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这似乎不是一个正确的比较方法 -- Songhua

共:💬6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原创】这似乎不是一个正确的比较方法

    刚才从网上读到这样一则新闻;

    “洛阳日报报道,北京有1600万左右人口,去年北大、清华的招生指标有851个;河南有9700多万人口, 两校的指标却只有171个。北京1.7万个人中就有1个人能上北大、清华,而河南56.7万个人中才有1个人能有这样的幸运,机会相差33倍。高考分数线、录取指标地区间的不平衡,是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议论的焦点之一。 ”

    首先,某也承认中国高考录取确实存在着地区间的不平衡,不平等,甚至歧视。但是象该文所言的比较计算是不正确的。

    “北京有1600万左右人口”,但是北京并非这1600万人都在同一年报考大学。“河南有9700多万人口”,也不是这9700万人全都在一年报考大学。

    所以比较的计算应采用北京和河南的应届报考大学人数,而不是自然人口总数。这样的话,计算比较北京和河南应届报考大学的学生中上北大清华的机会才有意义。也许相差不到33倍这样惊人。也许相差远超过33倍更惊人。但是比用两地人口总数为基准计算更合理。

    甚至,似乎也不该用北京河南两地应届报考大学的总人数做计算基准。更精确的算法是用北京河南两地报考北大清华的学生总数和北大清华在两地招生指标(分别是851人和171人)做计算。同理,也许机会相差不到33倍这样惊人。也许机会相差远超过33倍更惊人。

    举例说明,如果某河南或北京的学生志向在广州中山大学,不论是否考上了,都不应把该学生算入报考北大清华的竞争者吧。

    请诸位指教,谢谢。

    • 家园 我认为

      所以比较的计算应采用北京和河南的应届报考大学人数,而不是自然人口总数。这样的话,计算比较北京和河南应届报考大学的学生中上北大清华的机会才有意义。也许相差不到33倍这样惊人。也许相差远超过33倍更惊人。但是比用两地人口总数为基准计算更合理

      应该是没什么差别 没有理由认为两地人口年龄分布有本质区别

      更精确的算法是用北京河南两地报考北大清华的学生总数和北大清华在两地招生指标(分别是851人和171人)做计算

      没有道理 招的少 敢报的人自然就少 

      原文比较没有什么问题 结论是在误差范围内可接受的

      • 家园 仍然认为不宜用两地全部人口总数作为计算基础

        不在当年报考大学者不应作为计算高考录取率的基数。

        比如两家人,A家2个孩子,加上父母4人,全部已经大学毕业。B家3个孩子,一人应届考上了,其他两人失学,父母也不识字,全家5人。

        如果用全部人口比较当年大学录取率,A家为0%,而B家为20%。

        但是如此比较没什么意义,这个结果似乎B家教育成功高过A家,但是完全是误导。

        至于招得少不敢报名,则非本统计比较的范围。

        各种对前因后果的讨论已经超出本题。

    • 家园 Songhua 送花

      也不能“用北京河南两地报考北大清华的学生总数”来计算,因为往年招得少,会使得许多河南学生不敢报考。

      既然北大清华是一等院校,考分一般的学生可以不计入统计范围,又既然是全国统一高考,可以约定一个共同分数线,以北京河南两地达到这个分数线的学生总数来计算。

      相信那绝对会超过33倍。

    • 家园 有道理

      好象GRE逻辑题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