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林达(又名丁林):飓风为何让新奥尔良损失惨重 -- 林小筑

共:💬43 🌺3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文摘】林达(又名丁林):飓风为何让新奥尔良损失惨重

    筑注:

    有些网友不熟悉林达/丁林,这里收集一些资料。

    根据网上能查到的说法,他们是一对夫妇,共用这两个笔名。他们的文章很有影响力,尤其是在所谓“自由派知识分子”(我不清楚这个术语的含义)中。

    他们的作品集

    http://www.dqcx.net/xd/lin-da/index.html

    http://blog.csdn.net/asign/category/34031.aspx

    夸奖他们的文章

    http://www.cchere.com/article/514770

    http://www.cchere.com/article/514777

    http://www.cchere.com/article/514790

    批判他们的文章

    http://www.cchere.com/article/514794

    http://www.cchere.com/article/514796

    http://www.cchere.com/article/514800

    ====================================

    南方都市报:飓风为何让新奥尔良损失惨重

    ====================================

    http://news.sina.com.cn/o/2005-09-06/08576872027s.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08:57 南方都市报

      作者:林达

      这次发生飓风的新奥尔良市,是密西西比河口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城。新奥尔良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城市。美国立国的时候,这里还是法国殖民地。它曾经被路易十五当做礼物送给了西班牙亲戚,由西班牙统治了四十来年,可是在西班牙治下,它的臣民基本构成还是原来法国殖民者后裔,保留着法国文化传统。在法国大革命转向恐怖之时,又有一大批法国人把

    它当做第二家乡,避难此地。拿破仑1803年把它卖给美国,今天它的一大片老城还被称为“法兰西区”。非常巧的是,我们在去年年底刚刚去过那里,从电视中看着灾区,一些街道看上去很熟悉。那时我们站在老城的河堤上,印象深刻的是,堤外的水面高于堤内的地面。这个城市,从法国人时期开始就是一个低于海平面的城市。

      伤亡本可避免

      这次飓风给沿海大片地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新奥尔良作为飓风袭击的中心,损失最为惨重。美国的灾难救助,至今为止听到的是一片批评指责声,主要是人员伤亡、灾难救助不够迅速、市区短暂发生抢劫等犯罪行为、收尸工作不及时等等。在我看来,美国的这次自然灾害救助确实应该反省,可以给美国未来的救助和其他地区留下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可是简单化和政治化的指责,并不利于真正吸取教训。

      从自然灾害应对的角度来说,联合国专家的评论认为,这次美国基本上是应对成功的。他们的根据是,从飓风的破坏烈度来说,不低于上次的东南亚海啸,有些地方的冲击力可以和原子弹爆炸相比,而死亡人数相对来说却还是低的。

      可是,不管怎么说,事后人们的关注焦点是灾区的死亡和等待救助的人群。确实,居住在这里的人都知道,伤亡、苦痛原本是可以大幅减少的。

      这次飓风事先袭击了佛罗里达州,那时还是两级飓风,谁知进入墨西哥湾,转身扑往新奥尔良的时候,骤增为5级飓风(筑注 -- 好一个轻轻的“谁知”,倒和Bush的“Who would know 。。。?”如出一辙)。在短时间内,不仅新奥尔良,整个墨西哥湾沿岸,几百万人大撤退。这一切,还是做得井然有序。

      有人不愿撤离

      可是,为什么大量可以避免的死亡还是发生了?以新奥尔良来说,这座城市现在是一个著名海港和旅游城市,除了它本身的人口将近50万,任何时候都挤满了大量游客。这次当地政府下的是“撤离命令”,非常明确,不论愿意与否,都不得留在家中。任何一个城市当然都有穷人,政府为无法利用自己的交通工具离开城市的人提供了暂时避难的公共建筑,事后证实是有效的。而造成死亡和后面救助困难的局面,基本原因是一部分人不听从撤离命令,也不去政府指定的避难处,执意留在家中,因此牵连了没有决策能力的儿童和老人。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大城市,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要求政府人员在十几小时内一家家搜索,强行赶离,几乎是不可能的。假如这些人服从撤离命令,伤亡和救助困难会大大减轻。

      几天来,这里的几大电视台24小时在播放救援实况。大家看到,死亡和困于水中的正是这一批人。而救助工作变得极其缓慢低效,也是由于他们基本上都住在独立住宅中,即使幸存,洪水淹及屋顶,这些人需要自行破顶,站在屋顶上等候救援。而街道被水淹没,到处是树冠,水下情况不明,船进不去,主要的救援方式只能是一个个用直升机吊出来。救援因此变得极其缓慢。为了加速对活人的救援,只能决定先救活人,已经死亡者暂不收尸。

      几乎没有人谈这个最基本的常识性教训,这是美国媒体长期以来习惯的自我约束,就是不指责弱者。在这样的时候,这些人在吞食苦果,还怎么能责备他们?可是,从对将来负责的角度来说,这实在是这次灾难留下的一个最重要教训。从民众教育这方面来说,将来必须以新奥尔良市为蓝本大力宣传,让民众在得到灾害警讯时,必须遵从政府命令,按照政府提供的指示撤离。从政府这方面来说,也必须有充分准备和理解,必然有一部分素质较低的民众,或由于种种原因,不服从命令,会带来大量预计外的问题。

      黑人表现不佳

      这次留下的居民几乎都是黑人。这引出另一个问题,也是自律的美国媒体不会提到的问题,那就是一部分黑人暴露出来的自身问题。这次灾害发生之后,未服从命令撤离、在市区抢劫的,绝大多数是黑人。在“9·11”以后,纽约表现出非常积极勇敢的互助和自救精神。可是,这次的新奥尔良表现出的不是一个城市的平均水平,而是这个城市水平最差的部分。事前不服从命令,事后完全消极地对待灾难、抱怨、身强力壮的成年人躺在那里,不做任何事情,不清扫自己住了几天的公共环境,其中一小部分人甚至在灾难后抢劫。长期以来,许多美国黑人社会领袖唯恐被歧视,拒绝面对和讨论黑人社区自身的问题,例如,单亲家庭多,忽略子女教育的家庭多,依靠福利生活的多,对社会救济依赖性强,犯罪率高,等等。只有极少数黑人领袖懂得,只有正视自己的问题才是走出黑人自身困境的出路。黑人的这些问题,在这次新奥尔良市的灾难中暴露得十分充分。

      现在,新奥尔良市在公共避难所的居民已经全部撤退。在我看来,这次政府最大的失误,是在飓风到来前没有尽早撤离医院的重病人。在如此巨大的灾难面前,健康人等候一个星期(有政府提供的食物、水、帆布床),公共建筑中居住条件差些,几万人在一周内逐步送往其他城市,也许还能忍受,可是医院只要一断电,一些重病人立即就有生命危险了。

      截至美国当地时间上周日傍晚,新奥尔良市能够找到的死者已经收集起来。美国几大新闻网宣布,新奥尔良市已经确定的死亡人数是59名,密西西比州是169名,考虑一些被淹的住宅中还可能发现死尸,所以估计最后死亡人数可能达到上千。

    关键词(Tags): #丁林#林达#新奥尔良#飓风#种族主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他(她)的文章是难得的反面教材
    • 家园 给大家看一下丁林对批评的答复(不是给我的),看看讲道理对柿油党有没有用

      他攻击的那个网友原在天涯ID叫水穷\风过耳朵,当初也算是小有名气,讽刺的是当初这位去年还努力挽留丁林,可如今一批评他,就成了“下流”的坏人了^0^

      转这东西,除了让大家欣赏一下自由主义大师的风度,另外这位的经历——“我承认,过去叫 水穷/风过耳朵 的时候专门砸左派愤青,现在砸右派的多点”——好象和俺上网后的心路也有点相近^_^

      作者:DingLin2 回复日期:2005-9-9 23:03:49 

        Montu,你这个帖子不热,怎么搞的。我再帮你顶一下,保证能热起来。

        罗里罗唆到处贴一些个话,好像重复多遍,人家读者就会相信,什么丁林是反对民主的,是拒绝民主的,是拥护布什的,如此等等。这叫把读者当傻瓜。大多数读者是会去读我的文章的,千万记住,要尊重和相信读者的基本智慧和良知。

        至于一遍一遍地故意往歪里扭曲我的意思,然后大加鞭挞,这种讨论方式,那叫下流。  

        上面“糊糊涂涂”先生在告诉你,读者并不糊涂的。事实是怎样的,光我说没用,光你说也没用。事实和真相,比什么都硬。能说出事实和真相,那叫水平。弯弯绕一些个似是而非的“道理”,却不符合事实,这就是你这个帖子热不起来的原因。  

        好了,你这个帖子会热起来了。

      以上针对的是下面这个贴子

      林达《飓风为何让新奥尔良损失惨重》读后

      作者:montu 提交日期:2005-9-8 10:58:00

    • 家园 与“何不食肉糜”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 家园 俺在他大本营关天茶舍给他的贴子

      丁林先生,您报恩倡义的时候到了

        

      丁先生已久居美国,依美国之律法,想来不是已然入籍,就是拥绿卡甚久。想当初,丁先生离开中国时的境遇似乎并不快乐轻松,而如今的生活,以丁先生笔下自述,不仅衣食无忧,更有桃源之乐。如其并非强言欢笑,那美利坚合众国真可谓待丁先生不薄,虽然当今不怎么流行“生我者父母,活我者XX,若有所遣,必不敢辞”,不过,知恩不报总不是什么高义大德。私为丁先生计,今日之际,正是丁先生奉义持节,以国士之姿以报美国重生之恩之大好时机也。

        

      墨湾之灾,世说纷纷,唯有丁先生慧眼巨识、洞烛肌理,一锤定因曰:新奥市黑人素质低导致损失惨重。此真可堪比非圣人开巨眼,少正卯不能伏诛。惜美人竟只知“自律”,不明“最基本的常识性教训”,更不知以“从对将来负责的角度”为念,明明白白发起一场“黑人素质低,应该怎么办”之大讨论,吾虽愚,此亦于万里遥外诚为扼腕之。

        

      丁先生向以教化四民为乐事,数十年不见疲。今事发于侧,岂能只宣教于重洋之外,而与邻人却顾左右而言它,不以直言告知?此于(美)国可谓“不忠”、于(乡)人可谓“不义”。故请先生,奋笔疾行,大书“黑人素质低,才有此灾祸,当自省已过,切勿怪他人”文,广投于美报、刊、视、听诸媒,想来虽然愚者众,然美言论发达,必有智者识之。又或直趋华府,持一牌——“只有正视自己的问题才是走出黑人自身困境的出路”——立于国会山下,以近日奥市事之注目,此必立时蜚声四海,先生之忧,亦即为亿兆人所知,岂不胜于万里域外一华报之上立论万倍乎?

        

      丁先生历来教导,美立国数百年,向不以言罪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非他国可比。而先生更倡言“道理要讲给人民”,必不耻“逢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之小人法。况,行大义、进直言,虽有斧钺而不因惧,又美法制之地,更无须多虑。此乃先生报(美)恩倡(大)义千载之机,切切不可弃之。

        

      PS:有一点必须说明,虽然我在文中用了孔子诛少正卯的典故,但这个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却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我本人就不相信孔子干过此事。拿进文中仅是借用此典故本身的寓意而已。

      通宝推:南山南,
    • 家园 【文摘】方舟子:评丁林《拯救信仰的努力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岂能用反科学谎言拯救信仰

      ——评丁林《拯救信仰的努力》

      ·方舟子·

      最近,《世纪周刊》又发表了丁林一篇试图调和基督教信仰和科学的文

      章《拯救信仰的努力》。这篇文章,和早先我已批驳过的他的另一篇传教文

      章《重新审视猴子审判案》一样,都不过是在重复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的宣传,

      谎话连篇,错误百出。全文洋洋洒洒六千多字,没有必要一一反驳,我只挑

      出其中两段分析一下,就可知道那都是什么样的货色。

        “有些物理学家面对同样的方程组,却有不同的看法。物理学家Paul Davies

      说,物理定律之完美说明,必定有什么东西在这些定律的背后,必定有什么

      至高至上的东西在驱动着宇宙里完美的数学规律。斯蒂芬·霍金本人也把上

      帝和物理定律联系在一起,他和Paul Davies一样,说现代物理学寻求的能够

      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的统一理论,是‘上帝的旨意’。”

      丁林显然对霍金的学说一无所知,甚至对霍金生平也所知甚少(在前面

      他把霍金称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事实上霍金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他

      显然没有读过霍金的《时间简史》,真的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不会有霍金认

      为“有什么至高至上的东西在驱动着宇宙里完美的数学规律”的误解。在书

      的最后,霍金虽然提到“the mind of God”(“上帝的心智”,丁林将其译

      做“上帝的旨意”乃是误导),但是就像爱因斯坦说“上帝不会在掷骰子”

      一样,只是一种比喻用法。同时那也是在用典,因为早期物理学家像牛顿等

      人声称其研究是在寻找“上帝的心智”,霍金在此指出所谓“上帝的心智”

      就是物理学总规律。也正如因为爱因斯坦喜欢用“上帝”的比喻,原教旨基

      督徒就一贯造谣说爱因斯坦信神一样,他们也因为霍金用了“上帝的心智”

      一词,也造谣说霍金信神。对此霍金有过明确的澄清。他在接受哲学家里妮

      ·韦伯(Renee Weber)的采访时,有这样的两段对话:

      韦伯:在此意义上,你用“上帝”一词时,更像是把它做为与宇宙规律意义

      相同的原则。并不是在暗示一个精神的存在。

      霍金:是的。

      ……

      韦伯:在十七世纪开普勒和牛顿觉得他们是在寻找上帝的有逻辑、有秩序的

      心智。既然现在我们不再相信(上帝),那么当我们看着这些方程时,我们

      又是在寻找什么呢?

