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教一下,为什么中国的诸侯不听话 -- laozhong

共:💬67 🌺9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举个例子

      出来前曾经跟某太子爷的公司一起做过一单政府生意。

      太子爷公司的销售好难做,不能直接把大老板扛出来,但是又恨不能把大老板扛出来压死客户,客户那个局长装傻,不咸不淡,不冷不热,还说,下次不要讲英文啦,讲中文吧,英文听不懂。可怜见的,太子爷只敢用个英文名晃荡,要是不让讲,那这公司的本钱不是都拿不出啦?出来吃饭,那个销售就很怒,说急眼了直接打出大老板的牌子吓死丫的。那个局长的办公室主任就说你省省吧,他这个职位,也就电视上能看见过大老板,大老板好意思整他嘛,大老板有工夫整他嘛,再说,他过两年就退了,大老板来得及整他嘛?省省吧还是,红包厚点儿是真的,叮牢准备接班的副局也是正路,他还年轻。

      大抵如此。

    • 家园 我觉得这种情况也许和分税制的实行有关。
    • 家园 我觉得主要问题在信息的传递上

      古人说天高皇帝远,那么一个七品芝麻官就是一个事实上的土皇帝。中国这么大,中央不可能对每一个地方都面面俱到的管理。名义上说,这个七品芝麻官的升迁是由中央决定的,实际上中央对这个小官的信息了解是非常之少的。官场上的惯例是欺上不瞒下,就是算准了这个信息传递的问题。中央得到的信息都是经过过滤的信息,扭曲的信息,这样当然不可能事实上决定这个小官的升迁。

      霍英东这个案例有点特殊,因为霍毕竟不是小民一个,但是霍并没有直接任免和直接影响这个小官的任免的权利。霍向上面反映情况,再等到上面派人来查,这需要很多的时间和成本。这个小官就算准了这一点,如果贿赂这个小官的成本远远低于弹劾这个小官的成本的话,比较“经济”的选择显然是贿赂而不是弹劾。

      吴思不是一篇文章叫做“皇帝也是冤大头”,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在中央集权的体制下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死结。

      不知道我的理解对否,欢迎砸砖。

      • 家园 谢谢介绍,刚刚搜了看了

        我又有问题了。以前皇帝是生下来的,不知道怎么做官,民生疾苦。现在的圣上以及政治局诸位都是地方升上来的,应该知道糊弄的手段,也知道中国的实际情况。

        况且古代通讯不行,现在能上网,能发片片,能查金钱流向来源,照理说就算查也不难啊。比如这个霍英东点名反映的贪官吧,到了现在还是有三位在当地继续做官,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中央一句话下来,有谁会护着芝麻官呢?大家可能说,中央不会为了一个霍英东小题大做,但是温家宝总理不也到处给民工讨薪吗?把南沙贪官拉下马比为了民工讨薪的回报高多了吧,整倒一个贪官不说对当地经济的帮助,单从他身上搞不好就能刮个几千万出来,抵得上给上万个民工讨薪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