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淘书记(十九)《草叶集》与《恶之花》(上) -- 履虎尾

共:💬58 🌺7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淘书记(十九)《草叶集》与《恶之花》(上)

    以前,俺提到过几次,俺有个同学特别喜欢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这个同学姓崔,大家都叫他“大崔”,大崔的那套五卷本的《马雅可夫斯基诗集》,就是俺帮助他在书市里淘到的。淘《马雅可夫斯基》的过程挺有趣,等下一帖俺再细说。等到下乡插队的时候,大崔同俺在一个知青点,是俺们“光棍堂”里的六个“光棍”之一。大崔的家住在中山广场,离沈阳南站很近,所以,过完春节要回生产队了,大崔约我们几个在他家汇齐,再一起去南站搭火车。

    同学们都到齐了,时间也差不多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提起行李,准备动身。只见大崔快步走到他母亲身前,身体站直了,一字一板地朗声说道:

    “亲爱的妈妈,您的儿子就要离开您的身边,奔赴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去了。您还有什么要嘱咐儿子的话,就请您讲吧!”

    我们听了之后,全都背转身去,猫腰捂着肚子,掩住嘴巴,拼命地忍耐着,生怕当面笑出声来。大崔的母亲也笑了,她边笑边骂道:

    “瞧瞧你那份德行,有点儿正形儿没有,你唱戏呐,还是说书呐?也不怕同学笑话你!行了行了,别耍贫嘴子了,快走吧!”

    出了大崔家门,我们再也忍不住了,张开嘴巴,捧着肚子,放声大笑起来……

    大家笑了一阵子,一个同学说了,怎么在家里跟母亲出洋相开玩笑啊?

    大崔不笑了,他的脸也慢慢地板了起来,大崔低声说道:

    “我也不想这样!前两次回家,每次临返回台安县,我妈都哭天抹泪的,扯着袖子不放我走。这一次,约你们来家汇齐,一起出发,就是想哄我妈笑笑啊——”

    呵呵,大崔喜欢诗,尤其诗喜欢苏联诗人玛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有点儿诗人气质。大崔时不时的,也模仿着“老马”的阶梯格式,写上那么几句。大崔的诗不用钢笔写,不写在稿纸上。那用什么呢?大崔在“八开”的白报纸上,用木匠使用的那种扁扁的红篮铅笔,把字写得有核桃大小。诗写成了,就自己站讲台上,高声朗诵一番。因此呢,得了个外号——“大吹”。诗人一般都外向,不甘寂寞有表演欲,嗓门大声调高,好出个小风头什么的。今天呢,大崔就给母亲来了个诗歌朗诵,引得妈妈开心一笑,颇有点儿“老莱子斑衣戏彩”的意思。

    俺履虎尾当年,也曾经喜欢过诗歌,不过呢,俺不像大崔这般光焰四射,气势逼人。俺喜欢找一个没有干扰的环境,自己捧着一本诗集,默默的诵读,默默的品味。当然,俺的心也热着呢,俺不是不想出风头,而是俺不会出风头。

    俺在书市上淘书,遇到古典诗歌集,价钱合适的,当然一律笑纳。不过,俺搜罗诗集的目的跟搜罗小说不一样。古典名著小说,俺淘到手是要收藏的;而诗歌集呢,俺是把它门当做硬通货存放在手头,准备着随时随地跟别人交换的。俺淘到过的诗集有十好几本,但是最后,俺只保留了涅克拉索夫的《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一本。

    至于阅读,俺只读俺喜欢的,俺不喜欢的呢,俺碰也不碰。

    我喜欢普希金的诗,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爱读。俺读普希金的中篇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青铜骑士》和《茨冈》,每淘到一篇,都读得津津有味。俺喜欢拜伦的诗,无论是长篇巨著《唐璜》,还是中篇叙事诗《异教徒》,《海盗》以及《科林斯的围攻》,都极合俺的口味。而其他一些诗人,如海涅,裴多菲,雪莱,泰戈尔,以及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俺则不会欣赏。至于中国的现代诗人的作品,俺也是理解不深。