      霍金:我们仍然相信宇宙应该是有逻辑和美丽的。我们只是抛弃了“上帝”

      一词。

      (见The Scientist 1[7]:15, Feb. 23, 1987)

      这就清清楚楚地表明了霍金并不认为在宇宙规律的背后还有什么至高无

      上的东西在驱动着。和爱因斯坦一样,霍金的“上帝”其实也就是斯宾诺莎

      的“上帝”,也就是“大自然”的代名词,和基督教的“上帝”、以及其他

      宗教的“上帝”都不相干。

      丁林之所以在文中或真或假列举了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信神言论,无非是

      想说明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并非两极对立。但是个案说明不了问题,更有说

      服力的是统计数据。丁林在文章开头和最后倒是都举了个统计数据:在美国

      这个科学最发达的国家里,95%的人信神。美国是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并不

      等于美国人就都具有科学精神,事实上绝大部分美国人都不知科学为何物,

      这是美国科普界人士的一个共识,他们常常感叹普通美国人科学素养之差。

      所以这个统计,是不能用做佐证的。更有说服力的是以美国科学院院士为代

      表的杰出科学家,而他们当中,只有7%的人信神(Nature 394, 313 (1998))。

      对这个与己不利的证据,丁林当然就视而不见了,而只拿不懂科学的普通美

      国人和个别的科学家说事。

      丁林的反科学立场,更集中表现在对进化论的攻击上:

        “上世纪初,达尔文进化论之所以引起极大争议,因为这是第一次把科

      学对动物的研究结论延伸到人类身上。宗教界指责进化论剥夺了人类的尊严,

      而科学理性认为这种指责是无的放矢。但是,达尔文进化论很快就引出了社

      会达尔文主义,并且被德国科学家接过去发展出关于种族优劣的‘优生学’

      理论。这是纳粹德国动员全国参与反犹灭犹,杀害以百万计犹太人、吉普赛

      人的种族灭绝政策的‘科学依据’。纳粹的这种‘科学理论’和政策,一开

      始就遭到美国人民的反对,而最早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提出质疑的,不是科学

      界,而是宗教界人士。”

      这段话,几乎每一句都是错的:

      第一,社会达尔文主义并不是由达尔文进化论引出的,而是由斯宾塞在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859年)之前就已经提出了,在斯宾塞于1851年

      出版的《社会静态学》(Social Statics)一书中就已形成完整的体系,此

      时距《物种起源》出版还有8年之久。斯宾塞的学说也用到了进化论,但是

      用的是拉马克的直线式进化论,和达尔文的分歧式进化论没有关系。达尔文

      虽然采用了斯宾塞对生物进化论的某些说法(包括采用“适者生存”一词),

      斯宾塞后来也将达尔文进化论拉来做依据,但达尔文本人从来就不赞同斯宾

      塞的社会观。所以这种既非从达尔文进化论引出,也不被达尔文本人所认同

      的社会理论,更确切地应该被叫做“斯宾塞主义”。

      第二,“优生学”的“科学依据”,最主要的不是进化论,而是当时刚

      刚诞生的孟德尔遗传学。美国人民也不是一开始就反对“优生学”,恰恰

      相反,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优生学”的国家,比德国都早。在

      20-30年代,美国“优生学”运动兴旺发达,鼓吹者包括各方面的人士,其

      中也有大量的宗教界人士。在20年代,有几十个州的议会通过了对社会不适

      者强制进行绝育的法案。所谓社会不适者包括“低能”者、疯子、犯罪分子、

      病人(包括肺结核、梅毒、麻疯病和其他慢性传染病患者)、盲人、聋子、

      残废,以及孤儿、无家可归者、流浪汉等一切带来社会负担的人。到1935年,

      有28个州通过法律对孤儿院的孤儿、精神病院的病人和监狱的犯人强行实施

      绝育手术。光是加利福尼亚一州,就将12941人强行送上了绝育手术台。最

      早批评“优生学”的,也绝不是宗教界人士的专利,其中也有生物学家,包

      括摩尔根(见1925年发表的《进化和遗传学》(Evolution and Genetics)),

      甚至还包括以前被丁林做为反面人物诽谤过的两位反宗教人士:大律师达娄

      (Clarence Darrow,1926年发表《优生学崇拜》(The Eugenics Cult))

      和大记者门肯(H.L. Mencken,1927年发表《论优生学》(On Eugenics))。

      在英国,新达尔文主义的先驱者、马克思主义者荷尔登也是最早批评“优生

      学”的人士之一。

      第三,纳粹德国的“种族卫生”运动一开始是以美国的“优生学”运动

      为榜样的。在1934年,纳粹就公开声称美国的优生立法是他们的榜样。这时

      候美国舆论的总体倾向不是反对,而是支持纳粹德国的“种族卫生”运动。

      到“种族卫生”运动演变为大屠杀后,美国舆论才开始转向。纳粹德国的

      “种族卫生”运动的理论基础,事实上和进化论也没什么关系,而是源于

      法国伯爵戈宾诺在1853-1855年出版的一部鼓吹人种退化导致社会败坏的四

      卷本著作《论人类种族的不平等》,这时候距《物种起源》出版,也还有4年。

      在美国和在中国试图调和科学和宗教,有截然不同的动机。在所有议员

      和绝大部分公众都自称信神的美国,宣扬科学和宗教不冲突,是为了争取信

      神者接受、支持科学,目的是为了科学研究尽量避免宗教势力的压制。而在

      中国,宣扬者的目的却是为了传教,其实质是反科学。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

      宣扬者多是值得敬重的科学人士,而中国的宣扬者却往往是无知无畏无耻之

      尤。丁林的一再表演,无非一再证明了这一点,虽然这些人,在中国的知识

      界很有市场,甚至被视为“高明”。

      2002.6.20.

      附:

      拯救信仰的努力 

      作者:丁林

        美国是世界上科学最发达、技术最先进的国家。布什总统在清华大学对大学

      生们说,95%的美国人是信神的。出于科学理性和对神的信仰之间的内在矛盾,

      95%的人信神和科学发达之间,一定存在一些我们以往不了解的东西。 

        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曾经播放过一个一小时的专题节目,题为《信仰和

      理性》(Faith and Reason),谈科学理性和基督教信仰的互动问题。这是一个

      主要由著名科学家和神学家发表议论的节目。 

        一、一点历史解读 

        科学和医学史教授Ronald Numbers是科学和宗教关系的专家,他同时被选为

      美国科学史学会和美国教会史学会主席。他指出,几百年来,西方文化中一个重

      要观念是所谓“两本书”的概念,这两本书就是圣经和自然。从中世纪到19世纪,

      西方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相信,这两本书都是上帝的创作,人们探索自然和崇拜上

      帝都是遵从上帝的教导。所以,在西方历史上,科学探索和信神是不冲突的。 

        在中世纪早期,基督教欧洲似乎放弃了科学思维,古希腊科学、数学和天文

      学的遗产在伊斯兰世界得到传承和丰富。13世纪,这种科学遗产重新返回西欧,

      而担任这一返回任务的都是基督教的修士和神学家。 

        从中世纪后期到文艺复兴,大多数科学巨人是教堂里的神职人员,其中包括,

      伟大的中世纪数学家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Robert Grosseteste),他是牛津

      的主教;中世纪实验科学的倡导者罗杰·培根,他是方济各修士,被誉为中世纪

      的伽利略;十五世纪伟大的数学家和实验科学家库萨的尼古拉斯,他是天主教的

      枢机主教,是第一个提出宇宙无限的人;还有著名的哥白尼,他是天主教主教堂

      的大牧师会成员。 

        一直到十八世纪,欧洲大多数研究科学的人都是有宗教信仰的,都接受过神

      学训练,一个重要原因是,那个时代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教会控制的。 

        以往认为,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是科学和宗教决裂的时期。Numbers指出,

      最近五十年的历史研究证实,这是误读了历史。科学革命时期几乎所有开拓者和

      新学科的奠基者都是宗教人士,并且总是使他们的研究和他们的信仰相一致。日

      心说天文学三巨人,哥白尼、开普勒,牛顿,都把他们的宇宙观看作他们神学和

      信仰的一部分,把他们的研究看作是在寻找和追随上帝。 

        科学史上,伽利略审判无疑是一个重要事件。以往认为,伽利略因为主张日

      心说而遭到罗马天主教会的迫害,差点被处死。Numbers指出,最新的研究证明,

      这种传说夸大了事实,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事实上,伽利略在审判期间没有坐

      过一天牢,而是住在一个枢机主教的奢华宫殿里。终其一生,很多有势力的宗教

      界人士是他的支持者。在审判伽利略的1633年,天文学还不够精确,世界上没有

      人能够证明地球围绕太阳转,也没有人能够证明太阳围绕地球转;但是罗马天主

      教会是在渐渐接受日心说这一新观点。查遍梵帝冈档案,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教会

      曾经想处死伽利略。伽利略和教会的冲突,有其他一些复杂的因素,而不是出于

      教会对新科学的仇视。伽利略的最后八年被软禁在自己家里,但是他从没有停止

      科学研究,就是在那段时间里写出了《关于两种科学的对话》,从而奠定了他作

      为现代物理学创始者的地位。 

        以往还传说,布鲁诺由于支持日心说而被烧死,现在的研究证明,这是不准

      确的。布鲁诺的被烧死,是由于他的异端宗教,和科学没有关系。 

        一直要到18世纪,科学和宗教的分离才明朗化。在法国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

      氛围下,哲学家康德、卢梭等提出,科学和宗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必须分开。

      但是,即使是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科学和宗教也不是你立我破的关系。 

        科学和宗教之间真正严重的冲突,发生于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

      源》,生物进化论诞生。 

        二、进化论和创造论危机 

        面对达尔文进化论和基督教创造论的矛盾,很多人看到了基督教信仰的危机。

      进化论是按照科学方法架构的,有内在逻辑性,有观察证据。很多人把它看作对

      基督教信仰的一种威胁,企图排斥进化论。但是更多人看到,单纯的排斥是没有

      用的。他们试图重新解读和解释圣经,使圣经和进化论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和。在

      著名的1925年猴子审判中,基督教创世说的辩护者布莱恩在法庭上被追问是不是

      相信圣经所说的上帝在六天里创造了世界,他回答说,圣经里所说的上帝的“一

      天”不是我们地球上人的一天,而是相当于我们地球上的六亿年。这可以说是基

      督教信仰者面对进化论科学的一种防卫反应。 

        怎样在进化论科学的发展下,拯救原有的基督教信仰? 

        1996年,梵帝冈天文台和位于加州大学伯克利的神学与自然科学中心,联合

      举办了一个以进化论为主题的国际讨论会。这个讨论会是系列讨论会的第四次会

      议。这个系列讨论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在教皇位于罗马城外的夏宫举行,来讨论

      科学研究和神学与宗教的关系。教皇亲自向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哲学家和神

      学家致欢迎词。第一次会议的主题是物理学、哲学和神学;第二次会议的主题是

      紊乱和复杂性问题;第三次会议主题是量子宇宙学;第四次是进化论;第五次的

      专题是大脑和精神问题;第六次是量子力学。 

        在这第四次讨论会上,与会者讨论了地球上生命的生物进化,也讨论了宇宙

      作为整体的进化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在本质上,进化论是和基督教世界观相

      洽的。牛津大学著名生物化学家Arther Peacock博士,也是英国圣公会的一位荣

      誉神职人员。他认为,进化论科学可以促进对神的追求,加深对上帝的理解。他

      解释说,上帝的创造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而所谓进化过程,归根结底还是上

      帝的创造过程,“当我们说上帝是造物主的时候,并不是说上帝在过去某个时刻

      创造了一切,然后就走开了。而是说,这是一个始终在进行的过程”。但是也有

      人对此不以为然。牛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就认为,对进化论进

      行这样的神学思考是没有收获的,它不能增加知识,只是“浪费时间”。 

        这次会议后不久,教皇发表讲话指出:最新的知识引导我们认识到,进化论

      不只是一种假设。 

        这表明,基督教承认进化论是一种科学理论,不再认为进化论是会摧毁宗教

      信仰的一种威胁,并且显示了在进化论科学的发展下,基督教信仰逐步在取得自

      信。 

        三、基因工程 

        当代最宏大的一项科学项目是人类基因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

      HGP),其目的是译解人类的遗传密码,理解在我们身体每一个细胞中组成DNA的

      数以十万计基因的功能。这项计划的前景是使得人类史无前例地有能力理解和操

      纵基因,有望通过基因工程治疗遗传疾病,包括很多种类的癌症。 

        世界各国数以千计的科学家投入了这项计划,美国政府将在十五年时间里投

      入三十亿美元。在美国,HGP是由位于马里兰的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人类基因研究

      所负责协调的。这个研究所的主任,Francis Collins博士,是医学和遗传科学

      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在27岁的时候从无神论者皈依基

      督教,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决定。他不认为基因工程和他的信仰

      有冲突,相反,他认为他的研究有助于治病救人,是他的基督教信仰的延伸。 

        但是,基因工程的进展呈现出一种令人焦虑的成果。1997年,苏格兰科学家

      首先克隆成功绵羊桃莉。随后,其他科学家宣布成功克隆牛和鼠等动物。从技术

      上说,克隆人类自身,已经可以预言。 

        在绵羊桃莉克隆成功的消息宣布以后,克林顿总统呼吁禁止克隆人类的科研

      和医学研究。1998年2月,美国参议员William Frist提出法案禁止克隆人类的研

      究。 

        与此相关的,还有人类干细胞的研究。 

        有很多生物学家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禁止克隆人类的研究是阻挠科学的

      发展,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注定是不会成功的。你禁得了今天,能禁得了十年以

      后、一百年以后吗?你禁得了美国,能禁得了别的国家吗?他们认为,从科学理

      性角度看,克隆人类的研究是生物学发展的必然,禁止研究是自缚手脚,徒然损

      失宝贵的时间。 

        面对生物科学研究令人震惊的前景,喊停的人是不是有道理呢?是不是只有

      生物学家有资格和能力对此作出判断? 

        上世纪初,达尔文进化论之所以引起极大争议,因为这是第一次把科学对动

      物的研究结论延伸到人类身上。宗教界指责进化论剥夺了人类的尊严,而科学理

      性认为这种指责是无的放矢。但是,达尔文进化论很快就引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并且被德国科学家接过去发展出关于种族优劣的“优生学”理论。这是纳粹德国

      动员全国参与反犹灭犹,杀害以百万计犹太人、吉普赛人的种族灭绝政策的“科

      学依据”。纳粹的这种“科学理论”和政策,一开始就遭到美国人民的反对,而

      最早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提出质疑的,不是科学界,而是宗教界人士。 

        今天的基因工程研究,其实产生了类似的处境。克隆人类有伦理道德问题吗?

      大多数人会回答,克隆人类的做法存在不可忽视的伦理道德问题,尽管这里的伦

      理道德问题还没有定义清楚,更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可是也有些科学界人士却

      认为这里不存在道德问题,道德问题只存在于他们的研究领域之外。 

        有些宗教界人士认为,在这样的时刻,科学界思考这样的道德问题的能力是

      很弱的,不能只依赖科学家来思考和决定科研中的道德问题。他们甚至表示,

      DNA是神圣的,人类不应该“扮演上帝”来操纵DNA。 

        医学和遗传科学家Collins博士支持诸如用于农业目的的克隆动物的研究,

      但是认为,“用这种方法来制造一个人”,“这不是上帝为我们的生命安排的计

      划”,他表示反对。神学家Ted Peters是基因科学之神学意义方面的杰出专家,

      相比较之下,他的态度有所不同。他不认为基因是神圣的,不认为操纵基因就是

      在“扮演上帝”。他强调,如果一个孩子是克隆而成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么这孩

      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从基督教的眼光来看,这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都是

      “上帝的孩子。”不过他们都认为,由于基因技术的巨大前景,信神的人要理解

      基因科学,只有这样才能参与决定,人类应该用这个技术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然而,在科学加速发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宗教的存在,对于物种的改变、包

      括一些与人类自身相关的改变,就多了一层道德质疑的坚持。不论最终人们选择

      依照怎样的结论去做,这样的质疑和思考,对于人类绝不是多余的。我们看到,

      越是在宗教式微的国家,科学越可能按照最急功近利的路径去走,这样的质疑往

      往会省略,这种省略会带来什么样的危险和后果,是负责任的人们不得不正视的。

       

        四、宇宙、起源和上帝 

        天文学历来是对信仰影响最大的学科。一直到18世纪以前,西方天文学始终

      是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但是当代宇宙学,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到大爆炸理论,

      对神的存在提出了严重的质疑。 

        当大爆炸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第一次发现的时候,很多科学家不接受这种理

      论,因为这种理论意味着宇宙有一个起点,有一个开始的时刻,而这等于意味着

      有一个创始者。近些年,赫伯望远镜发现,宇宙在膨胀,这证明了宇宙有一个起

      源的时刻,同时这种观点支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即用一组方程式来描述宇

      宙从虚无中产生。不过现在的科学家又认为,宇宙的起源时刻就是这组方程式的

      作用,并不需要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这也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芬·霍金的观点,他认为,如果

      现在的宇宙学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宇宙的创始就完全可以用物理定律来解释,与

      造物主何干? 

