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光荣与梦想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 颜赤城

共:💬26 🌺4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光荣与梦想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A Narrative History of America 1932 - 1972

by William Manchester

读书笔记。希望了解这些历史的河友能补充更多材料。

第一章 最残酷的年代

这本书叙述了激动人心的美国世纪,但是却是从大萧条开始的。我不再重复大萧条的经济数据,这个时代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呢?

贫穷是可耻的。人们努力掩盖自己的窘境。一个律师可以西服革履的出门,却跑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做小贩。你会想出很多方法省钱。为了省饭钱,可以用几分钱买一杯咖啡,然后就可以免费要一杯热水,如果你把一点果酱倒进去搅和搅和,它就变成一杯令人称道的西红柿汤了。冬天会很冷,你可以在街边捡点报纸塞到衣服里。但是鞋子是个大问题,鞋子一旦破掉了就无可挽救了。

为了找工作,有人在招工的公司外面等九个晚上!有人步行1400公里!那时候正是苏联快速发展的年月。苏联在纽约招工,一口气要6000个工人,有多少人来应聘?10万人。

你可能不能相信的是,彼时美国有游荡罪。有人离开曼彻斯特去新汉密尔找工作,被判游荡罪而送返。

如果还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向人寿保险借钱,向亲戚借钱,在家里试着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谋生。纺织工在家里织布,妻子帮助街坊洗衣服。但是在这个大环境下是很难维生的。一些方法都失败之后就彻底一无所有了。

1932年,28%的美国人口没有任何收入。

因为政府没有钱,学校只好关门,俄亥俄的学校每星期开三天,阿肯色的三百多所学校一年关闭十个月以上。在芝加哥,老师们为了照顾流离失所的孩子们,不领取工资而照常工作。芝加哥没有钱付老师的工资,却有足够的钱兴办1933年的世界博览会。

这时候的总统在想什么呢?胡佛总统说:“没有任何人在挨饿。这些失业工人比任何时候都吃得好。一个纽约的失业工人一天吃了十顿饭。”

总统的“何不食肉穈”并不是例外。在1932年,1%的人口拥有了59%的财富。这些上层社会人士,如果他们自己没有被大萧条卷进去的话,还是生活得优哉游哉心安理得。

这时候英雄出现了——弗兰克林•罗斯福。但是罗斯福的竞选进行得并不理想。虽然开头不错,但是在民主党的预选开始之后他的支持率就迅速下降了。另一位民主党竞选者埃尔•史密斯的支持率远超过了罗斯福。

在伟人成为伟人之前,难免一些不光明的交易。那个时代的政治利益交换是非常直截了当的。用参议员、内阁、甚至是副总统的人选作为交易,罗斯福获得了一些重要人物的支持,击败了对手获得了民主党的提名。

虽然有很多人对罗斯福不信任,罗斯福自己开始也并不自如,但是他慢慢赢得了民心。他举止庄严,人格出众,他接近民众,用人们听得懂的话和人们交流,他了解人民的疾苦,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的热情鼓舞了人们。

同时,胡佛竞选连任的努力也开始了。共和党显然在大公司里更有人缘,但这于事无补。在胡佛的竞选活动中,他悲哀的承认,人们恨他。胡佛认为击败罗斯福的最佳策略就是诋毁他,让人们不信任他。

当总统竞选的最终结果出来,罗斯福不出乎意料的以472票对59票彻底击败了胡佛。这是自林肯的总统竞选以来最大的优势。

此时,到就任,还有四个月时间。罗斯福的直觉告诉他,胡佛不会那么合作的。

国家在继续滑向崩溃的边缘。动辄数千人的带有暴力性质的游行示威并不鲜见。共产主义在人民中越来越有感召力。知识界的思想动向也在左转。而当权的右派口号更加危险。他们在呼唤一个强有力的独裁者。

这里我想多说明一下。这本书属鸿篇巨制,内容非常翔实。它总共有1600多页,而我刚看到67页。我这里说个社会现象,书里就有充实的细节描写。我提到了上层社会的生活,书里有几页的篇幅讲这些富商的不道德的甚至不合法的勾当。我这里说一句“知识界的思想动向也在左转”,书里就会提到十几个人名以及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这些人名我一般都不认识。(但是这里提到人物之一Scott Fitzgerald我恰巧知道——我读过他写的《了不起的盖兹比》。)

