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1979年中印GDP比较有如下结果 -- wolfgan

共:💬367 🌺1413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关于1979年中印GDP比较有如下结果 -- 有补充

    从1978-2019年我国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趋势,从1979年比重最高值30.7%下降到2019年的7.1%,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总体波动程度不大,由1979年的46.96%逐步略微降到2019年的39.0%,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一直处于持续上升趋势,由1979年的22.34%持续上升到2019的53.90%。

    点看全图

    暂时没有找到印度1979年的三产比例,鉴于相邻两年之间三产比例变动不会太大,下面暂时就用1980年的印度三产比例来替代1979年的三产比例进行计算。

    1979年目前公布的数据是中国GDP为1495亿美元,印度为1373亿美元,中国大约比印度高10%。1979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59亿美元,703亿美元,334亿美元,印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31亿美元,322亿美元,509亿美元。

    粮食产量:

    1952年,中国16391.5万吨,印度6475万吨。

    1978年,中国30476.5万吨,印度15584万吨。

    棉花产量:

    1952年,中国130.4万吨,印度54.2万吨。

    1978年,中国216.7万吨,印度125.0万吨。

    粗钢产量:

    1952年,中国135万吨,印度160万吨。

    1978年,中国3178万吨,印度995万吨。

    生铁产量:

    1952年,中国193万吨,印度189万吨。

    1978年,中国3479万吨,印度972万吨。

    焦炭产量:

    1952年,中国289万吨,印度212万吨。

    1978年,中国4690万吨,印度1210万吨。

    煤炭产量:

    1952年,中国6600万吨,印度3689万吨。

    1978年,中国6.18亿吨,印度1.05亿吨。

    原油产量:

    1952年,中国44万吨,印度26万吨。

    1978年,中国10405万吨,印度1127万吨。

    天然气产量:

    1952年,中国0.08亿立方米,印度无。

    1978年,中国137.3亿立方米,印度16亿立方米。

    发 电 量:

    1952年,中国73亿度,印度61亿度。

    1978年,中国2566亿度,印度1010亿度。

    水泥产量:

    1952年,中国286万吨,印度359万吨。

    1978年,中国6524万吨,印度1962万吨。

    汽车产量:

    1955年,中国0.01万辆,印度2.3万辆。

    1978年,中国14.91万辆,印度9.4万辆。

    载重汽车:

    1955年,中国0.01万辆,印度0.9万辆。

    1978年,中国9.61万辆,印度4.9万辆。

    1979年中印物质生产详细对比的数据暂时没找到,只找到1978年的,估计相邻两年差距也不会太大,就用1978年的替代1979年计算吧。中国粮食产量约为印度2倍,在双方都以主粮为主吃饱肚子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中国一产产量为印度2倍。但是印度一产产值却比中国略高,可以认为印度一产相对中国单价高估了2倍略多。二产中电力,钢铁,水泥,煤炭等大宗产品中国产量基本是印度的3倍左右,但是产值只有印度2倍略多。结论是,1979年中印GDP估算的主要分歧在于两国一产产品定价有一半的差距。

    通宝推:起于青萍之末,无此人01,qq97,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1979年中国低估农产品价格,也许有政治上的原因 -- 补充帖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和当时的外贸结构有关,需要农产品低价格好打开国际市场。

    一九七九年, 在出口商品中,重工业产品(包括矿产品)比上年增长58%,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5.5%上升到31.9%;轻纺产品比上年增长21.2%,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6.9%下降为45%;农副产品比上年增长5.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7.6%下降为23.1%。

    • 家园 克强指数与用爱发电

      前三十年用的经济核算体系是MPS,而当今中国使用的经济核算体系是SNA,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核算体系, 其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分类方法和指标含义等都不相同。河友老广专门撰文说明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MPS只承认物质生产,不承认非物质生产创造的价值,就是商品交换不产生价值。连商品交换都不产生价值, 那么法律,医疗,教育,金融,保险, 科学研究,公众服务,社会服务这些服务业产出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连商品都不能算,在MPS体系下就都没有什么经济含义。

      MPS认为只有物质生产才创造价值, 社会产品是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劳动的有用成果,非物质生产部门如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公共事业、住宅管理、生活旅游等部门提供的各种服务,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过滤的物质资源,或虽然经过人类劳动,但却是无效成果的废品、废料,或是家庭的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都不算是社会产品,不计入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总量