        有些物理学家面对同样的方程组,却有不同的看法。物理学家Paul Davies

      说,物理定律之完美说明,必定有什么东西在这些定律的背后,必定有什么至高

      至上的东西在驱动着宇宙里完美的数学规律。斯蒂芬·霍金本人也把上帝和物理

      定律联系在一起,他和Paul Davies一样,说现代物理学寻求的能够把广义相对

      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的统一理论,是“上帝的旨意”。 

        对于无神论者来说,当代宇宙学里没有神的位置。而对于那些信神的宇宙学

      家,对于基督教信仰者来说,当代宇宙学不能动摇神的存在,宇宙学的发展不构

      成基督教信仰的危机,相反,更加坚定了他们对神的信仰。 

        五、目的和意义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在他的著

      作《最初三分钟》的结尾说,“宇宙越变得可以为我们理解,它就越显得没有意

      义。”温伯格的意思是,科学给我们描绘的宇宙是一个没有目的的空间,在这个

      冰冷空间里,我们也看不到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温伯格的说法是至今为止科学

      家作出的最为冷峻的评论。这个评论使宗教信仰者非常不快,因为对于信仰来说,

      宇宙的意义和人类的作用是至关紧要的。 

        澳大利亚生物学家Charles Birch是现代生态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一个基

      督徒,他对温伯格的看法很不以为然。他评论说,温伯格作为物理学家对宇宙得

      出如此冷峻的观点是因为物理学家“习惯用机械的观点看待世界”,而在温伯格

      看来没有意义的地方,他说,“我从中发现了意义”。他认为世界是有意义的,

      有些科学家看不到世界的意义,这是他们的问题,不是这个世界的问题。 

        同样,梵帝冈天文台的著名天文学家,George Coyne神父,毕生研究恒星的

      形成,却坚信宇宙充满了意义和目的性,而科学并不足以洞察这种意义和目的性。

      他指出,将所有科学的伟大成就统统加在一起,那也不一定就能向我们显示我们

      生命的意义,整个宇宙的意义。意义的显示是在科学之外,是在于我们体验到我

      们作为人生活在世界上。他解释说:“我认为,所有人类经验告诉我们,世界是

      有意义的。当我握住一个濒危朋友的手,从这个朋友的眼睛里看到,即使在死亡

      降临的时刻,人仍然有希望和欢乐的表示,我就看到了存在的意义,这种意义是

      超越科学研究的。” 

        有趣的是,温伯格对此深有同感。他说,虽然他相信科学描述的宇宙是冰冷

      的,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他相信我们人类可以通过我们的生活给宇宙以意义,“

      通过互爱,通过发现自然,通过创造和艺术”。温伯格说,面对一个“无爱的非

      人性的宇宙”,我们却可以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温暖的,爱的,科学和艺术的

      小岛”。 

         

        六、理性与信仰的共存 

        温伯格对宇宙“冰冷的”描述,以及他和Coyne神父对人生意义的肯定,典

      型地表现出科学理性和信仰对社会的关系。也就是说,即使是强调纯理性的科学

      家,仍然关心“意义”的存在。人类不仅具有寻求知识,寻找科学答案的本能,

      人还是情感复杂的造物。不论从生物学的角度,给予人类怎样清晰明确的科学解

      释,人们仍然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对命运的神秘感、对生命意义的困惑,对人

      性道德的无穷追问。正是这样一种人类文明属性,给宗教留出了空间。这是宗教

      在现代科学突飞猛进发展以后,仍然能够长期持续存在的原因。不是教士的宣讲

      使得人们追随宗教,而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特殊需求,寻求和维护了神和宗教。 

        我们知道,17世纪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条件下的事物,而当代科学是科学革

      命的直接产物。基督教信仰是几千年西方文明的核心。自从科学理性和基督教信

      仰在进化论问题上产生重大危机以后,科学理性和宗教信仰处于一种紧张的平衡

      关系。在制度层面上,西方民主国家有政教分离的法律保障,科学研究没有因为

      这种拯救信仰的活动而遭受压制;同时,宗教信仰和结社的自由,保证民众有活

      跃的宗教活动,也维护了宗教和科学的对话。 

        这个时候,真不由会想起那句老话,“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在科学与宗教

      两个领域,在历史上和今天,都不乏一些极端观点,试图以某种方式,一劳永逸

      地铲除对方。不乏借助政治与权力,暂时地达到目标。可是,我们看到历史不断

      在重复着这样的过程,每当被借用的高压消除,一切就恢复原貌,科学与宗教共

      存依旧。 

        拯救信仰的努力,说到底就是,面对科学理性的挑战,怎样保持西方文明的

      核心--民众的基督教信仰。既要发展科学技术,开展科学教育,保护科学研究

      不受压制,又要维护作为社会主要道德资源的宗教信仰;既要为科学和宗教划分

      出各自的活动空间,使它们互不干扰,又要建立它们之间一定程度的对话机制,

      使科学理性和信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科学研究和知识,科学理性,同宗教信仰,对神的敬畏之心,都在为社会的

      变革与进步提供思想与精神动力。这就是在美国这个科学最发达的国家里,95%

      的人信神的背景。在此比照当代中文文化内人们的精神世界,对科学理性与宗教

      信仰此破彼立、此长必然彼消的两极对立观念,似乎应该重新审视了。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关键词(Tags): #丁林#林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文摘】方舟子:评丁林《重新审视猴子审判案》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groups.yahoo.com/group/xys)◇◇

      错误百出、谎话连篇的反科学审视

      ——评丁林《重新审视猴子审判案》

      ·方舟子·

      丁林的《重新审视猴子审判案》一文(载《世纪周刊》),虽然号称是

      “重新”,其实不过是把美国原教旨基督徒的宣传重复了一下而已,就像把

      反进化论的陈词滥调当成最新科学成果推销一样。发生在1925年美国田纳西

      州代顿镇的“猴子审判”,是美国20世纪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案,有关史料、

      研究资料极其丰富,也很容易找到,如果要介绍、评论这个案件,总该依据

      可靠的来源。但是从丁林这篇错误百出——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的“重

      新审视”看,可知他不仅没有读过该案的原始纪录,连介绍、研究该案的学

      术著作、通俗著作也都没有读过,比如至少该读读曾获1997年普利策历史著

      作奖的《诸神之夏》(Summer for the Gods, by Edward J. Larson),

      即使阅读英文著作的能力不够,此书去年也已出了中译本(丁林在《一个怎

      样可以读到第15章的建议》文中曾说到自己读美国著作用中译本:“朋友告

      诉我,美国学者萨托利的《民主新论》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遂买了东方

      出版社1997年出的中译本。读来,确实是一本好书。”)。他文中没有提到

      他那些资料、高论的出处,我只能做个推测:他大概是看了美国公共电视台

      不久前播放的一部纪录片《猴子审判》,知道了一些该案的细节(他在文中

      以之为据的“细节”都在这部纪录片中可以找到),于是有了写作动机。但

      是那部纪录片并没有像丁文那样将反进化论者布莱恩吹捧为英雄、先知,更

      没有将美国历史上两位传奇性的伟大人物律师达娄(丁林译做“戴洛”)和

      记者孟肯(丁林译做“曼肯”)丑化成小丑,丁林的这些描绘,显然来自神

      创论的宣传品,有他引用臭名昭著的神创论者、《审判达尔文》一书的作者、

      他吹捧为“著名法学教授”的菲力普·约翰逊的话为证。

      正因为这篇文章是用神创论的宣传品临时拼凑出来又自作聪明胡乱发挥

      的,里面的事实错误也就随处可见。在这里没有必要一一为其改错,只挑出

      一些特别可笑、荒唐的地方略做评论。对这个案件感兴趣者,可以看我以前

      写的一篇介绍《科学对宗教的世纪审判》。

      “在美国,这一带是以保守著称的几个南方州边区。阿巴拉契山区,在

      今天仍是相对荒僻的地方,在一个世纪以前,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这些小路通

      到什么地方。那时的地图,没有标上这些村镇的名字。

      “一个世纪以前,戴屯(Dayton)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声的小镇。”

      有谁会相信在100年前,美国居然还有城镇不仅没有公路,而且连地图也

      不标其名字?又有谁会相信代顿做为一个有近两千人口、通了铁路的城镇也

      属于此类?那么丁林为什么会做这种荒唐的描述?他后面三次提到“标上地

      图”一语,可见他见到有关这件事让代顿“标上地图”(put Dayton on the

      map)这种说法,不明白这只是在比喻偏僻的地方突然举世闻名,而望文生义

      地误以为在此之前美国的地图是不标上代顿的名字的!

      “后人描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当时的

      田纳西,大家都知道这项立法不是主动出击性的,不会强制执行。”

      我看到的所有描述这段历史的著作、文章,全都提到了这一点,我自己

      写的介绍文章,也提到了这一点,丁林究竟看了多少后人的“描述”,才敢

      说他们“往往忽略”,把这当成自己的发现?

      “美国是一个不能‘上门办案’的国家,司法独立和司法自制联系在一

      起。要打官司,要向司法挑战,必须出现一个案子被别人告上法庭,也就得

      要一个被告。……ACLU实在没有办法,就在田纳西州的各大报纸上,刊登启

      事,承诺支付诉讼费用,‘征’一名教师,出来硬‘做被告’,挑战这项法

      律。”

      什么叫美国不能“上门办案”?这些反进化论的立法最终被判决违宪,

      就是由于1968年阿肯萨斯的一名生物教师控告该州的反进化论法违宪引起的,

      这是不是“上门办案”?1981年,美国民权自由联盟(ACLU)到阿肯萨斯州

      控告该州关于同时教进化论和神创论的“平等时间”法违宪,这是不是“上

      门办案”?以一个个案就杜撰出美国的法律体系,需要何等的学术功力?

      “斯寇普听了以后,有些勉强地答应了。他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

      事,乐意让他的上司高兴一下。他心里嘀咕的,是自己其实‘不符合条件’。”

      这段绘声绘色的心理描写,完全是想当然耳。我们可以看看斯考普斯本

      人后来的回忆,看是否“勉强”,是否为了“让他的上司高兴一下”(校董

      并不是教师的“上司”),是否“嘀咕”:

      Robinson offered me a chair and the boy who worked as a soda

      jerk brought me a fountain drink. \"John, we\'ve been arguing,\" said

      Rappleyea, \"and I said that nobody could teach biology without teaching

      evolution.\"\"That\'s right,\" I said, not sure what he was leading up

      to. (Scopes then pulled down a copy of Hunter\'s Civic Biology from

      a sales shelf -- the enterprising Robinson also sold public school

      textbooks -- and opened it to the section on human evolution. This

      was the state-approved text, prescribed for use in all Tennessee

      high schools. ) \"You have been teaching \'em this book?\" Rappleyea

      said. \"Yes,\" I said. I explained that I had got the book out of

      storage and had used it for review purposes while filling in for

      the principal during his illness. He was the regular biology teacher.

      \"Then you\'ve been violating the law.\" Robinson said. (The school board

      official then told Scopes about the ACLU offer. Scopes remembered

      the fateful question: )\" John,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stand for

      a test case ?\" Robinson said.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let your

      name be used?\" I realized that the best time to scotch the snake

      is when it starts to wiggle. The snake already had been wiggling

      a good long time.

      (摘自Summer for the Gods, 1999, pp.89-90,以下标注的页码都出自此书)

        “事实上,在第一阶段洛斯敦法官判定该法不违宪之后,第二阶段的结果

      就可以预见了。因为按布特勒法的规定,斯寇普违法只需要根据事实来一个逻

      辑推断。既然有一大堆证人‘证明’被告是教了进化论,他自己也不否认,所

      以最后陪审员只花了9分钟就得出了确认被告违法的结论。即使今天让我们去

      做陪审员,根据法律的要求,大概也用不了9分钟就会得出相同结果。”

      在这里丁林倒是漏掉了一个关键的“细节”:达娄本人要求陪审团判决斯

      考普斯有罪,以便能够一级一级地上诉,让最高法院判决该法违宪。

        “然而,对于检辩双方的律师来说,地方法庭审判的结果是不重要的。站

      在戴屯的法庭上,通过新闻传媒,他们面对的是整个美国,他们在留下历史记

      录。那个时代,芝加哥等城市的电台都已经能够在戴屯法庭作现场报导了。”

      是的,地方法庭审判的结果并不重要,但是原因并不是丁林这种自作多情

      的说法,而是为了上诉打违宪官司。

      “因此,法庭上的被告律师戴洛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遇到了难逢的机

      会,他将以‘反愚昧’、‘反思想专制’的英雄名义,名垂青史。”

      达娄有哪一段言论让丁林知道他的这种动机?丁林又自作多情了一次,

      而且是以小人之心的自作多情。事实上,达娄一开始并不想接这个案子,在

      得知他所深恶痛绝的布莱恩将担任控方主律师后,才出来宣布愿意免费担任

      辩护方主律师。在此之前达娄所办的那些案件已足以使他做为美国历史上最

      伟大的律师名垂青史,根本不需要再加这个案件,今天达娄被许多美国律师

      视为偶像,也是因为他的其他案件,而不是猴子审判。如果没有达娄的参与,

      猴子审判也不会那么引人注目、精彩纷呈,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倒是猴子审

      判借达娄之名名垂青史。

      “布莱恩是一个老资格的政治家,出名的善辩,但是他已经三十年没有

      从事律师工作。这一次,他落入了戴洛设定的圈套。因为法庭对于证人有一

      套严格的规定,你不能阐述自己,你只能对提出的问题回答‘是’或者‘不

      是’。”

      请丁林去找找当时的法庭纪录,看看布莱恩是只回答“是”或“不是”,

      还是不停地阐述自己乃至反唇相讥?布莱恩的“精彩”回答甚至还不断地引

      起旁听者的掌声。

      “戴洛知道布莱恩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就利用人们对圣经中一些传说

      的疑惑,通过法庭提问,用一个个有关圣经传说的问题来‘煎烤’布莱恩。

      他用这个办法把布莱恩设定在‘愚昧’的范围内,一直到法官判定被告律师

      是在‘骚扰证人’而宣布停止作证。”

      达娄的意图,乃是为了让布莱恩承认对基督教圣经的话不能都做字面上

      的理解(布莱恩也被迫承认了),并不是为了显示布莱恩的“愚昧”。至于

      布莱恩在作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原教旨基督徒的愚昧让旁听者(多是保守

      的南方人)喝采、让全国舆论震惊,那不是达娄的责任。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最后一刻,戴洛耍了一个‘程序性策略’,

      他宣布放弃他的结辩演说。这样,鉴于双方权利对等的原则,布莱恩也失去

      了最后陈述的机会。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嘲讽,呼吁言论自由的戴洛,巧妙

      而合法地扼杀了布莱恩在这个美国历史的重要场合,向全国作完整陈述的机

      会。”

      达娄不也放弃了“向全国做完整陈述的机会”?布莱恩在知道自己不能

      做最后陈述后,并没有说自己丧失了言论自由,而是表示将向媒体做陈述

      (I shall have to trust to the justness of the press, which reported

      what was said yesterday, to report what I will say, not to the court,

      but to the press in answer, and I shall also avail myself of the

      opportunity to give to the press, not to the court, the questions

      that I would have asked had I been permitted to call the attorneys

      on the other side. (p. 191))只有无知无畏的中国“自由”主义者才会

      把法庭陈述等同于言论自由。也许《世纪周刊》的编辑会刊登这种错误百出

      的文章,是怕剥夺了丁林的“言论自由”?

