不择手段,都不择手段了,又何来的仁。

            • 家园 是的,这是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观主导权问题

              市场经济的权力掌握在资本手里,不像原来国有集体经济时代,至少有表面程序上的党纪国法约束着大大小小的权力,组织性直达细胞层面,市场经济权力是分散的,各自为主的,价值观的主导权掌握在大大小小的企业家,资本家,CEO手里,国家也缺乏能力主导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价值观,以联想柳家被炮轰为标志,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再是企业家资本家不择手段追求已利的时代了,大势在逼迫他们反思改变。

    • 家园 【讨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是确定任何人际关系的原则。

      然而,其背后有一个隐含的先决条件,那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统一的标准,不能有双重,多重标准。没有统一的标准,何为己,何为人,何为欲,都没法确定,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无法施行。在中国的文化里,这个原则不是问题。我们有夷 夏之辨。同在华夏文化中的人,共情共性,己,人,欲,都有共同指向。而中国文化又有夏入夷则夷,夷入夏则夏,因此中国文化的范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以人种不同,宗教不同,风俗不同而排斥他人。

      西方文化中的许多说法,中国人读来会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去附会,从而有一定的误解。比如人生而平等,中国人读来就会觉得这是针对生物人而言,自己也算其中一份子。其实,人生而平等对人这个概念是有特定范围的。主要包括当时在北美向英王争取独立的人群,比如当时的黑奴就不包括在内。平等是指这群人要与英国王室,贵族的平等。不过,这个表述的确有高大上的外壳,以至于后来平等的观念不断充实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了黑人,女人,华人以及更多的有色人种。即使到今天,如果注意到美国社会,以及欧洲白人社会流露出来的种族主义,就能体会到人生而平等这个说法的局限性。

      • 家园 对于强者和弱者,客观存在不同的标准

        孔子认为子贡属于强者,其他人相对于子贡而言属于弱者,所以孔子教导子贡不要以他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当我们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处理人际关系时,确实要首先问下何为己,何为人。

        如果己比人强,就不要将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否则就是强人所难;

        如果己比人弱,则要求对方不要将他的标准强加于我。孙中山当年说要联合平等待我之民族,也是认清中国的弱者地位。

        • 家园 太难了,最近对于中苏关系感到很难以理解吧

          作为一个大国,弱国,建国初希望苏联全方位援助,尽管都是共产主义,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该接受苏联怎样的援助?手把手,适合国情,希望最新的最先进的,然而发过来,最先进的我们能吸收消化多少呢?

          苏联坚持手把手到底,到底是真诚还是控制中国产业呢?这些大概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表现吧?

          有的老大哥是真心的,有的老大哥是有心计的。而有诚意的老大哥的支持却导致我们可能自主性降低,该怎么权衡,实在是难。

          在这时我们要的是156,苏联多少可能要影响我们工业的独立自主,也很难自主,毕竟民国留的基础太差了。

          同时还有抗美援朝现实需求的压力,老大哥有点占便宜的心思,怎么搞?唉,毕竟还是不完全的国与国的关系啊。

          话说我们这样对过谁?朝鲜还是越南?或者说,如果朝鲜越南为了民族独立自主,希望学习苏联的先进有何不对?

          还有,但是苏联会判定中国有没有承接先进的能力,有何不妥?作为1949年刚刚解放的新中国,有多大的negligible承接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工业技术呢?

          说到底,苏联不给最先进的是不是考虑的也没毛病,甚至有一些歧视也合理呢?不是说洗白,只是探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做类似事情的时候控制好情绪(情感)和度了没?

          在两年前,在国内论坛超大,那把朝鲜抓起来打屁股的心理那是很强的。我们有什么权力和资格这么做呢?

          国内对待朝鲜这样想法的人不是几个,而是很多很多。

          这是怎么回事呢?

    • 家园 关键是这个“欲”字怎么理解

      楼主似乎把“欲”字着重解读为“能”了。子贡很能干——子贡自己都不能完成的事,就不要要求别人能完成。

      如果把“欲”理解成“喜欢”、“意愿”,这就和能力无关了。

      学渣自己都不喜欢挨骂,自己怎么就可以骂学霸呢……学霸自己都不喜欢挨骂,自己怎么就可以骂学渣呢。这里,学霸、学渣是平等的。

      ====

      我觉得孔子这句话的精髓是“人人平等”,可以进一步说,“虽己所欲,勿施于人”……俺比孔子更平等😂😅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做好自己,理解他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之所欲,勿强施于人。

        不同的人,出生成长经历不同,所处天地环境不同,对内在外在会有不同的感受,所需所想所追求的目标也会不同,所做的选择自然也会不同。

        这或许就是世界之所以多样化的基本原因和原始驱动力。

      • 家园 若非孔子再世,无人能解

        孔子讲这句话,到底是因材施教给子贡的针对性教育,还是给所有弟子的一般性指导?只有他和他肚子里那条蛔虫知道。不过我还是喜欢把这句话理解为一般性指导。一是孔子自己讲过,君子和而不同。二是毕竟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学渣,能力有限。

    • 家园 难道是我的理解有问题

      学渣和学霸,我认为在这句话里的意思应该是,

      学渣自己不爱学习(不欲),就不要让学霸也不爱学习。

      至于强弱

      在学习方面,学霸自然是强。

      那么这里的理解就是:

      学霸自己喜欢(擅长,强于)学习,就不要要求学渣也喜欢学习。

      让子贡去办事那个例子,更像是

      任人唯贤

      而不是

      因材施教

      • 家园 G总的语言逻辑是不是有问题

        学渣和学霸,第一句应该是:

        学渣自己不爱学习,就不要让学霸爱学习

        (学渣自不量力?😂😂,所以楼主解读是对的)

        第二句:

        学霸自己喜欢学习(相当于“不喜欢不学习”),学霸就不要让学渣“喜欢不学习”(相当于学霸要让学渣学习)。

        学霸这种自己所欲就要施于人(学渣)的做法其实也不好,但老师喜欢😨😨

      • 家园 额,

        这么说不知道能不能说明白:

        学霸代表学习上的强者,学渣则代表学习上的弱者。

        比方说,学霸刷题刷烦了,不想刷了,如果这时学霸想,连我堂堂学霸都不想刷题了,还让学渣继续刷题,是不是太残忍了,那么学霸的想法,可以称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反过来,学渣刷题刷烦了,不想刷了,如果这时学渣也来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认为连我一个学渣都不想刷题,还让学霸继续刷题,是不是有点残忍,那么只能说,这位学渣想多了。

        至于后面的那个问题,我本来就在说两件事。孔子让子贡去办事,是认为他贤,或者说比较强,那么孔子在教导他时,就要针对子贡的强者属性,来因材施教。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