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下载一超强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集异璧之大成~欢迎砸花 -- simplyred

共:💬19 🌺2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下载一超强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集异璧之大成~欢迎砸花

    花了我不少功夫找,结果最后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下找到3个版本

    http://www.cp.com.cn/scrp/bookdetail.cfm?iBookNo=5705

    译校者的话

      读者打开的这本书是一本空前的奇书。

      在计算机科学界,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本杰出的科学普及名著,它以精心设计的巧妙笔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理逻辑、可计算理论、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中的许多艰深理论,然而当你翻阅它的时候,首先跳入眼帘的却是艾舍尔那些构思奇特的名画以及巴赫那些脍炙人口的曲谱,最后,你合上这本书的时候,竟会看到封面上印着“普利策文学奖”的字样。

      1979年,我访问美国斯坦福大学时,意外地碰到了微服来访的王浩教授,他把这本书介绍给我。次年,该校高恭忆教授又在他家中使我认识了作者Douglas R.Hofstadter教授(他给自己起了个中国名字叫侯世达)。不久,中国科学院唐稚松教授就提出了一项把我困扰了十年之久的建议——翻译这本书。这实在是一件困难不堪的工作,只要想象一下书中俯拾即是的那些花絮就可以明白。

      1981年回国以后,吴允曾教授又建议我们两人组织一些人来翻译此书。我被他的热情所感动,又受到了一些朋友的鼓舞,就答应了。我们很快得到了商务印书馆的积极支持,工作迅速展开。先后有郭维德、樊兰英、郭世铭和王桂蓉等同仁参加进来,我与吴允曾先生则承担校对任务。在经历了一番艰辛之后,我们不久就完成了大部分章节的译文。

      作者听说我们的工作之后,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他寄来了一本专为翻译者准备的注释,又几次委派他的朋友莫大伟[David Moser]来中国与我们共同工作。对于书中充满的精微的文字游戏,我们本打算用译者注的办法加以说明,但作者断然反对。他亟希望我们编出类似的中文的文字游戏来。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译稿都得重新整理,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要脱离原书重新创作。

      甚至连书的译名也出了问题。这本书的英文原名“Gödel,Escher,Bach——an Eternal Golden Braid”,直译为《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一条永恒的黄金辫带》。但“Braid”这个英文多义词不仅在这里有双关的意味,而且作者还特意向我们指出,它作为一个数学名词暗示了正题和副题之间有“G、E、B”和“E、G、B”这种词首字母在次序上的照应,而这个照应在书中许多地方要用到。我们研究再三,把副题改成了《集异璧之大成》,这里的前三个字正是那三个英文字母的译音,而“大成”则取自于我国的佛教、哲学和音乐典籍,这既与原著的有关内容相呼应,又起到了类似的双关作用。与此相联系,正文中做了相应的修改,上、下篇的篇名也分别由原来的“GEB”、“EGB”改为“集异璧”和“异集璧”。此外,封面和有关插图也要重新绘制(幸好刘皓明君完成了这一创作)。

      书名已经如此,更不用说书中的文字了。简直可以这样说:在轻松、幽默、流畅的正文背后隐藏着大量的潜台词。它们前后照应、互相联系,交织成一个复杂的、无形的网络。你看不见它,但可以嗅出它的气味,并觉察到这是作者有意喷洒的。作者希望借此引起读者的兴趣,从而在反复玩味中体会出那些潜台词来,真正触及本书的精华。

      编制一个中文的文字游戏来模仿一个英文的文字游戏,这也许是一件饶有兴味的工作(当然,水平高下暂且不论),但要写出一段译文来,它不但与原文潜台词相同,还要让读者同样有兴趣去玩味,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使,何况译者还得首先对自己的体会有充分的把握。

      我们无法绕过这些难题,也就接受了这项挑战——重译。然而,环顾左右,几位译者都已另有安排,不能继续参与这项工作了。于是,只好另起炉灶,找了严勇、刘皓明和王培这几位有志者来完成这吃力的任务。

      不用说,脱稿日期就因此一拖再拖。这期间我们看到了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个节译本,书名就是《GEB——一条永恒的金带》。把那本书与本书仔细比较一下,也许可以使读者更能理解上面的这些话。下面的三句话就不必读了。这些话不说明什么问题,只是对作者的文字游戏的一种模仿。而这种模仿又是“自指”类型的。斯坦福大学的著名人工智能学者John McCarthy则认为本书作者过分热衷于这种“自指”。

      经过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还要加上郭维德、王培两位对全书的通盘校订以及在排版过程中仔细地核对那些文字游戏,这本书终于摆在读者面前了。但不幸的是,我们却不能把它也摆在吴允曾教授的面前,只能用它作为一种纪念,纪念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作了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又悄然离开我们而去的吴先生。

