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台湾方面在两岸政策上的变化 -- 海天

共:💬28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整理】台湾方面在两岸政策上的变化

    历史久远的,比如老蒋的“反攻大陆”,小蒋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就不说了吧,从将近20年前两岸正式解冻开始算吧。

    一国两府:两岸正式解冻后,李登辉于1990年提出“一国两府”作为解决方案,北京方面则称其是“在放弃‘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同批判。

    以前一直以为这是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府,后来发现不然,类似设想早在60年代美国处理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时就提出过,在两岸均遭反对,北京强调“一个中国三段论”,台北则强调“汉贼不两立”。

    国统纲领:90年台北成立国统会,91年三月通过“国统纲领”,提出近、中、远程三阶段:近程为交流互惠阶段,在交流中不危及对方安全安定,在互惠中不否定对方为政治实体,大陆应推动经济改革、台湾应加强宪政改革。 中程为互信合作阶段,两岸应建立对等官方沟通管道;开放三通;推动两岸高层人士互访。远程为协商统一阶段,成立两岸统一协商机构,依据两岸人民意愿,以政治民主、经济自由、社会公平、军队国家化原则,共商统一大业,研订宪政体制,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国。

    国统会已经于06年2月“终止”。

    李六条:为应对95年一月的“江八点”,四月李登辉正式提出“李六条”:中国的统一,时机与方式,首应尊重台湾地区人民权益。民国三十八年,台湾与中国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治理,形成海峡两岸分裂分治局面。两岸应增进经贸往来。两岸应平等参加国际组织,双方领导人借此自然见面;两岸应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两国论:李登辉的最后任期内,气氛开始发生急剧变化,李在提出“台湾人的悲情”“外来政权”等之后,终于抢在99年汪道涵来台之前抛出“两国论”--------首度提出两岸至少是“特殊国与国关系”,把两个不同政治实体,修正为两个国家。

    邦联制,“一中屋顶”:这是2000年竞选期间连战(邦联制),宋楚瑜(一中屋顶,一中下两个不同政治实体)的观点,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国两府”的变体。

    一边一国:陈水扁上台以后,以短暂的“统合论”虚晃一枪以后,02年正式提出一边一国,在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十几年来,台湾方面从“一国两府”变为“一边一国”,口号上的变化不可谓不大。从用词上看,恐怕还是一开始的“一国两府”更入耳更接近“一国两制”些。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口号是什么,台湾强调“对等谈判”“拒绝矮化,地方化,边缘化”的精神从未改变过,他们最忌讳的就是被定为“叛离的一省”(李登辉语);但是作为已经被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唯一合法政府”,要北京要做出这个让步,难度可想而知。

    耐人寻味的是,近10年前北京开始提出“一个中国下什么都可以谈”“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些不同于以往“一个中国三段论”的表述,难道说,在“一国两制”“一国两府”中间的灰色地带还有想象空间不成?

    • 家园 送花,俺一向支持“一国两府”论

      不过我认为还要加上一句“一中共表”才显得有意义,当然这里的“一中”其实是指“一府”,即,所谓的“代表中国的唯一的合法zf”,只是“一中共表”听上去更顺口些。

      在“一国两府”的基础上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中共表”,这个需要漫长而耐心的谈判,首先需要去除某一方的老大心态,因为这种寻求统一的谈判更多的是需要共和精神而非民主原则,所以我认可台湾强调“对等谈判”“拒绝矮化,地方化,边缘化”的精神,即,既然把台湾问题看作内政问题,那就应该少讲实力对比多讲法理。当然,讲法理也不能绝对化(泛道德化),需要正视双方现实的利益(好比依照社会平等的大原则解决两极分化的社会矛盾并不意味着需要既得利益阶层作出过大的让步以致采取激进的社会变革手段,人类的在自身利益受损不大的情况下倾向于行善的本性决定了妥协式变革的可行性要远高于激进式变革),因此无需对共表的“一中”or“一府”的实施设置人为的时间表,即便因现实的原因导致实施的时间表很长,那也是给人以一个盼头,怎么说也好过现在的两岸的渐行渐远。

      所以,单单“一国两府”的说法恐怕会给人以消极的感觉,好比现在的“不统不独”、“维持现状”等等,顶多也只能算是一种过渡的状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远期只有“统一”or “分裂”两种结果,不可能有中间路线的。

      • 家园 没大看明白

        不过我认为还要加上一句“一中共表”才显得有意义,当然这里的“一中”其实是指“一府”,即,所谓的“代表中国的唯一的合法zf”,只是“一中共表”听上去更顺口些。

        在“一国两府”的基础上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中共表”,

        貌似最基础的是一国,既有一个共同的国家称号,在这之后---两府---一府,搞笑兄是不是这个意思?