      “最后,被告斯寇普被判罚一百美元。该案上诉到田纳西州最高法院后,

      州最高法院以不符合程序为理由取消了判决中的罚款部份。”

      州最高法院不是“取消了判决中的罚款部份”,而是以罚款部分不合法

      (按法律规定必须由陪审团确认罚款金额,而不是法官)为由,推翻了整个

      判决,并命令公诉人撤销起诉,从而巧妙地使得ACLU没法按计划将官司一直

      打到联邦最高法院。

        “一年以后,被戴洛蓄意埋没的、布莱恩至死没有说出来的《最后的演

      说》出版了。”

      达娄既没有意愿、更没有权力去埋没布莱恩的演说,这个所谓“最后的

      演说”也不是布莱恩至死没有说出来,事实上,在审判结束到布莱恩暴卒的

      五天内,布莱恩所做的,就是在各地不停地发表这个演说,并在报纸(Chattanooga

      News)上登出(pp.198-199)。劳累过度,可能是布莱恩暴卒的原因。在这

      里丁林为了丑化达娄拔高布莱恩,又捏造了事实。

      “只要是对美国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相信,一个三次入选的总统候选

      人,会公然否定美国宪法中有关公民权利的最重要的言论自由。”

      当过总统候选人,和否定言论自由,有什么必然联系?看来以对美国很

      有了解自居的丁林竟不知道美国总统候选人中也有极右分子?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是非常复杂的科学假说。”

      “没有把达尔文属于自然科学的进化论假说,和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区分开来。”

      “生物进化论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科学假说,”

      丁林一再说达尔文进化论是一个“科学假说”,完全是一副神创论者的

      口吻。进化是一个科学事实,达尔文进化论则是一个科学理论,在连教皇也

      承认进化论不仅仅是“假说”的今天,丁林竟然还在宣扬进化论是个假说。

      “并不是布莱恩为了宗教而有意混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念,而是

      当时从达尔文到一般科学家,从生物教师到普通民众,都没有能力对这两种

      学科作严格区分。直到1944年Richard Hofstadter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才

      被清楚划分出来,成为社会科学的一部份。布莱恩所批评的,正是达尔文不

      应该把人类社会的问题和动物进化问题完全混为一谈。他引用了达尔文1871

      年在伦敦发表的《人类的衰落》(The Descent of Man)中的论述,……”

      把达尔文的名著《人类的由来》称做《人类的衰落》,说明丁林一则英

      语水平低下(descent原意为“下降”,引申为“世袭、传代”,并没有“衰

      落”的意思),二则对达尔文的生平、事迹、学说一无所知。可笑的是《世

      纪周刊》的各位编辑竟然没有一个人听说过“人类的由来”,没有一个人发

      现这个贻笑大方的常识性错误。布莱恩引的那段话中,达尔文只是指出了文

      明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使得自然选择对人类的作用减少,人类的遗传质量下

      降这个事实,并没有鼓吹就因此应该消灭人类中的弱者。事实上,达尔文从

      来就没有“把人类社会的问题和动物进化问题完全混为一谈”。所谓“社会

      达尔文主义”乃是斯宾塞在达尔文之前就已创立,达尔文本人从来就是反对

      的,当时也有许多生物学家反对这种学说。说从达尔文到一般科学家都没有

      能力对这两种学说做严格区分,又是一个对达尔文学说一无所知的妄人的胡

      言乱语。Richard Hofstadter是美国历史学家,我不知道丁林说到1944年才

      由他将社会达尔文主义清楚划分出来是什么意思,我想大概又是他从哪里打

      听来的“细节”。

        “布莱恩强烈谴责社会达尔文主义‘不道德’,指责这样的‘进化理论’,

      把‘丛林法则’引入社会,只谈弱肉强食而从来不谈人的合作,指责它把带

      有种族歧视、贫穷歧视、对弱势群体歧视的所谓‘优生’,作为人类适应自

      然的唯一方式。支持布莱恩的保守教派领袖(如William Riley 和 Billy

      Sunday) ,在当时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丁林不知道或有意隐瞒的是,达娄同样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同样反对

      当时在美国盛行的“优生学”运动,批评优生学运动侵犯了人权(他的这个

      立场,使得当时提倡优生学的几位美国著名生物学家不愿为猴子审判作证)。

      在这一点上,布莱恩与达娄并无不同,只不过,达娄清楚地将达尔文主义和

      社会达尔文主义区分开来,而布莱恩乃是把社会达尔文主义当做反对达尔文

      主义、反科学的借口,直到今天,这也还是神创论者的一个借口。其实当时

      提倡优生学的主要是遗传学家,当时的遗传学课本也都宣扬优生学,按丁林

      的逻辑,遗传学也应该被禁教才对。

      “不能说这样的‘科学教育’,和南方种族隔离制度的顽固,就完全没

      有关系。一个含糊不清的进化论,给种族主义打了一剂强心针。”

      那么为什么反对进化论教育最厉害的,恰恰是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种

      族主义盛行的南方,而不是北方?

      “在达尔文本人其实都很困惑的情况下,出现科学研究的一时歧途、出

      现这样的课本,是‘正常’的。而能够敏锐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在

      科学至上、新学科风靡一时的时候,提出潜在的道德问题,却需要勇气。尤

      其是在美国,冒‘反科学’、‘反言论自由’之大不违,更是需要加倍之勇

      气。”

      达尔文本人并不困惑,达娄等人也不困惑,倒是布莱恩之流为了反科学、

      反言论自由而有意混淆了二者的区别,可笑的是今天的中国“自由”主义者

      竟然为这种人涂脂抹粉。

        “他们后来在法庭上被定有罪,戴洛律师做的,是以他的辩护使两名被

      告免受死刑。他的整个辩护,九九归一,就如著名法学教授菲力普.约翰逊

      ( Phillip Johnson)后来总结的:‘是自然法则使他们这样做的,是进化论使

      他们这样做的,是尼采使他们这样做的,所以他们不应该为此被判处死刑’。

      他在法庭上辩解说,‘谁应该受到指责?大学应该比他受到更多的指责;这

      个世界的学者们应该比他受到更多指责;这个世界的出版界应该比他受到更

      多的指责。尊敬的法官,由于大学里教给他的哲学之过错,就把一个19岁的

      男孩吊死,这很难说是公平的。’戴洛的辩护成功了。由此可见当时社会达

      尔文主义学说风行的程度。具有嘲讽意义的是,仅仅一年以后,戴洛却又成

      了‘捍卫科学教育’的英雄。”

      丁林对里欧波德和罗伊伯案(The Leopold and Loeb Trial)的介绍,

      完全与事实不符,为了丑化达娄,不惜向臭名昭著的神创论者菲力普·约翰

      逊取经,到了公然捏造事实的地步。对此案感兴趣者,可参看以下网页介绍:

      http://www.law.umkc.edu/faculty/projects/ftrials/leoploeb/leopold.htm

      里欧波德和罗伊伯并不是在法庭上被定有罪,而是达娄建议他们服罪,

      这样的话不受死刑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以精神失常为由不服罪,由陪审团

      决定是否处死刑,如果服罪,则由法官决定,而达娄认为他对说服法官比较

      有把握)。达娄在法庭上发表了长达12小时的演说,并不是在为他们的罪行

      开脱,而是请求法官的怜悯,其演说的主要内容是控诉死刑的残酷,剖析导

      致犯罪的家庭、社会因素,请求给两名只有18岁的男孩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是美国法庭上最著名的演说之一,连法官都被感动得流泪,感兴趣者可到

      下面网页看这个演说的主要内容,丁林的“九九归一”是否谎言,一见可知:

      http://douglass.speech.nwu.edu/darr_b17.htm

      达娄在为两名男孩求情时,虽然提到尼采的超人学说是导致这两人犯罪

      的因素,但是他本人并不赞同这种学说,而称之为疯子的学说。丁林由此说

      达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也是个谎言。顺便说一下两位男孩的结局:罗伊

      伯在1936年被同监狱犯人杀死。里欧波德在牢中掌握了27门外语,在监狱学

      校担任教师,在监狱医院工作。1958年服刑34年后获释,移民波多黎各,获

      得硕士学位,在学校教数学,在医院和教堂工作。1971年去世,留下遗愿献

      出角膜。

        “而且,戴洛律师并非不知道,所谓‘言论自由的公民权利’和青少年

      教育问题,是有一定区别的。在里欧波德和罗伊伯案的法庭上,戴洛曾经表

      示,他支持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州在一年之前的一项法案,该法案禁止未成

      年青少年阅读有犯罪内容的故事。因为,戴洛律师说,‘这正是他们产生这

      样一种思想和生活的原因’。他那时也并不把限制青少年阅读的范围,看作

      限制‘思想自由’。戴洛的立场态度之多变,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在一部

      份追赶新潮的人中间的常见现象。”

      向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和限制青少年阅读有害读物,乃是完全不相干的

      事,丁林自己把二者混为一谈,却嘲笑达娄立场态度多变,实在是莫名其妙。

        “在对于公立学校进化论教育的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某些重要

      内容是‘明显侵犯公众利益’的。而戴洛律师和当时的大多数人,不仅对于

      向青少年推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危险性缺乏应有的警惕,而且他们自己也是

      把它作为‘进化论科学’照单全收地接受下来的。在为谋杀者罗伊伯辩护的

      时候,他就坚持,罪犯不应该为自己的谋杀负责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的犯

      罪来自于遗传”

      再说一遍,达娄虽然提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对犯罪分子的坏影响,但并

      没有把社会达尔文主义当做进化论科学接受,更没有以之为由为罗伊伯做无

      罪辩护(否则他为什么建议罗伊伯服罪?),这些都是神创论者捏造的谣言,

      以之做为反对进化论教育的借口。

      “今天,我们看到有些中文译文称他们是‘原教旨主义’者。假如仅仅

      从翻译的角度去看,也许不错。但是基于这个词在今天普遍含有过分激进的

      意义,这个译法对这里的情况似乎就有些不准确。事实上,美国保守的南方

      人,绝大部份在这个问题上是温和的。进化论教学在南方顺利展开,就是一

      个证明。”

        “这个案子很容易给生活在美国之外的人一种错觉:是宗教和科学在争

      夺教育阵地、布莱恩和南方的保守民众是想以基督教‘创世说’来取代进化

      论教育。其实并非如此。因为他们根本做不到。”

      是否“想”是一回事,做得到做不到是另一回事,不能把“做不到”做

      为他们不“想”的理由。只要稍微关注一下美国的新闻,就知道美国乃是神

      创论的大本营,狂热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挑起了一次次争斗,试图阻止美

      国公立学校教进化论或同时教神创论,通过了多项法案,打了多次官司,这

      些都主要是在落后的美国南方进行的。直到1999年,还因为堪萨斯州教育委

      员会将进化论从该州教学大纲中删除,而轰动全国。要对美国形势无知到何

      等程度,才会教训生活在美国之外的人说“其实并非如此”!

      “戴洛律师是经巴尔蒂摩太阳报的名记者曼肯介绍而介入此案的。曼肯

      一开始给戴洛定的策略,就是把布莱恩‘做成个傻瓜’。”

      第一,达娄不是经孟肯介绍而介入此案的。孟肯在采访时曾问过达娄是

      否有介入此案的打算,而达娄回答说,他没有这个打算,因为他已经宣布退

      休,而且ACLU也不会雇佣他这种有争议的人物当律师。在知道布莱恩介

      入后,达娄才和曾经担任布莱恩助手、但对布莱恩同样深恶痛绝的另一名律

      师梅隆(Dudley Field Malone)一起发表了公开声明,表示愿意免费担任

      辩护律师。(pp.100-101)ACLU也不想要他们,但是斯考普斯自己选择了达

      娄和梅隆。第二,孟肯不是达娄的导师或顾问,所以他不可能为达娄制定什

      么策略,达娄做为全美首屈一指的大律师,也不可能让一名记者为他制定策

      略。达娄的策略也不是把布莱恩“做成个傻瓜”,这个“阴谋论”不知丁林

      从哪里得来的幻想。

        “在中世纪,科学是神学的婢女。自从科学和神学分道扬镳,当代科学

      和宗教就在回应着人类不同精神领域的需求。科学寻求的是知识,宗教寻求

      的是意义。宗教不能代替科学为现实世界提供方案,同样,人类向宗教寻求

      的回答,科学也永远无法代替。布莱恩的历史局限,在于他有时试图让宗教

      越过这条界限。而事实上,人们在处理科学问题的时候,也有同样的倾向。

      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一个例子。在科学昌明、技术猛进的现代社会,西方宗

      教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倾向于多元共存、倾向于宽容和人道。面对人类精神

      世界不可穷尽的需求,当代西方宗教开始表现得谦卑,而科学倒反而常常是

      傲慢的。这种傲慢潜藏着一种极大的危险:科学有可能失去它的道德中性而

      沦为恶势力的婢女。今天我们重新审视77年前的猴子审判案,听到布莱恩当

      年所发出的警讯了吗?”

      丁林最后总算彻底暴露了一位无知无畏的反科学妄人的嘴脸。人类向宗

      教寻求的答案,例如人从哪里来,科学早已有了明确的回答,只有反科学的

      宗教狂热分子才会自命先知,以“人类向宗教寻求的回答,科学也永远无法

      代替”为由排斥科学的答案。科学不是人,本身没有什么“傲慢”不“傲慢”

      的。如果科学揭露的冷冰冰的事实戳穿了某些宗教狂热分子的谎言,而要大

      叫科学“傲慢”,那不是科学的过错,科学更不会因此沦为恶势力的婢女,

      反倒是揭露恶势力的利剑。丁林究竟想让我们听到布莱恩的什么警讯?编造

      一套谎言混淆视听,禁止、限制科学教育?

      2002.4.6.

      附:

      重新审视猴子审判案

      丁林

        佐治亚与田纳西州的交界线,阿巴拉契山脉就在那一带开始拱出地面。转上

      24号州际公路,进入田纳西州,就会不由自主地顺着大上坡,那儿有一长段路,

      甚至现在都找不到旅馆。开车走夜路的话,两束车灯打出去,四周只是一片黑憧

      憧的山影。这附近也偶尔有一些当地的小公路,通向山沟沟里的居民点,乡村和

      小镇。在美国,这一带是以保守著称的几个南方州边区。阿巴拉契山区,在今天

      仍是相对荒僻的地方,在一个世纪以前,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这些小路通到什么地

      方。那时的地图,没有标上这些村镇的名字。

        一个世纪以前,戴屯(Dayton)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声的小镇。

        将近100年前的美国,工业化在全面改变都市的面貌、观念和生活。随着时

      代发展,科学教育也逐渐在美国变成一件寻常事情。1859年有了达尔文学说以后,

      到上世纪初,美国所有公立学校的生物学教科书里,达尔文的进化论都已经是一

      部重头戏了,就连那几个保守的南方州都不例外。阿巴拉契山里的戴屯镇的孩子,

      也在公立学校学习进化论。

        这使我想起前不久布什总统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他在介绍美国时,谈到这样

      一个情况:\"在今天,仍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美国人声称他们是相信神的。我也是

      他们中间的一个。\"这是2002年。美国的宗教传统可见一斑。可是,当达尔文的

      进化论开始传布的时候,在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宗教传统的国家,人们如何解决进

      化论和宗教创世说之间的冲突呢?