      在本书的汉译过程中,首先要感谢的是孙齐心,在我们利用计算机编辑系统之前,有许多原稿是由她誊抄的。此外,她还对一些译文提出了值得参考的意见。阅读和誊抄了一部分原稿的人还有杨倩、李然和马灵。我们希望能够在此对她们所曾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深深的感谢。

      我们还要特别感谢朱守涛和吴亚平,是他们慷慨地提供给我们他们所开发的CW中文语词处理系统。在这部译文的修改、校对过程中,它起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没有它,许多工作将会繁重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惠国教授始终热情关心和积极支持这本译著的出版,我们对他的宝贵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们诚挚地感谢商务印书馆为出版此译本所做的努力。这本书稿还不胜荣幸地成为商务印书馆历史上第一批用计算机排制版的学术译著。

      最后,应该按惯例把译校者的分工说明一下。这有些困难,因为不少工作有交叉,大致情况是:

                  初  稿

      樊兰英 导言,第1、2、5、9章及各章前相应的对话

      郭维德 第3、4、7、8章及相应对话

      郭世铭 第14、15、16、17章及相应对话

      王桂蓉 第6、10、11、12、13、18、19、20章及相应对话

                 二稿(部分重译)

      王 培 第6、10、11、13、18、19、20章

      严 勇 第5、9、12章,对话《藏头诗》、《幻想曲》、《前奏曲》、《咏叹调及变奏》、《大合唱》

      刘皓明 导言,附件(作者序、概览、插图目录、鸣谢、注释、文献目录、索引),以及除《施德鲁》和上面五篇对话以外的其它全部对话

                  修 订 稿

      严 勇 除导言外的全部章节

      刘皓明 导言、全部对话、附件

                  校 订 稿

      王 培 全书

      郭维德 除附件外的全书

      至于我自己,有形的工作很少,值得一提的只有一篇对话的改造,就是第十八章前面的《施德鲁》。

                          马 希 文

                       于北京大学承泽园

                          1990年8月

    http://algo.net.cn/dl/GEB_Goedel_Escher_Bach_1979_CN.pdf.bz2 中文版

    http://algo.net.cn/dl/GEB_Goedel_Escher_Bach_1979.djvu 英文版

    邮件版

    1053页 02H清晰版

    检测完整,无加密,已上传至

    [email protected]

    提取方法:进入你的56邮箱后在"共享资源"里输入“manne002”即可看到

    友情提示:速度慢的可先复制到自己的邮箱中,没有56邮箱的朋友,可以双击下面的链接申请,同时会替我增加50M空间

    http://www.56.com/manne002

    PS:下载确认后请修改标题“REQ”为“感谢”并加上"manne"。

    • 家园 四川出的那个是走向未来丛书的一本

      这本书跟着我出国,现在还摆在我的书架上,还记得当初书前那些插图给我的震捍感。

      走向未来丛书是包遵信主编,89年后这个系列不让卖了。90年代有一回我到书店闲逛,发现地板上堆着一大堆白皮金字书,一看全是这个系列的,卖得极便宜,好象一本一毛多,赶紧挑了一些,包括这本GEB外还有<信息社会的技术源流>,<卖桔者言>,<波兰危机>,<经济控制论>等七八本。后来再去就没有了,估计是卖了废纸。可惜了。

    • 家园 下来了,找了一段时间呢,多谢楼主啊

      下来了,找了一段时间呢,多谢楼主啊

    • 家园 好书,谢谢。

      就是深奥了点,云里雾里的。

      上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看过,没看懂。

      现在再看一遍,还是不太明白。

    • 家园 请问那个邮件版还有吗?

      邮件版

      1053页 02H清晰版

      我按原贴去56.com注册了个账号,没找见这个……

    • 家园 好书! 我的评论,兼推荐彭罗斯的&lt;&lt;心智之影&gt;&gt;摘选下载

      Hofstadt的书的最后一章(第二十章 怪圈,或缠结的层次结构)总结了他对大脑和心智的看法.

      ● 每个缠结的层次结构下面都有一个不受干扰的层次

      ...

      ● 大脑和心智:一个神经原缠结支持一个符号缠结

      ...

      ● 我们能否理解我们自己的心智或大脑

      ...

      ● 理解心智

      "我看不出哥德尔定理能用何种理由来限制我们刻划与核实那种发生在神经细胞介质上的思维过程的一般机制的能力. 我看不出哥德尔定理怎么会设置障碍, 阻止我们在计算机上实现各种能获得和大脑大致相同结果的符号处理功能. ... 哥德尔定理没有禁止我们通过程序再现我们自己的智力水平, 正象它并没有禁止我们通过DNA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再继之以教育,以再现我们自己的智力水平一样."