    俺个人的体会是,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同小说、戏剧等作品有个重要区别。剧本、小说注重故事情节,诗词歌赋注重的是感情的宣泄。读小说和剧本的时候,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直接反映在我们的脑海中,眼睛里面看见的是字、词、句子,而大脑里面出现的不是这些,大脑里出现的是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清晰的图画,一段段曲折的情节。读剧本读小说的时候,就像是一部情节紧凑,内容完整的电影正在脑海中播放。俗话说“看三国,流眼泪,替孔明担忧”,说的就是读者完全进入故事情节之中,竟然忘记了时空的障碍,已经把自己“置换”成书中的人物了。这种阅读的快感,读诗歌的时候是不会产生的。诗不是读的,而是“哼”的,“吟”的,朗诵的,唱的。我们欣赏诗歌的时候,大脑里一般不会上映电影,而是出现一个个复杂情感的片断,就像是一团团捋不清的乱麻,需要读者自己去整理。不论是读中国诗词,还是外国诗歌,都如同吃橄榄一样,要慢慢地咀嚼,慢慢地回味,而不能囫囵吞枣。诗是用情感来感染人的,或者说是用来扇情的。也正因为如此,诗歌只适合几岁、十几岁、二十几岁的“爱上层楼,爱上层楼”的年轻人。年轻时候读过的那些诗,现在一旦重读,立即就勾起了当年的感情回忆。而那些年轻时候没读过的,那,就算了吧!等你年逾“不惑”,司空见惯世间事的时候,它已经无法感动你了,诗歌这个艺术形式已经无法打动如同无波古井般的“老头心”了。

    而且,诗词歌赋这种文学体裁也是会被写尽的,一段情,一幅景,前人写过并得到历史和社会的公认后,得,你就闭嘴吧,你就不要“鹦鹉学舌”,你就不要“鲁般门前弄大斧”了。登上长江黄鹤楼,你千万莫写近体诗,特别是莫写七言律诗;进了滕王阁,你万万莫写骈体文;路过滇池大观楼,你要牢记,关于对联,你是一个门外汉。

    古今中外的诗人都是玲珑剔透的人,对此他们当然比我们更清楚。既然话说尽了,路被走过了,于是,一些聪明人要另辟蹊径,去走“另类”的道路了。在咱们中国的诗词创作中,历来就有故作惊人之语的,你读过“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吧,读过“远看泰山黑乎乎”吧,读过“一窝两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吧,读过“咬定青山不放松”吧!

    关键词(Tags): #马雅可夫斯基诗集#老莱子斑衣戏彩元宝推荐:雪个,海天,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草叶集》与《恶之花》(下)

      另一个典型就是法国的波特莱尔了。夏尔?波德莱尔是十九世纪中叶法国著名的诗人,他的代表作诗集是《恶之花》。这部《恶之花》,俺在书市上没有遇见过,直到文革以后,俺才在学校图书馆里读到它。

      波特莱尔是一位天才诗人,他的诗歌技巧很高超娴熟,夸张点说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一首名为《阳台》的小诗,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地温馨亲切:

      我的回忆之母,情人中的情人,

      你赢得我的全部喜悦!全部敬意!

      请你回想那些抚爱的优美温存,

      那炉边的快慰,那些黄昏的魅力,

      我的回忆之母,情人中的情人!

      被熊熊的炭火照亮的那些黄昏,

      罩着蔷薇色雾气的阳台的傍晚,

      你的乳房多温暖!你的心多温存!

      我们常常作些永难磨灭的交谈,

      被熊熊的炭火照亮的那些黄昏。

      在暖和的傍晚,夕阳多么美丽!

      宇宙多么深奥!爱心多么坚强!

      最敬爱的女王,当我俯身向你,

      我好像闻到你的血液的芳香。

      在暖和的傍晚,夕阳多么美丽!

      黑夜拉上像墙壁一样的厚幕,

      我的眼睛在暗中窥探你的双瞳,

      我酣饮你的气息,哦,甘美,哦,毒素

      你的双足在我亲切的掌中入梦。

      黑夜拉上像墙壁一样的厚幕。

      我有妙术把那幸福的良辰唤回,

      埋头在你的膝上,重温我的过去。

      因为,何处可寻到你的慵懒之美,

      除了你的芳心和你可爱的娇躯?