        事情的发展好像并没有给美国人带来太大的困扰。美国人,包括科学家们,

      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科学知识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即使一些对圣经解释取非常严格

      态度的宗教派别,他们自己不赞成进化论,但对别人的相信和研究,也基本容忍。

      今天,我们看到有些中文译文称他们是\"原教旨主义\"者。假如仅仅从翻译的角度

      去看,也许不错。但是基于这个词在今天普遍含有过分激进的意义,这个译法对

      这里的情况似乎就有些不准确。事实上,美国保守的南方人,绝大部份在这个问

      题上是温和的。进化论教学在南方顺利展开,就是一个证明。

        1921年,有一个著名政治家布莱恩(William Jennings Bryan),却开始联

      合原来对进化论反应并不强烈的各保守教派,发起了一个\"反对在公立学校讲授

      进化论\"的运动,戴屯镇所属的田纳西州是保守派教徒相当多的地方。经过几年

      的努力,他们在本州推动了一个禁止在公立学校教授\"任何否定圣经创世说而代

      之以人类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成\"的法律。此法案宣布,教师在学校教进化论,是

      违法行为,要罚款。1925年3月21日由田纳西州州长Austin Peay签字之后,此法

      案正式成为州法律,史称布特勒法(the Butler law)。

        如果我们今天仅仅从这条州法律的条文去看当时社会,而不去深掘出它的历

      史背景,我们也许会遗漏一些历史教训。

        后人描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在当时的田纳西,

      大家都知道这项立法不是主动出击性的,不会强制执行。它只是一个被动的\"象

      征性立法\",或者说一个\"表态性立法\"。它并不会把进化论教育从学校赶出去,

      而只是以立法形式作出州一级的\"正式表态\",说一说,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

      是错的\",宣扬一个理念。美国的地方法有这样的传统,看上去真是典型的乡下

      人思路,想想却也有道理。它是缓和冲突的一剂良方。在重大转折的时候,多数

      人会面临\"变化\"的无奈,假如有了适当的表达渠道,冲突就可以被避免。类似的

      \"象征性立法\"在各州都有,例如佐治亚州有关禁止同性恋的法律。

        为了强调该法是\"象征性立法\",布莱恩建议田纳西州的州议员,不要将惩罚

      内容写入该法。可是,州议员们还是写了,违反此法要罚款。尽管如此,对田纳

      西人来说,这还是一个\"象征性法案\"。州长签字的时候就是这样宣布的。州长是

      州政府行政分支的头儿,管执法,他的宣布就是给警察的指令。所以,在1925年

      立法以后,田纳西州的学校没有任何变化,教师还是照讲他们原来的课本,并不

      担心会受惩罚。而保守教派的民众,也因为推动立法成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立存此照,也就目的达到,继续过自己的日子。事情应该就这样过去了。

        田纳西州的布特勒法通过媒体传播,全美国都知道了。南方的落后常常是北

      方人的一个笑话,这次,也就是一笑了之。当时只有一个组织把它给\"认真\"了,

      这就是成立于1920年的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在民间组织多如牛毛的美国,

      ACLU近百年来始终独树一帜,名声响亮。它的宗旨就是保护公民的言论自由。它

      不是维护言论的\"道德\"和\"正确\",而是坚持言论自由的\"抽象和中性的原则\"。对

      这个例子,他们认为,既要保护公民宣传进化论的权利,也要保护公民宣传反对

      进化论的权利,这种权利不能由政府立法来限制。现在既然是教授宣传进化论的

      权利受到侵犯,他们想做的事情就是冲上去帮忙。帮忙的方式就是帮着打官司,

      他们巴不得有这样的案子出来,官司输赢不管,至少就得到一个宣传公民权利的

      大好机会。

        美国是一个不能\"上门办案\"的国家,司法独立和司法自制联系在一起。要打

      官司,要向司法挑战,必须出现一个案子被别人告上法庭,也就得要一个被告。

      必须注意到的,是这个案例与其他的司法挑战不同:不是教师吓得不敢教进化论,

      没有一个勇敢的人站出来挑战;而是布特勒法在田纳西州是个象征性法律,那里

      的警察事实上并不去抓教进化论的教师。ACLU实在没有办法,就在田纳西州的各

      大报纸上,刊登启事,承诺支付诉讼费用,\"征\"一名教师,出来硬\"做被告\",挑

      战这项法律。

        那是1925年的春天,在阿巴拉契山区的戴屯,小镇人并不关心这些。它正在

      度过一个艰难时刻。阿巴拉契山脉的居民点多半依矿产的开发而生存。可是戴屯

      的矿业公司却刚刚破产。前景莫测,戴屯人十分沮丧。前不久,镇上来了一名纽

      约人,拉帕耶(George Rappalyea),他是来处理矿业公司破产的。这位思维敏

      捷的都市年轻人,十分寂寞。他不是本地人,所以超然于当地的破产灾难,倒是

      很关心山外的政治。他饶有兴趣地给几个报社写信,表示反对布特勒法。5月4日

      早晨,他偶然在报上看到ACLU\"征被告\"的启事,突然,一个念头一闪而过:这个

      面对厄运的无名小镇,为什么不借这个事件扬名山外,把自己标上地图、振兴自

      己呢?

        他兴冲冲地来到镇上的罗宾逊药铺。美国的学校通常是校董制。校董会都是

      当地人选出来的,药铺的主人罗宾逊就是校董会主席。小镇的药铺也兼为杂货铺

      和酒吧,是当地人聚会聊天的地方。小铺当时也萎靡不振,不仅是经济不好,还

      因为适逢美国的禁酒时期,酒吧最\"凶\"的合法饮料也就是\"可乐\"了。罗宾逊听了

      这个主意,很是兴奋,当即找来了校董会的其他负责人,他们就是\"小镇名流\"了。

      大家都拍手叫好。是啊,这么刺激性话题的官司开审,一定吸引人们来。有人来,

      小镇就可以有钱挣。一出名,小镇也可以有钱挣。经济困境也许就此摆脱,\"为

      什么不呢?\"

        就缺一个被告了,他们扳着手指数数,就数单身的年轻教师斯寇普(John

      Scops)无牵无挂,最合适这个角色。他们等在咖啡馆,派人去网球场找来了正

      在打球的斯寇普。斯寇普听了以后,有些勉强地答应了。他并不觉得这是什么了

      不起的事,乐意让他的上司高兴一下。他心里嘀咕的,是自己其实\"不符合条件\"。

      然而,此案的命题有关宗教和科学,有关言论自由,小镇的绅士们完全明白这个

      案子\"挑大\"以后的新闻耸动性。一旦开动,没准就是世界闻名的事儿。于是,他

      们特地拿来一个照相机,一起留下\"历史性决定\"的合影。然后,他们叫来警察。

      虽然这个\"象征性法律\"并不要求警察去主动执法,可是,既然有这么个法律,有

      人坚持宣称自己就是违法,要求被捕,警察也不能不依法办事。警察只好去开逮

      捕证,斯寇普又回到了球场上,压根儿没往心里去。第二天,斯寇普如约被捕,

      药铺主人兼校董会主席罗宾逊打电话给报社联系ACLU,事情就这么\"启动\"了。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是非常复杂的科学假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却总是落实

      到\"人是猴子变的\",这个并不准确、却很形像的比喻上。案子立即被称为\"猴子

      审判\",\"如期\"轰动。小镇名流们没有料到的是,他们不仅招来了全国的新闻记

      者,大学教授和科学家,带来了旅馆客满、饭店满座的好生意,他们还招来了当

      时美国出了名最善辩的两个人,分别代表被告和原告。那是来自芝加哥的名律师

      戴洛(Clarence Darrow)和作为检方律师的著名政治家布莱恩。这个案子后来

      一度成为法律教科书的十大案例之一。

        \"猴子审判\"在1925年炎热的夏天开审。它其实分为两部份。首先要判定的,

      是布特勒法本身是否违宪,假如洛斯敦法官( John T. Raulston)宣布该法本

      身因侵犯言论自由的公民权而违反宪法,法律本身就不能成立,也就谈不上被告

      违法了。7月13日,被告律师戴洛作了精彩发言,要求判定布特勒法违宪。7月15

      日,这个要求被洛斯敦法官否决,于是审判进入了第二阶段,就是判定被告斯寇

      普是否犯法。

        既然法官判定布特勒法不违宪,那么,在第二阶段,要证实的就是被告是否

      违反布特勒法的法律规定。因此,虽然被告律师戴洛从北方请来了一批科学家,

      准备为进化论辩护,法官还是否决了他们的出庭。不过在法庭的第一阶段,辩方

      还是充份引用了科学家对进化论的说明。

        从7月13日到7月21日,这个审判一共持续了8天。

        事实上,在第一阶段洛斯敦法官判定该法不违宪之后,第二阶段的结果就可

      以预见了。因为按布特勒法的规定,斯寇普违法只需要根据事实来一个逻辑推断。

      既然有一大堆证人\"证明\"被告是教了进化论,他自己也不否认,所以最后陪审员

      只花了9分钟就得出了确认被告违法的结论。即使今天让我们去做陪审员,根据

      法律的要求,大概也用不了9分钟就会得出相同结果。

        然而,对于检辩双方的律师来说,地方法庭审判的结果是不重要的。站在戴

      屯的法庭上,通过新闻传媒,他们面对的是整个美国,他们在留下历史记录。那

      个时代,芝加哥等城市的电台都已经能够在戴屯法庭作现场报导了。

        因此,法庭上的被告律师戴洛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遇到了难逢的机会,他

      将以\"反愚昧\"、\"反思想专制\"的英雄名义,名垂青史。1925年的美国,言论自由

      的公民权已经是主流文化宣扬了一百多年的思想。宣扬这样的思想,不会有任何

      危险。这一次,附著在\"科学战胜愚昧\"、反对\"新的宗教裁判所\"的\"大内容\"上,

      他的演说,尽管没有布鲁诺、伽理略面对死亡威胁的悲壮,却会同样铿锵有力。

        事实果真如此。他的法庭发言被媒体传向全美国:\"假如今天,我们容许\'在

      公立学校教授进化论\'成为罪名,那么明天,在私立学校这样做也会成为罪名,

      而明年,在教堂的讲台上宣讲也会成为罪名。下一次的法庭上,我们禁止的就将

      是书本和报纸。无知和狂热总是在骚动、总是需要吞噬的,总是贪婪和要吞噬更

      多的东西。今天吞噬的是公立学校的教师,明天是私立学校的教师,再下面就是

      牧师和演讲者、杂志、书本和报纸。尊敬的法官,这是在鼓动人与人之间对抗,

      信念与信念对抗,如此下去,直到有一天,伴随着飘扬的旗帜和敲击着的鼓点,

      我们会倒退到十六世纪的光荣时代,在那里,盲从者点燃薪柴,烧死任何一个敢

      于将知识、启迪和文化带给人类头脑的人。\"

        法庭呈证的最后一天,老资格的刑事辩护律师戴洛,居然要求检方律师布莱

      恩作为证人出庭。布莱恩是一个老资格的政治家,出名的善辩,但是他已经三十

      年没有从事律师工作。这一次,他落入了戴洛设定的圈套。因为法庭对于证人有

      一套严格的规定,你不能阐述自己,你只能对提出的问题回答\"是\"或者\"不是\"。

      那是南方最炎热的7月中旬,当时还没有空调设备,热到如此地步,法官不得不

      宣布在室外一棵大橡树树荫下的草坪上开庭,上千民众把四周\"旁听席\"围得水泄

      不通。戴洛知道布莱恩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就利用人们对圣经中一些传说的疑

      惑,通过法庭提问,用一个个有关圣经传说的问题来\"煎烤\"布莱恩。他用这个办

      法把布莱恩设定在\"愚昧\"的范围内,一直到法官判定被告律师是在\"骚扰证人\"而

      宣布停止作证。

        布莱恩有严重的糖尿病。在夏天的闷热里,他一杯杯地喝着凉水。他没有律

      师现场操作的经验,他知道,在作证阶段,他还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

      是证人作证阶段结束以后,有一个双方律师分别结辩陈述的程序,那是一个可以

      全面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所以,从此案一开始,他就在认真准备这个陈述,准

      备在那里完整阐述自己的观点。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最后一刻,戴洛耍了一

      个\"程序性策略\",他宣布放弃他的结辩演说。这样,鉴于双方权利对等的原则,

      布莱恩也失去了最后陈述的机会。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嘲讽,呼吁言论自由的戴

      洛,巧妙而合法地扼杀了布莱恩在这个美国历史的重要场合,向全国作完整陈述

      的机会。

        最后,被告斯寇普被判罚一百美元。该案上诉到田纳西州最高法院后,州最

      高法院以不符合程序为理由取消了判决中的罚款部份。这样,此案作为一个经过

      州最高法院裁定的先例,使得布特勒法真正如布莱恩当初所建议的,成了一个没

      有惩治条款的彻底的\"象征性法案\"。

        而戴洛一方,则是典型的输了地方官司却赢得全国称道,成为\"反现代宗教

      裁判\"的著名案例,并以此流传下来,成为大家熟悉的故事。与故事中的英雄主

      角反衬的,是大学教授和媒体记者描绘的南方之愚昧落后进一步得到印证。戴屯

      从此被标上了地图,却成为南方保守落后的象征。审判结束五天以后,1925年7

      月26日,在参加一场教堂弥撒后,休眠中的布莱恩再也没有醒来。他被描述成一

      个悲剧性的负面人物,巴尔蒂摩太阳报的名记者曼肯(Henry Louis Mencken)

      对布莱恩\"生命发端于一个英雄,结束于一个小丑\"的评介,也被广泛流传开来。

        一年以后,被戴洛蓄意埋没的、布莱恩至死没有说出来的《最后的演说》出

      版了。可是,事过境迁,再加上媒体一边倒地倾向于被告一方,它没有得到人们

      注意。那个为落后南方辩护的布莱恩,似乎已经消失在岁月中。布莱恩当年到底

      要说什么?为了比较完整地认识这一事件,必须从判读此案的最重要文件着手,

      这就是当年戴屯学校的生物学教科书、布莱恩的《最后的演说》和法庭审判记录。

        在布莱恩的法庭辩论以及最后的演说中,都有大量的为宗教辩护的内容,然

      而,同时他也表达了清楚的超越宗教范围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不应该被忽略的。

        即使是最贬低布莱恩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生命\"发端于一个英雄\"。布

      莱恩在政坛上几乎是一个神童。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的最低年龄是35岁,布莱恩刚

      满36岁就成为总统候选人。在他一生中,虽然从未当选,却总共有三次成为总统

      候选人。他被看作\"英雄\",是因为他始终是站在历史进步的一端,在当时的人看

      来,甚至还总有一些超前。从19世纪末,他就开始反对财团的腐败、呼吁妇女的

      选举权、代表底层工人、农民的利益。他因此被称为是\"伟大的普通人\"。年轻的

      布莱恩非常英俊,是出名的银嗓子,他的政治演说和他的理念,都有着很强的感

      染力。只要是对美国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相信,一个三次入选的总统候选人,

      会公然否定美国宪法中有关公民权利的最重要的言论自由。

        事实上,在达尔文学说刚刚出现的时候,作为一个基督徒,布莱恩和美国大

      多数人一样,已经习惯宗教之间的宽容,也习惯了宗教与科学的互容。一开始,

      他一直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进化论的。此后,达尔文进化论中的所谓\"社会达尔

      文主义\"观点,越来越普遍地被人们接受,被尼采等德国哲学家推向极端,这一

      切逐渐使布莱恩感到不安。他说:\"达尔文学说声称,人类是在仇恨法则的作用

      下达到现在的完善程度的。进化论是一种没有怜悯心的法则,按照这种法则,强

      者群起杀死弱者。\"他认为圣经是反击这种没有怜悯心法则的\"爱的法则\"。这正

      是他在未能发表的结辩演说中的重要内容--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指责它\"