      而西方的SNA体系, 则包含各种经济活动, 基本只要是和钱有关的东西都想包含在内。

      众所周知,前30年的文教、医疗、公共事业、住宅等价格极其低廉,几十年后对这部分做SNA的GDP估算,如何对这部分定价?这部分在80年代以后倒是价格暴涨,成了GDP增长的一部分。

      在经济核算体系不变的情况下,GDP尚且需要几年修正一次,何况对几十年前完全不同的经济核算体系做估算。

      GDP就是个橡皮泥,即使在今天其操作空间也极大,GDP造假兑水也不是什么新闻。

      前总理李克强就认为GDP过于失真,而采用克强指数来更准确地评估经济形势。克强指数(Li keqiang index)是三种经济指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的结合。经济学界认为,克强指数比官方GDP数字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

      wolfgan河友用发电量这个硬核指标来评估经济发展情况,与克强指数异曲同工,比估算几十年前的GDP靠谱得多。

      下面来看一下硬核数据,各阶段的基础性产品的生产量,这个既不能兑水,也无须估算:

      发电量

      1952-1978 增长35.2倍,年均增长14.67%

      1978-1988 年均增长7.83%——增长最慢

      1988-1998 年均增长7.91%——增长次慢

      1998-2008 年均增长11.5%

      铁路货运

      1952-1978 增长8.33倍,年均增长8.5%

      1978-1988 年均增长2.79%——增长速度断崖下跌

      1988-1998 年均增长1.26%——增长最慢

      1998-2008 年均增长7.23%——恢复增长

      铁路里程

      1952-1978 增长2.88倍,年均增长3.18%,1110公里

      1978-1988 年均增长0.85%,450公里——增速断崖下跌,增长最慢,

      1988-1998 年均增长1.68%,1020公里——有所恢复

      1998-2008 年均增长1.84%,1330公里

      原煤产量

      1952-1978 增长9.36倍,年均增长8.98%

      1978-1988 年均增长4.72%——次慢

      1988-1998 年均增长2.46%——最慢

      1998-2008 年均增长8.79%

      粗钢产量

      1952-1978 增长23.58倍,年均增长12.92%

      1978-1988 年均增长6.46%——增速减半,最慢

      1988-1998 年均增长6.88%——次慢

      1998-2008 年均增长15.84%

      从上面的几种基础性产品的产量数据来看,1978-1988年和1988-1998年这两个10年的增速基本上都是最慢的,不仅增速低于前30年和后10年,更过分的是有时连增量都低于前30年,比如铁路里程,80年代工业基础远好于6-70年代,但年均增加却只有450公里,只有前30年均的4成,更不必提60-70年代建的基本上是大西南铁路网,其修建难度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平原地带,这里还没算难度同样大的坦赞铁路。

      用基础性产品的生产量来对比前30年和80年代的经济增长,要比所谓GDP估算靠谱得多。

      但其实只用电力指标来评估对前30年仍然是不公平的,因为前30年的工业基础很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产值比工业产值高或者相当,而农业的投入较少体现在电力的消耗上,比如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投入主要靠人力和畜力,电力和其它能源消耗很少。1978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比1952年增加2.25倍,合计增加了2万5000千公顷,平均每年增加1560千公顷,这些大部分是靠农村集体组织农民用人力做出来的,它的收益不仅体现在当期的农业生产,还造福后代,保障了此后几十年共和国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但80年代包产到户后全国有效灌溉面积不增反降,居然还减少了590千公顷。

      所以,不知道GDP数据是怎么捏鼓出来的,从硬核的基础生产资料的产量看,80年代增长速度是最慢的,也许跟弯弯能用爱发电一样,80年代的GDP也可以不用电不用物资消耗。

      从这些产量数据还可以看出,80年代还是鸡贼的,它基本上不干或者少干修水利修铁路这样的、当代人吃苦后代人受益的苦活累活。

      通宝推:潜望镜,心远地自偏,西安笨老虎,方平,外俗内正,侧翼,报以琼琚,闻百里,四方城,叶入林,破鱼,何求,lilly,落木千山,桥上,陈王奋起,acton,真离,红尘无极,wolfgan,
      • 家园 有个挺悲哀的事是美国的gdp是靠一部分中国发电量撑着的

        有论调说美国gdp比中国高但发电量只有中国一半,美国的工业产值有十来年赶不上中国了,所以美国gdp是虚的,也对也不对吧。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相当一部分第二产业产值和年发电量是撑着美国的gdp的。

        看墨西哥越南之类的能不能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看贸易额意义不大,看他们的年发电量变化比较靠普。

