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熊辞--呻吟][响应昔日温相号召]从一个乡村的轨迹看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1) -- 熊美

共:💬14 🌺11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熊辞--呻吟][响应昔日温相号召]从一个乡村的轨迹看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1)

关于这两位伟人的时代熊某认为是不能简单用好坏来衡量的。忐忑良久厚颜将此帖悬于此,作为对温相旧贴主席110诞辰活动的响应,小子仅表一孔之见。

熊儿时是在农村度过的,虽不曾记得文化大革命,但80年代初期的从集体公社到大包干的过渡对幼童的心灵还是有所冲击的。任何政策的效果总要在若干年以后,所以就故乡而言,熊某认为80年代正是这一政策转变,由毛时代到邓时代的一个过渡缩影。农村生活,民风和环境的转变熊某认为可以为毛邓时代做一个注脚。

每每华灯初上熊某对故乡的回忆总是从山清水秀开始的。一条小河蜿蜒绕过故乡的小村庄,河畔细沙低柳,小树林莺歌燕语,不时夹杂着熊童稚的长啸。初到美国,许多朋友诧异于熊某见到碧蓝的天空时的癫狂,那里知道深深隐藏于心底的那份儿时故乡情结。那时的天,几绺白云点缀于蓝天之上,不时被飞机划过的线条打乱,这时的苍穹下面,必然是熊和小玩伴仰望的脸,狂想的心却已随着天际的白点遨游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了。若干年以后,再仰望天空,苍黄的天幕已经永远的折去了儿时的翅膀,迷茫的熊心深处尘封的记忆却是分外的清晰。那时的夜晚总是在皎洁的月光下,一遍又一遍数眨眼的星星,一遍又一遍的追问外婆牛郎织女,嫦娥奔月中开始的;收音机里刘兰芳的杨家将“大郎替了皇上死,二郎替了八王。。。”是每晚总也听不完的故事;璀璨的天空慢慢的变得模糊,朦胧中醒来后已是睡在了外婆家的炕上。北方农村那时的大炕,冬天滚烫暖和,夏天凉席一铺清凉宜人。一件外公白天穿的羊毛大衣,晚上就成了熊依恋的被窝,贫穷在孩童的记忆中总是要打些折扣的。

记忆真是奇怪的东西,清晨醒来到中午这段时间的熊在记忆中永远是一个问号,就像瞌睡极了挣扎着想睁开眼一样徒劳,每次拼命的回忆终究归于模糊。午饭过后就是熊某们的happy hour了,三五成群冲向村外的小河,浅浅的河水,清晰可见小鱼快乐的穿梭,圆身子的是小鲸鱼和小鲫鱼,细柳腰的是小鲢鱼。。。霎那间都为顽童戏水溅起的珍珠所惑,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阵戏水之后就是在潮湿沙滩上寻找吐泡的蛤,一个凹下去的小坑用手一掏就是一个小小的河蛤,带回家去放在清水盆里吐吐沙,隔天蒸或炒熟了在当时贫穷的年代就是美味了。秋天的时候熊会偷偷摸摸的爬到远处岸边生产队集体的红薯地里,刨出几个红薯回头扔给望风的伙伴,几个大盗踉踉跄跄,气喘吁吁的跑回沙滩上,得意地长啸之后开始BBQ。深秋低矮的河柳用脚一跺就断,沙滩上挖个坑就是炉灶,上面支上树枝,放上红薯,下面陇上干树叶生火,烟熏火燎之后用沙子埋起来,玩耍之后刨出红薯,轻轻剥开烤焦的皮,一阵沁人心扉的甜香这一辈子都会永远萦绕在熊某的心中。N年以后,冬天来临,在城市街道上徜徉的熊某总爱抱着一个烤红薯回味,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妻子每每取笑与此,生长在城市的她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熊心中的这份小偷情结的。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从一个乡村的轨迹看毛泽东与邓小平时代(2)

慢慢的熊上了小学,学校仍然会组织春游小河畔,小孩两两一排,手牵着手,唱着“少年少年”,唱着“让我们当起双浆”,那时的小熊是多么的希望能牵着隔壁班女孩的手,可是美好的记忆总是白璧微瑕。。。慢慢的,在小熊慨叹人生苦短,造化弄人中;在小熊的作文出现了“自从党的三中全会以后”中;在吟雪赏梅,感慨“好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中,生活走出了少年的印象。小熊再也不能啸傲丛林了,那里已是别人自己承包了;熊也不能一展圣手了,那里是隔壁二大妈家的了;惆怅的熊友们带着自己家的红薯BBQ, 却再也找不到熟悉的香味了。慢慢的,饭桌上的肉多起来了,玉米面饼子少了;农民们饭后茶余不再讨论回味流传千百年的故事,电视上精彩的相声把大家锁在了家里。