      不道德\"。

        今天站在二十一世纪,我们或许可以简单地评论说,布莱恩和支持他的民众,

      没有把达尔文属于自然科学的进化论假说,和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社会达尔文

      主义\"区分开来。可是,在一百年前的二十世纪初,清晰而道德中性的现代自然

      科学观念,事实还没有形成。并不是布莱恩为了宗教而有意混淆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的概念,而是当时从达尔文到一般科学家,从生物教师到普通民众,都没有

      能力对这两种学科作严格区分。直到1944年Richard Hofstadter以后,社会达尔

      文主义才被清楚划分出来,成为社会科学的一部份。布莱恩所批评的,正是达尔

      文不应该把人类社会的问题和动物进化问题完全混为一谈。他引用了达尔文1871

      年在伦敦发表的《人类的衰落》(The Descent of Man)中的论述,达尔文说:

        \"在原始状态里,身体和精神上的弱者很快就灭绝了;存活下来的一般都显

      示出健康活力。另一方面,我们文明人,却尽其所能地抵挡这种淘汰过程;我们

      为低能儿、残废人和病人设立庇护所;我们设立贫穷救济法案;我们的医务人员

      竭尽其技能救助每个人的生命直至最后一刻。有理由相信,牛痘疫苗救下了成千

      上万以前会死于天花的人的生命。这样,文明社会的较弱的成员也在繁衍他们那

      种人。任何曾经饲养过家畜的人都不会怀疑,这样做会极大地伤害人类种族。不

      注意这个问题,或者处理不对头,那么一点不奇怪,这会导致家畜品种的退化;

      几乎没有人会如此粗疏大意而任凭他的不好的牲畜繁殖后代,可是人类对自己这

      个品种却开了例外。我们感到我们必须给予的对无望的人的援助,主要是出自一

      种偶然的同情本能,这种本能原来是作为社会性本能而获得的,但是随后变得越

      来越心软,散布得越来越广。即使是在有无情理由的情况下,压制我们的同情也

      会伤及我们本质中最高贵的部份。……这样,我们不得不承担任凭弱者生存和繁

      衍弱者而产生的显然不良后果。\"

        我们看到,生物进化论在当时是一个全新的科学假说,它第一次把人类和动

      物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人\"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在发现、研究、

      接受它的初期,很自然地会从进化论的角度,思考动物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关系,

      甚至外延扩大,试图让人类社会衍用动物世界的法则,如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达尔文自己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也引起其他科学家进一步研究这样的问题,这种

      讨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成为科学界、包括自然科学界的一件正常而普遍的

      事情。当时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它可能包涵的危险性,达尔文还是他们中间最为审

      慎的一个,而这种趋势非常容易从社会达尔文主义走向尼采的\"超人\",也走向种

      族主义,甚至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

        我们今天想象中的、属于纯自然科学的进化论,在100年前,却是这样一个

      包涵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无法分割的整体。不仅如此,作为几乎所有美国中学生物

      学课本主体的进化论教育,也是这一个整包。戴屯的中学所用的生物课本,是

      1914年在纽约出版的《亨氏普通生物学》(《Civic Biology》Hunter, George

      William)。这是田纳西州,也是美国很多学校普遍使用的一本教材。

        这本教材在介绍了\"自然竞争和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健康、体质和头

      脑强健者取胜\"的生物进化理论之后,就将它引向人类社会,指出,达尔文\"给我

      们今天世界的进步提供了理论证明\"。当时的进化论研究者普遍涉及的、非常容

      易失控而走向种族主义的人种问题,在教科书中也同样有所反应。《亨氏普通生

      物学》在\"人类的种族\"一章中,列举了五种\"在本性和社会习惯方面,其基本构

      成都各自大不相同\"的种族。

        \"……发源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黑人类型;太平洋岛的棕色种族;美洲印

      地安人;蒙古及黄种人,包括中国、日本和爱斯基摩人;最后,也是所有类型中

      最高的类型,白人,由欧洲及美洲的文明白人居民为代表。\"

        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推论下,带有强烈种族主义色彩的\"优生学\",成为必然

      结果。在同一本教科书中,在\"人的改进\"的标题下,提出了通过生物进化\"选择\"

      的法则,\"对未来人的种族进行改进\"。课本中的\"优生\"理论,不仅仅讨论疾病和

      低能的遗传,甚至列出了后来恶名昭著的道格代尔(Dugdale)和哥达德

      (Goddard) 调查报告,他们的调查\"发现\":犯罪、酗酒、贫穷和娼妓,都是可

      以遗传的。

        于是,在\"寄生和社会代价\"一节,课本这样教育孩子:\"大量上述的家庭在

      今天存在着,向全国散布疾病、道德败坏和犯罪行为……就像某些特定的动物和

      植物,寄生在别的动物和植物身上,这些家庭成为社会的寄生者。\"接下来,在\"

      救治\"一节,课本作者救治这些社会问题的\"优生\"方法是:\"假如这些人是低等动

      物,我们大概就杀死他们,以防止他们扩散。人道主义不容许这样做,但是我们

      确实可以用庇护所、隔离区这样种种方式防止生殖交叉,使得一个低等堕落退化

      的种族也可以生活着。\"

        布莱恩强烈谴责社会达尔文主义\"不道德\",指责这样的\"进化理论\",把\"丛

      林法则\"引入社会,只谈弱肉强食而从来不谈人的合作,指责它把带有种族歧视、

      贫穷歧视、对弱势群体歧视的所谓\"优生\",作为人类适应自然的唯一方式。支持

      布莱恩的保守教派领袖(如William Riley 和 Billy Sunday) ,在当时也表达

      了类似的看法。

        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正处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刚支付了无数生

      命代价,帮助欧洲取得和平。可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很快被一些德国哲学家接过

      去,用于解释战争的起因,标榜战争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而举行的进化战\"。而且,

      事实上,这个理论的恶意推进和在德国得到刻意宣扬教育,成为德国民众支持希

      特勒发动二次世界大战和屠杀犹太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有着进化论科学强劲

      的掩护,那些今天听起来不可思议的种族灭绝理论,在当时才可能振振有辞。还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美国有深厚的民主传统和悠久的自由理念,在上世纪二十年

      代,在美国进行这样的教育同样是危险的,尤其是在几个还存在种族隔离制的南

      方州。不能说这样的\"科学教育\",和南方种族隔离制度的顽固,就完全没有关系。

      一个含糊不清的进化论,给种族主义打了一剂强心针。

        现在回首去看,并不是《亨氏普通生物学》的作者特别邪恶,而是达尔文学

      说盛行的初期,人们确实不知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如何将生物和人类既在进

      化上连贯看待,又严格区分动物界和人类社会的不同法则。这些复杂的问题,包

      括人的基因遗传的课题,直至今天,还值得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探讨和研

      究。只是今天的人类,又前进了将近百年,懂得必须非常谨慎地对待这些问题了。

      所以,应该说,在达尔文本人其实都很困惑的情况下,出现科学研究的一时歧途、

      出现这样的课本,是\"正常\"的。而能够敏锐地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在科学

      至上、新学科风靡一时的时候,提出潜在的道德问题,却需要勇气。尤其是在美

      国,冒\"反科学\"、\"反言论自由\"之大不违,更是需要加倍之勇气。

        在法庭上,深知\"言论自由\"在美国崇高地位的布莱恩,曾经说了一句让人惊

      心动魄的话:\"思想也可以是危险的。\"他同时提到了一年前的一桩刑事案件--

      里欧波德和罗伊伯案(The Leopold and Loeb Trial) 。这是他的对手戴洛经

      手辩护的一个著名刑事案件。

        戴洛年轻的时候来到芝加哥,凭着聪明,当上了几个大公司的法律代表,变

      得非常富有。之后,他被上世纪初的工人运动所激励,变成一个出名的激进左翼

      人物。他辞去了收入丰盛的职位,转而开始为大工会作法律代理。1912年,戴洛

      律师在为两个工人领袖作辩护律师的时候,被控\"贿赂陪审员\"。他虽然最后没有

      被定罪,但从此离开了工会,转而成为芝加哥著名的刑事律师。里欧波德和罗伊

      伯案,就是他代理辩护轰动全国的案子。

        里欧波德和罗伊伯,是居住在芝加哥的两个不到二十岁的富家子弟,在智力

      上都聪明过人。一个是法学院的学生,一个17岁就大学毕业,正准备再进法学院。

      其中的罗伊伯狂热地崇拜尼采建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之上的\"超人\"学说。 1924

      年5月21日, 他们冷酷地无故杀害了一个14岁的邻家孩子(Bobby Frank),只是

      为了证明他们的智力能够干成一桩\"完美的谋杀\"而不被侦破。他们后来在法庭上

      被定有罪,戴洛律师做的,是以他的辩护使两名被告免受死刑。他的整个辩护,

      九九归一,就如著名法学教授菲力普.约翰逊( Phillip Johnson) 后来总结的:

      \"是自然法则使他们这样做的,是进化论使他们这样做的,是尼采使他们这样做

      的,所以他们不应该为此被判处死刑\"。他在法庭上辩解说,\"谁应该受到指责?

      大学应该比他受到更多的指责;这个世界的学者们应该比他受到更多指责;这个

      世界的出版界应该比他受到更多的指责。尊敬的法官,由于大学里教给他的哲学

      之过错,就把一个19岁的男孩吊死,这很难说是公平的。\"戴洛的辩护成功了。

      由此可见当时社会达尔文主义学说风行的程度。具有嘲讽意义的是,仅仅一年以

      后,戴洛却又成了\"捍卫科学教育\"的英雄。

        而且,戴洛律师并非不知道,所谓\"言论自由的公民权利\"和青少年教育问题,

      是有一定区别的。在里欧波德和罗伊伯案的法庭上,戴洛曾经表示,他支持芝加

      哥所在的伊利诺州在一年之前的一项法案,该法案禁止未成年青少年阅读有犯罪

      内容的故事。因为,戴洛律师说,\"这正是他们产生这样一种思想和生活的原因\"。

      他那时也并不把限制青少年阅读的范围,看作限制\"思想自由\"。戴洛的立场态度

      之多变,是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在一部份追赶新潮的人中间的常见现象。

        布莱恩去世的时候,有人评论说,随着他的逝去,\"整一个时代过去了\"。这

      里有一个意思,是指像这样全身心地追随道德目标、\"把自己的政治行为完全建

      立在宗教道德之上\"的政治家,在现代社会已经非常罕见了。这表达了时代和观

      念的变化。而布莱恩对于这样的变化充满忧虑。这也是他关注教育问题,认为教

      育不能违背人类基本道德底线的原因之一。事件的\"历史英雄\"戴洛律师,则是一

      个风格完全相反的人。他是摩登的,也带着无神论者对于宗教文化的倨慢。他曾

      经说,\"我只相信人的头脑,我是不会为自己的灵魂担忧的。\"

        那么,不管怎么说,布莱恩所主张的,是不是违反了\"言论自由\"的大原则呢?

        布莱恩在他未能发表的结辩演说中解释说,此案与思想自由无关,一个教师

      作为个人可以持有任何观点,信不信神都可以。此案与言论自由也无关,他作为

      个人也可以在任何议题上发表任何观点。但是,当他以州政府雇员身份出现的时

      候,他是受到一定约束的。那么这是什么约束呢?布莱恩提到,在1925年6月1日

      的俄勒岗判例(Pierce et als. vs. Society of the Sisters of the Holy

      Names of Jesus and Mary)中,法院认定州政府对教育有指导权,禁止教授\"明

      显侵犯公众利益\"的内容。美国的公共教育事务由地方民众选出来的校董会决定,

      包括选用什么课本、聘请什么教师,等等,政府有权指导,无权干涉。可是,有

      一条是必须严格遵守的,美国最高法院在学校接种牛痘疫苗的某案例判决中指出,

      在任何行动有违公共利益的时候,立法分支有权禁止。简单地说,你不能在学校

      教孩子杀人、偷东西。这不是教师的\"言论自由\"。

        在对于公立学校进化论教育的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某些重要内容是

      \"明显侵犯公众利益\"的。而戴洛律师和当时的大多数人,不仅对于向青少年推行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危险性缺乏应有的警惕,而且他们自己也是把它作为\"进化论

      科学\"照单全收地接受下来的。在为谋杀者罗伊伯辩护的时候,他就坚持,罪犯

      不应该为自己的谋杀负责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的犯罪来自于遗传,\"我不知道

      他的多遥远的一个祖先传给了他这样堕落的种子,我所知道的是,那是事实。而

      世界上没有一个生物学家会不支持我的说法。\"布莱恩批评说,假如通过对孩子

      的教育,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被普遍接受,\"自由意志(free mind)将被否定\",

      \"这个世界有关责任和道德的信念,将会受到威胁和摧毁。\"

        布莱恩认为,除却当时的进化论内容可以说是违背了\"不得明显侵犯公众利

      益\"的法律判定,还侵犯了该法律判定的,家长有保护自己孩子的宗教利益的权

      利。

        这个案子很容易给生活在美国之外的人一种错觉:是宗教和科学在争夺教育

      阵地、布莱恩和南方的保守民众是想以基督教\"创世说\"来取代进化论教育。其实

      并非如此。因为他们根本做不到。在美国历史上,虽然有很多地区,民众希望学

      校有宗教教育,但是,美国有政教分离的原则,明确规定公立学校不准教授任何

      一种宗教,也就是不能用纳税人的钱,来支持某一种宗教。必须说明的是,这并

      不意味着美国反对宗教,而是它吸取了欧洲和早期北美英属殖民地宗教迫害的教

      训,禁止多数人利用公共资源推行某一种特定宗教、而排斥或者迫害少数人的宗

      教。它恰是保护所有宗教的一种措施。这在美国执行得非常严格。即使宗教感情

      再强烈的地区,也不会要求以宗教的名义在公立学校教授某一种说法。

        由于政教分离的原则,宗教教育在美国是限于私立学校、教堂和家庭等\"私

      空间\"范围的。由于私立学校学费昂贵,免费的公立学校是多数孩子接受教育的

      渠道。进化论的出现引发另一个问题,就是学校教育内容直接与宗教冲突的时候,

      家长如何保护自己孩子的宗教利益。孩子应该接受什么教育,是家长的权利。布

      莱恩支持田纳西州的\"象征性立法\",也是提出了这样一个上世纪初美国教育遇到

      的新问题。

        正是这些理由,使得洛斯敦法官在法庭的第一阶段,没有判定布特勒法违宪。

      在上诉到田纳西州最高法院的时候,当时的进化论教育\"明显侵犯公众利益\",是

      检方重要的辩论理由。除此之外,布莱恩在这个案子里要求人们思考\"科学\"本身

      的界定方式。什么是科学,而什么不是科学。1967年,田纳西州推翻了布特勒法;