      我有妙术把那幸福的良辰唤回。

      那些无穷的亲吻,那些盟誓、芬芳,

      可会从那不可测的深渊里复生,

      就像从海底深处出浴后的太阳,

      恢复它的青春,又向空中上升?

      ——哦,无穷的亲吻!哦,盟誓!哦,芬芳!

      这首小诗共六小节,表面看来每一节有五行诗句,其实呢,每一继小节只有四行诗句,它的第五行乃是第一行的重复。波特莱尔应用的这种重复的技巧,使得诗歌变得前后互相照应,首尾连绵,把情人之间那种相依相偎,依依不舍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每小节中尾句对首句的重复的艺术手法,在中国的诗词创作中,履虎尾没有发现完全一样的,只有一种与此相近似的,这就是被称为“链环扣”的艺术形式。所谓“链环扣”,跟“顶针”、“续麻”差不多,也就是网上所说的“接龙”游戏。在“链环扣”形式中,每小节的结尾,就是下一小节的开头,每小节最后的一个词,词组,或者是句子,在下一小节的开始,重复出现。三国时曹子建的名作《赠白马王彪》,盛唐时张若虚的杰作《春江花月夜》,都是使用了“链环扣”的创作技巧。

      诗歌不仅讲求技法,更讲求激情。波特莱尔的《阳台》,就是技巧与感情的完美结合。波德莱尔如果沿着这条创作道路走下去,也许同样能获得成功。然而,波德莱尔却认为,踏着前人的足迹是难以成就巨大的声望的,他要标新立异,把笔锋指向前人尚未涉及到的领域。波特莱尔宣称:“大名鼎鼎的诗人们早已割据了诗的领域中最华彩的省份。因此,我要做些别的事。”

      波特莱尔所处的十九世纪中叶,是法国诗歌创作史上的转折时期。而法国诗歌正是由于有了波德莱尔,这个转折才得以实现。波特莱尔做了什么事呢?波特莱尔认为,“浪漫主义时代,是用粉饰的文字将自己以及思想遮遮掩掩的时代,却又是希望以其华丽的辞藻吸引大众目光,借此以在其领域留下个人痕迹的时代”。波特莱尔说:“十八世纪流行的是虚伪的道德观,由此产生的‘美’也是虚伪的,所以十八世纪是一个普遍盲目的时代。” 波特莱尔要进行一场所谓的“激烈的变革”,要占领自己的领地,割据自己的省份,开辟自己的方向,他要在“与前人不同”方面狠下功夫。波特莱尔说:“什么叫做诗?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同美区别开来,发掘恶中之美。”波特莱尔甚至叫嚣道:“透过粉饰,我会掘出一个地狱!”

      在波德莱尔的眼中,万事万物都是恶的,而他却要在万“恶”之中,寻找美丽芬芳的“花”来。于是,波特莱尔给自己的诗集取名为《恶之花》。波德莱尔以一种宗教狂般的狂热、固执和异想天开,把他注意力指向了前人所未曾涉及的粪坑,蛆虫,白骨和腐尸……

      波特莱尔的《恶之花》共收诗一百五十七首,分为六个诗组,于1857年在巴黎出版。此书一出,舆论大哗,波德莱尔终于也“一举成名”了,尽管不是“善名”而是“恶名”,但“恶名”也是“名”啊!波德莱尔因此也就成了“恶魔诗人”、“腐尸诗人”。法兰西帝国法庭曾以“有伤风化罪”和“亵渎宗教罪”对波特莱尔进行起诉,对波德莱尔判处罚款,宣布《恶之花》为禁书并严加查禁。

      在若干年前,波特莱尔的诗被看作是一种“揭露”,一种“批判”,是波德莱尔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强烈控诉”。当“非正常”被当作“正常”的时候,人们总是能为“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找到借口的,能为自己的理论找到巧妙的理由的。所幸的是,那个时代终于过去了,“腐尸”还是归于坟墓吧。

      腐尸

      爱人,想想我们曾经见过的东西,

      在凉夏的美丽的早晨;