        按我理解大陆提出的“一个中国下什么都可以谈”,就是这个意思,双方谈判定一个共同的国号,在这个基础上的两府的初期格局应是保持现状,建立互信。之后再谈到两府间权利的分割分配,直至一府---这看来比较遥远。

        “拒绝矮化,地方化,边缘化”的精神能否说的具体些----到哪些政府权利。

        我的看法“一中”是原则而不是谈判前提,江在90年代初中期犯了错,现在胡进行了修正,如果那时采用现在的政策,在经济文化民众各层面加强交流,姿态上平和些,少些火气,说不定现在可以听到中国北府,中国台府了。可惜事过境迁,同样的做法事倍功半了。

        • 家园 “一中”当然不是谈判的前提而是谈判的目标,承认“一国两

          府”这么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才是和谈的前提,那么“对等谈判”“拒绝矮化,地方化,边缘化”的精神这么一个谈判前提才符合国家统一所需要体现的共和精神(似乎这个并不涉及到“两府间权利的分割分配”吧,后者是谈判的内容之一,且非原则性内容,还可以是远期的),只是一些人认为这个统一问题上更应该体现民主原则(仅仅谈到台湾问题时才拿出来晒一晒的),人多力量大么,多看看河中的贴子亦是如此,呵呵~

          对于谈判的双方而言,“一国”那是虚的,“一中”或“一府”如何“共表”才是实实在在的(说到“国”和“府”,最近有篇 论国名与国号 的文章比较有意思。),那么从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这么一个角度出发,可以作为一个内部的两极分化的社会矛盾来看待,由此正视双方的利益之所在也是必要的,所以对达成共表的“一中”或“一府”如何实施应该采取妥协的渐进式的手段,不应该设置一个人为的时间表,即,我追求的是未来合适条件之下的统一,但这至少需要双方有一个共同的交集点,哪怕是远期的。

          如现在这样的两岸渐行渐远,根本连谈的基础都没有。至于一些人认为的“时间于我有利,迟早有一天能在实力上获得对台湾的压倒性优势”,即便大陆的发展如其所愿一帆风顺下去,自身内部的社会矛盾也不会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总暴发,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了,那么,以kmt在台湾的遭遇作为参考,这样的“统一”就算是真正解决问题了?

          我的看法“一中”是原则而不是谈判前提,江在90年代初中期犯了错,现在胡进行了修正,如果那时采用现在的政策,在经济文化民众各层面加强交流,姿态上平和些,少些火气,说不定现在可以听到中国北府,中国台府了。可惜事过境迁,同样的做法事倍功半了。

          这段话完全同意,的确是“事过境迁、事倍功半”了。

          • 家园 那篇“论国名与国号 ”太长,粗看了一遍。

            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

            是不是说现在仍然是一国---这是国名,已处于一国各表状态。按两边的宪法和有关国籍等的法律,都是承认的,那么两边的做法都有些奇怪,大陆以“九三共识”说事还不如拿《中华民国宪法》说事,以此做谈判要素有点莫名其妙,台府对此的表态看起来象乐得装糊涂。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策略性的还是忽视了?或是有其他理解?

            。。。“对等谈判”“拒绝矮化,地方化,边缘化”的精神这么一个谈判前提才符合国家统一所需要体现的共和精神(似乎这个并不涉及到“两府间权利的分割分配”吧,后者是谈判的内容之一,且非原则性内容,还可以是远期的)。。。

            “拒绝矮化。。。”是不是小马说的要求国际生存空间等,这在我看来是不可能的,大陆决不会在此让步,因为这样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台独国际生存的法理基础增加,如果以此做为前提,那么这前提的前提是建立在台湾一直会毫无逆转的朝着统一的方向努力,不管执政党如何更替,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果“共和精神”是指将两府视做要合作成立联合政府的两党,现在的大陆也没有要否认这个精神的表示,现在要谈到这个有点遥远。

            我基本赞同91年的国统纲领,现在的大陆政策倒象是有些按照这个纲领来走,其中的不否定对方为政治实体这点看来是难题,不能为台独提供生存法理基础,又要满足台湾人的政治需求。

            是一些人认为这个统一问题上更应该体现民主原则(仅仅谈到台湾问题时才拿出来晒一晒的),人多力量大么,多看看河中的贴子亦是如此,呵呵~

            如单单是指以公投决定台湾前途,那当然要体现大民主原则,这理由我认为没什么不对的,总不能做鲁智深,只说你敢独我就打。

            ),因此无需对共表的“一中”or“一府”的实施设置人为的时间表,即便因现实的原因导致实施的时间表很长,那也是给人以一个盼头,怎么说也好过现在的两岸的渐行渐远。

            及引申的一些论述我完全同意,最好的途径是什么前提都不设,在不涉及原则分歧的地方---即为独所用的因素,交流协商达成妥协。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远期只有“统一”or “分裂”两种结果,不可能有中间路线的。

            是这样,不管大陆独裁,台湾民主,或是台湾和平演变大陆,反攻倒算成功,或台亲日倾向等等,结果总是要统一的,台湾归根到底还是中国的。

    • 家园 实力决定态度

      个人觉得还是实力决定的。对比各阶段双方情势,可知关键是实力此消彼涨。设想一下,如果大陆实力现在和泰国一样,阿扁会不会叫喊统一中国?

