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谈学习英语的窍门 -- llama

共:💬46 🌺257 🌵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虽微然不卑(悲)

            大千世界,人有各异,才会精彩;所见各异,才能进步。

            我们都是一滴水,也是一颗草、一个虫,一只鸟……。

            但是有喉则鸣,有感则发,有力则效,有命则乐……。

            一家之言。

            通宝推:llama,
          • 家园 英语仅是一门技术不符合劳心者治人范畴

            如果英语是,那么德语、俄语、日语、拉丁语……全都是。WHY NOT?

            你自己说“英语是一把打开世界的钥匙”,明确一下,是“之一”还是“唯一”?

            • 家园 60年代美国理工科院校还教德语

              因为大量科技成果都是德国人发明的。

              所以理工科有必要学德语

              比如乔姆斯基的工作原来就是在MIT给人教科技德语

              几十年过去了,还有哪个科学家需要学德语?

              在全球化过程中,德语,法语全部完蛋。连欧盟开会都说英语了。

              国家当然需要各种语言的人才,但是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最便捷的当然是英语

              你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和全世界的人沟通。

              你可以去研究吐火罗文啊,祖国需要各种语言人才,但目的和我说得显然不是一回事。

              • 家园 英语是工具,跟数学一样

                只不过,英语带有文化属性,容易被西媒定向输送一些他们想要学习者形成思想钢印的东西。

                但世界是物质的,中华文明的高级程度应该是远高于盎撒的。在学习的时候,坚持自己的文化自信就不难去伪存真

              • 家园 艺多不压身

                记得自己在大学选修的第二外语就是德语,那可是选修人最多的课程。

                有一段时候,这里日语是非常风行的,我就又和孩子们一起再从头开始学。

                时过境迁,中文和普通话后来居上了,我的老底子现在成了“称霸为师”的资本。

                我现在工作上还在用德语和日语呢,因为德国公司的操作手册的英文译本,是最难理解的,和日本公司的英文译本一样,都不受欢迎。(也许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工程师是诚心地来考验大家,给我们上个课吧)

                通宝推:llama,
      • 家园 补充 -- 补充帖

        我提到的“客户”,是不分大小、高低和贵贱的。

        这是我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

      • 家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其实这就是人工智能的训练

        对脑子进行大样本的冲击

        就像围棋机器人。直接用吴清源的棋谱去训练电脑。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

        通宝推:GWA,
        • 家园 我赞成读书破万卷,但是读经典不利于这个目标

          中文也一样,巴金的家春秋读起来并不愉快,文字流畅和故事性都比不上金庸古龙,甚至及不上许多网上小说。要说思想高度,家春秋有什么高度?不就是冲破封建桎梏么。咱们新社会,都把高老太爷给砸了,早就不需要巴金来给我们上课了。

          如果学生读得苦哈哈,那只能扼杀兴趣,就跟目标背道而驰了。我建议读通俗,而且不要从长文开始,把(看过的)西方电影,剧情简介拿来读就行。什么泰坦尼克号阿凡达蜘蛛人,网上的剧情简介都有几百上千字,而且详略得当,从句分词语态都有,词汇量也恰好,可以学到新词,又不会陌生得读不下去。

          然后弄个西方的电脑游戏呗,魔法门啥的,多看剧情对话,不要只管打怪丢火球,这英文水平涨得很快。

          你提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思路,有一个缺陷,因为人脑处理不了那么快,会死机的。而且死机之后不是重启就好了,那学生可能就放弃了,没一个月恢复不过来。

          我中学时代是欧洲粉,最喜欢看欧洲史(中文的),结果跑到西方,发现人家自己都不知道。我说你们祖上啥啥啥,对方说还有这事?然后呢,我还是被视作无法融入西方社会。

          通宝推:llama,
    • 家园 你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已经没有进步空间的中年人如何都无所谓,但小孩子的时间很珍贵,投入产出要仔细核算的。你提出一个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衡量你的方法是否有效的,除了“看起来很有道理”外?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校老师的办法。这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大战场上多年厮杀的专业人士的经验。老一代不重视,所以老师水平参差不齐,现在中学名校老师都说清华北大和海外名校的博士,就是一般中学也起码是本科生,干个十几年也不会比我们这些外行差的。

      通宝推:大神盘古,
      • 家园 国内教育的问题很复杂,你的经验主义要不得。

        国内教育问题暂且不谈,学习科学及教育理论把非母语语言类学习分为两种:外语习得(FLA)和第二语言习得(SLA)。这方面的研究案例和具体教学方法论都很详细。现在脑神经生物学、心理学及认知科学发展很迅速,推动了学习科学及教育理论不断更迭。但这方面的应用实施,在国内还是比较落后的。

        • 家园 你说的和主题无关

          科学研究的结果,和实际应用距离很大。外行,特别是媒体记者,看到科研成果总是有很多靠拍脑袋来的联想,逻辑链条根本是断的。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靠这些新发现有显著提高外语学习成绩没?如果没有靠得住现实成果,不就跟八十年代农村小孩子学完牛顿定律兴冲冲说我能当工程师设计盖房了一个意思么。家里要盖房,还是要找不认得牛顿定律的匠人、大工,而不是会牛顿定律的初中高材生。

          很多人说中国英语教育不好,我觉得这完全是偏见。中国的英语教育目的是科技阅读,是为学术和工程准备的,你要做芯片,读得懂外国的书籍、论文、手册等等是学英语的目的。酒吧泡妞,旅游搭讪问路这种根本不是中国英语教育的目的。哑巴英语应该自豪,时间精力有限,哑巴说明其他地方有内秀。美国大街随便一个要饭的,英语说起来呱呱溜,有毛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