      1968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所有类似的反进化论立法为违宪,但是,我们也

      必须同时看到,30多年后的六十年代末,不仅进化论和进化论教育本身已经进步

      和改观,不再包括那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内容,而且,保护弱势群体、保护少数

      族裔的立法,都已经在美国完善了。而这个案子涉及的许多重大议题,直至今天,

      都并不是完全解决了。它们的提出和讨论,并不是没有意义。假如完全舍去此案

      的众多细节,包括田纳西人对待时代变化所取的态度,我们得到的结论就缺乏历

      史事实的坚实基础。这不是一句\"科学反愚昧\",就能一言而概之的。

        戴洛律师是经巴尔蒂摩太阳报的名记者曼肯介绍而介入此案的。曼肯一开始

      给戴洛定的策略,就是把布莱恩\"做成个傻瓜\"。他们带着北方人的优越感,想让

      这个世界看看,南方是多么愚昧落后。他们不仅想把布莱恩,也想把南方、把他

      们的宗教传统,都\"做成傻瓜\"。这个案子非常典型地展示了美国北方和南方的差

      别。正是这样的一些差别,六十年前,他们打了一场南北战争。这些差别后来并

      没有消失,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消失。在他们的争执中,北方采取了更主动的

      进攻姿态。历史学家Kevin Tierney 指出,\"曼肯和戴洛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想再

      打一场南北战争。他们是北方人,他们从北方下来要告诉南方人,你们是多么愚

      蠢。\"

        这个案件也非常典型地展示了美国的精英知识分子,那些大学教授、科学家

      和媒体记者,同底层平民,穷乡僻壤的工人农夫之间的差别。前者更活跃、开放、

      更适应变化,倾向于接受新的、书本的知识,而后者更稳定、封闭,倾向于固守

      常识和传统宗教、恪守道德的保守生活。在他们的争执中,精英分子显得更为坚

      定和无情,始终掌握了主动。布莱恩去世的消息传到曼肯那里,曼肯的第一句话

      就是:\"我们把那个婊子养的给杀了\"。在他报导的公开评论里,却说,\"上帝砸

      下一团雷火,原来是要砸死戴洛的,却误中了布莱恩。\"

        曼肯承认,他原来是带着极大偏见来戴屯的。到达的那天晚上,曼肯写道,

      他想象中这一定是个\"肮脏的南方村子,黑人在懒散地打瞌睡,猪在房子底下乱

      拱,而住宅里不是蛇虫百脚,就是乌烟瘴气\",可是当他来到戴屯,他看到的南

      方小镇\"不仅迷人,甚至是美丽的\",这使他\"吃惊\"。我们生活在南方,读到这儿,

      倒为美国北方人对南方的无知感到意外。根据当时的现场记录可以看出,大多数

      戴屯和田纳西州人对待整个事件和其中之争论,就如同他们引入这场\"审判\"的方

      式一样,带着轻松的心情。他们编了许多诙谐幽默的乡村歌曲,调侃自己是不是

      \"猴子变的\",报纸上刊登了大量漫画,多与猴子有关。在审判期间,一名女士天

      天把自己的一只宠物猴子带来,替它每天换一套新的衣服。庭审期间,人们的注

      意力都在两位全国闻名的雄辩家身上,把被告斯寇普几乎遗忘了。斯寇普那几天

      在干什么呢?那几天他在顶替一位临时有事而离开小镇的记者,代替别人写审判

      的报道,有空的时候,他还和协助检方工作的、布莱恩的律师儿子一起游泳,相

      处得十分愉快。小镇跟过节一样热闹。而不论审判前还是审判后,田纳西州都没

      有停止教授进化论,当时也根本找不到没有进化论的生物学课本。

        布莱恩的突然逝世在全美国底层民众中引发了极大悲伤。这个毕生为底层\"

      普通人\"大声疾呼的人,在拖着病体作出最后一次人道呼吁以后,无声地死了。

      一列专车载着他的遗体前往首都,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一路上,成千上万的

      老百姓列队铁路两旁致敬。戴屯小镇的人们伤心痛哭。他们崇敬他,喜欢他,把

      他当作这个小镇大家庭的一员。1930年9月,在斯寇普教过书的那个中学旧址上,

      他们办起了以布莱恩的名字命名的私立教会大学,它的校园今天扩展到了100英

      亩的山岭。小镇人年年纪念这个审判。在35周年的1960年,当年的生物学教师斯

      寇普重访小镇。他坦白说,他当时其实并没有资格成为\"被告\"。当时他是个生物

      教师,可是也兼教体育。为了让学生多练球,他就自作主张跳掉了许多生物课,

      结果,进化论也就跳过去了。他根本就没有在课堂上讲授过进化论。可是,谁也

      不认为这个事实是重要的。斯寇普和那个布特勒法一样,只是一个象征。

        戴屯人就这样把自己标上了地图。而引出的恒久思考,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

      料。

        在中世纪,科学是神学的婢女。自从科学和神学分道扬镳,当代科学和宗教

      就在回应着人类不同精神领域的需求。科学寻求的是知识,宗教寻求的是意义。

      宗教不能代替科学为现实世界提供方案,同样,人类向宗教寻求的回答,科学也

      永远无法代替。布莱恩的历史局限,在于他有时试图让宗教越过这条界限。而事

      实上,人们在处理科学问题的时候,也有同样的倾向。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一个

      例子。在科学昌明、技术猛进的现代社会,西方宗教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倾向于

      多元共存、倾向于宽容和人道。面对人类精神世界不可穷尽的需求,当代西方宗

      教开始表现得谦卑,而科学倒反而常常是傲慢的。这种傲慢潜藏着一种极大的危

      险:科学有可能失去它的道德中性而沦为恶势力的婢女。今天我们重新审视77年

      前的猴子审判案,听到布莱恩当年所发出的警讯了吗?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groups.yahoo.com/group/xys)◇◇

      关键词(Tags): #丁林#林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文摘】afei:关于丁林对达娄的丑化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groups.yahoo.com/group/xys)◇◇

      关于丁林对达娄的丑化

      afei

      丁林为了丑化Darrow的形象,列举了大量所谓Darrow为罪犯辩护的事例。企图制造

      一个“为了钱不惜抛弃正义”的讼棍形象。但实际上,Darrow是以反对死刑而著名

      的。他坚信没有任何罪行,应该被处以死刑。这在很多时候,是他参与辩护的重要

      原因。所以他是故意选择一些“为社会所不齿”的罪犯,使其逃脱死刑。Darrow一

      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使他所有的客户都逃脱了死刑。从而使美国在废除死刑的道路

      上走出了重要一步。他的影响远远不局限在究竟使什么人逃脱了死刑,而在于他的

      “废除死刑”的主张和行为。丁林介绍案件的时候完全抹去了Darrow辩护的动机和

      目的,对丑化他的形象起了非常恶毒的作用。

      资料来源见:http://www.law.umkc.edu/faculty/projects/ftrials/darrow.htm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groups.yahoo.com/group/xys)◇◇

      关键词(Tags): #丁林#林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文摘】『关天茶舍』事 关 林 达

      『关天茶舍』事 关 林 达

      作者:谁先看到村庄 提交日期:2004-4-23 11:08:00

        事 关 林 达

        

        0

        林达是谁?

         “林达”是两位作者合用的笔名。1990年代初,接受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他们移居美国,谋生劳作的同时,开始和美国的普通人建立友谊,了解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他们看到的美国完全出乎意料,法治保障着个人不受他人或政府的侵犯,人人享有着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这一切让他们惊奇,让自己头脑中被妖魔化的美国猜想轰然倒塌。兴奋之余,他们开始给国内的朋友写信,不仅写见闻和感受,也试图写出美国现象的制度根源,写出大厦如何在常识常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而每个普通人的个人自由,为什么竟可以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本。

        从1997年开始,三联书店将他们的信函结集出版,一年一册,是为“近距离看美国” 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个梦想》。其后,林达又有《在边缘看世界》(云南人民版)和《带一本书去巴黎》(三联书店版)两书面世,并在网络及报刊上时有散章发表。这些书行销坊间,总计数十万册,受其影响的读者,难以计数。

        写透中国世事的图书并不鲜见,而能将美国的政法制度客观深入又明白晓畅地表达出来,就我目之所及,无出其右者。

        林达,为普通的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窗。

        1

        我曾在书店工作五年,其间,经手销售了不少颇有价值的好书,也经眼了太多的文字垃圾进进出出。五年里,我并没有看什么书,更多的是为熟悉业务而翻书,浪得一个“博览群书(皮)”的虚名。没看什么书的原因很多,有一条是怕上当,怕白白浪费了感情。那时候,越是热销的书,我越是敬而远之。如果我看中了哪本书,先存上一本,并不急着买,更不急着看,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十有八九,这书我是瞧不顺眼了,再从存书里剔除出去。这种“滞后阅读”的习惯好,也不好,它让我摒弃了许多意义不大的图书,却也让我与许多好书失之交臂,而许多年以后再次与它们相遇,只叹相识恨晚(其实相见不晚)——比如潘旭澜的《太平杂说》,比如吴思的《潜规则》,比如林达的……所有文字。

        2

        说起来,最近这十几年中国也出了不少有关美国的图书,而且,这些书也先后成为当时图书市场的热点。比如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比如钱宁的《留学美国》、陈燕妮的《遭遇美国——50个中国人的美国经历》,比如刘齐的《给洋妞算命》、王伯庆的《十年一觉美国梦》,比如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张欣武与刘卫华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其中,不乏平庸、肤浅之作,用了心的也有,但大都流于感性的认识,并没探究出日常细节的制度根源,让读者一头雾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不解渴。我想到了林达,或许,他能不让我失望?

        3

        我读林达,开始于《带一本书去巴黎》。

        书是断断续续看完的,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种轻松一种兴奋慢慢在心中凝聚从胸中升腾,一如春天蜕去一件件冬装。他让我对“革命”有了全新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民众曾经呈现的另一种面貌——“在强权面前他们是愚民,在弱者面前,他们是暴民”。林达遍访巴黎的革命史迹,读者也因之随他神游其间,他扮演的似乎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导游,然而在他涉笔之处,又尽是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追述和反思,引领读者漫游人文巴黎,一咏三叹。就书中内容判断,林达此行用时并不太长,但写作此书无疑调动了他多年的积累,是他经历与感受以及思索的一次大释放,让人读来有种酣畅淋漓之感。

        字里行间,依稀可见林达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是基于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照,也就是说,正是缘于这种生活方式培育下的思维方式,让林达回过头来打量法国式的自由口号,才有了别样的发现,对法国大革命也不再仅仅是瞧热闹的一位看客。那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以及美国革命的历史,给了作者这样一种角度,一个机会——但在这本书里,美国是只鳞片爪的,不成形象的,这,吊起了我的胃口:我要看看“林达的美国”究竟是什么样!

        4

        果然别有洞天!

        我确信,林达写作的过程,也是思索的过程,他试图从芜杂的生活现象里抓住本质,理出一条线索,解除自己的困惑,同时向拥有着另一种文化的朋友明白晓畅地讲述这一切。他又深知,被山水相隔的,不仅仅是距离遥远的两个国家,还有生活在不同国家里的人相异的逻辑和思维方式——而这一点,并非只是自然地理造成的,还少不了人为的“功劳”。纵然自己对异国他乡发生的事有本真的探求,可要让朋友们清晰地看到这些,其间仍有许多颇为困难的工作要做。因为,两种思维方式之间,有着太多难以言说的模糊。

        最终,林达选择了从最基础的层面突破,通过对美国的语词、语境和逻辑的解析,展示不同于我们的价值体系。而且,他并不隐讳自己的认识进程,反而将其尽现纸面,我认为,这是林达最值得珍视的地方。他起着桥梁的作用,沟通着思维的此岸和彼岸,让我们不经意间完成了视角的转变。

        就说“美国总统”吧,在我们的概念里,他就是一国的元首,美国的政府首脑,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至少也是说话算话的——林达起初也是这种印象,因为这符合东方文化东方逻辑,而且,他还为英语里用两个不同的单词表达“政府”这同一个概念而感到好笑,认为他们自找麻烦。然而,同属“美国政府”的美国总统和国会又常常“出尔反尔言行不一”,引起外交纠纷,激起对方国家的民愤和强烈的反美情绪,想想看,我们曾经还真的为此拒绝消费美国品牌的商品呢。林达在美国生活久了,对这种现象从不以为然到留心关注,继而试图探究其原因。结果却让林达和我们吃了一惊:美国总统并非一权独大,他只是总体意义上美国政府“行政”分支的主管,而通常意义上的“美国政府”,只是“美国行政分支”而已(另两个分支是“立法”和“司法”)——我们对这个国家的误解,却是源于英译汉的基本工作,先人将似乎是一个概念的两个英语单词合二为一,符合了我们的文化思路,简单是简单了,却丢失了太多的内容!

        5

        移步换景。其实景一直没动,不过是我们在行进罢了。我们随着林达,从最基本的元素出发,循着迥异于我们却不再心理排斥的思维方式,换了另一种角度看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国家,见到了别样的风景。

        我们看到,言论自由的关键是“内容中性”原则,它与真理无关,而且它并非由政府赐予,而是一个人生来就拥有的天赋权利,反过来,言论自由以及其它权利却是让民众监督政府的,以免政府权力的扩张损害了民众个人的权利。我们也看到,美国人在拥有这些权利的同时,他们支付了什么样的代价,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我们还看到,“公民权利的保障,不是仅仅依靠权利法案的条文,它还必须依靠健全独立的司法制度、健康的社会机制、良好觉悟的社会和民众团体。而且,这个社会必须普遍有起码的正义感和公民良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谁也不能立身其外坐享其成,维护他人的权利也关系到自己……

        我们看到,美国人对人性的弱点理解透彻,认为人是靠不住的,总统也是靠不住的,从日常工具的发明到国家制度的创立,他们从实际走向实际,利用机制删选不可靠的人,同时利用它去限制和规范人的不可靠的行为,这其实是对人的极度负责。我们也看到,美国稳定的政治制度,以及生活选择的多元,保证了政治家不会异化为政治动物,而是很容易还原为常人,这是极为符合人性的。我们还看到,美国人有着“注重个人”的传统,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为他的“个人行为”负责,既避免了公职人员的任意犯罪,也避免了一种在信仰口实之下的大规模民众犯罪——不得不承认,这些在事前的举措,极大地节约了社会管理的成本,这一点,美国人走在了前面……

         这许多的思想火花,逐渐烛照着我们心明眼亮起来。从此,我们不再沾沾自喜于发现别人的毛病,而能以自己独立的眼光和更为宽广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6

        诚如一位论者所言,林达的书是这几年读到的写美国社会最好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取材于书报、电视新闻多于作者本人在这个国家的亲身体验”,林达在书中也表明,自己是借鉴了各种资料——但事实是不是“美中不足”呢?我看是恰恰相反。如果只能写或者只是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林达的书也就没有太大价值了。因为这样的书俯拾皆是,但是林达并不满足于此,他要通过对历史的梳理,逐本追源,试图寻找令自己惊喜的今日美国现实的成因,而这,需要他钻进故纸堆,把握美国的脉搏,除此并无他路。

        在阅读林达的过程中,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努力,努力地用心倾听一个国家的脉动,努力地在探究中感悟那十分细腻入微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努力地用平白的言语、优美的文笔来表达原本枯燥无味的史实,消除朋友和读者的阅读障碍,以期能在历史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试看如下文字:“后来的大批移民,其状况并不比他们(先前的移民)好多少。英属殖民地的开发是从北方开始的,大多数移民落脚的地方,冬天都相当寒冷。后来者除人多势众一些,所有的问题还是要每一个人自己去解决。他们的房子还是林中的树木。他们与奔跑的野兽之间,谁是谁的食物,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们幻想中的农田,还是长满灌木和荆棘的处女地。他们的种子和工具却还在海上漂泊的商船里。冬天却不肯推迟脚步,坚持要如期而至”。寥寥数语,形象又俏皮,还原了最初移民面临的困境,丰富了史书一笔带过的历史细节,也让读者感同身受,心生悬念,不由得追着文字行进。