      所以实力是第一位。对大陆,台湾地理的战略地位决定政策,亲情、传统都是在实力基础上为利益服务。

      最后,支持土共对台湾的立场。虽然具体过程和手段不让人满意。

      关键词(Tags): #台湾#实力
    • 家园 印象中,

      国统纲领出台时,戒备心理主要来自大陆。国统纲领终止时,防范心理主要来自台湾。就好象两人没有同时伸手,结果就没握起来。

      • 家园 国统纲领出台时,目的是争取时间 是 缓独

        国统纲领终止时 表示的是走向台独的决心

        两害相权

        似乎还是缓独稍微还能接受一些

        • 家园 对不起,俺没说清楚。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带来很多新鲜事,其中之一就是居住台湾的中国人可以公开回大陆探亲访友了。俺家有一亲戚,也从台湾跑回来,走访他的五姐六弟,七姑八姨。对他们来说,因为多年没见面,似乎很是亲切。

          对俺来说,俺与他除了同宗同姓,没有任何其它感觉。长辈们自然有很多话要聊要说要问要答,可这位“台胞”的话总让俺觉着不对劲。多年过去以后,俺在国外又见过他一面,是父母安排的,俺还是觉着他的话不对味。80年代,他对俺说的属于“资产阶级自由化”,多年后他对俺说的带有“封建落后”,总有点“格格不入”的味道。

          俺记得是在网上看到过一些“疯”话。改革开放初期,大陆政府在经济上很穷,在政治思想上尽力阻挡“反动”的东西,担心“和平演变”。台湾政府的一些人那时很狂妄,叫嚷着,要以经济贸易做先头部队,要以文化娱乐做武器,要通过民间接触教化民众。他们就是要利用大陆改革开放的机遇,在中国实现“和平演变”,达到“反攻大陆”的目的。这些东西,俺无法证实,也不愿去证实,没意思。

          就俺个人印象,90年代以前,台湾政府是反动的,是要反攻大陆的,是要搞和平演变的,因此,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必须的。俺猜想,那时的台湾政府对台湾民众的教育或许就是要回到大陆夺权。到了90年代中期,大陆试射导弹让台湾民众明白,夺权是一场骗局。既然夺权无望,台湾民众自然想知道台湾该怎么办,往哪里走?“独立自主”自然是每一个不负责任的政治家的选项。

          如果有一群政治家,为了国家利益,甘愿放弃“独立自主”的权力,那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看问题,结果肯定是悲观的,统一的答案似乎只有内战。这样的解决办法在近代史中又不是没见过,也是不得不接受的。

          • 家园 和平演变不是来自台湾

            第一次反应过来该是在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胜》里面,通过经济带动文化输出,最终让这些地方建立西方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维护西方的秩序和他们的利益,不过小时候看这些还是挺过瘾,回头看看,现在美国还真在中国搞定了这么一批人,完全接受了美国的价值观,不过他们向往的是他们想象中的美国而不是真实的美国,那些所谓愿意为了美国去死,为美国打伊拉克而感动的极右,都可以包括在内,在这样的思潮下,台湾跟着老大后面走,喊喊口号是有的,不过真要当什么事情来做还是不够资格,中国人的思维真正的被改变的确是九十年代中期,和台湾关系不大,那时候,美国大片开始横扫国内,在大家看着美国的英雄一次又一次拯救世界的时候,不自觉的就认同了美国的自由世界领袖地位,而向往自由世界的人当然就向往美国啦!我一直认为好来坞的作用比军队大得多,老美当年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好来坞兵不血刃的获得,在大赚银子的同时,输出美国的文化,美国的思维,美国的价值观,最终维护美国的利益。

    • 家园 蒋家父子谨守妇道,登辉想当婊子又立牌坊,阿扁想当当不上!
    • 家园 花!
    • 家园 花一下.
    • 家园 海天总结的好

      大陆确实出现了技术性失误。手里明明已经拿到最大的一朵花了,却认为继续前行会有更大的于是丢掉了手里的花,结果前面的花越来越小。外交经验不足,情有可原。好在现在战略形态大好。

      哦,一直不太明白大陆为什么96年的时候做势要攻台?是真有此意还是仅仅是吓唬吓唬对方?那一次真是重大失误,把台岛大批本来没有立场民众也逼到拥独立场上去了。

      • 家园 没什么可后悔的

        千条、万条,只要台湾当局手中有军队,就是名义上归顺了,实质也是分裂的。比如南北也门,名义上都统一了,最后还是动武解决问题的。

        据我了解,96年没有动武的计划。那时候的军队,自保可以,往外打就悬了。我反倒认为中央对台太软弱,其实你越看重人家,人家就越自我感觉了不起,等哪天真的对台不屑一顾,估计台湾就该求上门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