那时候的我们,是政治课上嘲笑美国家家户户大铁门紧锁,世风日下;是取笑西方法律的多如牛毛;是诧异于台湾传单纸张的华美;是唾弃冷酷无情,天天准备助人为乐;是盲目自大,准备做一个科学家;是大家你谦我让,东家做饭西家共享;是门不闭户,即使听到盗窃也十分罕见;是那么的无畏,气愤于以色列美国又欺负阿拉法特了;还是无私,是闭塞,是淳朴,是愚昧。

之后熊随父母搬离了故乡的小村,间隔回去过几次,乡里乡亲也常来常往,知道了,目睹了故乡的变迁。慢慢的村里的年轻人都有了摩托车,冰箱洗衣机,间或的2层小楼拔地而起,这对依山傍水的小村是顺理成舟的,资源的优势终于让故乡走出了贫穷。和整个国家一样,故乡的人们隔三差五的乔装打扮,衣服再也不是小熊记忆中的补补丁丁;一场露天电影再也找不到像小熊当年热心的年轻人了。渐渐的,当年被小熊们鄙视的大铁门,防盗门里三层外三层的隔阂了故乡的人们,面对陌生人的呐喊,昔日热心的乡亲选择了冷眼以对,当小学生们再郊游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了手拉手的快乐。一辆一辆的bus把他们运来运去,熊没法了解现在他们心中的渴望。故乡的小河早已一年四季罕见水流,细沙运道了建筑工地,没有孩子再敢到河里玩,不知道那位叔叔阿姨会nice的请你吃糖然后温柔的把你抱走;但孩子们已经没有了饥饿的感觉。

呵呵,当熊某在这无病呻吟的时候,熊某知道自己虽然痛恨钢筋混凝土的樊笼,虽然慨叹于天地的变化, 但熊心深知自己不可能再回到那个吃完了红薯躺在沙滩上仰望蓝天感慨的男孩时代了,几年以来千千万万个熊们见证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也见证了一个世风的衰退;一腔热血过,骂过,哭过也笑过。熊心深处,始终涌动着一颗故乡的心。

家园 工业化城市化过渡的无奈
家园 这真像孙楠唱的那样:

疯狂的哭过,

疯狂的笑过,

疯狂的日子已远走。

冷静的找着,

冷静的想着,

这一生还剩下什么?

家园 相爷的点拨总是画龙点睛

正是这样,

时代的变迁也是需要冷静地思考,

冷静地寻找。

家园 兄台所言极时

熊常常仰望天空小熊星座,

扼腕长叹:

“到底有没有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呢?”

家园 记得当年《少年报》有个栏目叫‘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糟’

专门各举一例,对比两者的优越性。比如,在我们国家拾金不昧,在资本主义国家散落在地上的钱被哄抢。

家园 记得,印象还很深
家园 还配上对比的漫画。“小虎子”也可爱得很呢

光头,竖条纹裤子。

我一度有完整的中国少年报,搬了几次家居然弄丢了,太可惜了。

家园 呵呵,觉得当时报刊,杂志有一些文学可读性还是很强地

水镜先生记得如此清楚,

当时的少年报,少年文艺,儿童文学,甚至故事会,

虽则革命性痕迹犹存,

但有一些文学性还是很强的。

记得读到的第一篇早恋的小说是在少年文艺上,

当时小说中早恋心态的描写看得小学时的小熊激动不已。

少年文艺当时熊某每期必读。

儿童文学有一段时间一个作家专门写草原,骏马,火狐,

人性感极强。

还记得当时上海有一个作家(好象叫吴伦)专门靠故事会走红当时。

家园 我印象最深的是“东方少年”和“少年科学画报”

后者简直就是我初中的科普教材。在“东方少年”上

第一次看到了那种模模糊糊,欲隐欲现的早恋小说(虽然还是很隐讳的)。

家园 但好像在当时早恋小说反响很强地

即使是模模糊糊,

记得当时少年文艺这篇作品是压力很大,

不过最后接受了,

还出了续集,

但感觉不如开始了。。。

家园 毛邓农村政策的比较

毛看到中国历史(明外)基层群众缺失治理的问题,他治下的国人(主要是农民)成为中国历史上受压迫最重的人群,而他建立的基层政权则是新兴的,权力极大的利益集团;

邓的改革,就质上就是将农民的权力返回农民,而农村基层政权则基本消失了.

改革就是减少利益集团/阶级的利益

另,当下的改革面临的同样问题:利益集团剩下的就是共党的高层与核心了,他们的影响不容忽视,改革的勇气也就快没了.

家园 说话要有干货

毛看到中国历史(明外)基层群众缺失治理的问题,他治下的国人(主要是农民)成为中国历史上受压迫最重的人群

拿出点有数据、有史料、有对比的东西出来,否则,你这句话就是瞎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