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关于登月的看法 -- Swell

共:💬92 🌺574 🌵2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基本上没有感受到假日对母国存在恶意

          跟他多次沟通过,基本上没有感觉到假日对母国存在恶意,他主要观点是西欧挺好,德国没事,是事实还是愿望,见仁见智,可以理解。倒是两位或多或少有一点,你是偶尔不经意的流露,下面这位是满满当当的溢出来。

          • 家园 您这样的领导,权柄太大,未免把老百姓当数字、不当人。

            自然会有人讨厌您。

            不过呢,讨厌您不一定代表对中国有恶意。因为您官虽然大,毕竟比习总还小那么一丢丢,代表不了一个国家。

          • 家园 西西河是五湖四海华人汇集的地方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对祖国有感情希望中国强大,不赞成一看到别人对某些事情有不同的观点就立刻贴标签。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够就事论事。

            通宝推:燕人,陈王奋起,
        • 家园 枪打出头鸟么

          有次假日被投了一棵草,也大怒了。还要求投草的人出来解释一下原因😁。不知后来有人解释没有。

          @假日归客

          • 家园 假日河友涵养好

            没有大怒要解释,是我要投草的解释。

            投草的大牛请指教

            当然我的目的也不是真的想看到解释,而是揭示那草投得逻辑上多么不可思议。

            当然西西河投草不可思议的多了。投花不可思议的也多了。我下河本来就不是看花草的。

            @假日归客

            • 家园 那是后来的时候

              早先他不习惯。老科学的家说得好。被投草说明有人重视😁。

      • 家园 你这帖子回的似乎不厚道。。。

        明着在安慰贴主,暗里挖苦打击一众河友,你还是嫌河鱼河虾太多了。

        我回去看了看swell的打印机贴,写贴子的“数值分析”,送宝送🌸的陈王,菜根谭等,都是理工背景,🌸多跟文科生有关系吗?

        我倒是要批评一下贴主,跟人去争论美国登月的真伪,还要生气,没有一点理工精神,那不是看一眼就算输的事情吗?怎么还把自己给气走了?

    • 家园 阿波罗11之前没有做无人的绕落回吧

      阿波罗11之前没有做无人的绕落回吧,这里指的是与阿波罗11号登月舱同样的无人登月舱的落和回,其他小型的不算。

      阿波罗7环绕地球轨道。

      阿波罗8环绕月球轨道并电视直播。

      阿波罗9登月舱指挥舱交会对接。

      阿波罗10登月舱下降至距月面15.6公里,然后重新上升与指挥舱对接并返回。

      阿波罗11登月成功并返回。

      这里面似乎少了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无人的登月舱登月然后再发射升空,与指挥舱对接并返回。如果中国也要搞载人登月的话,我估计肯定会有这一步,甚至会实验多次。阿波罗计划没有这一步,可能是因为当时自动控制技术还不过关,无人遥控不如有人驾驶把握大。

      • 家园 那个年代的登月舱做不到安全的自动降落。

        那时有两大技术难题,其中之一是如何估计登月舱的姿态。正好在那时,不知道算是数学家还是算是物理学家的卡尔曼先生发明了卡尔曼滤波算法,后来他也以此奠定一世英明。有一个NASA的工程师无意中听到他的讲课,惊为天人,力邀他去NASA讲课,卡尔曼滤波器因此广为业界所知。NASA工程师后来以此解决登月舱的姿态估计问题。这是每个介绍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资料都要讲的典故。

        姿态估计问题解决了,但是那时的自控系统很弱,在降落过程中不能实时自动控制平衡,特别是快要落地的时候,要开反冲发动机缓冲着陆,就一瞬间,那个弱小的自控系统很难准确抓住。所以控制登月舱平衡,判断落地瞬间等等,只能用强大的人脑来计算,用人眼来判断,用人手来操作。而返回地球时,因为地球重力更大,降落速度更快,就只有降落海里才安全了。

        如今芯片的计算能力上来了,传感器的精度上来了,这些都是自动完成的了。

        通宝推:贼不走空,
        • 家园 那个年代不具备月面手控软着陆的可行性

          在真空、高速的月面环境下,对微控的精度要求特别高,当时发动机的姿态调整误差达不到这种精度要求,靠手工调整更是扯,在地面有空气低速状态下还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