      可以说他属于神经元教义派, 他对强AI的实现是抱乐观态度的, 他不认为形式逻辑系统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会阻止在计算机上实现我们的"心智". 他把形式系统这个层次里的缠结(符号缠结)放进一个更大的体系(脑神经系统)中, 这样, 该形式系统的不完备性就可以从该系统外(仍在高层次的体系内)得到解决. (其实,这只是把困扰扫到地毯下面去.)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心智是否就等同于基于神经介质的运算体系呢? 如果是, 那么只要能让计算机忠实地模拟脑神经的运算, 就能再现我们的心智了, 可以说强AI成功了, 而脑神经体系的不完备性无关乎这个任务的达成.

      但彭罗斯在<<皇帝新脑>>和<<心智之影>>[1]两部书中论证了对立的观点, 即: 人的意识是"不可计算的"("non-computable"), 也就是不可能用图灵机算出(i.e.停机并给出计算结果). 所以计算机不可能实现我们的心智, 就是说, 强AI不可能实现. 相关的一点是: 人的大脑无论有多复杂, 按生物学家或还原论者的看法, 都可以被一台足够强劲的图灵机所仿真, 因为只要能仿真大脑中的每一个分子和离子的状态(是有限的),就能再现其中所有的生物化学、生物物理过程,也就是忠实地再现了大脑的思维活动。理论上,若有足够强大的计算机,这是可以做到的。而彭罗斯论证了意识是不可计算的,所以现今科学对于人的意识的理解必然缺了重要的一环---不可计算性。彭罗斯认为这得从更深刻的物理规律中寻找答案。他随后列举了几个候选的物理机制。(现在,他已和麻醉师Stuart Hameroff合作, 提出了量子意识的Orch OR模型。见外链出处

      回到Hofstadt说的“哥德尔定理...并没有禁止我们通过DNA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再继之以教育,以再现我们自己的智力水平一样。”假设Penrose是对的,那我们怎么理解一对夫妇生育小孩,并施以教育,从而能使孩子拥有人类的智力水平呢? 这个过程不是可以用生物学来描绘,因而也可以用图灵机仿真的吗? 从这个意义上,岂不是实现了强人工智能? 我的回答是: 从精子卵子的结合到受胎, 按佛理这中间还需要一个因素/条件/缘的参与, 就是"神识", 而这个神识的参与就使得随后的演化过程non-computable.

      [1] "Shadows of the Mind: A Search for the Missing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Roger Penrose

      Rouse Ball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其节选(共22页)可用电骡下载

      ed2k://|file|penrose.shadows.of.the.mind.excerpts.pdf|1315762|29CF81518DB8A2BC96D48B2969687E7D|/

      关键词(Tags): #Penrose
      • 家园 从Penrose&lt;&lt;心智之影&gt;&gt;中摘两段, 一段是关于科学世界观

        A scientific world-view which does not profoundly come to terms with the problem of conscious minds can have no serious pretensions of completeness. Consciousness is part of our universe, so any physical theory which makes noproper place for it fails fundamentally short of providing a genuin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 I would maintain that there is yet no physical, biological, or computational theory that comes very close to explaining our consciousness [赞同!]and consequent intelligence; but that should not deter us from striving to search for one. It is with such aspirations in mind that the arguments of this book are presented. Perhaps someday the fully appropriate collection of ideas will be brought about. If so, our philosophical outlook can hardly be other than profoundly altered[赞同!]. Yet, all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a two-edged sword. What we actually do with our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another matter[所以不要以社会学的考量来干扰科学研究]. Let us try to see where our views of science and the mind may be taking us.

        ...Oppressively authoritarian regimes still subjugate their peoples,keeping them in check by the use of death squads and torture. Yet, those who are oppressed, and who might seem to have a common purpose, are often locked in conflict with one another[惟其如此,才便于统治者的统治], and when given a freedom that they may have been long denied, may seem to choose to use that freedom in horribly self-destructive ways[譬如"文革"].

        引自"Shadows of the Mind"第8页.

        方括号[]内是我的评语.

      • 家园 呵呵,夹带私货

        我的回答是: 从精子卵子的结合到受胎, 按佛理这中间还需要一个因素/条件/缘的参与, 就是"神识", 而这个神识的参与就使得随后的演化过程non-computable.

        没有证据亚

    • 家园 【原创】马希文教授,时代对中国科学影响的缩影

      马希文教授入学时是北大的神童,但经过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损耗,到科学的春天时已经过了创造的黄金年令,到八十年代初还在引入Lisp语言,这可是McCarthy58年创造的。除了本书以外,他撰写的《What Computer Can't Do》译著的序言,当时在人工智能界影响很大,有时我在想,如果在他黄金年令能够全力以赴做研究,说不定能够写出“What Computer Can Do”。

      另外,王选在一篇文章中批评他兴趣太广,影响了他的研究深度。

      关键词(Tags): #人工智能
    • 家园 我怎么下几十K就结束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