作者提到了游行示威,却没有提到一个后果更加悲惨的事件。这件事发生在1932年的春夏之交,超过2万名一战老兵聚集到华盛顿。他们因为在大萧条中走投无路,要求政府提前发放许诺过的薪贴。这个要求在众议院通过,但在参议院被否决了。老兵们并不甘心,驻扎下来。胡佛总统下令驱散他们,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军队和坦克来执行任务了。此次事件的结局是两名老兵被击毙,一个八岁男孩被瓦斯弹部分致盲。

回过来看这本书。当时社会动荡,人们心里充满了不可名状的恐惧。人们开始担心万一国家陷入动乱,如果电线被掐断怎么办,如果公路被封锁怎么办?人们开始组织自救会,囤积蜡烛和罐头,以备不测。一个比较搞笑的例子是,一个导演总随身带着一套旧衣服,这样如果突然发生点什么事儿,他就可以混入难民之中而不被发现。

好笑吗?在当时这些恐惧却是实实在在的。这时,作者把笔锋一转,开始细致入微的描绘社会文化和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

那时候的美国文化非常古板严谨。妇女和儿童的最大美德就是顺从。少年时期无甚快乐可言,没有现在的青少年文化,甚至“少年”这个词(teenager)也尚未出现。一本教科书上说:“不懂得顺从的孩子在他的生活中与残障无异。……民治政府和君主社会一样,孩子们都要懂得顺从于领导。”

这个社会非常古怪。学校尽量避免提及苏联,地图上苏联的位置是像荒无人烟的南极洲一样一片空白。历史书籍中坚称在奴隶统治下的黑人过得很快乐。这在现在看来不但是伪善而且是无耻。

这是一个禁欲的社会。成年人往往通过欺骗而造成青少年对性的恐惧心理。如果你看过Kinsey这个电影会更有感性了解。

那时候的美国还没有登上世界舞台。一般群众的视野从来没有超出过国界。

第一章完。

元宝推荐:铁手, 通宝推:石狼,
家园 好!坐等!

一直发现欧洲在19、20世纪之交和美国从10-30年代的历史特别有意思。这些都是社会转型的时代,对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事很有意义。

家园 大学时候看过,巨喜欢。现在家里有一套,总忘了看。
家园 偶从图书馆借了一册

就是最早的四卷本,结果掉了(真的掉了),偶去图书馆赔,结果老师骂我说:你已经是第三个说掉了的人啦!六月飞雪的奇冤啊

海南出了两卷本的,老婆当生日礼物送偶了

看了以后最大收获就是:米国人成为超级大国也很不容易啊,所以,偶们也不要抱怨,要努力,要和谐

家园 华盛顿事件有很详细生动的描写的啊?

跳过了序章读的?

若干年后,定会有大笔写就中国自己的光荣与梦想的。

家园 版本问题

我在国内看的印刷本里对华盛顿事件有详细的描述,但是现在电脑里存的电子版本里却没有,你看的版本该和我的电子版本差不多,书里有介绍华盛顿事件的,还提到了老麦和巴顿,并视为美国历史上的污点之一。

家园 6年前就有了

百年中国: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 程舒玮,郑瑞峰著 长春出版社 2001.1

家园 【贴图】华盛顿埃弗森纪念堂旁大萧条群雕

几个衣衫褴褛的人在一个破旧的建筑旁排队.我正在看旁边的说明,一个美国老头走过来告诉我这是大萧条时期,这些人在排队等人招工.

The Great Depression Memorial

点看全图

The man ended it

点看全图

家园 惭愧

跳过了序章读的?

哎呀,被你猜中了!有点急不可耐的看正文,没想到序章有重要内容。惭愧。

家园 二、罗斯福!

先补充一下版本问题。我看的是Little Brown 1974 edition,两卷本。

关于32年的老兵事件书中提到了,是我错过了。多谢提醒。

第二章 罗斯福!