      在小路拐弯处,一具丑恶的腐尸,

      在铺石子的床上横陈。

      两腿翘得很高,像个淫荡的女子,

      冒着热腾腾的毒气,

      显出随随便便、恬不知耻的样子,

      敞开充满恶臭的肚皮。

      太阳照射着这具腐败的尸身,

      好像要把它烧得熟烂,

      要把自然结合在一起的养分

      百倍归还伟大的自然。

      天空对着这壮丽的尸体凝望,

      好像一朵开放的花苞,

      臭气是那样强烈,你在草地之上

      好像被熏得快要昏倒。

      苍蝇嗡嗡地聚在腐败的肚子上,

      黑压压的一大群蛆虫

      从肚子里钻出来,沿着臭皮囊,

      像粘稠的脓一样流动。

      这些像潮水般汹涌起伏的蛆子

      哗啦哗啦地乱撞乱爬,

      好像这个被微风吹得膨胀的身体

      还在度着繁殖的生涯。

      这个世界奏出一种奇怪的音乐,

      像水在流,像风在鸣响,

      又像簸谷者作出有节奏的动作,

      用他的簸箕簸谷一样。

      形象已经消失,只留下梦影依稀,

      就像对着遗忘的画布,

      一位画家单单凭着他的记忆,

      慢慢描绘出一幅草图。

      躲在岩石后面、露出愤怒的眼光

      望着我们的焦急的狗,

      它在等待机会,要从尸骸的身上

      再攫取一块剩下的肉。

      ——可是将来,你也要像这臭货一样,

      像这令人恐怖的腐尸,

      我的眼睛的明星,我的心性的太阳,

      你、我的激情,我的天使!

      是的!优美之女王,你也难以避免,

      在领过临终圣事之后,

      当你前去那野草繁花之下长眠,

      在白骨之间归于腐朽。

      那时,我的美人,请你告诉它们,

      那些吻你吃你的蛆子,

      旧爱虽已分解,可是,我已保存

      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上一句用前一句的字,象青青河畔草那样的

        不知道能不能算得上?

        中国的诗歌长诗不多,所以波的这种手法大概不大能用?

        • 家园 俺也不清楚啊。

          《赠白马王彪》

          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

          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

          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

          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

          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纾。

          郁纾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

          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

          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

          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

          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

          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

          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

          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

          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动我神,弃置莫复陈。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

          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

          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

          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另外,在歌曲里也有引用链环扣手法的,例如;《打靶归来》(日落西山红霞飞)

          2525 3216 2——

          2525 176561 5——

          176561 5651——

          565352 5615——

          • 家园 看着挺象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夕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后半段就没有这种用法了。

      • 家园 诗歌啊

        曾经写满了一个小本,曾经有报刊要发表,曾经骗过n个mm。。。。

        现在,一句估计都写不出来。

      • 家园 花履虎尾老师!
      • 家园 不循古法但横行,自有风雷绕膝生

        波得莱尔有点这意思!

        他和王尔德、叶芝是我青少年时代的偶像!

        花。

        • 家园 多谢鹰兄花——

          原来波特莱尔曾是鹰兄的偶像,能详细地说说吗?

          • 家园 俺少年的时候是个叛逆青年

            比较喜欢另类文学!

            当时,翻译《恶之花》的钱老先生和我家有点关系,曾经拿他的翻译稿子来看。承蒙老先生不弃,还指点过我波得莱而诗的特点,也讲过他们几个唯美主义诗人—波得莱而、王尔德、季慈、罗塞地的生平。

            俺家里从小教育比较正统,读的都是普希金、雪莱、雨果、莎士比亚等等。

            你想,我初中时候的课外读物是:资治通鉴和史记!

            这样的教育,让我接触了唯美主义流派以后,更加赞赏。等于吃惯了皇家大餐,突然品尝到四川无敌的麻辣火锅,能不一头扎进去吗?再加上少年人情窦初开,正是对异性开始产生朦胧好感的时候,他们的诗更加和我的口味。

            叛逆、唯美、无所顾忌、自由自在;天不怕、地不怕的喷薄的青春少年能不喜欢他们的诗作吗?

            • 家园 呵呵,明白了

              其实,俺也差不多呀。

              入大学后,阅览室图书开架,任选任拣。我们几个一进阅览室,就趴到书架前,拣选“另类”的内容来读。一下午一晃就过去了。到后来,甚至于都不敢进开架阅览室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