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与印度的一点小思考 -- autoeagle

共:💬23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中国与印度的一点小思考

    事实上,决定人口容量的关键因素是农业产量,也就是耕地和单位面积耕地的生产效率。从这个角度看,印度的人口容量远大于中国。印度平原广大,水资源丰富,即使是德班高原也利于农业生产,可耕地众多。而且地处热带,单位面积耕地的生产效率可达温带地区的一倍。而中国可耕地面积明显小于印度,华北水资源不足,华南丘陵众多,西北和西南更没有多少耕地,耕地潜在生产效率也不及印度。另外,热带地区居民的食量也比温带地区居民少。所以印度可以以印度的方式养活20亿人而且不影响环境。而中国农业养活13亿人已经颇为勉强了。

    但另一方面,决定现代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是人均工业资源量,这个方面中国则高于印度。靠着广大的国土面积,中国的煤、铁、水电、有色金属、石油等等关键工业资源数均远远大于印度,简单的例子就是中国人均CO2排放量是印度的3倍以上(不过只有以环保闻名的日本的1/3),而且中国还利用劳动密集型工业(这可是低污染工业)赚来的钱满世界买工业资源。

    坚持计划生育,中国还可能成为食肉类的国家,如果能够利用当前的发展形势,控制相当数量的海外资源。即使退一步,中国国内的资源也可以供6-7亿人过上中等水平的生活。而印度天生是一个食草类的国家,它能养活20亿人口但它的资源只够维持印度式的和谐生活。印度的口号是“成为世界的办公室”,但印度能成为顶级的科技和管理中心么?世界需要20亿小白领或者管家么?

    • 家园 农业产量能力如下,你该考虑人口年龄结构问题了吧

      2007年国家科技最高奖李振声反驳布朗http://www.foodqs.com/news/alibaba/info.asp?id=426953&zt=zx

        至于粮食,自一九九零年至二00四年的十五年中,有九年生产与消费平衡有余,余额为五千七百多万吨。这十五年合计进口粮食一点九亿吨,出口一点五亿吨,净进口四千多万吨,相当于十五年中国粮食总消费量的百分之零点六,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

        李振声指出,中国自己能养活自己的主要理由有:中国耕地、草地和海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潜力。去年人均占有耕地一点四一亩,人均占有播种面积为一点七八亩,满足人均粮食消费所需要的粮食播种面积一点二二亩,此外还有剩余播种面积零点五六亩,可供种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其次,中国科学技术对支持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潜力。通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中国的粮食生产十五年保持了年均百分之一以上的持续增长。

      中国不存在粮食短缺——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谢扬http://www.sinoscitech.cn/newver/browarticle.php?articleid=561

      《科技中国》:所以您认为中国不存在粮食短缺问题,或者说食物安全问题?

      谢扬:谷物主要提供热量,转化为肉类或者通过油脂类食物才提供脂肪和蛋白质。不能以谷物产量判断食物安全或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国的食物油(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消费增幅很快,脂肪和蛋白质指标过去中国和世界的差距相当大,现在不仅已经追平而且渐渐超出世界平均水平。对数量的追求实质代表对热量的追求,在粮食供应稳定超过人们生理需求2400大卡热量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已经到了2800大卡,以此判断,何谈短缺?

      即使在粮食产量下降的情况下,中国的上述平均综合指标仍是稳定上扬,甚至超过了韩国、日本和新加坡。以此状况发展,我看更应关注营养失调问题,这和粮食过剩休戚相关,这层矛盾要尖锐得多。如果一定要做国际比较,应作一下由于饥荒造成真正食物短缺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全球比较,我想以此衡量中国,将不在粮食短缺之列。

      • 家园 买一架飞机可以换多少吨粮食

        全球化最重要的是竞争力,其他都是次要。

      • 家园 三个问题

        首先,目前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转基因食品和生长激素,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否存在极大隐患?

        其次,粮食生产十五年保持了年均百分之一以上的持续增长,如果当年生育率保持在2以上,每年生2600万人,十五年保持了年均百分之二以上的持续增长,中国粮食安全能否得到保证?

        最后,十五年保持了年均百分之一是在较低的产量基础上的,在平均亩产以及提高20%的基础上,能否保证下十五年保持年均百分之一增长?

    • 家园 日本,韩国,德国,法国是食肉型的,还是食草型的?

      你的两个老人vs一个年轻人,才是让中国不要说食肉,食草也不得.

      在经济发展,国际竞争中落败.

      你别光想着人之口,多想想人之脑,人之手(教育问题另论).

      一个民族,如德国,日本,是靠人员总体素质,规模量屹立于民族之林.

      妄图把减少中国人到几亿,来强国富民,不但实现不了目标,把机会断送给

      别人新兴国家.反而徒遭外国人耻笑.现代版的削足适履,至脚残废.

      这个在中国要上史书,在外国是上笑话册.

      这种菜鸟级别的规划水平和你耻笑的国家计委是一回事.

      只不过后者断送某个产业,前者断送整个国家发展进程.

      • 家园 日本的粮食自给率是多少?

        按照日本现在的生活水平,日本本身能够生产的农产品和他已经占有的农产品的比率是多少??

        一亿人依靠以工业品来换取农产品的方式来生存是可行的,十亿人是否可行呢?国际市场上有多少剩余农产品可以供给呢?

        即便有足够的农产品供给,他受否能够满足我们普通老百姓要求生活越来越好的需求呢?

        即便这些都获得满足,我还有一个问题,他是否能够为我们的大国梦想提供保证呢。十几亿人的食品依赖于国际市场,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在提供粮食的国家驻军来保证他们不会在关键的时候摆我们一道呢?日本可以将国防交给美国,从而安心得在现行的体制下从国际市场交换到足够的农产品。我们如何做到,要么我们有超强的国防实力,要么把国防交给超级大国。前者我们在几十年内做不到,后者是你的选择??

        关于日本粮食自给率的问题我问你好像不是第一次了,但你从来就没有正面回答过。这次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 家园 照你这么说

      金沙江现在已经公布了规划10多个梯级水电站

      要是澜沧江、怒江梯级电站规划一公布

      东南亚几国先不说

      印度估计得用核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