如果我们不带感情的旁观,一个系统的崩溃是个很有趣的过程。一个像美国这种规模的资本主义的崩溃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大萧条发展到这个阶段,一个合乎逻辑的后果就是银行系统的瘫痪。银行接连倒闭。储户出于恐惧而挤兑。黄金以每天2千万美元的速度从储备中流失。银行和政府出台了一些对策,比如每次只能取5%的存款,政府允许银行可以随意的歇业。而人们只能更加恐慌,有的妇女租小孩,能在排队取款的时候获得优先照顾。

再下一步,就是货币的急剧贬值和信用丧失。

此时的罗斯福,如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一样,在未确保权力之前低调处世,不谈国事。

在新旧总统的交接工作中,胡佛和罗斯福相处不欢。焦头烂额的胡佛对罗斯福非常傲慢无理不信任。在他们的晚宴之后,罗斯福在告别时说到:“总统先生,如果您不愿意的话,不必一定要回我的电话。”胡佛大跨步走到罗斯福近前,俯身板着脸说:“当你在华盛顿的时间和我一样长的时候你就会明白,美国总统从来不致电任何人!”然后扬长而去。

两个人的决裂是迟早的事情。

总统就职典礼终于来到了。麦克阿瑟将军再度出场,负责保安。他认为在这个动荡年月出现骚动并不是不可能的。他下令在交通要道架设上机关枪。

罗斯福在就职典礼上发表了充满激情的极其坚定果断的演讲,说出了他的传世名言:“我们最该恐惧的东西就是恐惧本身。”他向国会要求总统在战争时期才能拥有的巨大权力。

即使熟知罗斯福的人也被他的表现所镇服了,他们看到了不曾见过的罗斯福。总统夫人事后说这场就职典礼“非常肃穆,有点吓人”。

人民被罗斯福的演讲鼓舞了。在长期的压抑之后,人们盼望出现一个全新的改变。一个周末有45万人给总统写信说此次演讲是空前胜利。

罗斯福将如何力挽狂澜?人民拭目以待。

从3月9日的紧急银行法到6月16日的国家产业复苏法,这段时间被称为“百日新政”。这期间罗斯福政府的重大政策接连出台。但是这一切并不是经过天才设计的,而是类似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实验主义。

罗斯福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个工作狂。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有100个人可以不经过他的秘书而和他商议事务。我们可能不理解这在国家领导中有多么惊人。Robert McNamara是30年后被认为最平易近人的高官,只有25个人可以不经过秘书找到他。

罗斯福贴近百姓。常有平常百姓因为日常的烦恼而给他写信,他也会派人妥善处理。他接受新闻采访的时候用最平实的话向老百姓解释国家的处境。

但是他也是个非常强势的领导。他喜欢和下属争论,但是当他做出决定之后他就会捶着桌子喊,不再说“我认为”,而是说“总统认为”。

罗斯福在民众中引起了强烈的个人崇拜,孩子们把他敬为神明,无数的青年律师受到总统的精神感召来到华盛顿创业。整个国家到了只要罗斯福愿意就会拥戴他做独裁者的地步。

在新政下,国家为贫苦青年组织了劳动营。美元与黄金脱钩。联邦救济以提供政府工作而不是发放救济金的形式进行。为了刺激通胀实行了一些看上去很古怪的政策,比如给农民发钱,为的是让他们不种庄稼。

在新政期间,国家兴建了大量的工程,邮局、水电、机场、桥梁、水坝、监狱、电厂、公园、等等。这样大规模的建设不但刺激了经济,其成果也造福后人。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现在的阶段,中国也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这种建设,不但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条件,而且本身就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活动量,带动效应很明显。一般人对各项工程的“劳民伤财”的指控,十个里可能只有一个成立,其他的很多源于对国家财力和经济学原理不了解。

但是新政中也有不尽人意的,比如National Recovery Administration (NRA),实际上只起了个啦啦队的作用。NRA整顿了行业秩序,遏制恶性竞争,建立了行业规范和用工准则。但是它遭到了胡佛和其他人的反对,说这是社会主义极权主义法西斯主义。在NRA的700条准则中,有568条硬性规定价格的条款,与市场竞争原则违背。

新政取得巨大的成功。产业复苏。股票市场里不说熊市牛市,而说“罗(斯福)市”。罗斯福的声望日隆。

第二章完

家园 股票市场里不说熊市牛市,而说“罗(斯福)市”。

想起了911后的美国股市,被成为“bull-shit" market

家园 麦克纳马拉也是有史以来最接近电脑的国防部长。

这才有余力事必躬亲吧?

家园 罗斯福对中国人也挺好的

他当总统前,一直是一个华人社团,可能还有点黑社会性质,什么堂的法律顾问。当总统后,在外交事务中也是比较向着中国的。后来还结束了排华法案。

家园 他是司徒美堂的法律顾问

司徒美堂

洪门的大哥,中国致公党的元老,1949年政协委员

家园 记得在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当中

罗斯福背着“社会主义狗崽子”的骂名,却得到了右翼共和党人的尊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