        我还感觉到,书信体的表达,也让读者分外亲切,那犹如朋友间的促膝长谈,说的是家常话,道的是天下事,论的是自然理,来往之间,境界已然提升于无形。三种人称的自然转换也颇费苦心,为你讲述,历史人物的言行,替你设问,仿佛知晓你的心思,帮你分析,阐述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如此,我自是手不释卷了。

        7

        林达是真的有话要说啊,触动太深了。

        我想,当初出版社将他的书信结集出版时,选用“近距离看美国”为副书名,大概没有想到,林达的文思如泉涌,“近距离看美国”也先后成为三本书书名的后缀,更没有想到,这些有价值的书竟有那么多的“识货者”,因而一印再印——比较前后几次印刷的《历史深处的忧虑》,可以看出,因为《总统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个梦想》的出版,后来印刷的此书副书名里,才有了“之一”二字。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怀疑这些“信件”的真实性,不是说内容,而是以书信体表达的形式——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书信成为一种古典的诗意,封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今天已没有多少人写信了吧,更别提动辄上万字的信了。我总疑心采用这种形式,是作者和编者的良好用意。无论事实怎样,我享用了一席心灵盛宴,而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甚至愿意相信林达是上苍派来的天使,他的这些书信就是写给我这样的人,给予我们启蒙和引导的。

        于是,便不难理解那么多的巧合会自然发生:在他写美国的司法制度时,恰好出来了个辛普森案,林达通过对现成的这个案子审理过程的叙述,让我们看到了简单结果之前的多种可能,至为重要的是,让我们对美国的司法理念和司法制度的运行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而他写美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时,正值总统大选年,克林顿谋求连任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林达并没有流水账式地记叙克林顿及其竞选班子的言行,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几十年前的总统尼克松,通过解剖这个“反面”典型,道出了更替的是总统、不变的美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模式,以及美国社会更广泛更深层的内容,让我们透过纷繁热闹的表象,看出了一些门道;当他关注美国种族问题相关联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时,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新片《阿姆斯达》(又译《断锁怒潮》)刚刚上映,林达信手拈来,详叙支撑影片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背景,也让读者透过这些精彩动人的故事,看到在这个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如何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着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快意阅读之余,我不由得感叹:结识林达和他的文字,是缘分。

        8

        合上《我也有一个梦想》,我心潮难平。忽然想到,几年前云南人民出版社也曾出过林达的书,不如找来一阅。市面上此书绝迹久矣,我于是联系云南人民出版社发行部,让私交甚好的段兴民老师想办法找了一本寄来——这本书便是《在边缘看世界》,是林达的散章合集。

        如果我最先接触林达是通过这本书,没有什么好说的,只一个字:棒!但我是遍阅其“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及《带一本书去巴黎》后,才读到此书的,感觉就复杂了。说是“在边缘看世界”,其实还是对美国诸方面的叙述和剖析,不过全书并无统一的主题——如果说林达的其它书是长篇小说,这本只能算小小说集了。它对美国社会的描述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既富有情味又引人深思,这使得它从同类书中脱颖而出。

        但是,我却从中看出了缺憾。大约这些文章先发表于网络或报刊,不时有“前天”、“今年”字样出现,但收入书中却未做技术修改,让人困惑。同样的原因,导致不同文章的观点甚至事例的重复,感觉不爽。还有,许多材料大约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边角余料,此次用上了,有点炒冷饭的意思;一些观点欲言又止,是怕看过他的书的读者烦吧(嫌重复),但会让没看过他的书的读者有莫名其妙之感了……

         我知道,我这是苛求贤者,内心里,我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的。我认为,林达以及这些出版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盗火者和举烛人。我为能和他们生活在一个时代而庆幸,而骄傲。

        9

        也算是“心里有,眼里就有”吧,看过林达的书不久,我便注意到了朱学勤写的有关林达的文章。朱学勤与林达夫妇相识,他笔下的林达正符合我的想像,也让我看清了自己痴迷于林达文字的一部分原因。

        林达初到美国即打定主意,离华人而行,扎根美国社会的最底层,到远离城市的南方农村,第二次“插队落户”。他们的邻居是最底层最普通的美国人,其中不乏黑人,甚至是参加过“三K党”的美国农民。在与邻居们的交往交流中,他们突破了聚居城市的留学生们的狭隘视界,也发现了教科书里天天在教导人的荒谬成见。这促使他们提笔,见所见而写,闻所闻而写,随兴而起,随兴而止。然而就是这样低调平实的眼见为实、民间而自由的写作,反而写得很好,写出了一个真实的美国。

        不过,写作只是林达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劳作谋生的方式同样深深吸引了我。林达原来的专业与艺术有关,其绘画很是耐看,这一点,读者从《带一本书去巴黎》中的插画可以领略一二。然而,他们的劳作方式不是在地铁站为路人画肖像或卖画,而是彻底的体力劳动与自食其力。从五月到十一月,他们开着装满各种小艺术品的货车,走府过县,赶集出售,多与美国的乡下人打交道。半年下来,数数挣的钱够一年食用,他们就安心收工,回到自己的老屋,砍一点自家林子里的劈柴,点炉子生火,在火炉边阅读、画画、写作。来年依然如此,过着清贫而丰富的生活。

        朱学勤认为,林达的书在知识界很难出现,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写的书教人如何写作——健康的书籍来自健康的写作,而健康的写作只来自健康的生活。他要求学生重视这些不是用来评职称,而是在自家火炉边用自家劈材取暖所写成的通俗读物,并将林达的书列为研究生入学后的首选参考书目。心仪朱先生很久的我,不知不觉中,已然做了一次他的学生。

        10

        《当沃尔玛来到小镇》,作者丁林。这篇文章发表于《南方周末》“文学”版,当时觉得写的很好,我就剪下留存了。而在我通读林达的文字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篇文章,觉得很熟悉,文笔,风格,以及文章后面那颗敏感于外物缜密于思索的心——丁林,是不是就是林达?

        果然就是。我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惊喜,却无从向他人表白。惊喜的事情还在后面呢,2004年4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林达的新著——《一路走来一路读》,而《南方周末》在“视点”版也为他开设了专栏,《科学精神与人命精神》、《冬日里的铃声》、《小农业与大农业》……这些文章延续了林达的视角和水平,又加入了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关切——我可以想象,丁林虽远居异国他乡,但知识分子的秉性未变,身在自家炉火前阅读、绘画和写作,心却与中国法律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紧紧相连。

        自此,我得以与“林达”再续前缘。更为重要的是,我发现“林达”并不孤单,不信你看这个名单:朱学勤、秦晖、徐友渔、崔卫平、何家弘、梁治平、贺卫方、蔡定剑、乔新生、刘星、薛涌、秋风……

        他们,如暗夜的星斗,照彻我们的内心。

        11

        林达,谢谢你!

        

        

      关键词(Tags): #丁林#林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文摘】古尔浪洼:文化家园笔记之七:心在路上——小记丁林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archive/651732.htm

      文化家园笔记之七:心在路上——小记丁林

      作者:古尔浪洼

      1

      丁林和林达的文章都爱读,前者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甚广,后者的书在读者中颇富盛名。但近日我却突然读出一团迷雾来。这迷雾不是因为两人的文章,而是这两人的关系。当初以为丁林和林达没有关系,后来发现不是,好像丁林就是林达,再后来,有朋友告诉我,丁林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是林达夫妻两位一体的笔名。这真是一种奇怪的阅读感受。

      林达出版过的书,我见过三本:《历史深处的忧虑》《 我也有一个梦想》《总统是靠不住的》。前三部书被称为“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在读者群中影响巨大,其对美国社会、民主、制度的描写和阐述,深入浅出,耐人咀嚼。后来据说还出过一本叫《带一本书去巴黎》的文集,这本书出版较晚,较前三本书影响力要小的多。

      作者很低调,书没有前言,没有序,没有跋,突然就开始了,而后突然就结束了。这种出书的方法,要读者选中和喜欢,就只能完全靠文字的功力了。但也正是作者的这种过分低调,引发了我的好奇,所以吃过了鸡蛋想看鸡的我,便到处找起作者的介绍来。结果找来找去,一无所获。后来,还是在朱学勤先生的文章中找到蛛丝马迹。在《从“五月花“到“哈佛”》中,朱先生有这么一段文字:

      圣诞节到了,我的南方朋友从佐治亚 —— 即中国人很熟悉的小说《飘》的家乡,长驱三千英里,开车两天来看我。而他们夫妇写的两本介绍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的书,那一年在中国也上了热点图书排行榜,《历史深处的忧患 —— 近距离看美国》和《总统是靠不住的》,已经为中国读书界熟悉。那两本书写得好,与他们的生活状态有关,抵美多年,他们以小贩为生,在草根层摸爬滚打,一点没有在美留学生阶层的那些坏毛病。夫妻俩遥闻哈佛大名,却总是自认为是南方的乡巴佬,轻易不敢来,这次乘着我在那里,就到哈佛来探头探脑了。因此,我戏称这一年的圣诞是“两个小贩到哈佛”,而他们对我的报复,则是带给我一本《总统是靠不住的》,扉页赠言居然如此回敬:“ 1997 年圣诞:哈佛不读书纪念 ! ”他们开车载着我东跑西颠,走了很多我平时因没车而到不了的地方。那一个礼拜,我果然读不成书了,这一对小贩夫妇开心得哈哈大笑。

      这一对夫妇,就是林达夫妇。不过,从朱先生的文章中透露出来的情况来看,林达夫妇竟然是一对小贩,这与我当初的想像大相径庭。我认为,这两位至少也是个学者,在某个著名的大学里当教授,或者做访问学者。但结果竟这样出乎我的意料。这多多少少在我的心理上形成了一个落差。不过我同时也对这对“小贩”夫妇存疑。若真是小贩,他们怎么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和闲情来写东西呢?可能是朱先生对林达夫妇太熟悉了,所以才有此戏称吧?!

      后来继续寻找,在朱学勤先生的的著作《书斋里的革命》里一篇叫《小概率事件》文章中,再次看到了他对林达夫妇的描写,这次写的稍微清晰明白些:

      我到了美国,去了南方,在佐治亚州一个偏僻农舍里,与写作《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个梦想》的林达夫妇畅谈了三天。

      看起来这回没错了,竟而是在“偏僻农舍”里见到林达夫妇。看来不是小贩,也是农民了。

      再找。我终于又在朱先生的《带一本书 ——从美国到巴黎》中,读到了关于林达的比较完整一点的叙述,其中肯定性地说明了,林达夫妇确实是一对小贩,他们就住在美国的乡下比较偏僻的地方,挣扎在美国生活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半年劳作,半年写作”。其中,朱先生对林达夫妇贩卖生活还有一段比较细致的描写:

      车停稳,先搬出众多木板搭制简易货架,将待售的艺术品一一摆上;天一黑则把这些货架还原为长短不一的木板,收回车内。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他们笑话我是“中国干部参加美国劳动”。赶集的日子从五月到十一月,天冷叶子一落,数一数半年挣的辛苦钱够一年食用,他们也就安心收工不干。从秋天到冬天,他们是回到老屋,砍一点自家林子里的劈柴,点炉子生火,在火炉边阅读、画画,写作“我有一个梦想”或者“带一本书去巴黎”。

      待确认清楚丁林夫妇确实是一对小贩之后,相反,我却没有失望,反而有一种羡慕和欣慰。“半年劳作,半年写作”,这是多么好的一种心态,也是令我对当初产生那样的想法感觉到惭愧。这种“只是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劳动,自由地写作”的简单生活方式,其实比那些追逐名利的学者们的生活方式更令人崇敬。“见所见而写,闻所闻而写,随兴而起,随兴而止。”这种低调、平民的写作方式,也许更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追求,他们那种“清贫而丰富”的生活,其实更加令人相往。

      2

      我认为我的追寻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不料不独我吃过鸡蛋之后对下蛋的鸡感兴趣,其他的读者们也有类似的爱好。

      今年年初,在关天,有位网友写了篇帖子,进行林达探秘。这位网友这么一招呼呼,一下子点燃了藏在大家心中的激情,呼啦啦,上来一大帮,各抒己见,各供材料。但可惜,各位读者对于林达夫妇的了解,也就仅止于我所了解的水平,再多,似乎也没有了。

      不料,山穷水复疑无路之际,却突然柳暗花明起来了。这所谓的“柳暗花明”就是:竟然因为这帖,引出了在关天潜水的林达夫妇。更让人们惊喜的是,他们非常难得的,在这里做了一翻“自我交待”,约略追述了自己的过去,还谈到了他们的现状。我读到之后,倍感欣喜。却不料,喜之过早,后来林达夫妇却要求版主删去了他们的那段“自我交待”。后经过百般努力,我终于获得了他们当初贴的那段文字,录在下面,供当初未能得见的网友一饱眼福:

      诸位,别猜了,我坦白交代了吧。

      我们夫妇俩,叫丁林也罢,叫林达也罢,都不过是为了发表一些话非要一个名字不可时,起的一个名字。男的原来姓丁,女的名字里有一个林。通常都是女的写头一稿,所以仔细的人看得出有女性的痕迹。之所以不怎么“秀”,实在是没什么可“秀”的。读者诸君读了,觉得有道理,对那些故事留一个印象,我们就满足了;觉得没道理,骂一声,也没什么不可。

      我们俩是中学同学,朱学勤先生文中提到的刘海生老师就是我们上海复兴中学的老师。

      我们俩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插过队,干农活,还放过马。后来回上海,男的是街道工人,女的干过几年建筑队木匠。文革结束进大学,学的都是“工科”。女的毕业后又考了研究生,师从陈从周先生。后来我们两人都在大学里工作,但不久就都辞职了。那是大概1987,88年的事情。此后就都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当然,有点书本和技术底子,活儿比一般小工要轻得多,但是和工人们一起住工棚,却是当然的事。这样直到91年偶然的机会出国,机缘还是打工。

      出国后,干的活在农业、仓库、建筑、运输等等的边缘,就是说,在老板手下你该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也上过一点课,很杂。读书,也很杂。“小贩”一说,还真是准确的说法。在各地小镇的地方节庆上,摆一个“摊”,卖小玩意儿,比如自己做的小东西,工艺品之类。相当于赶庙会。如此谋生不易,所以我们俩还得有一人维持一份固定的job,每天上班。如此谋生的好处是,走遍了南方的小镇,习惯了黑白红黄乡下人。

      最怕的是,编辑在我们的“名字”旁注:学者。非得是学者才有credit吗?不是学者能不能有常识?我们早不是什么学者。我们俩手上都是有茧子的。

      最近我们俩在忙于自己动手盖房子,改善居住条件。DIY在这儿非常普遍。杰米·卡特总统是我们州的人,他老先生就喜欢空下来做做木工活的。我们觉得这挺好,你说呢?

      记得曾经读到过何清涟一篇文章,说人生宛如在路上行走,但各自在路上的境界却不一样。大多数人是“身在路上”,他们为自己设定的物质性目标所累,最后都难逃恺撒之悲;少部分人是“心在路上”,他们为心灵的自由而生活,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赋予人类文明以尊严与崇高,为人们留下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丁林,就是那类为人们留下精神财富的人。

      祝福丁林,希望他们在DIY的日子里,过的富足快乐!也许希望他们能够给我们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Tags): #丁林#林达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