      • 家园 所以总有哪点不对

        这个网站还有那么整个80年代有生活记忆的,很多网站也有老照片提供。

        不说深圳之类的,就我所在的成都市80∽89年市政建设都天翻地覆。更不要说衣食住行文艺项目等各方面了。其它不说,就全国各地农村电视等普及率就和80年初天壤之别(虽然也不高)

        • 家园 没啥不对

          A把你能够得着的所有财产全部套现,全部拿去耍,肯定能过上若干时间比现在阔绰得多的生活。以后怎么办?A的家人,比如说你父母兄弟,拼命保留了些产业,拼命流血流汗流泪苦干,慢慢又累积起家产。

          现在是怎么回事呢?A的家人不愿把血汗钱任A耍,A拿把刀,一会说砍自己一会说砍家人,到处说家人不是,钱都是自己赚的。

        • 家园 不难理解

          80年代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很快,这个其实并不难理解,与我的帖子也不矛盾。

          60年代国家投入重点是三线、军工和重工业,70年代是重工业、国土基建和民用事业,而80年代则是全力投入到人民感受最强烈的民生建设和轻工业,比如,如我的帖子里的数据,80年代是修铁路最少的时期,发电增长最慢的时期,还有帖子里没提的,80年代还是修公路最少的时期,农村则是不修水利的时期,那么这些资金、钢铁、水泥等物资就都可以用在民生直接相关的建设上。

          除了国家发展重心调整的因素,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水平也是水到渠成,打好了轻工业大发展的基础。1978是个对人民生活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农业上,主粮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良种基本就绪,石油到70年代自给有余还可以出口换汇,同时准备好了大规模石化工业的原材料,四三方案的项目基本上在1978-1982年间投产,它除了可以产出化肥,还产出化纤和乙烯,这样就解决了轻工业大发展需要的工业原料化纤、塑料的问题,而这些条件是在1978年之前不具备的。

          我有个感觉,80年代较少搞长线的、打基础的建设和布局,军队也在忍耐,而且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在兑现前朝留下来的红利。

          通宝推:潜望镜,西安笨老虎,青青的蓝,真离,
          • 家园 擦屁股阶段而已

            80年底,都在给前些年擦屁股,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三线,就是被擦的重点。除了极少数,那些投巨资的三线厂,都成为垃圾。。。本人当时上学的时候,学校就有插班的三线厂学生,跟着父母从陕西山窝搬来的,国家光为这一个厂的几千职工,一万多家属,就投资重建厂修小区安排家属就业就学,都是巨资,原来山窝里绵延几公里,交通用水都不便的厂区,除了搬些设备,都在喂蚊子。。。这样的厂研究所,本地就接受10几个,还包括本省的小三线。那些被抛弃的民脂民膏,现在反而成为毛的功绩,邓的耻辱,真几把笑话。。。

            • 家园 我读书少啊

              三线建设的大背景,是不是中苏、中美冲突下中方对抗核讹诈的不得已的战略部署。

              随便否定三线建设,合理吗?

              • 家园 真到战时

                这些山窝里的厂,管蛋用。。自身的水煤电都靠外部,光靠个厂?你当桃源人家?土人想的土办法而已。。

            • 家园 全国填沿海

              好好的企业弄死了,吹成功绩,也是“改开”派一贯颠倒黑白争功诿过的传统绝技啰。

              通宝推:真离,
              • 家园 实事求是,你都不会

                还夸夸其谈 。自身交通用水,都不便的企业,你叫好好的?它们要能生存,谁会荒弃?你当都是极左一样的傻比。

                你到网上搜搜,大把这样的厂区,都荒废着,哪怕现在,当地老乡都没法利用这些厂区,可想条件多恶劣。

                • 家园 我怀疑你是帮 @达雅 河友出气

                  不用上网搜,当年迁走的厂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没能得到及时的交接使用,我知道有些甚至现在还没交接。荒废之下,基础设施都废了,当然就用不了。

                  你要说当年交通不便,当年哪都交通不便,不搞建设了?

                  我犯错了。 @wolfgun 河友的这几个贴我刻意不跟的,好好学习就好。昨晚不小心没留意跟了两个。回了你这个之后我就不在这跟了。顺便 @懒厨 兄,问你个问题:你杠了这么久能不能得出结论,前27年经济发展凝滞,76年时囯民经济濒于崩溃?

            • 家园 即使是邓,也不敢说三线建设是笑话

              尔等邓奴如此狂怒,恐怕是洋奴吧?

              通宝推:真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