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如何评价施一公颜宁的工作 -- 匿名
共:💬51 🌺385 🌵7 新:
分页 树展主题 · 全看
/ 4
下页 末页
  • 匿名 【原创】如何评价施一公颜宁的工作

    这算是三手的侧面见解。

    我对他们这个行当完全不懂,但这个见解我觉得比较客观,贡献出来。

    首先得承认他们的工作,要不然无法解释人家为什么能发这么多论文。

    不可能大家是傻子。

    其次这两位被攻击的要点可能也是对的。

    主要是两条,第一拼设备,第二是拼人。

    最损的说法,具体操作调整,心灵手巧的高中生有可能比博士干得好。

    类似于台积电的博士来做的某些流程。

    我听到的这个三手见解可能有点新意。

    回答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两,搞不出新药来。

    回答是:他们出现频率虽然高,但每一次都不是最重要的科学发现者。

    他们做蛋白解析,但不是所有蛋白都做,也做不过来。

    能发论文的蛋白都是热门,被早期工作证明,提纯,然后才来做解析。

    这个蛋白要么就是新药原型,要么是新药研究的靶子。

    这个过程往往需要长期大量的工作,甚至超过十年的折磨。

    他们这一步的工作做得快,一两周,给人有点摘桃的感觉。

    总起来看,他们应该更接近搞分析的熟练科技工作者,不是原创的科技人员。

    老戏骨,德艺双馨。

    据说从事这个工作的外国人,为了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好写论文,甚至借口提供的蛋白不纯,要求自己重做这一步。

    小戏霸。

    这就有套取别人秘密,占别人便宜的嫌疑了。

    国外的专利法对于科技发现的规定很宽泛,见者(有贡献)有份,可能也有这个因素。

    我觉得说的很客观,欢迎行家指正。

    附注:

    施一公似乎有过与新药相关的新闻,但对本文观点,应该形不成确认,或者否认的关系。

    主题:4742615
    • 家园 文不对题

      标题是浓郁的“知乎体”,

      本来是想进来“批判”一番的。

      结果出乎意料,

      内容倒是有点东西,

      包括其他河友的回复。

      但是看下来,

      我认为你全文最大的亮点,

      就已经回答了标题:

      人家是老戏骨。

      综合其他河友的回复,

      根据我毫无逻辑的经验和直觉,

      我觉得你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

      当然,

      我不是搞这方面工作的,

      所以我在这里跟帖,

      只是为了

      【混个脸熟】

      帖:4744599 复 4742615
    • 家园 施一公在90年代初的留学生里成就是最优秀的

      别的不说,“毅然放弃外国高薪聘请”这句俗套,在施一公身上是真的。十几年前施一公找工作的时候,除了回国的路,美国有几个很不错的单位在抢他,资金和实验条件都是保证的。类似的条件,当时只给比他高一辈的、更有成就的人。

      施一公的能力。有兴趣的可以比较一下他在美国发的文章和在清华发的文章的差别。如果能看懂其中的区别,你会和我一样,非常地佩服。

      通宝推:夕曦,
      帖:4744427 复 4742615
      • 家园 施肯定是很优秀的

        不优秀的是我们大学的校长、部长和总理。科学家总是要做自己原有的,喜欢的方向。但是把大笔的科研经费花费在某个方向上,是领导们的决策问题。施等人,发了那么多好文章,但是对中国科研的提升在那里呢?也许施最大的贡献是从西湖大学开始。

        帖:4746455 复 4744427
      • 家园 中国给的钱比美国少吗?

        我感觉他回国,比在美国综合来讲,钱挣得更多。当然,不一定都以工资的名义发。虽然多数海归大概率并不是这样。

        数字不准确,大概意思是,一般人海归放弃美国百万年薪回国挣五十万;他放弃美国千万年薪回国挣一个亿。

        帖:4745608 复 4744427
      • 家园 很多人不明白普林斯顿大学的讲座教授这样的TITLE是

        什么意思。。当然啦,没文化嘛。。留学生就知道这有多难。

        帖:4745481 复 4744427
        • 家园 普林斯顿大学的讲座教授相当于正处级县委书记

          清华教授是省劳动厅的一级调研员。

          虽然职级听起来一样,后者实际拿的钱比前者可能还多,但是大多数人要前者不要后者。当官就不是图钱来的,图的是为人民服务。

          帖:4745613 复 4745481
          • 家园 不能这么比吧,普林斯顿那是爱因斯坦的学校
            帖:4745845 复 4745613
            • 家园 不是,你搞混了。

              不是,你搞混了。

              帖:4745974 复 4745845
            • 家园 我的语言水平太差了

              我是在追捧普林斯顿,看来没达到效果……

              帖:4745875 复 4745845
    • 家园 解析蛋白质结构技术上颇有难度

      大部分人做不好。

      而且知道蛋白质结构对研究其功能很重要,所以大家也都盼着他们能做出来。所以说你嫌人家摘桃子是不对的。

      帖:4743697 复 4742615
      • 家园 我听说很容易

        只要有设备和晶体,算法都是现成的,程序跑一遍就是了,个人创造性极其有限。但是长晶体很难,各种参数太多要碰运气。在高校的科研人员可以大量廉价雇佣本科生,批量操作,总有能长出来的,这一点在中科院系统的人就只能望“人”兴叹。设备就是钱的事了。

        当老板的,要选对热点的蛋白,会讲故事,其他的主要是博士生博士后去发愁。

        帖:4744387 复 4743697
        • 家园 也不能这么说

          即使做结构,长晶体,主要的科学问题还是怎么解读结构,用什么实验验证结构相关的功能,这些都是很science的。关键是看施lab的成才率怎么样?他培养的学生,离开了他的实验室,再有他的光环甚至支持(比如拿项目)的情况下,成长为一流科学家的几率多大?

          帖:4746458 复 4744387
        • 家园 那就看是对谁了

          绝大多数生物实验室都没有相应的设备。

          另外现在这行业不长晶体了,改用冷冻电镜,有提纯了的蛋白就行了。

          很多硬骨头蛋白都不好提纯。

          帖:4744405 复 4744387
分页 树展主题 · 全看
/ 4
下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